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三章 财源滚滚
京师,上书房。
朝中的六部重臣齐聚上书房,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意。
吏部尚书站在当中,有条不紊地汇报着漠南的情况。
“漠南总管府各级官员已有八成到任,四大卫所也进入布防位置。”
“瓦剌和蒙古没有派兵骚扰,看来应该是默认此事。”
也先战败之后,瓦剌主力收缩防御。
此时大明出兵占据漠南,他们就算心中不服,也是没办法捣乱。
梁渊端坐龙椅之上,轻轻嗯了一声。
“瓦剌是养不熟的狼崽子,现在不出兵,只是在**伤口。”
“让四大卫所的指挥使都打起点精神,小心防备。”
也先在土木堡大败之后,实力大损。
以他的性格,必然会想办法报复回来,现在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吏部尚书退下后,户部尚书王佐上前,老脸上带着喜色。
“陛下,倭国对马藩一战的具体战报,已经整理出来。”
“征倭军此次攻占对马藩全境,占据耕地27万亩,渔场4万亩,林场6万亩。”
听到这个数字,梁渊眉头微皱,言语中有些不满。
“怎么耕地这么少?”
对马藩的面积有百万亩之广,相比之下,这个耕地面积太小了。
梁渊知道,大明有官员,富商侵吞土地的恶习。
只是征倭军的大将是梁渊钦点,这些人的手,应该还伸不到征倭军中。
王佐面上泛出一丝苦笑,无奈地解释。
“对马藩临海,土地贫瘠,能耕种的土地太少。”
“倭国当地人也是以渔业为生,勉强度日。”
刚开始王佐也觉得,对马藩的耕地这么少,肯定是有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他多方找人询问,查证,不是有人私吞,而是倭国地理本就如此。
想想倭国地形和四周环境,梁渊轻轻点头。
前世那么发达的科技,倭国能种田的地方也不多,现在自然更惨。
见到梁渊没有追问,王佐知道这关过了,继续回禀。
“这27万亩土地,有6万亩当作奖赏,给征倭军的将士们。”
“剩下16万亩收归朝廷,交由征倭军驻军屯垦。”
“剩下的5万亩,划为陛下的皇庄。”
“4万亩渔场,赏给征倭军将士的有...”
剩下的渔场林场也是如此处置,梁渊,朝廷,征倭军,均有进账,算是皆大欢喜。
梁渊嘴角微微翘起,显然心情不错。
“除了这些土地,通商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征倭军打下对马藩,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又多了一条销路。
这笔生意仔细算起来,利润也不小。
王佐脸上的笑容更浓,连皱纹里都带着喜意。
“拿下对马藩后,倭寇没了落脚点,已经被我征倭军逐步围剿。”
“没了海盗,我朝与高丽,琉球等地的商船直线增加。”
“按照户部的估算,这一部分进项,不仅能维持征倭军的驻扎支出。”
“还能为朝廷提供几十万两银子!”
以前因为海上倭寇肆虐,大明和高丽,倭国,琉球的通商情况,总是时好时坏。
如今倭寇的后路被征倭军端了,商船终于可以畅通无阻。
而且,这还是第一年,很多有实力的大商人,正在试水或者观望。
等到明年情况稳定,商船肯定还会大幅增加,朝廷能收的税银,也会更多!
其他几部的官员,想到以后的好日子,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意。
国库有钱,他们做事也会方便许多。
以前有不少事,就是因为国库没钱,只能缓慢推进,甚至是彻底搁置。
就在其他官员以为,王佐已经汇报完的时候,他又继续说道。
“除了这些收获,征倭军攻下对马藩主城后,查抄对马藩主的宝库,钱库。”
“合计缴获金银,珠宝,以及各种资源,六十万两!”
听到一个小小的藩主,知县一般大的官,竟然在倭国攒下如此巨量的财富。
官员们纷纷冷笑,这六十万两中,恐怕有不少是在沿海抢掠的倭寇,主动上供给他的!
