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了解全部情况
“朱棣!”
“你告诉我,为什么无缘无故虐待我儿子?”
贾嫣大声道。
此时的朱棣,正在给圆空写密信。
听到爱妃的声音,吓得一个激灵。
手上的动作一抖,墨汁将信纸弄污一片。
“爱妃……嫣儿,你先息怒!”
“为夫给你解释!”
朱棣将手里的事情放下,跑到门口把贾嫣迎了进来。
他目光看了一眼院中的众人。
砰!
房门重重关上。
朱棣给贾嫣倒上一杯茶,耐心解释起来。
“这两个混账东西去了楚府,在那里喝了一些酒。”
“两人借着酒劲,说我驾鹤西去,谁抢着做燕王……”
贾嫣听完,伸手在书桌上重重一拍。
怒不可遏,站起身来,一把将房门拉开。
“你们给我听好了。”
“马步没有扎到天亮,不准休息!”
贾嫣大怒道。
朱能还没有领命,她直接将门关上。
直到此时,她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夫君。
走到朱棣的身后,伸手给他捏起肩膀。
“你刚才说,他们喝多的时候,在商量今天晚上黑市拍卖会?”
贾嫣说道。
朱棣感觉一身轻松,把头埋在王妃的怀里。
“我有种预感,楚御史就是故意在引导他们,让他们接触番邦贸易的事情。”
“当然,楚御史的品行,我是绝对相信。”
“他不会加害他们。”
“可他这样做,到底想要干嘛呢?”
朱棣说道。
贾云一边捏着肩膀,一边进行分析。
“楚御史短时间内,从一个朝堂边缘人物,一跃成为大明伯爵。”
“这和父皇的宠信,绝对分不开。”
“臣妾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父皇的意思。”
贾嫣说道。
闻言,朱棣眉头一挑。
转过身来,一把将贾嫣拉入怀里。
“爱妃,你真乃女中诸葛!”
“只要我们跟楚御史交好,就可以更多了解父皇的想法。”
“到时候,也可以为我们燕藩争取更多权益。”
“朵颜部之前的事情,就是没有处理好。”
“忙到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今天晚上的黑市拍卖会,我要亲自去看看。”
“楚御史到底想干什么。”
“不,应该看看是父皇想干什么。”
朱棣说道。
……
与此同时,御书房。
今天,朱允炆被朱元璋一直按在这里。
各种有关东瀛的文献,把他看得头晕眼花。
他伸手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
突然扭头朝御椅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朱元璋剥着荔枝,正在那里吃着。
朱允炆起身走了过去。
伸手从盘子中拿起一颗荔枝,剥了放入嘴里。
牙齿一咬,一股浓浓的香甜瞬间释放出来。
这种荔枝,真不愧是杨贵妃的最爱。
皇爷爷喜欢吃也不足为奇。
朱允炆连续剥了几颗,仔细品尝起来。
朱元璋把果盘直接推到他的面前。
“这荔枝早上赏了楚爱卿一盒。”
“御膳房里还剩下一盒。”
“朕一会差人把它送到东宫,让你们好好享用。”
朱元璋说道。
他对朱允炆这个太孙,实在太过宠爱。
这么好的东西,也舍得赏赐。
“皇爷爷,孙儿多谢你的厚赏!”
“但这荔枝是岭南之物。”
“这么远的路程运来,会不会太劳民伤力了?”
朱允炆一边吃着荔枝,一边说道。
朱元璋手上的动作没有停止。
“你说的这些,朕早就考量过。”
“这批荔枝用地下的冰块保鲜,从水路运过来的。”
“那种跑死**事情,朕怎么可能干?”
“把这些荔枝用来奖赏那些立功的大臣,效果比什么都好。”
朱元璋说道。
说到这里,楚潇在他心中的满意度又多了一分。
如果没有楚潇,他怎么会注意这些荔枝?
当然,还有南洋的茴香、胡椒等!
用这些作为赏赐,大臣们可是高兴坏了。
就在此时,小云子拿着一封密信走了进来。
朱元璋接过密信看完,眉头紧锁。
随后将密信递给朱允炆。
朱允炆接过密信,看了起来。
“苏州林氏,跟倭奴勾结走私。”
“他们在京城黑市拍卖。”
“高价拍卖稀缺藩货,从中牟取暴利!”
看完密信,朱允炆一脸凝重。
“皇爷爷,如果密信里面所说属实。”
“林氏就是通敌叛国,罪不可恕!”
“孙儿自请将这件事情彻底调查清楚!”
