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中医 第174章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小说:末代中医 作者:最后阵地 更新时间:2025-11-06 12:19:55 源网站:2k小说网
  “就一根针?”

  严水石见林远志在自己左手插了一根针后,迟迟没有后续,忍不住问道。

  “对啊。你还想多扎几根?”

  “你跟我客气什么,是怕把我扎疼了吗?”

  “严队长,我可没这种奇怪的想法。”

  “那你为什么就给我扎一针?”

  “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说嫌扎针太少的。”林远志笑了笑,“你以前去给人针灸,一般别人会扎多少针?”

  “最少也有二三十针啊。”

  “都扎哪儿?”

  “哪儿都有,手也有,脚也有,头啊肚子后背也有。”

  “这是乱枪打鸟啊。这扎针和开药一点,不是越多越好的。”

  “你这样说……好像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就扎一针,真的有效果?”

  “我也不知道啊。”

  “那你是拿我做实验?”

  “严队长,治病都这样的,在没治疗之前,谁知道结果会怎么样呢,理论和结果不见得是一致的。”

  “对。”严队长点了点头,道:“就像我的队员出任务,虽然每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有提前预想过,也都有针对性的训练,可是有时候还是避免不了伤亡。”

  忽然意识到梁静怡就在不远处坐着,自己说漏嘴了,要是勾起她的伤心事怎么办?

  两人都朝梁静怡瞄了一眼,梁静怡还在看窗台上的郁金香,似乎并没有听到两人的对话。

  严水石这才松了口气,道:“林医生,这么多年,中医我也看过好多个了,像你这么年轻的还真没见过。一般实习生都站旁边给老医生当跑腿写药方的,你能自己上阵看病,可见老医生对你的能力很放心。”

  “不不不,我也就是个普通的实习生而已,主要是中医科没有其他实习生了,徐主任要是让我跑了,剩下他一个人就变光杆司令了,他所以对我比较重视。”

  “哦,这样啊,那说明中医行业没什么新人了啊。”

  “是没有了。”

  林远志苦笑,华南医科大学的学院的中医学院都要换招牌了,哪里还会有新人,其他地方的中医学院估计也好不到哪儿去……

  一般中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是在学校当地考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在当地医院的中医科入职。

  以后不仅没毕业的新人,连就业的岗位也都消失了。

  严水石似乎察觉到了林远志脸上闪过的失落,道:“中医快速衰落,应该跟十年前那件事有关系吧?”

  “严队长,你也知道?”林远志有点意外。

  “我当时一直很关注时事新闻,偶然看到了报道。当时那件事闹得很大,我到现在还有印象。你呢?你那时候还是中学生吧?怎么会知道这件事?”

  “我们教授跟我们说的。”

  “哎,虽然后来有专家出来澄清了,不过那种负面影响很长时间都不会消失的。”

  “是啊,直到现在都没法消失。”

  他们口中的那件事,源自于十二年前网上发布的一篇医学研究报告,标题是《肾衰竭患者的解剖和生前常用药统计》。

  当时有一位医学家,研究了近三十年来三百多位因为肾衰竭而死的男性病人的解剖记录,然后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有一段话:

  ……有八十六名男性病人事后肾脏萎缩到只有荔枝大小,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呢?

