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中两口正咕嘟嘟煮着热水,白雾氤氲。
最后一个陶釜里煮着酸菜粉条肉片汤。
甘州这边的习俗,成亲当日随礼的村里人能在男方家吃两顿,中午那一顿是正席。
早上这一顿就比较简单。
“赶紧来,饭刚做好。”冯老太头顶粉红的花布头巾,一手拿着大饭勺,一手掐腰指挥着一旁帮忙的村里人。
钱氏、孙氏,就连田氏也都在旁边帮着洗菜、切菜。
穆家没有亲戚。
冯老太一合计,把家里人都带过来帮忙,充当穆家这边儿的亲戚。
因着这场亲事,东头的人今个都来了西头这边。
自作坊建起来,得了周村正的叮嘱,东头那边的人没事压根不往 西头这边来。
就怕西头的人误会他们心思不纯。
借着喜事,今天终于能光明正大的来西头儿了。
众人的眼睛不由看向占地极大的两个木头棚子,上面挂着两个简易牌匾。
上面写着“桑氏粉条作坊。”
棚子简陋,写牌匾的木头一没有上漆,二没有打磨,黑漆漆的字看着也寒酸。
但挡不住人羡慕。
谁能不羡慕呢?
如今镇上最火的两个东西,一个粉条一个香辣酱,都出自西头这些流民手里。
都是人也不知道这伙流民怎么这么有本事。
“来了,赶紧坐,招待不周,诸位见谅啊。”穆老爹一身黑布袄子,精神奕奕,笑出一脸褶子。
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也不知道用水抿了多少次,油光水滑的。
“苍蝇落到你爹头上都得打滑。”甜丫小声跟穆常安嘀咕。
穆常安看一眼老爹,无情的笑话人,“今早起来,老头对着水缸捯饬半天,连给我嫂子用的头油都被他厚脸皮借来了。
一遍遍往头上用,拧一下都能出油。”
甜丫哈哈笑出声儿。
“笑啥呢?拿碗吃饭 !”冯老太没好气的催两人。
两人还没来,长柄勺已缓缓探入陶釜内,再出来勺里是满满当当一勺酸菜和肉片。
然后又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里,倒进甜丫和穆常安碗里。
看着碗里干干稠稠,没有一丝汤的酸菜粉条肉片汤,甜丫嘴角抽了抽。
“奶,是不是太稠了,您要不给我添点儿汤呢?”
不然她觉得烫手。
当着村里人的面,老太太这个盛饭的人未免有些太徇私了。
“稠啥稠?吃你的去!”冯老太赶苍蝇似的把两人赶走。
排在后头打饭的雷四,把碗递过去,搓搓手试探,“冯阿奶,俺也想要稠的?满是肉的那种。”
他就是故意逗老太太,老太太大事上从来不含糊,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偏心自家人。
村里人也不在意。
“肉啥肉?你看我像不像肉?”冯老太叉腰瞪人,把打好的饭递给人,就吆喝着下一个人上前。
被骂了雷四也不在意,笑呵呵领上一个豆面炊饼走了。
因为老太太偏爱,甜丫和穆常安吃了饱饱的一顿早食。
吃过饭,穆常安忙去了。
甜丫去了冬妹的屋子。
作为今天的新嫁娘,她一身正红嫁衣,坐在铺满红色铺盖的炕上。
头发被梳头娘子盘起来,发髻后插着一根木簪子。
看到甜丫,她立马喊人过来。
真到了嫁人这一天,她还是紧张的,毕竟她没娘家人,也没人给她送嫁。
“紧张了?”甜丫握住她微微有些发凉的手,“若是常平哥以后欺负你,就来找我。
我当你娘家人给你出气,绝对站你这边儿。”
冬妹心里暖呼呼的。
门吱呀一下又被人推开,翠妞走进来,笑嘻嘻打趣,“你那话我可都听见了。
你到底站女方这边还是站男方那边?
