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倍杠杆,一天一个新技能 第17章 累累恶行

小说:大明:万倍杠杆,一天一个新技能 作者:大貔貅 更新时间:2025-11-12 16:17:56 源网站:2k小说网
  ();

  第十七章 累累恶行

  京城东门。

  郕王府设立的粥棚还在,但施粥的人却不再是王府下人,而是身穿官服的朝廷小吏。

  “马上就能领到粥了。”

  赵木根领着儿子树生,站在队伍之中,脸上带着一丝期盼。

  这几天他天天来这里喝粥,吃完之后找些零工,日子勉强能撑下去。

  “各位乡亲,你们是不是觉得郕王是个大好人?”

  赵木根和儿子领到粥,刚准备找地方喝。就看到一个手带镣铐,额头有伤的人,站在一张桌子上,大声问询。

  “郕王爷当然是好人!”

  “郕王爷要不是好人,怎么可能施粥?”

  四周的百姓喝了好几天郕王的粥,自然认为郕王是好人。

  站在桌上的御史赵络,看着百姓理所当然的样子,冷笑一声。

  “你还真以为,郕王给你喝粥,是他天性纯善?”

  “我告诉你们,郕王根本是在用这些所谓的善事,掩盖他所做的恶事!”

  听到赵络诋毁郕王,百姓心中生气,纷纷大骂。

  “郕王这么好的人,你竟然诋毁他?”

  “放你**罗圈拐弯屁,郕王爷可是个大好人!”

  尽管百姓没读过什么书,但他们也懂得善恶好坏。

  郕王施粥,救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个坏人?

  赵络是御史,本职就是弹劾别人,面对百姓的指责,丝毫不慌。

  “诋毁?”

  “我告诉你们,本官就是郕王最倚重的智囊,心腹!”

  “就连搭棚施粥,抚恤民夫家人,都是我的主意!”

  “你们要谢郕王,是不是得先谢谢我这个出主意的人?”

  四周的百姓,半信半疑地看着赵络,这么一个阶下囚,怎么会是郕王的智囊?

  见到百姓窃窃私语,赵络抬手拢了一下脸旁乱发。

  “郕王,只是在用这些小恩小惠,收买你们,利用你们!”

  “因为陛下准备派郕王镇守漠南,可他舍不得京城的锦衣玉食,宝马香车。”

  “所以才会施粥,让你们去反对朝廷!”

  “你们前些天,应该签过一份让郕王留在京城的请愿书吧?”

  百姓们纷纷点头,前些天施粥人确实让他们签过一份请愿书。

  大部分人觉得郕王留在京城就有粥吃,所以都在上面按了手印。

  “那就是他把你们当枪使的证据!”

  赵络越说越起劲,唾沫星子乱飞。

  “只要你们联名上书,郕王就能继续留在京城纸醉金迷,花天酒地!”

  周围的百姓面面相觑,没想到郕王这么工于心计,竟然利用他们!

  “你们只知道郕王施粥做善事,却不知道,就在前几天,他眼都不眨的杀了两个侍女!”

  “你们是不是觉得,这两个侍女犯下大错,才会被杀?”

  桌边百姓已经被赵络说出的秘闻吸引,情不自禁地点点头。

  郕王这么心善,不是滔天大错,不可能随便杀人。

  赵络脸上露出一丝冷笑,冲着百姓大声喊道。

  “大错特错!”

  “这两个侍女被杀,只是因为她们上的茶,稍微热了一点,就被郕王活活打死!”

  “一杯茶,两条命!”

  “你们现在还觉得郕王是善人吗?”

  刚刚那些为郕王说好话的人,面面相觑。

  即便喝了郕王的粥,他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假话。

  赵络见百姓沉默不语,知道自己的话起了效果,继续说道。

  “前些日子,郕王让玄霄观的道士给他炼丹。”

  “丹炼成了,可郕王不仅拿了丹药不付钱,还把道士的腿打断了!”

  “你们要是不信,可以去玄霄观打听打听!”

  底下听着的百姓,有人微微点头,小声对旁边的人说。

  “玄霄观确实有个叫云什么的道士,被人打断了腿。”

  “没想到竟然是郕王干的!”

  眼见有人听过这件事,赵络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更加卖力地宣扬郕王做过的恶事。

  他本就是郕王的智囊,郕王做过什么坏事,他一清二楚。

  什么饿死皇庄佃户,在四周府县放印子钱,逼迫百姓卖女儿抵债,一股脑全都抖了出来。

  四周的百姓听到郕王做了这么多恶事,终于忍不住了。

  “难怪郕王能设这么多粥铺,原来都是从我们身上刮来的钱!”

  “怪不得郕王以前从不施粥,今年却改了性子。原来是不想去漠南!”

  刚刚喝完粥的赵木根突然想起来。

  他领第一碗粥的时候,王府下人就让他记住郕王的好。

  当时他还奇怪,施粥人为什么这么说,原来郕王是在用这碗粥收买他!

  可笑的是,他还真的被收买了!

  “郕王罪大恶极!”

  “朝廷必须严惩!”

  百姓们醒悟被骗后,群情激愤,想要讨个公道!

  眼看局势快要控制不住,一队披挂整齐的兵马,押着一辆辆粮车,突然跑了过来!

  一名身穿绯红袍的官员骑在马上,扫了一眼激动的百姓,平静开口。

  “本官于谦,现任兵部侍郎,传陛下圣旨!”

  “凡是京城饥民,每人领粮食一袋,而且管一顿吃到饱的米饭烩菜!”

  随着于谦的话音,有小吏摆好桌子纸笔,准备发放粮食。

  “谢陛下厚恩!”

  听到是皇帝给的粮食,而且每人一袋,百姓们欣喜若狂,跪在地上高声谢恩。

  于谦手掌平压,示意百姓们安静。

  “凡是因为此次出征受到波及的家庭。”

  “每户赏赐漠南优良草原起码一百亩,死者加倍。朝廷会记录在案,以便恩泽死者后代。”

  “除此之外,每户给羊一百只,每人牛一头马一匹。”

  “陛下圣明!”

  百姓们听到皇帝这么大方,欣喜若狂,一边高呼,一边磕头。

  等到嗓子沙哑,百姓们这才停下来。

  有的人稍微琢磨了一下,望着马上的于谦,大着胆子问。

  “这位大人,咱们这离漠南可有好几百里,我们怎么去啊?”

  于谦想起临出宫前,梁渊对自己的叮嘱,胸有成竹地说。

  “陛下开恩,每家的马匹和牛,可以提前发放。”

  “再加上领的一袋粮食,支撑你们到漠南,绰绰有余。”

  听到皇帝考虑的如此周全,百姓们再无后顾之忧,纷纷高呼。

  “陛下万岁!”

  东门城墙之上。

  雍容华贵的孙太后听着百姓的高呼,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转头看着梁渊。

  “皇儿,两百万人,就得发两百万匹马,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

  梁渊看着喜不自胜的百姓,嘴角微微扬起。

  “母后不用担心。”

  “给百姓发的马,只是寻常驽马,上战场不行,但用来代步不成问题。”

  “土木堡大捷之后,大军从漠南搜刮了很多马匹,又从北方筹措了一些。”

  “再加上大家族和皇家的马场,数量基本足够。”

  这件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就算掏空国库,也一定要做成!

  见儿子考虑的如此缜密,孙太后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这孩子有了很大长进,再也不是能被王振,哄得团团转的小孩子。

  我大明的真龙,终于要翱翔九霄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