之前反对出兵倭国的工部侍郎王永和,听到打下对马藩,有如此收获,忍不住感慨。
“没想到,这一次出兵,竟然给朝廷添了这么多进项。”
“难怪陛下当初造蒸汽战舰的时候,让我等将目光放长远。”
当初新式战舰出现的时候,王永和觉得烧煤太费钱,继续用郑—和时期的宝船就行。
可现在看来,烧煤花的钱,相比出兵的收益,完全不值一提!
于谦同样深有感触地点点头,看向梁渊的目光,多了一丝敬畏。
从土木堡回来之后,陛下的每一步,他都有点看不懂。
但陛下的每一步都走对了!
如此英明的陛下,简直与御驾亲征之前,判若两人!
就在众臣齐声夸赞陛下英明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咚,咚,咚的沉闷声响。
梁渊眉头微皱,他与大臣们商议朝政的时候,外面一向很安静。
今天怎么有人在皇宫里敲鼓?
刚刚还是笑容满面的六部重臣,听到这个鼓声,脸上都露出吃惊之色!
于谦更是眉头紧皱,神色十分凝重。
看到群臣的反应,梁云微微歪头,状若无意地问。
“众位爱卿,你们可知这是哪里传来的鼓声?”
众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于谦站了出来。
“陛下,宫中能听到的鼓声,只有一种。”
“登闻鼓!”
一听这三个字,梁渊立刻想起这鼓的来历,眉毛忍不住挑了一下!
登闻鼓,是太—祖时期设置的,其作用只有一个。
方便有天大冤屈在身的臣民告御状!
只要登闻鼓一响,案子便会直达天听,送到皇帝案头!
不管多大权力,多高地位,一样得到皇帝面前,跟原告打官司!
只是从太—祖时期以来,从来没人敢敲响登闻鼓,以致于梁渊都忘了,还有这个东西。
今天也不知道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要敲鼓告御状!
想到这里,梁渊嘴角泛起一丝好奇的笑意,淡淡地说。
“这是谁啊,这么不怕死?”
“曹吉祥,你去把人带进来!”
“朕倒要看看,这人有多大冤屈,敢敲太—祖设的登闻鼓!”
第五十三章 财源滚滚
京师,上书房。
朝中的六部重臣齐聚上书房,脸上都带着轻松的笑意。
吏部尚书站在当中,有条不紊地汇报着漠南的情况。
“漠南总管府各级官员已有八成到任,四大卫所也进入布防位置。”
“瓦剌和蒙古没有派兵骚扰,看来应该是默认此事。”
也先战败之后,瓦剌主力收缩防御。
此时大明出兵占据漠南,他们就算心中不服,也是没办法捣乱。
梁渊端坐龙椅之上,轻轻嗯了一声。
“瓦剌是养不熟的狼崽子,现在不出兵,只是在**伤口。”
“让四大卫所的指挥使都打起点精神,小心防备。”
也先在土木堡大败之后,实力大损。
以他的性格,必然会想办法报复回来,现在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吏部尚书退下后,户部尚书王佐上前,老脸上带着喜色。
“陛下,倭国对马藩一战的具体战报,已经整理出来。”
“征倭军此次攻占对马藩全境,占据耕地27万亩,渔场4万亩,林场6万亩。”
听到这个数字,梁渊眉头微皱,言语中有些不满。
“怎么耕地这么少?”
对马藩的面积有百万亩之广,相比之下,这个耕地面积太小了。
梁渊知道,大明有官员,富商侵吞土地的恶习。
只是征倭军的大将是梁渊钦点,这些人的手,应该还伸不到征倭军中。
王佐面上泛出一丝苦笑,无奈地解释。
“对马藩临海,土地贫瘠,能耕种的土地太少。”
“倭国当地人也是以渔业为生,勉强度日。”
刚开始王佐也觉得,对马藩的耕地这么少,肯定是有人欺上瞒下,中饱私囊。
他多方找人询问,查证,不是有人私吞,而是倭国地理本就如此。
想想倭国地形和四周环境,梁渊轻轻点头。
前世那么发达的科技,倭国能种田的地方也不多,现在自然更惨。
见到梁渊没有追问,王佐知道这关过了,继续回禀。
“这27万亩土地,有6万亩当作奖赏,给征倭军的将士们。”
“剩下16万亩收归朝廷,交由征倭军驻军屯垦。”
“剩下的5万亩,划为陛下的皇庄。”
“4万亩渔场,赏给征倭军将士的有...”