朱允炆说道。
“这件事情,让信国公继续跟进就好。”
“当务之急,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东瀛的情况了解清楚。”
“尤其是东瀛那边产物的事情,更为重要!”
朱元璋说道。
朱允炆听到东瀛二字,脑袋嗡嗡作响。
“皇爷爷,你怎么突然关注这样的小岛国呢?”
“大明洪武朝自从实施海禁之后,倭奴基本上已经全部控制。”
“他们那样的岛国,根本不足为虑。”
朱允炆一脸疑惑。
“朕如果要对东瀛动兵呢?”
朱元璋说道。
闻言,朱允炆瞠目结舌。
“皇爷爷,如果真对东瀛动兵的话,孙儿认为这是得不偿失。”
“东瀛那边是不毛之地,没有什么宝贝。”
“海路用兵,风险也是巨大。”
“前元两次征讨,都以失败告终。”
“大明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倭奴暗中勾结北元,你对这件事情感到愤怒,想要报复,孙儿理解。”
“的确给予他们一定教训。”
“但是,孙儿认为,委派使者拿着证据,找到他们的国王即可。”
“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
朱允炆说道。
他认为出兵攻打东瀛,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看着朱允炆,朱元璋心里甚感欣慰。
“你能有这样的见解,朕感到十分高兴。”
“最近这段时间,你的确进步很大。”
“但朕还是希望,你对东瀛能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不管你是从书籍文献也好,还是找人打听也罢。”
朱元璋说道。
银矿的事情,他并不打算告诉朱允炆。
这个消息,他也是从楚氏日记里知道的。
当务之急,是要有人能证明这件事情的准确性。
闻言,朱允炆一脸严肃。
皇爷爷做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有这样安排,那就有他的道理!
“孙儿谨遵圣谕!”
“一会就去找翰林院的人协办此事。”
“东瀛全部情况,一定会呈献在御前!”
朱允炆说道。
……
戌时。
距离码头不远处的一座大宅。
贾森将马车停稳,跳了下来。
“二小姐,到了!”
车门打开之后,楚潇身着管家服走了出来。
伸手一个懒腰,目光把四周查看了一番。
“让开!”
“现在你可是下人。”
“别当着本小姐的道!”
“贾森,前面带路!”
贾云一把推开楚潇说道。
“朱棣!”
“你告诉我,为什么无缘无故虐待我儿子?”
贾嫣大声道。
此时的朱棣,正在给圆空写密信。
听到爱妃的声音,吓得一个激灵。
手上的动作一抖,墨汁将信纸弄污一片。
“爱妃……嫣儿,你先息怒!”
“为夫给你解释!”
朱棣将手里的事情放下,跑到门口把贾嫣迎了进来。
他目光看了一眼院中的众人。
砰!
房门重重关上。
朱棣给贾嫣倒上一杯茶,耐心解释起来。
“这两个混账东西去了楚府,在那里喝了一些酒。”
“两人借着酒劲,说我驾鹤西去,谁抢着做燕王……”
贾嫣听完,伸手在书桌上重重一拍。
怒不可遏,站起身来,一把将房门拉开。
“你们给我听好了。”
“马步没有扎到天亮,不准休息!”
贾嫣大怒道。
朱能还没有领命,她直接将门关上。
直到此时,她才知道自己错怪了夫君。
走到朱棣的身后,伸手给他捏起肩膀。
“你刚才说,他们喝多的时候,在商量今天晚上黑市拍卖会?”
贾嫣说道。
朱棣感觉一身轻松,把头埋在王妃的怀里。
“我有种预感,楚御史就是故意在引导他们,让他们接触番邦贸易的事情。”
“当然,楚御史的品行,我是绝对相信。”
“他不会加害他们。”
“可他这样做,到底想要干嘛呢?”
朱棣说道。
贾云一边捏着肩膀,一边进行分析。
“楚御史短时间内,从一个朝堂边缘人物,一跃成为大明伯爵。”
“这和父皇的宠信,绝对分不开。”
“臣妾认为,他的所作所为,一切都是父皇的意思。”
贾嫣说道。
闻言,朱棣眉头一挑。
转过身来,一把将贾嫣拉入怀里。
“爱妃,你真乃女中诸葛!”
