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十七,明慧县主府内灯火通明。
侍女们捧着各式妆奁穿梭于回廊之间,脚步轻快如蝶。
明日便是县主的大婚之日,府中上下忙得脚不沾地。
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
彭城刘氏各房能来的也都来了。
刘绰太有出息,导致好些多年不联系、犄角旮旯里的亲戚全都冒了出来。
所谓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
夏氏和刘翁已经连续半个多月不间断地接待各路亲戚了。
“寒冬腊月的,这么远的路,你们何苦跑这一趟!心意到了就好!”刘翁这边道。
那边访客立刻便回:“这婚期定的好啊,临近年节,我们正好赶来长安给您老人家拜个早年啊!”
“是啊,您老来长安这几年身子可还康健?”
除了丧妻的刘冬和远在榷场分店的刘昌外,刘氏五房齐上阵,帮着刘坤父子迎来送往。
冷氏、钱氏、袁氏这三个帮着曹氏操持嫁女仪程的妯娌也是忙得头脚倒悬。
刘魁和族长从彭城老家赶赴长安时,顺带将红果也带了来。
她梳了妇人发髻,一副利落泼辣的能干模样。
跟县主府中的一众账房一起,将手底下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
忍不住在心中感叹:娘子如今真有钱啊!
本以为,今年从老家带来的飞钱能给娘子个惊喜,谁知道,就是那九牛身上的一根毛。
她还得加倍努力,做好娘子的后盾。
后院库房中,嫁妆早已堆得满满当当。
刘绰从前结下的好人缘在此刻发挥了作用。
东宫的太子、广陵王、世子李宁、李畅、李自虚三姐妹,杜相、贾相、祈国公、顾家、许家、彭城张家也都送来了添妆。
两百抬红漆描金箱笼整齐排列。
从丝绸锦缎到金银器皿,从古籍字画到珠宝首饰,无一不是精品。
“阿娘,这也太多了。”
刘绰看着还在不断送来的添箱礼,有些无奈。
曹氏抹着眼泪:“傻孩子,这才哪到哪。你是县主,嫁的又是赵郡李氏的嫡子,排场自然要大。你瞧,这是太子殿下送来的翡翠屏风,广陵王送的西域夜明珠,德阳郡主亲手绣的百子帐......亲家回长安后送来的聘礼,你也得带上!”
刘绰目光落在一对白玉雕琢的鸳鸯佩上——那是顾若兰与韦瓘送来的新婚贺礼。
她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腊月十八,长安城银装素裹。
一场瑞雪仿佛为这场盛大的婚礼铺就了无瑕的地毯。
晨曦微露,安邑坊李宅已是人声鼎沸。
朱红的大门贴着硕大的喜字,檐下悬挂着成串的琉璃宫灯,在雪光映衬下流光溢彩。
仆从们身着簇新青衣,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意。
赵郡李氏西祖嫡支嫡子李德裕大婚,迎娶圣眷正隆的明慧县主刘绰。
此等盛事,震动长安。
吉时未至,县主府门前已是车水马龙。
一队身着紫袍的内侍手持黄绫圣旨,在羽林卫的护卫下,踏雪而来。
为首者正是内侍监杨志廉。
“明慧县主刘绰接旨——”
县主府内外,连同围观人群,瞬间跪倒一片,雪地之上鸦雀无声。
杨志廉展开圣旨,声音洪亮,穿透寒风:
“门下:明慧县主刘绰,淑质贞亮,才德昭彰。执掌冰务,惠泽黎庶;斡旋榷场,利通边塞。屡逢构陷,忠勤不渝;临危不惧,智勇克艰。朕嘉其行,念其功,特晋封为‘明慧郡主’,食邑增至两千户!郡主大婚,特赐黄金千两,蜀锦百匹,珍珠十斛,御酒三十坛。另赐'鸾凤和鸣'匾额一块,望尔永持淑慎,辅佐良人,光耀门楣,勿负朕恩。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人群爆发出更大的欢呼。
声浪此起彼伏。
曹氏喜极而泣,刘坤亦是眼眶湿润,与有荣焉。
吉时将至,鼓乐喧天。
安邑坊到县主府的路上,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长安百姓。
李德裕身着绛纱袍,头戴三梁冠,骑着披红挂彩的骏马走在队伍最前。
丰神俊朗,意气风发。
他身后是庞大的迎亲仪仗以及由李氏亲族俊彦组成的傧相团。
韦瓘、韦澳、郭四等好友都赫然在列。
浩浩荡荡向县主府进发。
县主府内,刘绰已妆扮停当。
眉如远山,眸若秋水。
额前贴着金箔花钿,唇染朱丹。
在厚重的礼服和璀璨头冠下,少了几分平日的灵动跳脱,多了几分属于宗室贵女的雍容威仪。
顾盼之间,光华流转。
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喧闹声,刘绰手中的团扇不自觉地紧了紧。
顾若兰在一旁抿嘴笑道:“别急,新郎官定是被咱们庞大的亲友团给拦住了。按规矩,不作够催妆诗,是见不到新娘子的。”
县主府门前大道的街口,明州六房的刘纯笑吟吟地站在最前头,“好你个李二,今春我来长安,你不是在国子监忙,就是整日围着绰绰转,都没功夫陪我好好玩上几天,这回可落到我手里了吧!”
