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章 进城
“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双辕驾青骢马,竹骨撑起弧形顶棚,裹着月白细布,布面用淡黄色绣线密织着缠枝兰草纹,车帘是双层浅粉细纱,窗边挂着白玉平安扣。
谢砚辞眼眸微亮,“机会来了!”
微弯的眼眸笑看向团团与张麦娘:“婶子,团团,该你们出马了。”
张麦娘抱着团团来到树后,眨眼间,团团怀里就出现一个粉色的长耳兔。
深吸一口气,张麦娘搂紧团团,往城门处跑。
“官爷,求求你们让我们进城吧!我家大儿子需要看大夫!”
官兵们自然不可能放人,刀枪横挡在面前,恶声恶气赶人:“滚滚滚!”
张麦娘胆怯瑟缩,但脚却一步没退,继续哭嚎。
“官爷,求你们了,呜呜,我大儿子耽误不得啊!”
团团也瘪起了嘴,配合张麦**表演,“呜呜,大哥哥们,求求你们了,哥哥要死啦!团团不要哥哥死!”
母女俩一人一句,吵得官兵头疼,正要叉走她们。
那辆马车已经疾行到了城门口。
“让开!我家夫人要入城!”
马夫不耐烦开口。
官兵们看见马车窗口挂的白玉平安扣,谄媚陪起笑。
“哎哟,是曲夫人回来了啊,快快快,快让开!”
为首的官兵给手下使了眼色,手下立刻上前要将母女俩赶走。
张麦娘紧搂团团,不停挣扎,“官爷,求你们了...呜呜呜...”
马夫越来越不耐烦:“快些,莫要耽误时间!”
为首的官兵眼底闪过几分不悦,面上却依旧陪着笑。
“快点,你们还愣着干嘛!都给我上!”
张麦娘看着围堵而来的官兵,踉跄后退,腰背突然抵上了什么,脑子里灵光一闪,猛地向后一扑,扒着马车嚎了起来。
“贵人,贵人,求求您,帮我们说句话吧,我大儿子身体不好,我们想进城!呜呜呜。”
“放肆!哪来的村妇!也敢来招惹我曲家!”
浅粉纱帘被一只缀着银铃的小手掀开,六岁的女童脸颊白嫩,杏眼睁得溜圆,黑琉璃的瞳孔里带着点不耐烦的傲气,下唇轻轻撅着。
“让...”
话音未落,她看见了团团手里抱着的长耳兔。
粉色的长耳兔,浑身裹着蜜桃粉的绒毛,耳朵微微耷拉着垂到身子一半,风一吹,耳朵就会软趴趴左右晃动,脖子上系着鹅黄色的蝴蝶结,穿着同色系的小裙子。
女童眼睛瞪得更大了,喜爱的神色不加掩饰。
“好可爱...”她瞬间忘记刚刚的不开心,回头揪着身后妇人的袖口,“娘,我想要它!”
指着长耳兔,她声音脆生生的,像撒娇,又像是命令。
身穿浅蓝花纹缎面的妇人随后探出头,眉眼温和,眼角带着点笑意,轻轻理了理女儿歪掉的绒球,这才顺着看向团团手里长耳兔。
看清长耳兔的瞬间,她目光里也闪过几分惊喜。
这般逼真的玩偶。
目光上移,落在团团身上。
枯黄的发丝缠绕成一个个小发结,胡乱贴在蜡黄的脸上,一看就是长期吃不饱饭的样子。
但这小女孩的眼睛却亮得惊人,瞳孔黑得像深夜里的星子,浸着怯生生的光,可眨着眼睛看她时,却透着藏不住的机灵劲。
抱着她的妇人面色也一样蜡黄,可眼睛如出一辙的明亮。
曲夫人蹙了蹙眉,收敛思绪,淡声开口:“你们想入城?”
张麦娘心里松了口气,表情却不变,仍旧可怜兮兮看着妇人。
“贵人,我儿子生病了,我们一家四口想入城看大夫,可这入城费太贵了,呜呜,我们普通农户给不出,求求您了,带我们进城吧!”
曲夫人微微颔首,看向车夫,“入城费多少?”
车夫恭敬低头:“回夫人,如今一人两银。”
曲夫人眸光微暗,又很快恢复如初,再次看向张麦娘。
“你闺女手中的玩偶可否卖于我?”
不等张麦娘开口,她说:“十两。”
张麦娘差点吓傻了。
十两!?