别忘了,你可是要嫁给穆常安的。”
“一买归一码,我和冬妹姐单论,再说,常平哥要是被欺负了有穆常安这个弟兄护着。
说不定还有冬妹姐这个媳妇护着呢,哪用得上我,我都排不上号……”
冬妹被她调侃的脸红,脸烫的都能摊煎饼了,羞赧的拧甜丫一下,“真是什么话都让你说了……”
甜丫嘿嘿笑。
“冬妹姐可别给她脸上贴金了,她这叫墙头草。”翠妞在旁起哄。
“好呀,桑翠妞你敢笑话我,你给我等着!”甜丫张牙舞爪的朝人扑过去。
两个人围着屋子打闹起来,笑闹声驱散冬妹心里忐忑不安的情绪。
也没了一开始的紧张。
早饭吃完。
妇人们留下帮忙杀鸡宰鸭、切菜做菜。
男人们忙着搬桌子摆板凳。
趁着空档,不少姑娘、妇人来给冬妹添妆,姑娘出门女方这边的亲戚都会来给姑娘添妆。
但是冬妹没有娘家人,她以为不会有人来给她添妆,看到人很是意外。
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不该拿。
这些人是看在穆家和甜丫的面子上才来添妆的。
甜丫让人安心拿着,“穆家还得起。”
冬妹这才稍安,笑着招呼进屋添妆的人。
屋子里来来往往,一直到快中午屋子里才安静下来,梳头娘子又进来一次。
给冬妹最后整理一下。
看着铜镜里一身喜气的新娘子,冬妹眼眶倏地红了。
爹娘,你们在天有灵应该能放心了。
女儿活着逃出了炼狱,还嫁给了穆常平,以后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穆家人都很好。
“冬妹姐,小心哭花了妆。”甜丫递过去一方帕子,顺手抽出她发髻上的木簪子,换上她手里的银簪子。
“甜丫?这太贵重,我不能要!”冬妹伸手要摘下来,被甜丫拦住,“这是我作为娘家人给你的添妆,可不能不要。
除非你不想要我这个娘家人!”
锣鼓声由远及近,冬妹**泪笑了,和镜中的甜丫对视,“好,姐收,也不哭了,以后都不哭了。”
插在门口竹竿上的鞭炮被点燃,青灰色的烟气被风撕扯着飘进院里。
“花轿来了,花轿来了。”浔哥宝蛋这群小孩,比成亲的两人还要激动,一个个围着花轿前后乱跑。
“常平哥来了,马上就到门口了。”浔哥疯一般跑进院子,边跑边喊。
守在门口的翠妞得了信,一头钻进屋里,蹦跶着催促,“快快快,盖盖头,盖头!”
甜丫不慌不忙,双手捧起鸳鸯戏水的火红盖头,缓缓盖在冬妹头上。
红盖头垂下,盖住那个困苦十几年,终于迎来新生的麻冬妹。
冬妹没啥娘家人,堵门的环节就省了。
其中两口正咕嘟嘟煮着热水,白雾氤氲。
最后一个陶釜里煮着酸菜粉条肉片汤。
甘州这边的习俗,成亲当日随礼的村里人能在男方家吃两顿,中午那一顿是正席。
早上这一顿就比较简单。
“赶紧来,饭刚做好。”冯老太头顶粉红的花布头巾,一手拿着大饭勺,一手掐腰指挥着一旁帮忙的村里人。
钱氏、孙氏,就连田氏也都在旁边帮着洗菜、切菜。
穆家没有亲戚。
冯老太一合计,把家里人都带过来帮忙,充当穆家这边儿的亲戚。
因着这场亲事,东头的人今个都来了西头这边。
自作坊建起来,得了周村正的叮嘱,东头那边的人没事压根不往 西头这边来。
就怕西头的人误会他们心思不纯。
借着喜事,今天终于能光明正大的来西头儿了。
众人的眼睛不由看向占地极大的两个木头棚子,上面挂着两个简易牌匾。
上面写着“桑氏粉条作坊。”
棚子简陋,写牌匾的木头一没有上漆,二没有打磨,黑漆漆的字看着也寒酸。
但挡不住人羡慕。
谁能不羡慕呢?
如今镇上最火的两个东西,一个粉条一个香辣酱,都出自西头这些流民手里。
都是人也不知道这伙流民怎么这么有本事。
“来了,赶紧坐,招待不周,诸位见谅啊。”穆老爹一身黑布袄子,精神奕奕,笑出一脸褶子。
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也不知道用水抿了多少次,油光水滑的。
“苍蝇落到你爹头上都得打滑。”甜丫小声跟穆常安嘀咕。
穆常安看一眼老爹,无情的笑话人,“今早起来,老头对着水缸捯饬半天,连给我嫂子用的头油都被他厚脸皮借来了。
一遍遍往头上用,拧一下都能出油。”
甜丫哈哈笑出声儿。
“笑啥呢?拿碗吃饭 !”冯老太没好气的催两人。
两人还没来,长柄勺已缓缓探入陶釜内,再出来勺里是满满当当一勺酸菜和肉片。
然后又在村里人羡慕的目光里,倒进甜丫和穆常安碗里。
看着碗里干干稠稠,没有一丝汤的酸菜粉条肉片汤,甜丫嘴角抽了抽。
“奶,是不是太稠了,您要不给我添点儿汤呢?”
