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6当寡头 第53章 出名要趁早

小说:重回1986当寡头 作者:南柯一凉 更新时间:2025-11-13 12:09:56 源网站:2k小说网
  雨势渐渐变弱,从倾盆大雨化作了淅淅沥沥的雨丝。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出办公室,来到大厅。

  吉米拍了下手,声音洪亮道:“所有人向我看齐,我们宣布个事!”

  话音落下,一道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们,或好奇,或期待,又或是依旧带着几分沮丧和低落。

  康斯坦丁深吸一口气,尽可能用平静的口吻说:

  “同志们,我们成功了!”

  “之前我们去过的土豆淀粉厂,已经决定要向我们中心采购10台土豆分选机!”

  顷刻间,原本沉闷凝重的气氛被一扫而空,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几乎盖过雨声。

  康斯坦丁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的沉重和纠结也随之消散,脸上扬起轻盈欢快的笑容。

  紧接着当着众人的面,又宣布了“物质激励”的分配方案,特别是提到了会根据个人的表现和贡献,在年底酌情地发放一笔奖金时,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被推向了最高潮。

  “乌拉!”

  “康斯坦丁,这真的是太棒了!”

  “吉米!吉米!”

  众人欢呼雀跃,振臂高呼,吉米和康斯坦丁赢得了所有人发自内心的感激和拥护。

  即便他们各自分走利润的15%,也没有任何人跳出来提出异议。

  趁着如此喜庆热闹的氛围,吉米顺势提出了他为中心开辟的另一个业务,技术咨询和服务。

  “好主意!!”

  “创造中心的任务不单单是研制生产设备,更是要帮工厂优化生产流程,解决技术难题……”

  这个点子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一边倒的支持。

  康斯坦丁虽然也很赞同,但仍有一丝疑虑,扶了扶眼镜道:

  “可是要系统性地改进工厂的生产流程和环节,涉及到非常复杂的工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担心以我们中心目前的科研水平和设备,恐怕一时半会很难办到……”

  “这我都考虑到了,我们或许不行,但我们可以找行的人!”

  吉米扫视全场,“我们可以把那些权威专业的研究所,都拉进我们的产业链里。”

  “产业链?”

  康斯坦丁等人互看一眼,满脸疑惑。

  “也可以理解为科研生产联合体。”

  吉米解释说:“由我们中心来为各大专业研究所、工厂、农场和企业牵线搭桥,比如向我们订购10台分选机的土豆淀粉厂,大家不妨想一想,可以介绍哪些研究所来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

  “土豆淀粉厂肯定需要化学研究所!”

  “还有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我表哥就是所里的研究员。”

  “整个生产过程可能还需要高温工艺,我叔叔就在高温研究所工作,或许可以帮忙引荐!”

  众人的热情霎时被点燃,你一言,我一语,不少人脉资源都浮出了水面。

  小小的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真的是藏龙卧虎!

  吉米咧嘴发笑,开始分配任务。

  “我们当下的重点依然是全力推广土豆分选机,跟更多的工厂和农庄签订合同,至于技术咨询和服务业务,就暂时交由我和康斯坦丁同志来牵头,为大家打前站!”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缕微光穿透云层,照在一张张充满**、跃跃欲试的年轻面孔上。

  ……………………

  青年科技创造中心很快就利用“返点”模式,顺利地打开局面,采购分选机的订单纷至沓来。

  从工厂到农庄,从罐头厂到水果厂,越来越多的国营单位开始主动联系。

  咨询和订购的电话,甚至一度打到了索菲亚的办公室。

  她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竟然成功了,于是第一时间找上了吉米。

  两人相对而坐,趁着练习汉语对话的间隙,索菲亚直勾勾地凝视着他:

  “最近找中心订购机器的单位越来越多,你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的?”