  通过盘点他们生前的服用和购买药物的记录,我们发现了一个奇妙的共同点:这些男性患者在三十岁以后,多次服用和长期购买号称有补肾壮阳作用的中成药或者中药饮片。

  ……

  不知道是谁将这段文字加上AI视频,发布到视频平台,没过多久就引起轩然大波,产生了举国震惊级别的影响。

  首当其冲的销售和制造**的药店和厂家,遭遇退货、抵制和谩骂,之后接连关门倒闭。

  一股讨伐中药的舆论渐渐形成、壮大。

  接着由讨伐中药变成了一边倒的讨伐中医。

  原本想报考中医专业的学生立即放弃了这个念头,没主动放弃的也会因为家属强烈反对而放弃。

  而很多职业中医、个体中医,也因为承受不住压力而被迫转行……

  偏偏这个时候国外一些国家因为人口急剧减少,对移民和移民就业政策进一步开放,中医从业者可以轻松申请到移民的名额,就业方面也有各种优惠和保障……

  因此,国内爆发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中医移民潮。

  虽然,在那之后,中医界和现代医学界有不少人出来发声,说网上流传的视频段子是断章取义。

  原来的报告并没有认定那些死亡的病人肾脏萎缩和**有直接关系,从医学上也无法证明两者存在必然关系。

  而且,这些死者生前服用**是自发行为,并不是治疗行为,中药也好,中医也好,都不需要对此负责。

  甚至连写报告的作者本人都出面道歉并澄清,说这只是自己的一个偶然发现,样本有限,并不能当做普遍的定论,希望大家不要借题发挥。

  后来,负面舆论慢慢消退了,但,已经造成的破坏却无法修复。

  这种负面影响持续到了今天。

  中医专业变成了实在没得选的学渣才会选择的专业。

  ……

  “哎,严队长,你现在小腿好了?”

  林远志见严水石已经不捏小腿了。

  “哦,发作都是一阵一阵的,一般几分钟就过去,有时候久一点,不过最多二十分钟也会过去。”

  “几分钟就这么疼了,那持续二十分钟,你不会疼晕过去吗?”

  “不会的,痛到一定程度,就直接麻痹没感觉了。”

  严水石用力拍了拍右边小腿肚。

  “我记得当年中枪那一瞬间,一点都不痛,只是感觉脚上皮肤热热的,一摸才知道伤口在流血,后来送去医院才感觉疼,疼晕了过去。

  我也是运气好,没伤到主要神经、肌腱和骨头,要不然我现在得扶拐杖才能走路。”

  严水石起身来回走了几步。

  “哎,好了,没事了!这根针可以拔了吧?”

  “可以了。”

  严水石自己把手上插的毫针**丢进**桶。

  “那我先送梁静怡回家了。”

  “记得拿药!”

  “欸!”

  严水石拿上药袋,然后叫梁静怡跟着他出去了。

  林远志无法确定。

  刚才严水石小腿不抽筋,到底是因为他痉挛发作结束了,还是自己的针灸起效果了?

  如果有效果的话,应该不会只有这一次有效果。

  效果还会持续到明天或者后天。

  那就等他再联系自己吧。

  没有人会比他自己更熟悉他的身体。

  -----------------

  中医门诊下班了,徐主任也下班了。

  但是,林远志还不可以下班。

  因为他还要过去莫寒烟那边,给她进行下一步治疗。

  之前参加综艺节目录制的时候,感觉一天下来很累,对比之下还是认为在医院上班轻松。

  现在回到医院上班,却又觉得综艺节目还是挺好玩的,至少没太大压力,也不用对病人负责……

  果然,围城定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血液科的病房里边静悄悄的,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感到压抑。

  这次坐在莫寒烟旁边的是人是莫母。

  莫寒烟正在喝粥。

  当然,她是自己喝,莫母没有喂她。

  她的双手还是能灵活运用的。

  “林医生,我还以为你忘记过来了。”

  “怎么会呢,答应好下午给你针灸的,门诊那边的病人一看完,我就过来了。”

  林远志先是拿出针灸盒,然后从旁边的柜子里找来消毒酒精、棉签和一次性硅胶手套。

  “你现在就要给我扎针吗?”

  “是啊。现在不方便?”

  “我正在吃饭,也可以扎针吗?”

  “哦,这个影响不大,只要不是饱腹酒后就可以。”

  “那……要扎哪里?”

  “当然是腿。”

  “我要……脱裤子吗?”

  “那肯定是要的。”

  林远志现在脸皮也变厚了一点,就算是对着年轻女患者,也不怕直说。

  莫母说道:“脱裤子?我女儿现在腿不能动,她做不来,你不会叫个护士进来嘛?”

  “不用麻烦护士,我来就可以啊。”林远志说道,“阿姨,你难道还有那种陈旧的男女之防的观念?”