“只要我们跟楚御史交好,就可以更多了解父皇的想法。”
“到时候,也可以为我们燕藩争取更多权益。”
“朵颜部之前的事情,就是没有处理好。”
“忙到最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今天晚上的黑市拍卖会,我要亲自去看看。”
“楚御史到底想干什么。”
“不,应该看看是父皇想干什么。”
朱棣说道。
……
与此同时,御书房。
今天,朱允炆被朱元璋一直按在这里。
各种有关东瀛的文献,把他看得头晕眼花。
他伸手打了一个哈欠,伸了一个懒腰。
突然扭头朝御椅方向看了过去。
只见朱元璋剥着荔枝,正在那里吃着。
朱允炆起身走了过去。
伸手从盘子中拿起一颗荔枝,剥了放入嘴里。
牙齿一咬,一股浓浓的香甜瞬间释放出来。
这种荔枝,真不愧是杨贵妃的最爱。
皇爷爷喜欢吃也不足为奇。
朱允炆连续剥了几颗,仔细品尝起来。
朱元璋把果盘直接推到他的面前。
“这荔枝早上赏了楚爱卿一盒。”
“御膳房里还剩下一盒。”
“朕一会差人把它送到东宫,让你们好好享用。”
朱元璋说道。
他对朱允炆这个太孙,实在太过宠爱。
这么好的东西,也舍得赏赐。
“皇爷爷,孙儿多谢你的厚赏!”
“但这荔枝是岭南之物。”
“这么远的路程运来,会不会太劳民伤力了?”
朱允炆一边吃着荔枝,一边说道。
朱元璋手上的动作没有停止。
“你说的这些,朕早就考量过。”
“这批荔枝用地下的冰块保鲜,从水路运过来的。”
“那种跑死**事情,朕怎么可能干?”
“把这些荔枝用来奖赏那些立功的大臣,效果比什么都好。”
朱元璋说道。
说到这里,楚潇在他心中的满意度又多了一分。
如果没有楚潇,他怎么会注意这些荔枝?
当然,还有南洋的茴香、胡椒等!
用这些作为赏赐,大臣们可是高兴坏了。
就在此时,小云子拿着一封密信走了进来。
朱元璋接过密信看完,眉头紧锁。
随后将密信递给朱允炆。
朱允炆接过密信,看了起来。
“苏州林氏,跟倭奴勾结走私。”
“他们在京城黑市拍卖。”
“高价拍卖稀缺藩货,从中牟取暴利!”
看完密信,朱允炆一脸凝重。
“皇爷爷,如果密信里面所说属实。”
“林氏就是通敌叛国,罪不可恕!”
“孙儿自请将这件事情彻底调查清楚!”
朱允炆说道。
“这件事情,让信国公继续跟进就好。”
“当务之急,你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东瀛的情况了解清楚。”
“尤其是东瀛那边产物的事情,更为重要!”
朱元璋说道。
朱允炆听到东瀛二字,脑袋嗡嗡作响。
“皇爷爷,你怎么突然关注这样的小岛国呢?”
“大明洪武朝自从实施海禁之后,倭奴基本上已经全部控制。”
“他们那样的岛国,根本不足为虑。”
朱允炆一脸疑惑。
“朕如果要对东瀛动兵呢?”
朱元璋说道。
闻言,朱允炆瞠目结舌。
“皇爷爷,如果真对东瀛动兵的话,孙儿认为这是得不偿失。”
“东瀛那边是不毛之地,没有什么宝贝。”
“海路用兵,风险也是巨大。”
“前元两次征讨,都以失败告终。”
“大明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倭奴暗中勾结北元,你对这件事情感到愤怒,想要报复,孙儿理解。”
“的确给予他们一定教训。”
“但是,孙儿认为,委派使者拿着证据,找到他们的国王即可。”
“通过外交手段进行解决,才是最好的办法!”
朱允炆说道。
他认为出兵攻打东瀛,就是一个亏本的买卖。
看着朱允炆,朱元璋心里甚感欣慰。
“你能有这样的见解,朕感到十分高兴。”
“最近这段时间,你的确进步很大。”
“但朕还是希望,你对东瀛能够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不管你是从书籍文献也好,还是找人打听也罢。”
朱元璋说道。
银矿的事情,他并不打算告诉朱允炆。
这个消息,他也是从楚氏日记里知道的。
当务之急,是要有人能证明这件事情的准确性。
闻言,朱允炆一脸严肃。
皇爷爷做事,从来不会无的放矢。
既然有这样安排,那就有他的道理!
“孙儿谨遵圣谕!”
“一会就去找翰林院的人协办此事。”
“东瀛全部情况,一定会呈献在御前!”
朱允炆说道。
……
戌时。
距离码头不远处的一座大宅。
贾森将马车停稳,跳了下来。
“二小姐,到了!”
车门打开之后,楚潇身着管家服走了出来。
伸手一个懒腰,目光把四周查看了一番。
“让开!”
“现在你可是下人。”
“别当着本小姐的道!”
“贾森,前面带路!”
贾云一把推开楚潇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