李德裕笑道:“你这浑人忒不讲道理,你带着新婚夫人一起来的,我怎好跟着搅扰?重色轻友的分明是你!”
刘纯不为所动道:“我不管!反正,你要想迎娶我家五妹妹,必须得过我这关。”
“请刘兄赐教!”
“哎,你叫我什么?”刘纯夸张地捂着耳朵,“怎么听着如此生分?说起来,我还是你们两个的媒人呢!”
李德裕也不气恼,笑看着刘纯,摆足了见兄长的架势行了一礼:“请纯阿兄赐教!”
“哎,这就对了,以后我可就是你兄长了!不能再没大没小了啊!”
过完了兄长的瘾,刘春终于拉长了声音道:“看在你恭敬有礼的份上,这第一关嘛——我也不难为你,就以‘催妆’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为了迎娶娘子,李德裕脑中的催妆诗早就备下了。
他刚要开口,就听三姐夫许文彬道:“慢着,二郎诗才了得,这诗需得加些难度!从《诗经》里取个意头,若作得不好,可休想进门。”
李德裕略一思索,朗声吟道:
“纨扇如月皎,掩面玉颜娇。待我诗成日,却扇见桃夭。”
诗句一出,欢声四起。
许文彬赞道:“好一个‘却扇见桃夭’,化用《桃夭》篇,又暗合今日婚庆之喜,妙极!”
他拉着刘纯等人笑着让开一步:“不愧是国子监高才,请!”
县主府大门前,李德裕又被拦住了。
这次是刘谦带着刘铭和刘炜挡在路中央。
刘谦双手抱胸,眼中带着审视:“二郎,我这关可没那么容易。”
李德裕微笑拱手:“请四兄出题。”
“我五妹妹的眼睛最是好看,你就以她双眸为题,即兴作诗一首。记住——”刘谦竖起一根手指,“要让我满意才行。”
这题出得刁钻。
李德裕却不见慌乱,反而因想起心上人那双清澈如水,灵动如星的眼睛而目光柔和。
他略作思索,轻声吟道:
“眼波秋水玉为神,星落双瞳照影真。不知今夜妆成后,为谁添得十分春?”
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刘谦装模作样上下打量李德裕一番,继而拍着他的肩膀耳语:“算你过关了,待我娶妻的时候,五妹夫你可得帮忙啊!”
无瑕去想刘谦娶亲要自己帮什么忙,李德裕已经一口答应。
“这是自然!”
得逞后的刘谦,以力破万钧之势护着李德裕往里走。
弄得刘珍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我还没......”
“新妇子,催妆!”
同行的傧相们高声笑喊,开始吟诵一首首或庄重或诙谐的催妆诗。
哪里肯给刘珍发挥的机会。
众人哄然大笑,纷纷让开道路。
李德裕的心怦怦直跳,终于要见到他朝思暮想的新娘子了。
府内,刘绰已被搀扶到正堂。
她手持团扇遮面,只能从扇骨缝隙中看到李德裕模糊的身影。
但仅是这样,她的心跳便已快得不像话。
李德裕站在她面前,轻声道:“绰绰,我来娶你了。”
在亲友的簇拥和祝福声中,两个人郑重地向刘坤和曹氏行礼拜别。
曹氏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拉着女儿的手再三重复:“好好的......”