啥?一个玩偶给十两!?
心噗噗乱跳,可一想到砚辞说的话,她立刻摇摇头。
“夫人,能不能求你们带我们入城,进了城,我愿意做主将玩偶送于小姐。”
曲小姐一直盯着长耳兔,闻言,诧异抬眸:“你是不是笨呀!我娘亲给你十两!你们一家四口,也就是8两,还能省下2两呢!”
倒是曲夫人没说话,深深看了眼张麦娘。
半晌,她轻轻颔首:“叫上你丈夫和儿子,跟着我们马车进城吧。”
张麦娘一喜,指着旁边站着的安禾生和虚弱咳嗽的谢砚辞。
“夫人,这就是我男人和儿子。”
曲夫人和曲小姐这才发现多了两人。
目光在两人身上打量一圈。
男人凶神恶煞的,看不清五官。
孩子瘦不禁风,麻布将脸都遮完了,一直咳,也看不清长相。
收回目光,曲夫人拉了拉曲小姐,放下车帘,叮嘱车夫:“进城。”
官兵们和车夫全程看着,自然知道曲夫人这是要带这一家四口进城,没有阻拦。
顺利进了城,四人同时松了口气。
马车停下,张麦娘恭恭敬敬将玩偶递给了曲小姐。
曲小姐一拿到玩偶,开心得看不见眼睛了。
“娘亲,那个妹妹说这叫长耳兔,真的好贴切啊!好可爱!”
曲夫人怜爱盯着女儿,“喜欢就好。”
她再次抬眸,淡淡开口:“之前说好10两银,那便是10两。”
微微抬手,丫鬟掏出十个银锭子,递给张麦娘。
张麦娘连连摆手,后退:“不不不,夫人,说好您带我们进城就行了,多谢您了!”
话落,也不给丫鬟塞钱的机会,四人朝马车鞠了一躬,大步离开了。
“夫人...”丫鬟迟疑看向自家夫人。
曲夫人目光落在四人离开的背影,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回府。”
—————
“砚辞,你你你...你怎么知道那马车里的贵人能带我们进城?”
“对,砚辞,为什么不要我们收银子啊?”
第十二章 进城
“哒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双辕驾青骢马,竹骨撑起弧形顶棚,裹着月白细布,布面用淡黄色绣线密织着缠枝兰草纹,车帘是双层浅粉细纱,窗边挂着白玉平安扣。
谢砚辞眼眸微亮,“机会来了!”
微弯的眼眸笑看向团团与张麦娘:“婶子,团团,该你们出马了。”
张麦娘抱着团团来到树后,眨眼间,团团怀里就出现一个粉色的长耳兔。
深吸一口气,张麦娘搂紧团团,往城门处跑。
“官爷,求求你们让我们进城吧!我家大儿子需要看大夫!”
官兵们自然不可能放人,刀枪横挡在面前,恶声恶气赶人:“滚滚滚!”
张麦娘胆怯瑟缩,但脚却一步没退,继续哭嚎。
“官爷,求你们了,呜呜,我大儿子耽误不得啊!”
团团也瘪起了嘴,配合张麦**表演,“呜呜,大哥哥们,求求你们了,哥哥要死啦!团团不要哥哥死!”
母女俩一人一句,吵得官兵头疼,正要叉走她们。
那辆马车已经疾行到了城门口。
“让开!我家夫人要入城!”
马夫不耐烦开口。
官兵们看见马车窗口挂的白玉平安扣,谄媚陪起笑。
“哎哟,是曲夫人回来了啊,快快快,快让开!”
为首的官兵给手下使了眼色,手下立刻上前要将母女俩赶走。
张麦娘紧搂团团,不停挣扎,“官爷,求你们了...呜呜呜...”
马夫越来越不耐烦:“快些,莫要耽误时间!”
为首的官兵眼底闪过几分不悦,面上却依旧陪着笑。
“快点,你们还愣着干嘛!都给我上!”
张麦娘看着围堵而来的官兵,踉跄后退,腰背突然抵上了什么,脑子里灵光一闪,猛地向后一扑,扒着马车嚎了起来。
“贵人,贵人,求求您,帮我们说句话吧,我大儿子身体不好,我们想进城!呜呜呜。”
“放肆!哪来的村妇!也敢来招惹我曲家!”
