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十五章 对马县大发展
对马县衙。
林存浩换上一身便装,带着林泉清出门微服巡查。
对马县的倭人刚刚归附,人人都谨言慎行,县衙的事务极少。
偶尔有几个没眼色的倭人闹事,也会**夜巡视的衙役们拿下,审问清楚后进行处罚。
原本熙熙攘攘的县衙门口,此刻只有三四名书吏,坐在桌后,无聊地打着哈欠。
林存浩从衙门走出,来到一名书吏面前,随口问道。
“今日有几人前来登记?”
布告发布后,对马县的倭人蜂拥而至,如今绝大部分已经在县衙做了登记。
只有少数离得远的人,刚刚得到消息,正在赶来。
书吏见到县令前来,连忙起身行礼。
“今日只有六人登记,我让他们先回去等着。”
“凑够十人后,会让衙役去通知他们,到县衙领媳妇。”
林存浩对这种情况并不意外,叮嘱几句后,带着林泉清上街。
之前寂静无比的大街上,此时已经有了做小买卖的摊贩,卖力地吆喝着。
“海鱼便宜喽!”
“新采的野菜,还带着早上的露水!”
“扫把,瓷碗,各种杂货!”
虽然摊贩只有十几家,但林存浩却很满意。
只要有人带头,其他人很快就会效仿,这条街很快就会繁华起来!
林存浩随意走到一家鱼摊,蹲下看着一尾尾大鱼,随口问道。
“这鱼怎么卖?”
鱼贩没有认出林存浩,但脸上仍旧带着讨好的笑容。
“一尾鲣鱼,只要十文!”
听到这个价格,林存浩的眉头微皱。
“十文?”
鱼贩还以为林存浩是嫌贵,脸上闪过一丝头疼之色,咬牙说。
“您要是觉得贵,五文也行!”
林存浩的眉头皱的更紧,他是江南出身,对鱼价很了解。
一般的鱼一尾六十文钱,好吃点的鱼卖到二三百文也很常见。
而根据之前藩主府的账册,一尾鲣鱼的价格通常在三十文,今天怎么会这么便宜?
听到林存浩的疑问,鱼贩苦笑着回答。
“最近不打仗,大家都能出海,打到的鱼也就多了,自然卖不上价格。”
“只能卖一点是一点,总比放臭了强。”
林存浩的眼珠转转,吩咐林泉清买了几十尾大鱼,回去给衙门的兄弟打打牙祭。
在鱼贩的千恩万谢中,林存浩又去了其他几个鱼摊,发现价格果然低的可怕。
两人带着鱼回到县衙,吩咐厨子做了,林泉清看着皱眉的林存浩问道。
“大人,这鱼价这么便宜,您怎么不高兴?”
林存浩瞄了一眼林存浩,轻声解释。
“这些鱼贩明显是亏本卖的,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对马县的发展。”
鱼户占对马县人口一半,要是他们赚不到钱,市面上的各行各业也兴旺不了。
被林存浩这么一点,林泉清也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
“那咱们怎么办?强行让鱼贩把价格提上去?”
林存浩从容不迫地笑笑。
“此事,我已有对策。吃过午饭后,你去户房支些银两,把市面上的鱼都买下来。”
林泉清不明白县令这是要干什么,但他没有多嘴,沉声应是。
下午,林泉清跑遍整个对马县城,把能买到的鱼都买了下来。
闻着院子里浓重的鱼腥味,林存浩却笑了起来。
“这个味道,让我想起父亲打鱼回来的样子。”
“泉清,你带着启明他们,把品相最好的鱼都挑出来,用水养着,送回京城献给陛下!”
这可是平定对马县后的第一批渔获,陛下收到这个礼物,定然会非常开心!
听到要给陛下献礼,林泉清和林启明等十几个林家兄弟,立刻挑了起来。
鱼贩们有了钱,开始在其他商贩那里买粮,买衣,整个市场很快就繁荣起来!
原本街上只有十几个摊贩,迅速变成几十个,上百个!
一些饭铺,酒馆也挂起了招牌,甚至连胭脂铺都开了一家!
这天小旗官巴拉图前来送信,看着街上人流如织,还有不少女子闲逛,不禁目瞪口呆。
“这...这是对马县?”