迎亲队伍返回李宅的路上,更是万人空巷。
彩纸、花瓣、铜钱如雨点般抛洒,将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明慧郡主的嫁妆,令人叹为观止。
头抬: 御赐“鸾凤和鸣”金匾,圣旨供奉匣,以示荣宠。
二抬: 全套赤金累丝嵌宝头面:凤冠、项圈、耳坠、手镯、禁步等。
三抬至二十抬: 压箱的黄金白银,红绸覆盖,仅露一角便金光耀眼,铜钱百箱,寓意“财源广进”。
二十抬至四十抬: 各色顶级衣料、皮裘翻倍,四季华服成衣百套。
四十抬至六十抬: 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料打造的精巧家具:拔步床、顶箱柜、梳妆台、多宝格、桌椅几案等,一应俱全,漆光鉴人,雕工精湛。
六十抬至八十抬: 古籍字画、文房四宝、古琴名器。
八十抬至一百抬: 名贵药材:百年老参、天山雪莲、鹿茸灵芝等装满了十口大箱,刘绰特制的成药、香料、胭脂水粉等。
一百零一抬至一百二十抬: 田庄地契,长安、洛阳繁华地段商铺二十间契书。
......
足足有两百多抬嫁妆。
“十里红妆”名副其实!
送嫁的队伍从县主府一直绵延到安邑坊口。
鲜艳的红妆在雪地上迤逦铺展,如同一条流动的火焰长河。
每一抬嫁妆都引得路人伸长脖子观看,惊叹声、议论声汇成一片。
“快看!那是南海珊瑚树!”
“还有整张的白虎皮!”
“天爷,那箱子里装的莫不是金饼?”
“我数了数,足足有二百八十抬!”
“到底是县主出嫁,这排场......”
“还叫县主,如今该改称郡主了!”
“除了圣人嫁公主,明慧郡主这财力,这圣眷,长安城里头独一份了吧?”
“十月的时候,那李家的送聘队伍也是蜿蜒如长龙,自坊门一路排开,几乎看不到尽头。”
“号称一百零八抬聘礼。可谁都知道一百零八抬只是虚数,实际抬数远超此数!”
“是啊,我记得每一抬都塞得满满当当,分量十足,要四个青壮才能抬稳。”
“足见赵郡李氏对郡主的重视了!”
“明慧郡主好福气啊!”
至李宅门前,见花轿到来,府中顿时鼓乐齐鸣。
“降轿——”
李德裕亲自上前,将刘绰扶出花轿。
当新娘子那一身华贵嫁衣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声。
赵郡李氏是汉族世家,院中并未设置青庐。
新人跨过寓意“驱邪避煞”的马鞍和寓意“节节高升”的秤杆步入灯火辉煌的正堂。
堂上,李吉甫与薛氏端坐高堂,满面红光。
赞礼官高唱:“行庙见礼!”
新人于香案前拜祭李门先祖。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刘绰与李德裕相对而立,郑重行礼。
......
洞房里,最令人期待的“却扇”环节到来。
满堂宾客屏息凝神。
李德裕深吸一口气,凝视着扇后隐约的轮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却饱含深情:
“仙娥昨夜降瑶台,玉面芙蓉带露开。
莫把画扇遮娇靥,且容檀郎看过来。
云鬓金钗摇步影,明眸皓齿映霞腮。
从今不羡蓬莱客,只愿画眉妆镜台。”
诗罢,刘绰移开了面前那柄精美的团扇。
刹那间,盛装的新娘容颜完全展露在众人面前。
精心描绘的妆容将她五官的优点放大到极致,明艳不可方物。
尤其那双眸子,清澈依旧,却因今日的场合和身份,沉淀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动人心魄的华贵与沉静。
她微微抬眸,与李德裕四目相对,眼中笑意盈盈,带着羞涩,更带着无比的坚定和喜悦。
“好——!”
满堂宾客爆发出震天的喝彩与赞叹!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李德裕眼中再无他物,唯有眼前人,只觉九载相思,千般波折,尽在此刻化作圆满。
开宴后,菜肴流水般呈上,驼峰、熊掌、猩唇等珍馐应有尽有。
王公大臣云集。
宾客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月上中天,宴席渐散。
刘绰端坐在铺着百子被的婚床上。
房中红烛高烧,香气氤氲,窗外隐约还能听到宾客的谈笑声。
直到,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德裕带着淡淡酒气走了进来。
侍女们捧着各式妆奁穿梭于回廊之间,脚步轻快如蝶。
明日便是县主的大婚之日,府中上下忙得脚不沾地。
送贺礼的人络绎不绝。
彭城刘氏各房能来的也都来了。
刘绰太有出息,导致好些多年不联系、犄角旮旯里的亲戚全都冒了出来。
所谓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
夏氏和刘翁已经连续半个多月不间断地接待各路亲戚了。
“寒冬腊月的,这么远的路,你们何苦跑这一趟!心意到了就好!”刘翁这边道。
那边访客立刻便回:“这婚期定的好啊,临近年节,我们正好赶来长安给您老人家拜个早年啊!”
