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凝晚守在回春堂等消息。

  虽然掌柜们都保证能完成,但她心里始终担忧,这并非一件把握十足的事。

  就怕路上会有意外和突发情况。

  ……

  不知不觉天亮了。

  凌锦澜早早起床梳洗上妆,换上了婚服。

  凌朝闻过来看看进展,看见身穿嫁衣的锦澜,感慨道:“真漂亮。”

  凌锦澜笑了笑。

  “姐姐来了吗?她说要送我出嫁的。”

  凌朝闻摇摇头,“或许还在准备荣王妃要的东西。”

  凌锦澜眼底划过一抹黯然,“其实凑不齐也无妨,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情,我想秦大人也不会赞同的。”

  凌朝闻:“道理是给明理的人听的,不讲理的人可不管那么多。”

  他当然希望东西能凑齐,一辈子就这一次大婚,希望留下的都是开心的记忆。

  这时,荣王府的迎亲队伍也已经出发,热热闹闹往凌国公府去。

  一路上都有小厮盯着,往凌国公府报信。

  “国公爷,迎亲队伍已经到街头了。”

  凌朝闻心中一紧,只得起身去迎,心中担忧不已,凝晚还没来,想必是东西还没凑齐。

  秦淮照抵达凌国公府后,便等待吉时迎新娘入轿。

  一袭嫁衣,盖头遮面的凌锦澜紧张地攥着衣袖。

  姐姐还没来……

  “吉时到!”

  喜婆一声高呼,秦淮照前来接她,凌朝闻搀扶将她交到秦淮照手中。

  就在她正失望之时。

  忽然旁边伸来一只手,扶住了她的胳膊。

  她侧目一看,是姐姐!

  “我来晚了,还好赶上了。”江凝晚笑了笑,有些气喘吁吁的。

  将凌锦澜交给了秦淮照,秦淮照将她抱进了花轿里。

  队伍出发了。

  凌朝闻和江凝晚也带着送亲队伍出发,凌朝闻关切问道:“东西都凑齐了吗?”

  江凝晚勾唇一笑,“既然我赶来了,当然是凑齐了。”

  听到这个确切的回答,凌朝闻顿时松了口气,悬着的心也落下了。

  “那我就放心了,如若没有凑齐,还不知道荣王妃要怎么为难锦澜。”

  虽说有秦淮照在,但是这荣王妃做事可不会跟秦淮照商量,也不会让他们有所准备。

  上回背着秦淮照一个人来凌国公府,就看得出来。

  队伍热热闹闹地到了荣王府。

  但就在秦淮照要把凌锦澜背下花轿,进大门时。

  少佩走了出来,带着两个丫鬟拦在大门处。

  “慢着!按照黎阳婚嫁习俗,进门之前,新妇需先呈上给婆母的礼,若备上了,便走正门风风光光的进,若没有备,便只能走侧门。”

  一听这话,周围顿时安静了下来。

  围观人群议论纷纷,都没听说过这样的规矩。

  “黎阳竟然还有这样的习俗?可他们这不是皇上赐婚吗?也要守黎阳的习俗?”

  “是啊,纳妾才走侧门,皇上赐婚的正妻,岂有走侧门之理?”

  江凝晚和凌朝闻皆是脸色一变。

  果不其然,在这儿等着呢!

  正妻走侧门,这不是明摆着羞辱人吗。

  秦淮照也怒了,他心里清楚的很,黎阳哪有这样的习俗!

  “这里是京都城,无需守黎阳的习俗!”秦淮照语气冷冽。

  想要直接进。

  但少佩却一挥手,十几个护卫拦在了大门前,不让秦淮照过去。

  “世子,对不住了,这是王妃的吩咐,有的规矩不能不守,毕竟咱们王爷和王妃都是黎阳人。”

  “若是不守规矩,传回黎阳,王爷和王妃是要被人笑话的。”

  连秦淮照,他们也敢一并拦在外面。

  江凝晚看着这一幕,倒也不着急了。

  她想看看秦淮照的态度。

  秦淮照眼底浮上一抹怒意,凌厉的眼神扫过众人,“让开!”

  护卫们也心生惧意,脚步后缩。

  但少佩语气坚定:“世子莫要逼迫他们,我想世子也不想在大婚当日,与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吧?”

  “那样便是让人看荣王与王妃的笑话。”

  这时凌锦澜拍拍他的肩,示意放她下来。

  放下来后,凌锦澜拉住他的手,低声说:“若闹得难看了,旁人会说我还未过门就挑拨了你与爹**关系。”

  “我不想背负这样的骂名过一生。”

  “侧门也无妨。”

  她不想让秦淮照为难。

  就在她转头要往侧门去时,秦淮照却一把拉住了她。

  “大不了今日我也不进荣王府了,也断不能让你受这个委屈!”

  “荣王府不属于我,但我在京都有个小私宅,你愿意吗?”

  虽然没有荣王府气派,但也勉强能容纳亲朋好友坐上几桌。

  今日大婚准备了这么久,不能取消。

  但改个地点,还来得及。

  少佩也听到了这话,顿时神色有些慌了。

  荣王世子成婚,岂能不在荣王府?

  凌锦澜犹豫了一下,感受着秦淮照紧紧牵着她的手,她点了点头,“你去哪儿,我去哪儿。”

  秦淮照放下心来,牵着她便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街道上传来整齐的脚步声。

  人群让开一条道路,随后便见一支气势汹汹的队伍。

  最前方一袭金纹玄袍的秦霜迟缓缓走来,眼神冰冷如利刃,周身带着生人勿近的煞气。

  “黎阳婚嫁有这样的规矩,本王怎么不知?”

  秦淮照恭敬行礼,“皇叔。”

  少佩行礼后解释说:“楚王久居京都,黎阳的婚嫁习俗,楚王不知道也不奇怪。”

  秦霜迟负手而立,语气淡然:“说起来荣王最初的封地在西蛮,是后来父皇去世前,觉得西蛮荒凉,才将荣王调去了黎阳。”

  “本王有幸去过西蛮,也参加过那边的婚嫁宴席,西蛮人娶妻,婆家全家人都要三跪九叩,彰显诚意,才能把新妇迎进门。”

  此话一出,人群一片哗然。

  就连江凝晚也惊呆了。

  这可真是个好习俗。

  少佩的脸色僵住了,变得有些难看,思考着这习俗是真是假?

  她没去过西蛮,她不知道。

  秦霜迟又淡淡开口:“本王觉得,大婚既然不按京都城的规矩来,那就要按西蛮的规矩来,毕竟那是荣王最初的封地。”

  “没有他的努力,西蛮没有现在的安居乐业,那是荣王感情至深难以割舍的地方。”

  “按西蛮的规矩娶妻,方能不忘初心!也是荣王心之所愿!”

  听到这话,少佩脸色都白了。

  躲在院子里观察的荣王妃更是脸色煞白。

  什么?

  要她三跪九叩迎新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