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建军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母亲在几个大领导面前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地周旋,最后还争取到了这么大的利益,心里的那点敬畏,已经变成了滔天的崇拜。
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
原来,脑子真的比拳头,有用一百倍。
他看着母亲那不算高大,却异常坚挺的背影,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他也要变强,他要变得像母亲一样强,以后,换他来为母亲遮风挡雨。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街道办很快就批下了一笔五百块的无息贷款。
五百块!
在这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好几年了。
工商局的同志,也现场办公,帮着陈兰芝规划厂房的布局。
哪儿是生产区,哪儿是仓储区,哪儿是办公区,卫生标准是什么,消防设施要怎么配,都给她讲得明明白白。
甚至,连兰芝堂的招牌,刘科长都拍板说,要找个好木匠,做一块气派的,钱从他们工商局的办公经费里出。
这待遇,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周围的邻居,隔着门缝,看着院子里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个都看傻了。
他们本以为周家要完蛋了,陈兰芝要倒霉了。
谁能想到,这一个跟头摔下去,非但没摔死,反而摔出了一场天大的富贵。
这陈兰芝,到底是什么神仙下凡?
有了钱,有了政策,陈兰芝的兰芝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生。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
她没有自己动手,而是直接找到了隔壁废品站的王站长。
“王站长,你那儿的兄弟们,手脚都利索,我想请他们过来帮我干几天活,工钱我按市场价,一天一块钱,还管一顿午饭,你看成不成?”
王站长手底下那几个小工,都是从农村来城里讨生活的,能有个挣外快的机会,一个个都高兴得不行。
“成啊!怎么不成!”王站长一口就答应了,“兰芝大姐你放心,我亲自给你监工,保证把这院子给你拾掇得漂漂亮亮的!”
他现在对陈兰芝,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女人,不光有胆识,有手段,还懂得人情世故。
上次那个大红包,不光堵了悠悠众口,也让他王某人在手底下这帮兄弟面前,赚足了面子。
现在,陈兰芝有事找他,他自然是义不容辞。
于是,一帮光着膀子的大老爷们,就在小院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清理**,修补墙壁,粉刷屋子,更换破损的门窗……
周建军只要没课,就跑过来帮忙。他虽然力气不大,但端茶倒水,递个工具,也能帮上不少忙。
他看着母亲指挥着一群工人,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那份从容和笃定,让他越发觉得,自己以前真的是太幼稚了。
他以为的善良,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而母亲这种带着锋芒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院子很快就焕然一新。
北边那三间正房,被彻底打通,然后用木板隔成了三个区域。
最里面一间,是生产制作室,墙壁刷得雪白,地上铺了新的红砖,还按照工商局的要求,安了通风的窗户和专门的下水道。
中间一间,是仓储和包装室,靠墙打了一排排的货架,用来存放原料和成品。
最外面一间,则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会客厅兼办公室。
陈兰芝从废品站淘来了一套半旧的八仙桌和太师椅,擦洗干净了摆在屋子中央,墙上挂了一副周建军从学校里求来的山水画,虽然是学生习作,但挂在那儿,也平添了几分雅致。
南边那两间给周建军准备的屋子,更是被收拾得窗明几净。
陈兰芝用周福在供销社扯来的新布,亲手给周建军做了两床崭新的被褥,一床是时兴的牡丹富贵图案,一床是素雅的蓝印花布。
周建军看着那蓬松柔软的新被子,眼圈又红了。
除了硬件上的升级,陈兰芝也没忘了她的产品。
她拿着街道办批下来的贷款,通过吴丽珍的关系,又联系上了那个能烧制青瓷小盒的窑厂。
这一次,她直接下了五百个的订单。
而且,她还提出了新的要求。
普通版的,还是用原来的青瓷小盒。
而那个定价一百块的特供版,她要用更好的料,在盒盖上,除了兰草图案,还要烧上兰芝堂三个篆字。
这一下,档次感就完全出来了。
吴丽珍拿着陈兰芝画的样子,对她是佩服得不行。
她觉得陈兰芝这脑子,简直是为做生意而生的,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去。
一切准备就绪,就差最后一步了。
这天,刘科长亲自带着一个老师傅,送来了一块崭新的牌匾。
牌匾是上好的松木做的,刷着黑色的亮漆,上面是三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兰芝堂。
字是刘科长特地请市里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笔力雄健,气势不凡。
“兰芝同志,你看怎么样?”刘科长一脸的得意。
“好,太好了!”陈兰芝看着那块牌匾,眼睛都在放光。
这块牌匾,就是她兰芝堂的脸面,是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基。
王站长带着几个工人,找了梯子,叮叮当当地把牌匾挂在了小院的正门上方。
当红布揭开,露出“兰芝堂”三个大字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阳光下,那三个字,熠熠生辉。
陈兰芝站在院子里,看着那块牌匾,心里百感交集。
从一个任人欺凌的农村妇女,到一个拥有自己产业的陈厂长,她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这其中的艰辛和算计,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她不后悔。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未来会更加精彩的。
……
周福自从那天之后,就彻底垮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唉声叹气,有时候看着墙壁,能发呆发一天。
陈兰芝也不管他,每天给他留出饭菜,他爱吃不吃。
这个男人,已经废了。
周建军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看着母亲在几个大领导面前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地周旋,最后还争取到了这么大的利益,心里的那点敬畏,已经变成了滔天的崇拜。
他第一次发现,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可以这么强大。
原来,脑子真的比拳头,有用一百倍。
他看着母亲那不算高大,却异常坚挺的背影,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他也要变强,他要变得像母亲一样强,以后,换他来为母亲遮风挡雨。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街道办很快就批下了一笔五百块的无息贷款。
五百块!
