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 第144章 贾诩郑牧布奇计,割须弃袍曹阿瞒(三合一)

小说:兴汉 作者:神纹本神 更新时间:2025-10-31 13:31:58 源网站:2k小说网
  生死当前,众生平等。

  千余人的队伍,有曹操的家眷,有曹操文武的家眷,亦有跟随的护卫、僮仆、侍女、苦工等众。

  人群紧张不已,被丹阳骁骑围住的恐慌情绪逐渐滋长。

  有的人挤作一团,有的人惊慌失措地想要逃散,每一声尖叫都像伴随着死亡的呼喊,让人心惊胆战。

  在这一刻,所有人都变得脆弱起来,只有一股恐惧的气息笼罩在空气中,让人窒息。

  “别驾。”

  年仅九岁的曹丕,惊恐的抓住荀彧的衣襟,瑟瑟发抖。

  时代变了。

  这个未来跟着曹操威逼刘协,迫使刘协禅位的魏文帝,平日里养尊处优自觉高人一等,见过普通人在乱世挣扎求生,却从未想到会有一天也能沦为战祸中无助的蝼蚁。

  荀彧铁青着脸。

  眼前的局势,饶是荀彧有王佐之才,也是无能为力。

  “颍川荀文若,南阳名士何颙曾评你为王佐之才,奈何助贼?”略显冷漠的声音响起。

  荀彧定睛一望,浑身上下无一根杂毛的玉狮子出现在眼前,玉狮子上,银甲银胄的郑牧持枪而立,威风凛凛。

  见到郑牧,荀彧心中已经猜到了郑牧的身份,世家贵子的高傲让荀彧的心性不会因为些许言语就会被惊扰,王佐之才蕴含的不仅仅是才识,还有那泰山崩于前亦不会自乱阵脚的稳重。

  “世道纷乱,奸臣蒙蔽圣恩,彧助曹公,亦只是为了荡平乱世,还天下一个昭昭日月。”荀彧盯着郑牧,语气并未有半分的惊慌。

  郑牧暗暗惊叹,遂邀请道:“令侄公达,如今被征辟为尚书令。若你愿降,叔侄共事,同佐天子,亦可荡平这乱世,还这天下一个昭昭日月。”

  曹丕紧张的拉着荀彧的衣襟,生怕荀彧受了郑牧的邀请直接答应了。

  荀彧沉默。

  若言降,那么终其一生都得背负降臣的名头,这对荀彧而言是难以接受的;若不降,今日之局难以破解,荀彧也不想默默无闻的虚度一生。

  见荀彧不答,郑牧的目光看向了荀彧身后的曹丕,语气虽淡却是笃信:“此子面貌与你不相似,却又与你亲近,想必是曹操的儿子了。瞧这年龄,不会是长子曹昂,必然是次子曹丕了。”

  “本将曾听闻,兖州多有易子者,又有肉脯传闻,瞧这少年,鲜嫩鲜嫩的。”

  曹丕的眼中又多了惊恐,双腿一软瘫软在地:“不,不,不要,别吃我,别吃我!”

  荀彧不再沉默:“盛传将军器量恢弘,奈何恐吓一稚童?”

  郑牧目光冷峻:“曹操的儿子是稚童,那因曹操而死的徐州士民的儿子,难道就不是稚童了?世家贵子往往只会高高在上的谈论仁义道德,从不会在意普通士民是否因此而受累。”

  “以前的荥阳郑氏如此,连被称为王佐之才的荀文若也是如此,真是令人厌恶的一群人啊。”

  荀彧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将剩下的话咽回了肚子。

  郑牧见荀彧丝毫没有因此而辩解,知道如荀彧这样的豪门贵子在乎的只有荀氏家族的利益,而不会在意普通士民的生死。

  所谓的还天下一个昭昭日月,也只是士族的日月。

  想到此处,郑牧心中那一丝劝降之心也消弭殆尽。

  “上天虽有好生之德,然百姓有兴亡之苦。本将不会杀你们,但也不会放你们。”郑牧肃容扬声:“自今日起,锦衣玉食跟你们无缘了。不论男女老幼,皆穿布衣,食粗粮,耕种桑蚕,自食其力,不可读书,不可识字,不可经商,三十年内,尔等只能以屯田民的身份存在。尔等自诩尊贵,那就用你们的余生,去体味世间真正的疾苦吧。”

  荀彧的手忍不住一抖,看向郑牧的眼神不再是往日的沉稳:“你要我等都当屯田民?”