对马主城被攻破后,城中百姓一夜跑光,所有生意陷入萧条。
本以为林存浩要恢复之前的境况,至少也有一年半载,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到了!
巴拉图情不自禁放慢速度,慢慢溜达到了县衙。
“林大人,第二批迁徙而来的五千名流放男人,五千流放女人,已经到了近海。”
“程将军让我问您一下,这些人要安置在哪里?”
林存浩看着程桥送来的对马县地图,沉吟片刻后说。
“之前的一万人,都住在对马县,再加上原本的倭人,如今县城已经人满为患。”
“这新来的一万人,我看就把他们安排在东海岸。”
“这里的土地比较肥沃,这一万人正好可以耕种。”
巴拉图将林存浩的安排记在心中,准备回去复命。
走到门口时,他转身看着林存浩,有些不好意思地问。
“林大人,我看这县城中开着酒馆,不知道兄弟们能不能过来小酌几杯?”
自从来到对马藩,巴拉图一滴酒都没喝过。
刚才在街上看到对马县有酒馆,酒瘾立时发作了。
有人来花钱,林存浩自然欢迎。
“告诉兄弟们,想来尽管来!”
明军打下对马县后,陛下给了他们不少赏赐。
只是那时候对马县人心惶惶,所有地方都不开门,明军有钱都花不出去。
巴拉图拱手谢过,快马回到军营,将县城有酒馆这件事,告诉了兄弟们。
明军高兴非常,都想着去县城里逛逛,喝一杯解解酒瘾。
消息很快传到朱祁钰的耳中,他忍不住笑着点头。
“没想到,这姓林的小官,还真有几分手段!”
“不过,这也是件好事。”
正在跟他一起训练破浪营的朱诚坚,带着几分疑惑说。
“将军,这对咱们有什么好处?”
破浪营的活动范围在海上,林存浩治理的是县城,两者几乎挨不上。
朱祁钰看着汗流浃背的破浪营,嘴角微微翘起。
“林县令把对马县治理的繁荣昌盛,那些倭人过上好日子,就不会跟其他倭人勾结。”
“这等于咱们有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后方,可以在海上放手大干!”
第六十五章 对马县大发展
对马县衙。
林存浩换上一身便装,带着林泉清出门微服巡查。
对马县的倭人刚刚归附,人人都谨言慎行,县衙的事务极少。
偶尔有几个没眼色的倭人闹事,也会**夜巡视的衙役们拿下,审问清楚后进行处罚。
原本熙熙攘攘的县衙门口,此刻只有三四名书吏,坐在桌后,无聊地打着哈欠。
林存浩从衙门走出,来到一名书吏面前,随口问道。
“今日有几人前来登记?”
布告发布后,对马县的倭人蜂拥而至,如今绝大部分已经在县衙做了登记。
只有少数离得远的人,刚刚得到消息,正在赶来。
书吏见到县令前来,连忙起身行礼。
“今日只有六人登记,我让他们先回去等着。”
“凑够十人后,会让衙役去通知他们,到县衙领媳妇。”
林存浩对这种情况并不意外,叮嘱几句后,带着林泉清上街。
之前寂静无比的大街上,此时已经有了做小买卖的摊贩,卖力地吆喝着。
“海鱼便宜喽!”
“新采的野菜,还带着早上的露水!”
“扫把,瓷碗,各种杂货!”
虽然摊贩只有十几家,但林存浩却很满意。
只要有人带头,其他人很快就会效仿,这条街很快就会繁华起来!
林存浩随意走到一家鱼摊,蹲下看着一尾尾大鱼,随口问道。
“这鱼怎么卖?”
鱼贩没有认出林存浩,但脸上仍旧带着讨好的笑容。
“一尾鲣鱼,只要十文!”
听到这个价格,林存浩的眉头微皱。
“十文?”
鱼贩还以为林存浩是嫌贵,脸上闪过一丝头疼之色,咬牙说。
“您要是觉得贵,五文也行!”
林存浩的眉头皱的更紧,他是江南出身,对鱼价很了解。
一般的鱼一尾六十文钱,好吃点的鱼卖到二三百文也很常见。
而根据之前藩主府的账册,一尾鲣鱼的价格通常在三十文,今天怎么会这么便宜?
