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凉大捷!幽州王杀敌八万!北元败退!”

  “北凉大捷!幽州王杀敌八万!北元败退!”

  “……”

  小黄门一路马不停蹄地大声嘶喊,让消息迅速传播,震惊了整个卫京和朝野。

  北元与南梁联合入侵幽州后,大夏的有志之士便整夜失眠。

  原因无他,如果幽州失守,将开一个先河,瓜分东夏的先河。

  这不仅仅是国土丢失的问题,日后大夏更是有可能会被北元、南梁两国蚕食。

  而王玄那《抗元论》,更让诸多有志之士,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寝食难安。

  越来越多的人明白,如果大夏继续屡战屡败,那将来终会被吞并。

  越来越多的人,弃和主战,抵抗北元势在必行。

  可是众人却皆不看好王玄,毕竟兵力相差悬殊,又无天险可守,众人都在惋惜一代贤王将要陨落。

  而现在,王玄居然在缺兵少将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守住了北凉县城。

  并且还斩首八万北元铁骑,迫使忽颜猛退往定海城。

  这真是匪夷所思。

  从此,大夏可以挺直腰杆对北元说不!

  去**岁贡与和亲!

  在卫京城的街道上,无论是商贾、儒生,还是普通百姓,都停下了脚步。

  北凉大捷的消息传入他们耳中,犹如大地惊雷,震撼人心。

  为王玄的后台贡献了无数的情绪值。

  …………………………

  一家酒肆的三楼雅间中。

  “我刚刚没有听错吧,北凉大捷?真是真的么?!”一个微胖的公子对同伴说道。

  在他身边一个瘦高的公子哥答道:

  “喊的似乎是这话,可他王玄能斩杀八万北元铁骑?吹牛吧,这小黄门是不是疯了!”

  话音刚落,另一个稍微年轻的官宦子弟立刻反驳说道:

  “不对!刚刚过去这小黄门我见过,他是皇上身边的人,上个月去过我家宣旨。”

  可那瘦高的公子哥依旧不服气,不屑地说道:“距离这么远?那小黄门跑那么快,你看清楚了吗?”

  不等他话说完,又被外面的呐喊声打断。

  “北凉大捷!幽州王斩杀八万北元铁骑!”

  “北凉大捷!幽州王斩杀八万北元铁骑!”

  “……”

  这次传递消息的,不仅是小黄门,甚至宫中的侍卫也跟随着一起骑马疾驰,高声呐喊,传播这一喜讯。

  夏帝看来是想让整个卫京的人都知晓此事,派出了不止一波人马!

  “夏帝好大喜功,名不虚传。”

  陆陆续续地听过了七八遍报喜的喊声之后,刚刚那瘦高的公子哥已经回过了味,他不再发愣,小声的撇嘴嘲讽了一句。

  而那微胖的公子,似乎对他那同伴的话并不满意,说道:

  “对战北元,大夏屡战屡败,如今这场大胜,一雪前耻,陛下龙颜大悦,是人之常情。只是严兄却无视幽州王的赫赫战功,反倒隐隐有怏怏不乐之态,真让人匪夷所思。 ”

  那名瘦高的严姓公子自知失言,不再说话。

  他的父亲就是当今的刑部侍郎严雪松,刚刚投靠了皇太孙,只等王瑞班师回朝,便拥护他登基大宝,心思自然不同。

  严家公子听父亲隐晦的推测过,青莲派的老祖应该是不满如今的夏帝王起,准备另立新君。

  如今夏帝任用王玄,瞎猫碰上死耗子,居然捞到了如此巨大的政绩,自然让他心中失落。

  “无论如何,这事可喜可贺,没想到那萎靡的九皇子真能抵御北元二十万铁骑,来,一会儿去醉月楼喝花酒,我请。”

  那官宦子弟见身边的二人气氛不对,打圆场说道。

  而他那两个同伴却纷纷投来了诧异的目光,调侃道:

  “汪兄,你居然提议逛青楼庆祝,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哈哈哈,是啊!汪兄平时一毛不拔,难得大方,看来我们确是沾了王玄的光了。”

  汪姓公子这时却理直气壮地说:

  “没别的,就是高兴,咱们怎么尽兴怎么来,他王玄那么离谱的事情都做到了,我疯一把有啥的!”

  此话一出,众人又是一阵调侃。

  ………………

  韩府。

  向来稳重的大司马韩玉堂,听到小黄门的呐喊后,便从府邸冲了出来,在第一时间挡住了那第一个传递消息的小黄门。

  那小黄门震惊万分,立刻拉住缰绳,堪堪地没撞到韩大人。

  “韩大人,您这是为何?”小黄门一脸疑惑。

  韩玉堂仿佛没有听见小黄门的发问,他一把将小黄门拽下马来,大声说道:

  “你刚刚说什么!再说一遍!”

  小黄门一脸懵逼地说道:“在下问大人‘您这是为何?’”

  “**,我说的是前面一句!”韩玉堂罕见的爆了一句粗口,又是大吼一声,神色那是相当激动。

  那小黄门这时才从懵逼中回过味来,说道:

  “韩大人,北凉城守住了!幽州王杀敌八万!”

  韩玉堂是夏帝的心腹,知道的内幕更多,本就忧心忡忡,而夏帝孤注一掷,将圣龙卫全部派出去寻找人皇玉玺的疯狂举动,更让他寝食难安。

  今天隐隐听到小黄门的喊声,再次确认消息,不是自己的幻觉,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胜了!胜了!”韩玉堂的身体微微颤抖,喃喃自语,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举荐王玄守卫幽州是他和夏帝的功绩。

  而王玄用一场大胜,证明了夏帝王起并没有那么不堪,好好谋划一番,一定会改善夏帝在青莲派老祖心中的印象。

  到那时,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想到此处,他意识到自己必须马上进宫,与夏帝和东方长老从长计议。

  青莲派中那些支持秦王和皇太孙的长老此刻,一定没有想到夏帝会有如此的神来一笔。

  王玄这一颗弃子,居然走出来了神之一手,当真匪夷所思。

  但是现在不是他震惊的时候。

  韩玉堂一把夺了小黄门的马,丢下了一句:“你去我府牵马,老夫有事先行一步!”

  然后,他骑马直奔皇宫。

  小黄门又是一脸苦笑加懵逼:

  韩大人还会武功?这北凉大胜,让韩大人也太失态了。

  ………………………

  临近腊月,天寒地冻。

  而北凉大捷的消息却让卫京城彻底沸腾。

  大街小巷,民宅,府邸,酒肆,茶馆,青楼,赌坊,所有人都在讨论。

  百姓们是狂热的,支持夏帝的旧臣更加狂热,他们的动作虽然没有韩玉堂快,但是也在第一时间向夏帝王起道贺。

  有一乐就有一悲,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暗中支持秦王和皇太孙的官员,此刻如丧考妣。

  但是大胜就是大胜,他们也不得不来向夏帝道贺。

  王玄的功绩的确更加瞩目。

  众人心中明白,如果皇太孙王瑞无法击败秦王,一定会被废去。

  而夏帝将会派遣王玄与秦王一决雌雄。

  照目前的形势看,王玄的胜率隐隐高了一筹。

  这正是众人无法接受的:

  九皇子不是废物吗?就算隐藏了实力,那怎么可能抵御北元二十万大军!

  怎么可能会胜呢?!不应该啊!

  总之,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大夏上下全体民众,完全陷入了深深的震惊中,导致了王玄后台的情绪值都快爆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