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第323章 别怪我不给面子

小说:重生1990:开局拒绝去香江 作者:爱讲故事的茄子 更新时间:2025-08-26 11:37:37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主意打定。

  孙乡长掏出烟,这次点着时手很稳。

  烟雾在暖烘烘的屋里散开,像层纱,遮住了墙上 “廉洁奉公”的标语,也遮住了他眼里那点藏不住的贪婪。

  明天,他倒要看看,柳河乡那破酒厂,离了他的方子,能唱出什么好戏文。

  两支烟抽完。

  孙乡长起身反锁办公室房门,抓起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柳河乡**干部老**声音,混着推土车的轰鸣:“孙乡长?又有啥事啊?我这正盯着修路呢,推土车差点陷进沟里......”

  “修路的事先放放,有个要紧事跟你说。”孙乡长往炉边凑了凑,军大衣的领口蹭到话筒,“你现在就去帮我找到邹师傅,就是那个在药酒厂酿酒的老匠人。”

  老**声音顿了顿:“找邹师傅?他大早上就把自己酿酒的家伙什搬到药酒厂了,应该正忙着调试呢......”

  “我知道他忙。”孙乡长打断他,声音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急切,“你跟他说,有个‘朋友’想长期买他的纯粮食酒,每月五百斤,价钱好商量,比他给药酒厂的价高两成。”

  他往窗外瞥了眼,似乎透过窗户能够看到柳河乡修路铺路热火朝天的现场,“话应该怎么说,我给你个大方向,就说是个做烟酒生意的,想找正宗原酒泡药材。

  事成之后,每个月少不了你的好处。”

  老马在那头沉默了片刻,推土车的“突突”声透过听筒传过来:“孙乡长,这......合适吗?邹师傅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犟得跟驴一样。

  今天一大早搬设备的时候,老黄多问了句‘要不这些设备就留在这里吧’,他差点一个大嘴巴扇过去......”

  “有本事的人脾气都大,谁让人家酿出来的酒地道呢。”孙乡长摸出烟,火柴划得“噌”地响,"你就说买主是真心实意,不催货,不压价,只要酒纯。

  他要是松口,你立刻垫定金,明天我过去后偷偷给你补双份。”

  他压低声音,“这件事要是办好了,最迟明年,你小子就可以在县城买楼房了。”

  老马心里一动,嘴上却半推半就地说道:“行吧,我先试试。不过先说好了,成不成我可不敢保证......”

  挂了电话,孙乡长把烟蒂摁在满是茶渍的缸子里。

  他走到办公桌跟前,拉开抽屉取出半瓶酒。

  拧开塞子,一股酒糟味混着寒气涌上来。

  里面是用老配方泡的药酒,原酒是高价从宁会县买来的的。

  调配出来后颜色看着差不多,喝起来却总差股劲,像少了点筋骨。

  上个月他偷偷请县医院关系铁的老中医试过,同样的药材配比,用邹师傅的原酒泡的,能治风湿的老毛病;用他买的原酒泡的,喝着就像普通保健酒。

  老中医说“原酒的火气不一样,邹师傅的酒是糜子秸秆慢火蒸的,带着股‘活气’,别的酒仿不来"”。

  当时他就憋着股劲,要是能把邹师傅的原酒弄到手,再配上老配方,那药酒的价钱能翻一倍。

  现在要是让侨商体会到个中滋味,说不定还能把生意做到省国外去。

  柳河乡的修路工地上,推土车碾过冻土,扬起阵阵黄尘。

  老马揣着孙乡长的嘱托,踩着砂砾往药酒厂走,棉鞋里灌进不少细沙,硌得脚底板生疼。

  他跟孙乡长是老同事,当年孙乡长在柳河乡当副厂长时,俩人常一起喝酒,知道这人看着老实,肚子里的算盘比谁都精。

  药酒厂的铁门敞着,邹师傅正蹲在发酵罐前,手里捏着个酒曲块,鼻尖凑上去闻得仔细。

  阳光透过厂房的破窗,在他花白的头发上撒了层金粉,旁边的壮汉们正往蒸锅里倒糜子,蒸汽“嘶嘶”地冒,裹着股甜香。

  “邹师傅,歇会儿?”老马凑过去,从兜里掏出包烟递上,“从县供销社买的,带过滤嘴的。”

  邹师傅没接烟,指腹蹭过酒曲的纹路:“有事说事,我忙着呢。”他往蒸锅里瞥了眼,“糜子蒸得欠点火候,得再焖十分钟。”

  老马讪讪地把烟揣回去,往四周看了看,壮汉们正忙着搬木锨,没人注意这边:“是这么回事,有个做烟酒生意的朋友,听说您的纯粮食酒地道,想每月买五百斤,价钱比给酒厂的高两成......”

  邹师傅的手顿在酒曲上,眉头皱得像窖池上的裂纹:“买酒?给谁买?”

  “就是个......做药材生意的,想用原酒泡药酒。”老马避开他的目光,往蒸汽里凑了凑,“人家说了,不催货,只要酒纯,钱不是问题。”

  邹师傅直起身,白手巾在黝黑的额头上抹了把汗,意味深长地盯着老马说道:“他要这么多酒干啥?我这酒是给药酒厂酿的,多的没有。”他往发酵缸里撒着酒曲,动作又稳又慢,“再说,我的酒只卖给懂行的,拿去瞎折腾的,给再多钱也不卖。”

  老马急了:“邹师傅,这人是真心想买,说了......”

  “真心?”邹师傅突然想到了什么,猛地转头,眼睛亮得吓人,“是不是有人觉得我的酒配不上他的‘好药材’,想偷偷买回去自己捣鼓?”

  老**脸“腾”地红了,嘴里的话卡了壳。

  他不敢确定,邹师傅是不是猜到了什么。

  邹师傅往蒸锅里看了眼,蒸汽裹着酒香漫出来,浓得化不开:“你回去告诉买主,我的酒认地方,只给柳河药酒厂酿。

  他要是真想喝好酒,就光明正大来柳河药酒厂买。”

  他抓起长柄木勺,往缸里重重一磕,“再有人来瞎打听,别怪我不认老面子!”

  老马灰溜溜地往工地走,推土车的轰鸣声里,他仿佛还能听见邹师傅的话。

  风卷着砂砾打在脸上,像被人抽了耳光。

  他总算明白,为啥孙乡长的药酒总差点意思,缺的既是原酒,更是邹师傅那点不肯糊弄的实诚。

  糜子滩乡**的办公室里,孙乡长正对着地窖里的半瓶酒出神。

  电话铃突然响了,他抓起听筒,听见老马支支吾吾地说“邹师傅不答应,还......还骂骂咧咧的”。

  手里的听筒“哐当”掉在桌上。

  炉子里的煤块 “噼啪”爆了个火星,映得他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不就是点原酒吗?等老子把侨商哄高兴了,有的是办法让邹老狗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