在这个年代,这可是一笔巨款,足够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好几年了。
工商局的同志,也现场办公,帮着陈兰芝规划厂房的布局。
哪儿是生产区,哪儿是仓储区,哪儿是办公区,卫生标准是什么,消防设施要怎么配,都给她讲得明明白白。
甚至,连兰芝堂的招牌,刘科长都拍板说,要找个好木匠,做一块气派的,钱从他们工商局的办公经费里出。
这待遇,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周围的邻居,隔着门缝,看着院子里这热火朝天的景象,一个个都看傻了。
他们本以为周家要完蛋了,陈兰芝要倒霉了。
谁能想到,这一个跟头摔下去,非但没摔死,反而摔出了一场天大的富贵。
这陈兰芝,到底是什么神仙下凡?
有了钱,有了政策,陈兰芝的兰芝堂,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生。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建。
她没有自己动手,而是直接找到了隔壁废品站的王站长。
“王站长,你那儿的兄弟们,手脚都利索,我想请他们过来帮我干几天活,工钱我按市场价,一天一块钱,还管一顿午饭,你看成不成?”
王站长手底下那几个小工,都是从农村来城里讨生活的,能有个挣外快的机会,一个个都高兴得不行。
“成啊!怎么不成!”王站长一口就答应了,“兰芝大姐你放心,我亲自给你监工,保证把这院子给你拾掇得漂漂亮亮的!”
他现在对陈兰芝,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个女人,不光有胆识,有手段,还懂得人情世故。
上次那个大红包,不光堵了悠悠众口,也让他王某人在手底下这帮兄弟面前,赚足了面子。
现在,陈兰芝有事找他,他自然是义不容辞。
于是,一帮光着膀子的大老爷们,就在小院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清理**,修补墙壁,粉刷屋子,更换破损的门窗……
周建军只要没课,就跑过来帮忙。他虽然力气不大,但端茶倒水,递个工具,也能帮上不少忙。
他看着母亲指挥着一群工人,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工作,那份从容和笃定,让他越发觉得,自己以前真的是太幼稚了。
他以为的善良,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而母亲这种带着锋芒的善良,才是真正的处世智慧。
院子很快就焕然一新。
北边那三间正房,被彻底打通,然后用木板隔成了三个区域。
最里面一间,是生产制作室,墙壁刷得雪白,地上铺了新的红砖,还按照工商局的要求,安了通风的窗户和专门的下水道。
中间一间,是仓储和包装室,靠墙打了一排排的货架,用来存放原料和成品。
最外面一间,则被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会客厅兼办公室。
陈兰芝从废品站淘来了一套半旧的八仙桌和太师椅,擦洗干净了摆在屋子中央,墙上挂了一副周建军从学校里求来的山水画,虽然是学生习作,但挂在那儿,也平添了几分雅致。
南边那两间给周建军准备的屋子,更是被收拾得窗明几净。
陈兰芝用周福在供销社扯来的新布,亲手给周建军做了两床崭新的被褥,一床是时兴的牡丹富贵图案,一床是素雅的蓝印花布。
周建军看着那蓬松柔软的新被子,眼圈又红了。
除了硬件上的升级,陈兰芝也没忘了她的产品。
她拿着街道办批下来的贷款,通过吴丽珍的关系,又联系上了那个能烧制青瓷小盒的窑厂。
这一次,她直接下了五百个的订单。
而且,她还提出了新的要求。
普通版的,还是用原来的青瓷小盒。
而那个定价一百块的特供版,她要用更好的料,在盒盖上,除了兰草图案,还要烧上兰芝堂三个篆字。
这一下,档次感就完全出来了。
吴丽珍拿着陈兰芝画的样子,对她是佩服得不行。
她觉得陈兰芝这脑子,简直是为做生意而生的,总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去。
一切准备就绪,就差最后一步了。
这天,刘科长亲自带着一个老师傅,送来了一块崭新的牌匾。
牌匾是上好的松木做的,刷着黑色的亮漆,上面是三个龙飞凤舞的烫金大字——兰芝堂。
字是刘科长特地请市里一位有名的书法家写的,笔力雄健,气势不凡。
“兰芝同志,你看怎么样?”刘科长一脸的得意。
“好,太好了!”陈兰芝看着那块牌匾,眼睛都在放光。
这块牌匾,就是她兰芝堂的脸面,是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基。
王站长带着几个工人,找了梯子,叮叮当当地把牌匾挂在了小院的正门上方。
当红布揭开,露出“兰芝堂”三个大字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阳光下,那三个字,熠熠生辉。
陈兰芝站在院子里,看着那块牌匾,心里百感交集。
从一个任人欺凌的农村妇女,到一个拥有自己产业的陈厂长,她只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这其中的艰辛和算计,只有她自己知道。
但她不后悔。
而且,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未来会更加精彩的。
……
周福自从那天之后,就彻底垮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里唉声叹气,有时候看着墙壁,能发呆发一天。
陈兰芝也不管他,每天给他留出饭菜,他爱吃不吃。
这个男人,已经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