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兵圣 第311章 嘹亮

小说:红楼兵圣 作者:键盘战斗家 更新时间:2025-08-10 21:32:20 源网站:2k小说网
  ();

  王仁仿佛输红了眼的赌徒,虽然他手上其实没有筹码,只是盼着别人的筹码,一直抱着这种希望,花费巨大的代价,结果依然空手而归。

  失态之下,心里的愤怒骂了出来,话音刚落,反应过来的王仁吓得脸色都白了。

  幸亏是在平安州节度使的地盘,王仁连忙求助似的看向隔壁桌。

  丁源喝茶的茶杯停在嘴边,仿佛没有听见,只不过眉头隐隐皱起。

  贾琏已经起身,伸手要去堵王仁的嘴,不等王信开口,骂道:“你犯病了不成,还不赶紧向信大爷赔不是。”

  “哼!”

  “安敢欺我家将军。”

  史平等人在后面不远处,虽然台上唱戏,军士喧哗,大堂内声音吵闹,可史平一直仔细留心。

  身为亲卫,等同于主仆。

  将军不兴这套,可史平等人向来把将军视为主人,听到有人辱骂将军,如何能忍得住,当即翻身上前。

  “且慢。”

  有人伸手去阻,史平一个顺势抓住对方的手腕扭转,四两拨千斤,那人也是条大汉,却在史平手下吭一声都来不及,身子一歪倒在地上。

  那汉子也是倔,捂着手腕爬起来,额头痛的满是汗水涌出,却一言不发恶狠狠盯着史平。

  史平上前,小石头留在后面,其余几名亲卫跟着史平上去,犹如一道箭似的。

  这场冲突发生的极快。

  连续几名士兵上前,都被史平三两下放倒。

  刹那之间,史平来到王仁面前,一脚踢开他脚下的凳子,一手揪住他一提然后一翻,再一脚踢在他的后膝盖。

  “噗通。”

  “哎哟哟。”

  王仁痛苦的被反扭胳膊跪在地面上。

  其余几人分立王信身边,这时候小石头已经跟了上来,却悄无声息站到丁源身后。

  丁源身后的亲卫大惊,正要上前,小石头手里已然多出一把小刀,威胁的比划了两下,其余人不敢上前,敢怒不敢言的等待丁源的吩咐。

  “这是怎么闹的。”

  贾琏慌张的拱手作揖,生怕两边起了冲突。

  真要是因为王仁的事情,导致丁源和王仁闹开,谁受伤都不是好事,没有这个必要。

  “你是何人,什么身份,竟然无故欺辱朝廷大将。”

  王信不理会贾琏,也不看隔壁桌的丁源。

  “给我掌嘴!”

  王信不留情面说道。

  听到自家将军的吩咐,史平一手反扭王仁的胳膊,侧过身抬起手,左右开弓。

  “**。”

  才几下而已,王仁脸上就青肿起来,嘴角鼻孔冒血。

  史平打熬几年,别看他只十九岁,力气却很大,下手有内劲,常人真挨不了几下。

  虽然恨不得打杀此人,不过一则了解将军性格,不会轻易取人性命,二则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做事不能太绝,留一线机会才好。

  到了最后几下,王仁连哀嚎的声音也没有。

  知道继续打下去要出人命,手里的公子哥不禁打,史平松开手,那王仁直挺挺的倒下去,像个死猪似的。

  一切发生的很快,史平下手的也快,等王仁倒了下去,贾琏仿佛才反应过来,连忙上前蹲下,看到王仁还有气,才无奈的起身。

  丁源脸色更加难看。

  自己的手下竟然没挡住对方,自己还有什么脸面。

  刚才那汉子不服道:“这小子偷袭,我本是好意相劝。”

  “他**,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

  “别想就这么算了。”

  周围围过来的军士纷纷骂道。

  小石头握紧了手里的小刀,丁源看也不看,毫不在意,只盯着王信。

  “将军果然年轻气盛,虽然王仁无理,却也不用下此重手。”

  “此人辱我亡母在前,就算我杀了他,朝廷也不会降罪于我,能留他一命已经是给了情面。”

  王信一脸淡然。

  “哈哈哈!”