“是啊,您老来长安这几年身子可还康健?”
除了丧妻的刘冬和远在榷场分店的刘昌外,刘氏五房齐上阵,帮着刘坤父子迎来送往。
冷氏、钱氏、袁氏这三个帮着曹氏操持嫁女仪程的妯娌也是忙得头脚倒悬。
刘魁和族长从彭城老家赶赴长安时,顺带将红果也带了来。
她梳了妇人发髻,一副利落泼辣的能干模样。
跟县主府中的一众账房一起,将手底下的算盘珠子拨得飞快。
忍不住在心中感叹:娘子如今真有钱啊!
本以为,今年从老家带来的飞钱能给娘子个惊喜,谁知道,就是那九牛身上的一根毛。
她还得加倍努力,做好娘子的后盾。
后院库房中,嫁妆早已堆得满满当当。
刘绰从前结下的好人缘在此刻发挥了作用。
东宫的太子、广陵王、世子李宁、李畅、李自虚三姐妹,杜相、贾相、祈国公、顾家、许家、彭城张家也都送来了添妆。
两百抬红漆描金箱笼整齐排列。
从丝绸锦缎到金银器皿,从古籍字画到珠宝首饰,无一不是精品。
“阿娘,这也太多了。”
刘绰看着还在不断送来的添箱礼,有些无奈。
曹氏抹着眼泪:“傻孩子,这才哪到哪。你是县主,嫁的又是赵郡李氏的嫡子,排场自然要大。你瞧,这是太子殿下送来的翡翠屏风,广陵王送的西域夜明珠,德阳郡主亲手绣的百子帐......亲家回长安后送来的聘礼,你也得带上!”
刘绰目光落在一对白玉雕琢的鸳鸯佩上——那是顾若兰与韦瓘送来的新婚贺礼。
她的眼眶突然有些发热。
腊月十八,长安城银装素裹。
一场瑞雪仿佛为这场盛大的婚礼铺就了无瑕的地毯。
晨曦微露,安邑坊李宅已是人声鼎沸。
朱红的大门贴着硕大的喜字,檐下悬挂着成串的琉璃宫灯,在雪光映衬下流光溢彩。
仆从们身着簇新青衣,脚步轻快,脸上洋溢着与有荣焉的笑意。
赵郡李氏西祖嫡支嫡子李德裕大婚,迎娶圣眷正隆的明慧县主刘绰。
此等盛事,震动长安。
吉时未至,县主府门前已是车水马龙。
一队身着紫袍的内侍手持黄绫圣旨,在羽林卫的护卫下,踏雪而来。
为首者正是内侍监杨志廉。
“明慧县主刘绰接旨——”
县主府内外,连同围观人群,瞬间跪倒一片,雪地之上鸦雀无声。
杨志廉展开圣旨,声音洪亮,穿透寒风:
“门下:明慧县主刘绰,淑质贞亮,才德昭彰。执掌冰务,惠泽黎庶;斡旋榷场,利通边塞。屡逢构陷,忠勤不渝;临危不惧,智勇克艰。朕嘉其行,念其功,特晋封为‘明慧郡主’,食邑增至两千户!郡主大婚,特赐黄金千两,蜀锦百匹,珍珠十斛,御酒三十坛。另赐'鸾凤和鸣'匾额一块,望尔永持淑慎,辅佐良人,光耀门楣,勿负朕恩。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人群爆发出更大的欢呼。
声浪此起彼伏。
曹氏喜极而泣,刘坤亦是眼眶湿润,与有荣焉。
吉时将至,鼓乐喧天。
安邑坊到县主府的路上,早已挤满了看热闹的长安百姓。
李德裕身着绛纱袍,头戴三梁冠,骑着披红挂彩的骏马走在队伍最前。
丰神俊朗,意气风发。
他身后是庞大的迎亲仪仗以及由李氏亲族俊彦组成的傧相团。
韦瓘、韦澳、郭四等好友都赫然在列。
浩浩荡荡向县主府进发。
县主府内,刘绰已妆扮停当。
眉如远山,眸若秋水。
额前贴着金箔花钿,唇染朱丹。
在厚重的礼服和璀璨头冠下,少了几分平日的灵动跳脱,多了几分属于宗室贵女的雍容威仪。
顾盼之间,光华流转。
听着外面越来越近的喧闹声,刘绰手中的团扇不自觉地紧了紧。
顾若兰在一旁抿嘴笑道:“别急,新郎官定是被咱们庞大的亲友团给拦住了。按规矩,不作够催妆诗,是见不到新娘子的。”
县主府门前大道的街口,明州六房的刘纯笑吟吟地站在最前头,“好你个李二,今春我来长安,你不是在国子监忙,就是整日围着绰绰转,都没功夫陪我好好玩上几天,这回可落到我手里了吧!”