浅粉纱帘被一只缀着银铃的小手掀开,六岁的女童脸颊白嫩,杏眼睁得溜圆,黑琉璃的瞳孔里带着点不耐烦的傲气,下唇轻轻撅着。
“让...”
话音未落,她看见了团团手里抱着的长耳兔。
粉色的长耳兔,浑身裹着蜜桃粉的绒毛,耳朵微微耷拉着垂到身子一半,风一吹,耳朵就会软趴趴左右晃动,脖子上系着鹅黄色的蝴蝶结,穿着同色系的小裙子。
女童眼睛瞪得更大了,喜爱的神色不加掩饰。
“好可爱...”她瞬间忘记刚刚的不开心,回头揪着身后妇人的袖口,“娘,我想要它!”
指着长耳兔,她声音脆生生的,像撒娇,又像是命令。
身穿浅蓝花纹缎面的妇人随后探出头,眉眼温和,眼角带着点笑意,轻轻理了理女儿歪掉的绒球,这才顺着看向团团手里长耳兔。
看清长耳兔的瞬间,她目光里也闪过几分惊喜。
这般逼真的玩偶。
目光上移,落在团团身上。
枯黄的发丝缠绕成一个个小发结,胡乱贴在蜡黄的脸上,一看就是长期吃不饱饭的样子。
但这小女孩的眼睛却亮得惊人,瞳孔黑得像深夜里的星子,浸着怯生生的光,可眨着眼睛看她时,却透着藏不住的机灵劲。
抱着她的妇人面色也一样蜡黄,可眼睛如出一辙的明亮。
曲夫人蹙了蹙眉,收敛思绪,淡声开口:“你们想入城?”
张麦娘心里松了口气,表情却不变,仍旧可怜兮兮看着妇人。
“贵人,我儿子生病了,我们一家四口想入城看大夫,可这入城费太贵了,呜呜,我们普通农户给不出,求求您了,带我们进城吧!”
曲夫人微微颔首,看向车夫,“入城费多少?”
车夫恭敬低头:“回夫人,如今一人两银。”
曲夫人眸光微暗,又很快恢复如初,再次看向张麦娘。
“你闺女手中的玩偶可否卖于我?”
不等张麦娘开口,她说:“十两。”
张麦娘差点吓傻了。
十两!?
啥?一个玩偶给十两!?
心噗噗乱跳,可一想到砚辞说的话,她立刻摇摇头。
“夫人,能不能求你们带我们入城,进了城,我愿意做主将玩偶送于小姐。”
曲小姐一直盯着长耳兔,闻言,诧异抬眸:“你是不是笨呀!我娘亲给你十两!你们一家四口,也就是8两,还能省下2两呢!”
倒是曲夫人没说话,深深看了眼张麦娘。
半晌,她轻轻颔首:“叫上你丈夫和儿子,跟着我们马车进城吧。”
张麦娘一喜,指着旁边站着的安禾生和虚弱咳嗽的谢砚辞。
“夫人,这就是我男人和儿子。”
曲夫人和曲小姐这才发现多了两人。
目光在两人身上打量一圈。
男人凶神恶煞的,看不清五官。
孩子瘦不禁风,麻布将脸都遮完了,一直咳,也看不清长相。
收回目光,曲夫人拉了拉曲小姐,放下车帘,叮嘱车夫:“进城。”
官兵们和车夫全程看着,自然知道曲夫人这是要带这一家四口进城,没有阻拦。
顺利进了城,四人同时松了口气。
马车停下,张麦娘恭恭敬敬将玩偶递给了曲小姐。
曲小姐一拿到玩偶,开心得看不见眼睛了。
“娘亲,那个妹妹说这叫长耳兔,真的好贴切啊!好可爱!”
曲夫人怜爱盯着女儿,“喜欢就好。”
她再次抬眸,淡淡开口:“之前说好10两银,那便是10两。”
微微抬手,丫鬟掏出十个银锭子,递给张麦娘。
张麦娘连连摆手,后退:“不不不,夫人,说好您带我们进城就行了,多谢您了!”
话落,也不给丫鬟塞钱的机会,四人朝马车鞠了一躬,大步离开了。
“夫人...”丫鬟迟疑看向自家夫人。
曲夫人目光落在四人离开的背影,好一会儿,才轻声说道:“回府。”
—————
“砚辞,你你你...你怎么知道那马车里的贵人能带我们进城?”
“对,砚辞,为什么不要我们收银子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