  丁源放声大笑,笑声里蕴含愤怒。

  要说王仁愤怒失态,因为王信再一次的拒绝,其实丁源他们看来,何尝又不是对王信的失望呢。

  犹如一群**拉拢一个有本事的清官。

  清官的拒绝,于他们而言就是愤怒,何况这名清官又和他们关系莫逆,更看成是一种损失。

  听到节帅的笑声,感受到节帅的不满。

  周围的军士围成了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连一只蚊子都飞不过去。

  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戏台上唱戏的戏子们早就吓得一动不敢动。

  “这般说来,你的人伤了我的人在前,是否也应该交给我处置!”

  丁源收起笑声,眯着眼睛说道。

  随着丁源的话,许多军士逐渐靠近史平,史平丝毫不惧。

  “这件事中,我的人没有错。”

  “你要护犊子。”

  王信懒得多言,知道与丁源解释不通。

  丁源盯着王信片刻,局势越发危急,周围的士兵随时都要扑上来,史平等人也做好了拼命的架势。

  贾琏心里叫苦。

  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名公子哥打扮的青年人走向戏台。

  “让你们来唱戏,不是让你们来看戏,花了这么多钱,你们敢偷懒。”

  寂静的局势被打破,人们都看向那人。

  贾琏看清楚那人松了口气,认出他是丁源的儿子丁升安。

  那人的出现,缓解了紧张的局势,把人们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那公子哥骂道:“给我打!”

  “哦!”

  士兵们一拥而上。

  犹如一条黑线似的,看着一道道爬上戏台子的士兵们,台上的戏子们吓得跪地求饶。

  可士兵们怎么会放过。

  正要动手的时候,王信站了起来。

  “够了!”

  喝止了众人,王信没有心情再呆,直接看向丁源说道:“节帅,末将就此告辞!”

  其余士兵没有让开道路。

  丁源突然露出笑容,仿佛刚才没有板脸似的,笑道:“王将军担心这般戏班子挨打?却不在乎本家子弟,的的确确额是奇人啊。”

  听到丁源的话,王信担心自己离开后,丁源会被气撒在戏班子,于是拱了拱手,一脸端正。

  “节帅请的戏班子很好,我想请去大同,给大同的军士们唱唱戏。节帅知道大同要发生的事,也是张阁老亲自关注,还请节帅赏脸,给我带回去吧,也算是给将士们的犒赏。”

  听到王信抬出张吉甫,丁源也收起了笑容。

  “好!”

  “王将军爱兵如子,果然名不虚传,我替我爹答应了!”

  远处台下那公子哥大声道,说完不等王信的回复,看向戏班子威胁道:“去了大同好好唱戏,不要丢脸,否则饶不了你们。”

  台上的戏子们早就吓得失态,只知道跪地磕头。

  “这是犬子丁升安,比小王将军虚长了几岁,让小王将军见笑了。”

  见儿子出面,丁源又露出笑容。

  “原来是丁舍人。”

  王信给面子拱了拱手。

  “王将军。”

  那年轻公子笑着还礼。

  气氛逐渐缓和下来,许多人心里松了口气。

  不过王信没有多留,回去的时候多了一个戏班子。

  戏班子原本在本地小有名气,哪怕是外地的戏班子也不敢得罪本地节度使,为了日后的生计,戏班子老老实实跟着王信。

  王信也没有为难他们。

  虽然不关自己的事,可事情的确是因为自己而起,没必要加深他们过日子的难度,自己没有这种恶趣味。

  戏班子接触不久,感受到王信脾气温和,全然没有当初凌厉架势,各个脸上也恢复了笑容。

  戏班子迎来送往,有了他们作伴,路上的确热闹了不少。

  史平与他们接触的最多。

  戏班也对这位年轻人印象深刻。

  “将军,你不管?”

  石头小声问道。

  王信看着防贼似的石头,无语道:“管什么?”

  “史平最近和戏班里的坤角儿亲近,两个人每天说不完的话,我看史平是被人家给迷住了,将军要是不管,史平可就要娶人家了。”

  小石头变成大石头。

  石头一脸操心。

  “你管的真多。”

  王信懒得搭理。

  自己又不是封建大家长。

  人生苦短,除了责任之外,应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石头不甘放弃,虽然自己与史平经常较劲,可也不愿意兄弟娶戏子,继续说道:“将军不怕别人笑话?”

