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傻女逃荒路上起飞了 第五百三十九章 恩怨二

小说:农门傻女逃荒路上起飞了 作者:楠小弓 更新时间:2025-07-11 23:45:48 源网站:2k小说网
  ();

  王豆花在旁附和的点头,“这中间不定掺了几条人命呢,这可是大仇,咱要不还是别掺和了 。”

  “咱现在落户上定村,不是咱们想不掺和就不掺和的。”桑有福明白这件事上他们没得选,“那个陶里正估计已经记恨上咱们了。

  光凭咱们落户上定村这一项,就够人家恨咱的了!”

  “还有吗?奶和**奶打听的事已经是上几代的事儿了,这中间肯定还发生了啥。”甜丫觉得不止如此,“上几代的恩怨都过去取三四十年了。

  两家又分了村,要是中间没有结新仇,关系不至于闹得这么僵。”

  再大的仇再大的怨,时间一长肯定会淡化,久而久之甚至会消失。

  她觉得周村正不会因为几十年前的恩怨对陶里正厌恶至此。

  几十年前的人估计都死的差不多了,人死债消。

  “还有呢。”王豆花趁着冯老太喝水,赶忙接话,再不开口大嫂都不会给自己插话的机会儿。

  明明出村打问消息是两个人一起去的,她也有很多话想说。

  “我和你奶打问了一天,发现这陶里正真不是个东西。”王豆花咬牙切齿的,“陶里正是十年前当上里正的。

  他大儿子几年前也在镇衙当上了了……啥户房……”

  “户房典史!”甜丫接话。

  “对对对,就这么个官,听说可不得了,儿子是户房典史,自己又是里正,陶家就牛气起来了。

  没少欺负咱上定村,就拿收粮税来说,个糟老头子弄了个大斗小斗,关系好的村子就给人家用小斗收税。

  上定村次次都是大斗,次次收的粮食都比别的村多。

  这也就算了,还有徭役,修路架桥这些苦差事每次都有上定村的人,别的村都能用钱代替徭役。

  偏上定村不行,说什么以钱代役的人头就这么多,轮到上定村已经没人头了。

  下定村的人狗仗人势,也跟着抖擞起来了,出门都拿鼻孔看人,欺负别村人都是常有的事。

  反正咱附近这几个村的人都不敢得罪下定村的人,被欺负了也只敢忍着、受着。”

  “十年前……”甜丫拧眉嘀咕。

  她要是记得没错,铁门关大战就是发生在十年前,自此甘州太平了很多,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她总觉得陶里正当上里正的这个时间点很不寻常。

  “怎么了?这时间不对?”

  “陶里正家从前也没什么能耐,镇丞怎么会突然选了他当四个联村的里正?”甜丫纳闷的不行,看向阿奶和**奶,“十年前两村还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吗?”

  “十年前?”冯老太皱眉想了想,眼睛突然睁大,“奶想起来了,今个一老太太提了一嘴。

  十年前那些北蛮子杀到过这边,为了躲避那些杀人不眨眼的畜生,他们这些村想尽法子活命。

  在具体的那老太太也不知道了。”

  甜丫点点头,看二伯娘一直不说话,她喊了一声,田氏猛地回神,愣愣抬头看甜丫。

  “二伯娘想啥呢?喊你几声了,你今个在村里有没有打听出什么消息?”

  田氏深呼一口气,脸上带着几分惊慌,结结巴巴的说:“我……我不太确定听到的是真是假,今个那老太太说的太吓人了。”

  “没事,真假你都说说。”甜丫给人倒杯水递过去,“喝完慢慢说。”

  田氏一口气喝完,深呼一口气才开口。

  屋里的烛火跳动一下,烛心炸了,墙上的五道身影跟着剧烈晃动起来,就跟屋里众人的心一眼,七上八下没个安生。

  屋外寒风拍打着窗户,发出一声声闷响。

  通过二伯**话,甜丫拼凑出大概的真相。

  十年前匈奴大举犯境,地处卫城北边的曲河堡也被匈奴侵扰,上定村在所难免。

  为了避祸,家家都修了地窖或者地道,遇到紧急情况就躲进地下避祸。

  匈奴进村没发现什么人,只得不甘不愿的奔下一个村烧杀抢掠。

  下定村就是下一个村。

  为了在匈奴手里活下来,当时还不是陶里正的陶万山竟然出卖了上定村。

  把他们躲藏的地方暴露给匈奴,下定村的人则趁乱逃跑。

  匈奴被戏耍一番,满心怒火直扑躲藏起来的上定村人,防火杀人、无恶不作。

  抓出来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砍了。

  下定村人获得逃跑的时间,半道遇到卫所里出来对抗匈奴的兵。

  这老小子竟然臭不要脸的说他们和匈奴厮杀,拼死逃出来。

  如今那伙匈奴正在上定村烧杀抢掠。

  等卫所的兵赶到的时候,上定村的人已经被屠杀大半,村道上满是尸体,血液染红了路。

  在卫所兵的围攻下,匈奴很快被杀尽,可死的人再也活不过来。

  “个畜生,他干的这些事就没人知道?还能当上里正?”冯老太和王豆花气红了脸,“这些当官的也是眼瞎,选谁当里正不好。

  偏要选个**当里正,老天爷也是个眼瞎心盲的!”

  “老天爷就该下个大雷劈死他!”王豆花咬牙切齿的骂。

  田氏柔柔自己的胳膊,小声说:“我打听的时候也觉得奇怪。

  但是当时太乱了,这件事不光彩,下定村的人肯定不愿意说。

  还是周村正发现了不对,那些匈奴对他们藏身的地方太熟悉了。

  专找柴房、牲口棚、井口、水缸这些地方,一找一个准。

  周村正起了疑心,等这件事过去几个月后,下定村人放下心以后,他避着人查了几个月才弄清了那晚发生了啥。”

  “既然知道了,他就这么放过陶里正他们?”冯老太更想不通了。

  田氏摇头,“我就打听到这些,后来陶里正莫名其妙成了里正,听说是通报匈奴动向立了功。”

  这话一出,屋里陷入诡异的安静。

  这么个出卖别人的王八羔子,竟然还靠此立了功升了官,真是可笑。

  “陶才仁是怎么当上户房典史的?”甜丫比较关心这个。

  “听人说陶才仁把自己的闺女嫁给镇丞做了小妾。”田氏撇嘴,“一家人都不是东西,那镇丞的年纪跟陶里正差不多。

  就是个糟老头,陶才仁竟然把好好的黄花大闺女嫁给老头子,这不是糟蹋人吗?”

  卖女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