  “这个还是让康斯坦丁跟你汇报为好,他才是中心的主任。”

  吉米语气里带着几分神秘。

  “我早就问过他了,他说这一切都是你的功劳。”

  索菲亚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

  “康斯坦丁实在是太谦虚了,我只不过是提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建议。”

  吉米嘿然一笑,“关键在于他敢于决断的魄力,以及中心全体同学们的努力和付出。”

  然后迎着她的目光,说话滴水不漏道:“当然,更离不开您一直以来的英明指导和热心协助。”

  “哦,是吗?看来我们列宁格勒大学今年招收了个最谦虚的学生。”

  “那你倒是跟我说说,你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到底是什么?”

  索菲亚靠在椅背,双臂交叠,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审视和玩味。

  “索菲亚老师,我想这些建议还是让康斯坦丁当着媒体记者的面说出来更好。”

  吉米道:“现在我们取得了这么可喜的成绩,而且是在众多高校的青年科技创造中心毫无建树的情况下,您看是不是请校报,或者请校外报社好好地宣传一下康斯坦丁和中心的事迹?”

  “你说得对,我回头就安排。”

  索菲亚也清楚其中的价值。

  “最好除了专题报道以外,还能再来个跟踪报道。”

  吉米道:“接下来我们还可能要和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到时候会有更多值得报道的地方。”

  索菲亚大为惊讶,身体猛地前倾,“研究所!什么研究所?”

  “第一个目标暂定为高温研究所。”

  吉米从容地拿出一张早已准备好的请假条,轻轻推到她面前,眼神仿佛在暗示她赶紧签字吧。

  ………………

  高温研究所坐落在彼得格勒岛上,厚重的石砌建筑散发着严谨而略显陈旧的气息。

  吉米和康斯坦丁各自拎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登门拜访,一一跟所里的研究员、工程师等人打招呼,甚至还有幸被请到了所长办公室,见到顶着“科学院院士”头衔的舍伊德林。

  就见他慈眉善目,聪明谢顶,目光在厚重的镜片后依然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孩子们,听说你们来找我们帮忙,具体是遇到什么样的难题了?”

  “是这样的,舍伊德林院士。”

  康斯坦丁言辞诚恳道:“我们正在为土豆淀粉厂、蔬菜罐头厂等几家单位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但涉及到一些高温工艺优化、能源效率提升的问题,以我们中心现有的能力和水平无法独立解决。”

  “所以,我们冒昧地希望能跟贵所合作,请专家们提供技术指导。”

  吉米补充了一句:“当然,相关的费用我们会从项目经费中划拨,绝不会让研究所白白付出。”

  舍伊德林摆了摆手,话里带着老一辈科学家的纯粹:

  “这怎么行呢!”

  “帮助你们年轻一代,协助工厂技术创新,是我们应尽的责任,谈钱就不必了。”

  “舍伊德林院士,您的心意我们万分感激。”

  吉米坚持道:“可这样的指导并非只有一次两次,我们总不能让您和贵所次次都白帮忙,所以我们青年科技创造中心希望能跟高温研究所签署一份联合体协议……”

  这一番话下来,听得在场的副所长以及一众研究员满意地点了点头。

  毕竟,科学家也是要吃饭的!

  虽然他们的月薪可达400到1000卢布,但伴随小白桦等特供商店的关闭,且不说紧俏的高档商品,就连食物蔬菜也只能从黑市里购买。

  可偏偏黑市里的价格又贵的离谱,哪怕是高级工程师也吃不消,结果就是——

  地主家也没余粮啦!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不但签了联合体协议,而且还签了联合研发等一系列合作协议。

  有了舍伊德林院士和高温研究所的背书,之后跟化学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单位的合作也是顺理成章,畅通无阻,统统加入了以列宁格勒大学青年科技创造中心为核心的大家庭。

  合作框架搭建好后,一笔笔以“技术咨询和服务费”为名目的贝兹纳里钦耶,开始源源不断地打入青年科技创造中心的账户。

  一万、二万……十万……

  越来越多的科研单位和国营工厂寻求合作,而吉米和康斯坦丁的名头,也开始在列宁格勒市的工商界和科学界里不胫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