  “如果史平担心被人笑话,那就不要沾染人家,如果他都不在意世俗的目光,只追求自己喜欢的,那你又何必替他在意。”

  一行人出了紫荆关。

  山腰望着群山,如日初升,这一回王信走的比较慢,仿佛要把沿途的景色多看一些。

  看清楚将军的态度,石头只能无奈离开。

  终于到了大同。

  王信留在大同有公务在身,让史平带着戏班子去左云县。

  大同西军本部设在左云县,包括王信的参将府邸。

  只是王信很少留守左云,反而一半的时间呆在关外,还有一半的时间各处跑。

  大战在即,王信的确希望让手下士兵们多开心开心。

  看看戏,放松放松,是大周时兴的娱乐活动。

  丁源请的戏班子,肯定是有名的,这种戏班子往常请都请不来边地,王信又不会强求,倒落了个机会。

  “就演咱们将军抗倭的戏。”

  回到左云县的途中,史平坚定的说道。

  戏班子的人们面面相觑。

  一名十六七岁的姑娘开口劝道:“编练时间段,只怕出错,惹出麻烦。”

  “你们不懂,你们能演将军的戏,对咱们大同西军的兄弟们就是最好的,兄弟们最喜欢看。”平日里自己会让步,如今史平不打算退让。

  史平知道大同西军接下来要做什么。

  将军心里的苦从来不对外说,可自己知道。

  恶战在即。

  请兄弟们看戏,当然请他们看爱看的戏,怎么能糊弄他们。

  班主是名五十来岁的老人,看到众人没了主意,只能出头答应史平。

  等史平走后,班主让人们好生演练。

  “你们别大意,说翻脸就翻脸,到时候能不能走出这个地界,你们要掂量清楚。”

  “班主说的太严重了些,如何就走不出大同了呢,史平说了,他们大同西军不一样。”

  刚才那姑娘笑道。

  “芸娘,你别被那小子花言巧语骗的昏了头,这一路咱们人在屋檐下,你能和那小子搞好关系是好事,我才不拦你。”

  “班主!”

  芸娘跺了跺脚。

  等芸娘走后,剩下的人相视而笑,都不看好芸**事。

  如是过了几日,各部将领受到军令,前来左云议事,北征的消息也开始传了出去。

  左云县城进出的军士也越来越多。

  史平找了一间大院子,搭了一个台子,可以容纳二三百人,虽然挤了些。

  到了傍晚时分,天气凉爽了些许。

  芸娘在幕后紧张的盯着,不光是芸娘,所有人都变得严肃起来。

  一队又一队的士兵进场。

  一排依次进入。

  “立定!”

  “哗啦。”

  “稍息!”

  “立定!”

  一名队长最后说道:“坐下!”

  “哗啦啦。”

  三十余名穿着军服的士兵席地盘腿而坐。

  一队如此,两队如此,一队又一队,很快,庭院就坐满了人,天色暗了下来,黑压压一片,却又鸦雀无声。

  戏班子何时见过这样的局面,连芸娘都大气不敢喘。

  无论如何,众人还得硬着头皮去演。

  讲述一支几百人的军队,得知倭寇入侵的消息,排除万难一个昼夜赶路多少里,最后只牺牲几人,却消灭了数百倭寇的故事。

  戏班子是不信的,故事全是史平所讲。

  采用的是宜黄腔。

  这些对戏班子并不难,难的是不能出错,这年头大家看戏不容易,对看戏很讲究,出了错不光引起人们起哄,也会砸了自家招牌。

  怕什么来什么。

  主演王信的角色因为太过紧张,竟然走调,被自己的口水呛住,在戏台上当着几百士兵的面咳的面红耳赤。

  完了!

  班主大惊,硬着头皮上台。

  看到台下几百名不苟言笑的军士,班主被吓得说不出话来,急的跪下来磕头。

  芸娘再也看不下去,为了戏班子,从幕后跑了出去。

  “各位爷,实在是对不住!”

  芸娘豁出去了,虽然没有看不到史平,但是顾不上其他。

  “哗啦啦。”

  台下。

  一名校官鼓掌。

  刹那间,台下掌声如雷。

  那校官为了保住士气,起身来到台下,面对同袍们开口道:“孝为德之本,行军亦当先。预备.唱!”

  随后。

  一股洪流响起。

  “孝为德之本,行军亦当先,爱亲如爱己,战友共患难。身体发肤恩,皆由父母传,战场保自身,亦是孝之延。团结如一家,兄弟情谊牵,互助共进退,孝心化力坚。”

  歌声嘹亮。

  高处的戏台子变得安静,人前人后都惊呆了。

  芸娘眼泪水都涌出来了。

  她突然有了些许自信,史平没有骗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