李德裕笑道:“你这浑人忒不讲道理,你带着新婚夫人一起来的,我怎好跟着搅扰?重色轻友的分明是你!”
刘纯不为所动道:“我不管!反正,你要想迎娶我家五妹妹,必须得过我这关。”
“请刘兄赐教!”
“哎,你叫我什么?”刘纯夸张地捂着耳朵,“怎么听着如此生分?说起来,我还是你们两个的媒人呢!”
李德裕也不气恼,笑看着刘纯,摆足了见兄长的架势行了一礼:“请纯阿兄赐教!”
“哎,这就对了,以后我可就是你兄长了!不能再没大没小了啊!”
过完了兄长的瘾,刘春终于拉长了声音道:“看在你恭敬有礼的份上,这第一关嘛——我也不难为你,就以‘催妆’为题,作诗一首如何?”
为了迎娶娘子,李德裕脑中的催妆诗早就备下了。
他刚要开口,就听三姐夫许文彬道:“慢着,二郎诗才了得,这诗需得加些难度!从《诗经》里取个意头,若作得不好,可休想进门。”
李德裕略一思索,朗声吟道:
“纨扇如月皎,掩面玉颜娇。待我诗成日,却扇见桃夭。”
诗句一出,欢声四起。
许文彬赞道:“好一个‘却扇见桃夭’,化用《桃夭》篇,又暗合今日婚庆之喜,妙极!”
他拉着刘纯等人笑着让开一步:“不愧是国子监高才,请!”
县主府大门前,李德裕又被拦住了。
这次是刘谦带着刘铭和刘炜挡在路中央。
刘谦双手抱胸,眼中带着审视:“二郎,我这关可没那么容易。”
李德裕微笑拱手:“请四兄出题。”
“我五妹妹的眼睛最是好看,你就以她双眸为题,即兴作诗一首。记住——”刘谦竖起一根手指,“要让我满意才行。”
这题出得刁钻。
李德裕却不见慌乱,反而因想起心上人那双清澈如水,灵动如星的眼睛而目光柔和。
他略作思索,轻声吟道:
“眼波秋水玉为神,星落双瞳照影真。不知今夜妆成后,为谁添得十分春?”
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刘谦装模作样上下打量李德裕一番,继而拍着他的肩膀耳语:“算你过关了,待我娶妻的时候,五妹夫你可得帮忙啊!”
无瑕去想刘谦娶亲要自己帮什么忙,李德裕已经一口答应。
“这是自然!”
得逞后的刘谦,以力破万钧之势护着李德裕往里走。
弄得刘珍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我还没......”
“新妇子,催妆!”
同行的傧相们高声笑喊,开始吟诵一首首或庄重或诙谐的催妆诗。
哪里肯给刘珍发挥的机会。
众人哄然大笑,纷纷让开道路。
李德裕的心怦怦直跳,终于要见到他朝思暮想的新娘子了。
府内,刘绰已被搀扶到正堂。
她手持团扇遮面,只能从扇骨缝隙中看到李德裕模糊的身影。
但仅是这样,她的心跳便已快得不像话。
李德裕站在她面前,轻声道:“绰绰,我来娶你了。”
在亲友的簇拥和祝福声中,两个人郑重地向刘坤和曹氏行礼拜别。
曹氏终于忍不住落下泪来,拉着女儿的手再三重复:“好好的......”