  “屯田民也是民!”郑牧不再对荀彧客气,冷然道:“荀文若,你应当明白。曹操如今是朝廷的叛逆之臣,你们这些人,或问罪被斩,或沦为奴仆,或充军为妓,你应该庆幸,你们今日遇到的是本将。荀文若,你难道想让你的妻女充军为妓,让你的儿子沦为受人凌辱的奴仆吗?”

  荀彧的脸色变得惨白。

  荀彧方才那一瞬间,在意的只有“不可读书,不可识字”,这等于断了荀彧这一脉的传承。

  然而,当郑牧说出更残酷的现实时,荀彧才恍然觉察,“不可读书,不可识字”已经是最轻的惩罚了。

  荀彧的眼神逐渐变得落寞。

  现实很残酷,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规矩只能由胜利者来制定。

  郑牧定的规矩,让这千余人中本就是伺候人的僮仆、侍女、苦工等众没什么抵触,反而多了欣喜。

  没人愿意真的伺候人!

  若不是现实逼迫,谁愿意当他人的奴仆?

  反倒是一些养尊处优的接受不了,纷纷开始喧哗闹腾。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族男女,指使奴仆指使惯了,锦衣玉食惯了,哪里能忍受郑牧给出的约束?

  然而,郑牧对闹事的人,只有最简单的处理。

  不问身份,一律射杀!

  在死了百余人后,闹腾的人终于安静了。

  郑牧只是给了一个听起来似乎仁慈的处罚方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容忍人闹事。

  待得众人无声,郑牧遂遣牛金率五百兵押送荀彧等人前往山阳郡的昌邑县,又让牛金给昌邑令王陵带了一封信。

  内容很简单,荀彧等人若是跑了,王陵得负责。

  昌邑令王陵,曾在郑牧第一次北伐兖州的时候,跟郑牧有过合作。

  王陵亦曾是反对曹操的兖州士族之一,让王陵来看押,不仅省去了郑牧的精力,也不会让荀彧等人轻易逃脱。

  整顿了兵马后,郑牧又将兵前往东郡濮阳。

  张扬已经控制了延津渡口和白马津渡口,确保袁绍的兵马不会轻易的出现在东郡。

  胡车儿带着五百骑兵在东郡横行无阻,夏侯惇虽然不厌其烦,但也无可奈何。

  没有骑兵,如何追得上只跑不打的胡车儿?夏侯惇不可能拿步卒去围堵胡车儿!

  打濮阳并不费力。

  当郑牧的兵马出现在濮阳城下,当颜良的首级和战旗被高高挑起,当范县被破的消息传入夏侯惇耳中,夏侯惇的眼神由惊讶变得惊恐,最后变成了决然。

  然而,夏侯惇想死战,濮阳城内的士民可不想死战。

  强攻濮阳城三日后,濮阳城内的士民因为忍受不了夏侯惇强拆民屋强征民夫守城,纷纷反了。

  就连守城的士卒也有不想跟夏侯惇共存亡的。

  夏侯惇毕竟不是如臧洪陆康这种有名望的,可以让士民自发的守城。

  无奈之下,夏侯惇只得弃城而逃。

  郑牧将追击夏侯惇的任务交给了张扬,又留下鲁肃和典韦,引步卒善后,遂引骑卒南下许县。

  虽说以天子为诱饵引曹操犯险,但郑牧不可能真的就放弃刘协,至少现在是不能放弃刘协的。

  ......

  许县。

  城头的刘协和众公卿心惊胆战。

  曹操兵临城下,这是刘协和众公卿始料未及的。

  “为什么曹操会出现在许县?”

  “曹操不是去打陈国了吗?”

  “陈王有五千兵马,怎么会被曹操击败?”

  “护军将军在荥阳屯田开渠,镇东将军在下邳抵挡袁术,许县如何守得住?”

  “......”

  一个个的疑问在众公卿脑海中响起。

  虽说郑牧在荥阳屯田开渠,但刘协和众公卿其实没多少担心的,毕竟鄢陵有刘宠的五千兵马在,许县也有数千兵马。

  虽说许县的数千兵马战斗力不强,但好歹也能守守城维护下治安。

  然而。

  当曹操出现在许县城下时,刘协和众公卿都是懵的。

  而当曹操将刘宠的将旗扔在城下时,刘协和众公卿开始慌了。

  距离得到陈国遇袭的消息才过去五日,五日后,曹操就拿着刘宠的将旗出现在了许县城下?