剩下的渔场林场也是如此处置,梁渊,朝廷,征倭军,均有进账,算是皆大欢喜。
梁渊嘴角微微翘起,显然心情不错。
“除了这些土地,通商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征倭军打下对马藩,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物,又多了一条销路。
这笔生意仔细算起来,利润也不小。
王佐脸上的笑容更浓,连皱纹里都带着喜意。
“拿下对马藩后,倭寇没了落脚点,已经被我征倭军逐步围剿。”
“没了海盗,我朝与高丽,琉球等地的商船直线增加。”
“按照户部的估算,这一部分进项,不仅能维持征倭军的驻扎支出。”
“还能为朝廷提供几十万两银子!”
以前因为海上倭寇肆虐,大明和高丽,倭国,琉球的通商情况,总是时好时坏。
如今倭寇的后路被征倭军端了,商船终于可以畅通无阻。
而且,这还是第一年,很多有实力的大商人,正在试水或者观望。
等到明年情况稳定,商船肯定还会大幅增加,朝廷能收的税银,也会更多!
其他几部的官员,想到以后的好日子,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意。
国库有钱,他们做事也会方便许多。
以前有不少事,就是因为国库没钱,只能缓慢推进,甚至是彻底搁置。
就在其他官员以为,王佐已经汇报完的时候,他又继续说道。
“除了这些收获,征倭军攻下对马藩主城后,查抄对马藩主的宝库,钱库。”
“合计缴获金银,珠宝,以及各种资源,六十万两!”
听到一个小小的藩主,知县一般大的官,竟然在倭国攒下如此巨量的财富。
官员们纷纷冷笑,这六十万两中,恐怕有不少是在沿海抢掠的倭寇,主动上供给他的!
之前反对出兵倭国的工部侍郎王永和,听到打下对马藩,有如此收获,忍不住感慨。
“没想到,这一次出兵,竟然给朝廷添了这么多进项。”
“难怪陛下当初造蒸汽战舰的时候,让我等将目光放长远。”
当初新式战舰出现的时候,王永和觉得烧煤太费钱,继续用郑—和时期的宝船就行。
可现在看来,烧煤花的钱,相比出兵的收益,完全不值一提!
于谦同样深有感触地点点头,看向梁渊的目光,多了一丝敬畏。
从土木堡回来之后,陛下的每一步,他都有点看不懂。
但陛下的每一步都走对了!
如此英明的陛下,简直与御驾亲征之前,判若两人!
就在众臣齐声夸赞陛下英明的时候,外面忽然传来咚,咚,咚的沉闷声响。
梁渊眉头微皱,他与大臣们商议朝政的时候,外面一向很安静。
今天怎么有人在皇宫里敲鼓?
刚刚还是笑容满面的六部重臣,听到这个鼓声,脸上都露出吃惊之色!
于谦更是眉头紧皱,神色十分凝重。
看到群臣的反应,梁云微微歪头,状若无意地问。
“众位爱卿,你们可知这是哪里传来的鼓声?”
众位大臣你看我,我看你,最后还是于谦站了出来。
“陛下,宫中能听到的鼓声,只有一种。”
“登闻鼓!”
一听这三个字,梁渊立刻想起这鼓的来历,眉毛忍不住挑了一下!
登闻鼓,是太—祖时期设置的,其作用只有一个。
方便有天大冤屈在身的臣民告御状!
只要登闻鼓一响,案子便会直达天听,送到皇帝案头!
不管多大权力,多高地位,一样得到皇帝面前,跟原告打官司!
只是从太—祖时期以来,从来没人敢敲响登闻鼓,以致于梁渊都忘了,还有这个东西。
今天也不知道是谁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要敲鼓告御状!
想到这里,梁渊嘴角泛起一丝好奇的笑意,淡淡地说。
“这是谁啊,这么不怕死?”
“曹吉祥,你去把人带进来!”
“朕倒要看看,这人有多大冤屈,敢敲太—祖设的登闻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