不然她觉得烫手。
当着村里人的面,老太太这个盛饭的人未免有些太徇私了。
“稠啥稠?吃你的去!”冯老太赶苍蝇似的把两人赶走。
排在后头打饭的雷四,把碗递过去,搓搓手试探,“冯阿奶,俺也想要稠的?满是肉的那种。”
他就是故意逗老太太,老太太大事上从来不含糊,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偏心自家人。
村里人也不在意。
“肉啥肉?你看我像不像肉?”冯老太叉腰瞪人,把打好的饭递给人,就吆喝着下一个人上前。
被骂了雷四也不在意,笑呵呵领上一个豆面炊饼走了。
因为老太太偏爱,甜丫和穆常安吃了饱饱的一顿早食。
吃过饭,穆常安忙去了。
甜丫去了冬妹的屋子。
作为今天的新嫁娘,她一身正红嫁衣,坐在铺满红色铺盖的炕上。
头发被梳头娘子盘起来,发髻后插着一根木簪子。
看到甜丫,她立马喊人过来。
真到了嫁人这一天,她还是紧张的,毕竟她没娘家人,也没人给她送嫁。
“紧张了?”甜丫握住她微微有些发凉的手,“若是常平哥以后欺负你,就来找我。
我当你娘家人给你出气,绝对站你这边儿。”
冬妹心里暖呼呼的。
门吱呀一下又被人推开,翠妞走进来,笑嘻嘻打趣,“你那话我可都听见了。
你到底站女方这边还是站男方那边?
别忘了,你可是要嫁给穆常安的。”
“一买归一码,我和冬妹姐单论,再说,常平哥要是被欺负了有穆常安这个弟兄护着。
说不定还有冬妹姐这个媳妇护着呢,哪用得上我,我都排不上号……”
冬妹被她调侃的脸红,脸烫的都能摊煎饼了,羞赧的拧甜丫一下,“真是什么话都让你说了……”
甜丫嘿嘿笑。
“冬妹姐可别给她脸上贴金了,她这叫墙头草。”翠妞在旁起哄。
“好呀,桑翠妞你敢笑话我,你给我等着!”甜丫张牙舞爪的朝人扑过去。
两个人围着屋子打闹起来,笑闹声驱散冬妹心里忐忑不安的情绪。
也没了一开始的紧张。
早饭吃完。
妇人们留下帮忙杀鸡宰鸭、切菜做菜。
男人们忙着搬桌子摆板凳。
趁着空档,不少姑娘、妇人来给冬妹添妆,姑娘出门女方这边的亲戚都会来给姑娘添妆。
但是冬妹没有娘家人,她以为不会有人来给她添妆,看到人很是意外。
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该不该拿。
这些人是看在穆家和甜丫的面子上才来添妆的。
甜丫让人安心拿着,“穆家还得起。”
冬妹这才稍安,笑着招呼进屋添妆的人。
屋子里来来往往,一直到快中午屋子里才安静下来,梳头娘子又进来一次。
给冬妹最后整理一下。
看着铜镜里一身喜气的新娘子,冬妹眼眶倏地红了。
爹娘,你们在天有灵应该能放心了。
女儿活着逃出了炼狱,还嫁给了穆常平,以后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穆家人都很好。
“冬妹姐,小心哭花了妆。”甜丫递过去一方帕子,顺手抽出她发髻上的木簪子,换上她手里的银簪子。
“甜丫?这太贵重,我不能要!”冬妹伸手要摘下来,被甜丫拦住,“这是我作为娘家人给你的添妆,可不能不要。
除非你不想要我这个娘家人!”
锣鼓声由远及近,冬妹**泪笑了,和镜中的甜丫对视,“好,姐收,也不哭了,以后都不哭了。”
插在门口竹竿上的鞭炮被点燃,青灰色的烟气被风撕扯着飘进院里。
“花轿来了,花轿来了。”浔哥宝蛋这群小孩,比成亲的两人还要激动,一个个围着花轿前后乱跑。
“常平哥来了,马上就到门口了。”浔哥疯一般跑进院子,边跑边喊。
守在门口的翠妞得了信,一头钻进屋里,蹦跶着催促,“快快快,盖盖头,盖头!”
甜丫不慌不忙,双手捧起鸳鸯戏水的火红盖头,缓缓盖在冬妹头上。
红盖头垂下,盖住那个困苦十几年,终于迎来新生的麻冬妹。
冬妹没啥娘家人,堵门的环节就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