迎亲队伍返回李宅的路上,更是万人空巷。
彩纸、花瓣、铜钱如雨点般抛洒,将喜庆的气氛推向高潮。
明慧郡主的嫁妆,令人叹为观止。
头抬: 御赐“鸾凤和鸣”金匾,圣旨供奉匣,以示荣宠。
二抬: 全套赤金累丝嵌宝头面:凤冠、项圈、耳坠、手镯、禁步等。
三抬至二十抬: 压箱的黄金白银,红绸覆盖,仅露一角便金光耀眼,铜钱百箱,寓意“财源广进”。
二十抬至四十抬: 各色顶级衣料、皮裘翻倍,四季华服成衣百套。
四十抬至六十抬: 紫檀、黄花梨等名贵木料打造的精巧家具:拔步床、顶箱柜、梳妆台、多宝格、桌椅几案等,一应俱全,漆光鉴人,雕工精湛。
六十抬至八十抬: 古籍字画、文房四宝、古琴名器。
八十抬至一百抬: 名贵药材:百年老参、天山雪莲、鹿茸灵芝等装满了十口大箱,刘绰特制的成药、香料、胭脂水粉等。
一百零一抬至一百二十抬: 田庄地契,长安、洛阳繁华地段商铺二十间契书。
......
足足有两百多抬嫁妆。
“十里红妆”名副其实!
送嫁的队伍从县主府一直绵延到安邑坊口。
鲜艳的红妆在雪地上迤逦铺展,如同一条流动的火焰长河。
每一抬嫁妆都引得路人伸长脖子观看,惊叹声、议论声汇成一片。
“快看!那是南海珊瑚树!”
“还有整张的白虎皮!”
“天爷,那箱子里装的莫不是金饼?”
“我数了数,足足有二百八十抬!”
“到底是县主出嫁,这排场......”
“还叫县主,如今该改称郡主了!”
“除了圣人嫁公主,明慧郡主这财力,这圣眷,长安城里头独一份了吧?”
“十月的时候,那李家的送聘队伍也是蜿蜒如长龙,自坊门一路排开,几乎看不到尽头。”
“号称一百零八抬聘礼。可谁都知道一百零八抬只是虚数,实际抬数远超此数!”
“是啊,我记得每一抬都塞得满满当当,分量十足,要四个青壮才能抬稳。”
“足见赵郡李氏对郡主的重视了!”
“明慧郡主好福气啊!”
至李宅门前,见花轿到来,府中顿时鼓乐齐鸣。
“降轿——”
李德裕亲自上前,将刘绰扶出花轿。
当新娘子那一身华贵嫁衣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现场响起一片惊叹声。
赵郡李氏是汉族世家,院中并未设置青庐。
新人跨过寓意“驱邪避煞”的马鞍和寓意“节节高升”的秤杆步入灯火辉煌的正堂。
堂上,李吉甫与薛氏端坐高堂,满面红光。
赞礼官高唱:“行庙见礼!”
新人于香案前拜祭李门先祖。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刘绰与李德裕相对而立,郑重行礼。
......
洞房里,最令人期待的“却扇”环节到来。
满堂宾客屏息凝神。
李德裕深吸一口气,凝视着扇后隐约的轮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却饱含深情:
“仙娥昨夜降瑶台,玉面芙蓉带露开。
莫把画扇遮娇靥,且容檀郎看过来。
云鬓金钗摇步影,明眸皓齿映霞腮。
从今不羡蓬莱客,只愿画眉妆镜台。”
诗罢,刘绰移开了面前那柄精美的团扇。
刹那间,盛装的新娘容颜完全展露在众人面前。
精心描绘的妆容将她五官的优点放大到极致,明艳不可方物。
尤其那双眸子,清澈依旧,却因今日的场合和身份,沉淀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动人心魄的华贵与沉静。
她微微抬眸,与李德裕四目相对,眼中笑意盈盈,带着羞涩,更带着无比的坚定和喜悦。
“好——!”
满堂宾客爆发出震天的喝彩与赞叹!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李德裕眼中再无他物,唯有眼前人,只觉九载相思,千般波折,尽在此刻化作圆满。
开宴后,菜肴流水般呈上,驼峰、熊掌、猩唇等珍馐应有尽有。
王公大臣云集。
宾客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月上中天,宴席渐散。
刘绰端坐在铺着百子被的婚床上。
房中红烛高烧,香气氤氲,窗外隐约还能听到宾客的谈笑声。
直到,房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李德裕带着淡淡酒气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