听到林存浩的疑问,鱼贩苦笑着回答。
“最近不打仗,大家都能出海,打到的鱼也就多了,自然卖不上价格。”
“只能卖一点是一点,总比放臭了强。”
林存浩的眼珠转转,吩咐林泉清买了几十尾大鱼,回去给衙门的兄弟打打牙祭。
在鱼贩的千恩万谢中,林存浩又去了其他几个鱼摊,发现价格果然低的可怕。
两人带着鱼回到县衙,吩咐厨子做了,林泉清看着皱眉的林存浩问道。
“大人,这鱼价这么便宜,您怎么不高兴?”
林存浩瞄了一眼林存浩,轻声解释。
“这些鱼贩明显是亏本卖的,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对马县的发展。”
鱼户占对马县人口一半,要是他们赚不到钱,市面上的各行各业也兴旺不了。
被林存浩这么一点,林泉清也意识到这里面的问题。
“那咱们怎么办?强行让鱼贩把价格提上去?”
林存浩从容不迫地笑笑。
“此事,我已有对策。吃过午饭后,你去户房支些银两,把市面上的鱼都买下来。”
林泉清不明白县令这是要干什么,但他没有多嘴,沉声应是。
下午,林泉清跑遍整个对马县城,把能买到的鱼都买了下来。
闻着院子里浓重的鱼腥味,林存浩却笑了起来。
“这个味道,让我想起父亲打鱼回来的样子。”
“泉清,你带着启明他们,把品相最好的鱼都挑出来,用水养着,送回京城献给陛下!”
这可是平定对马县后的第一批渔获,陛下收到这个礼物,定然会非常开心!
听到要给陛下献礼,林泉清和林启明等十几个林家兄弟,立刻挑了起来。
鱼贩们有了钱,开始在其他商贩那里买粮,买衣,整个市场很快就繁荣起来!
原本街上只有十几个摊贩,迅速变成几十个,上百个!
一些饭铺,酒馆也挂起了招牌,甚至连胭脂铺都开了一家!
这天小旗官巴拉图前来送信,看着街上人流如织,还有不少女子闲逛,不禁目瞪口呆。
“这...这是对马县?”
对马主城被攻破后,城中百姓一夜跑光,所有生意陷入萧条。
本以为林存浩要恢复之前的境况,至少也有一年半载,没想到这么快就做到了!
巴拉图情不自禁放慢速度,慢慢溜达到了县衙。
“林大人,第二批迁徙而来的五千名流放男人,五千流放女人,已经到了近海。”
“程将军让我问您一下,这些人要安置在哪里?”
林存浩看着程桥送来的对马县地图,沉吟片刻后说。
“之前的一万人,都住在对马县,再加上原本的倭人,如今县城已经人满为患。”
“这新来的一万人,我看就把他们安排在东海岸。”
“这里的土地比较肥沃,这一万人正好可以耕种。”
巴拉图将林存浩的安排记在心中,准备回去复命。
走到门口时,他转身看着林存浩,有些不好意思地问。
“林大人,我看这县城中开着酒馆,不知道兄弟们能不能过来小酌几杯?”
自从来到对马藩,巴拉图一滴酒都没喝过。
刚才在街上看到对马县有酒馆,酒瘾立时发作了。
有人来花钱,林存浩自然欢迎。
“告诉兄弟们,想来尽管来!”
明军打下对马县后,陛下给了他们不少赏赐。
只是那时候对马县人心惶惶,所有地方都不开门,明军有钱都花不出去。
巴拉图拱手谢过,快马回到军营,将县城有酒馆这件事,告诉了兄弟们。
明军高兴非常,都想着去县城里逛逛,喝一杯解解酒瘾。
消息很快传到朱祁钰的耳中,他忍不住笑着点头。
“没想到,这姓林的小官,还真有几分手段!”
“不过,这也是件好事。”
正在跟他一起训练破浪营的朱诚坚,带着几分疑惑说。
“将军,这对咱们有什么好处?”
破浪营的活动范围在海上,林存浩治理的是县城,两者几乎挨不上。
朱祁钰看着汗流浃背的破浪营,嘴角微微翘起。
“林县令把对马县治理的繁荣昌盛,那些倭人过上好日子,就不会跟其他倭人勾结。”
“这等于咱们有了一个牢不可破的后方,可以在海上放手大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