  “我……我才没有!我也是本科毕业的,我还是硕士研究生!我怎么会有那种封建思想!”莫母激动地说。

  “那不就行了吗?你要是觉得不好,那你亲自来也可以。”

  最后,莫母决定自己来。

  她让林远志拉上移动屏风,才给女儿脱掉了长裤,还拿来毛巾被盖住女儿的小腹。

  林远志使用两寸的针,给莫寒烟的两腿扎了八针。

  两脚的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和阳陵泉。

  这几个穴位是活血理气、祛湿清热的。

  要说能不能去掉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

  坦白说,不能。

  针刺疗法只能理气止痛,无法化掉血管内的血栓。

  血栓还是要靠服用中药才行。

  这次针刺疗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短暂的疗效,给予莫寒烟信心,让她更愿意接受和配合接下来的治疗。

  “莫女士,我看过用药记录,你下午三点的时候,已经服用过中药了。”

  “对,已经喝过了。”

  “有什么感觉?”

  “暂时……还没什么感觉。应该都没完全被肠胃吸收吧,怎么会这么快就有效果?”

  “哦,我知道啊,我只是习惯性地问问,像你这样的,至少晚上才有效果。”

  “晚上?这么快?”

  “因为你的那个药量有点大,所以一天之内就有感觉了。”

  “希望是好转。”

  隔了五分钟,林远志又给莫寒烟运一次针。

  “脚有酸麻电流的感觉吗?”

  “有……我第一次针灸,没想象中那么疼。”

  “主要是刺破皮的瞬间比较痛。”

  “对,之后针在肉里穿行,好像都没什么明显的感觉。是我的脚的神经渐渐失去知觉了吗?”

  “不是,应该是你一直呆在床上不活动,所以腿部的感觉变迟钝了。”

  由于还要留针十分钟,林远志没有离开。

  两人闲聊起来。

  莫寒烟说的大多是跟法律有关的事情,林远志不怎么感兴趣,也接不上话。

  他借口喝水,走到门口的饮水机旁边,拿一次性杯给自己倒了杯水。

  他不准备马上回莫寒烟身边,想要在这里站一会儿。

  这时,他观察整个病房。

  他忽然注意到,病房里原本有三个光头,现在却剩下两个。

  其中一个光头老太太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个还有头发的十几岁女学生。

  那位老太太不知道是转院、换病房、进ICU、还是……进太平间了。

  总之不太可能是病愈出院了。

  那个女学生没有家属陪同,一个人在低头玩手机。

  从她的手背上,可以看到许多红色的斑点。

  额头上也有类似的斑点,只是没那么多。

  如果只是皮肤病的话,不可能会来血液科的病房住院。

  很大的概率得的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女学生察觉到了林远志的目光,有点嗔怒地瞪了他一眼,大概是不喜欢别人盯着她脸上的斑点看。

  “哎,你,你鼻子!”林远志忽然叫道。

  女学生马上反应过来,抓起枕边的纸巾盒,抽出几张纸巾捏成小团,然后堵住自己的两个鼻孔,不让鼻血继续流出。

  林远志作为医生,不能置之不理,赶紧过去。

  “你还好吗?要不要我把你的主治医生叫过来?”

  女学生只是微微摇头,低声说道:“不用了,平时都这样。”

  “你经常流鼻血?”

  女学生点点头。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她又点点头。

  林远志果然猜的没错。

  这种体内血小板减少引起的皮下出血、粘膜出血,皮肤科可治不好,这是属于血液问题。

  当然,血液科也治不好。

  因为目前还没发明出某种能让人体内血小板增加的特效药,目前的主流治疗方式是服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勉强控制病情。

  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

  这种病的主要病因,就是脾脏会生产一种异常的抗体,叫血小板抗体,专门把血小板当成病毒去攻击,导致体内的血小板大量减少。

  最后实在控住不住,都是一切了事,就是把脾给切了。

  至于脾脏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莫名其妙的抗体,迄今是个谜,总之一句话:就是某个基因缺陷导致的。

  这一类免疫缺陷疾病并不少见,通常都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的器官或细胞。

  人家病人都说不要通知主治医生了,自己一个“外来人”,自然不好多管闲事。

  林远志正准备走开,那女学生的手机蓦然掉到毛毯上,然后她两眼紧闭,两手捂着脑袋,嘴里发出“呜呜”的叫声。

  “你怎么了?”林远志上前问道。

  “头痛!”

  女学生一张嘴,嘴角冒出两团血沫来,映衬着苍白的皮肤,触目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