  此刻的曹操,面容冷峻。

  这次奇袭许县,曹操是冒了很大的风险,能一战击败刘宠的五千兵马,更多的是运气。

  如今终于出现在许县城下,曹操也松了一口气。

  “只要天子肯降诏,明公就能彻底转危为安了。”程昱亦是目光灼灼。

  程昱要亲自来助曹操,就是为了掌握分寸。

  杀天子肯定是不行的,这会让曹操今后再也无法立足。

  因此,程昱的想法是让刘协降诏,承认曹操不是叛逆之臣,而是大汉的征北将军、兖州牧!

  唯有如此,曹操才能继续留在兖州,而郑牧也无法再征兖州立威。

  城头。

  刘协看向众公卿,询问对策:“诸位公卿,可有退敌之策?”

  众公卿面面相觑,太尉杨彪更是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若真有退敌之策早就有人来献策抢功劳了,又怎会等着刘协来问?

  陈纪亦是心中惊慌,但作为司徒的陈纪好歹比杨彪有担当:“陛下勿忧,城内尚有数千兵马,只要坚守,等到护军将军来救驾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刘协和众公卿的情报中,郑牧如今依旧在荥阳屯田开渠,压根不知道郑牧都将兖州给杀穿了。

  刘协握紧了拳头:“只能如此了。”

  陈纪又道:“为表决心,陛下可亲自披甲擂鼓,以安军心。”

  一听陈纪让刘协披甲擂鼓,当即有公卿不乐意了:“陛下不可,若是披甲擂鼓,岂不是激怒曹操?此时应当派人跟曹操和谈,以拖延时间。”

  陈纪怒斥道:“曹操是叛逆之贼,若与曹操和谈,岂不是坠了天子威仪?难道还要让陛下再受羞辱吗?”

  刘协也不愿。

  刚摆脱了李傕郭汜的控制不久,若再对曹操卑躬屈膝,天子的威仪何在?

  我刘协难道就不要脸了吗?

  想到郑牧,刘协心中鼓起了勇气:“光禄勋,替朕披甲!有敢妄言者,乱棍打出!”

  光禄勋沮俊随即上前,替刘协穿上了天子金甲。

  说是金甲,其实是镀了一层金的皮甲,刘协还没这个体魄穿真正的金甲。

  当刘协穿上金甲,亲自擂鼓助威,城头的公卿和守卒纷纷震撼。

  天子尚且如此,臣子又岂能怯战?

  “陈留王的勇气尚存啊!”城下的曹操见刘协披甲擂鼓,眼神变得阴沉。

  程昱亦是脸色不渝:“看来不让天子知晓厉害,是不会轻易降诏了。明公,许县城池不高,可用轻梯强攻。”

  许县还没有进行扩建,如今也只是座小城。

  毕竟郑牧只是让刘协和众公卿暂时留在许县,而不是提议定都许县。

  曹操点头,同意了程昱的提议。

  不让刘协知道这支死战精锐的厉害,反而会被刘协小觑。

  “曹某可没时间跟你戏耍。”曹操当即下令:“文谦,子廉,由你二人率众披坚登城!”

  乐进和曹洪得了命令,当即披上重甲,率敢战死士抢城。

  ......

  许县西南十里。

  张绣率五百西凉骑兵藏于山中。

  斥候的汇报,让张绣心中不喜反忧:“先生,曹操已经攻城了,我等真的要去救驾吗?绣这五百骑,如何能击败曹操?”

  贾诩却是老神自在:“兵多有兵多的用法,兵少有兵少的用法。曹操冒险奇袭,利在急战,将军救驾,却利在拖延。五百骑,不是让将军去跟曹操硬碰硬的,而是为了聚众壮胆的。”

  “聚众壮胆?什么意思?”张绣有些懵。

  贾诩在仔细询问了斥候后,遂取了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一阵,起身道:“将军可知道,许县有五万屯田民?”

  张绣疑惑:“先生莫非想让这五万屯田民去打曹操?这不可能的!”

  贾诩轻笑:“将军不知内情,以为这五万屯田民只是普通的流民吗?这些屯田民,昔日可是汝南黄巾!诩早就听闻,许县的屯田,赋税比其余地方更低,而且还免兵役,这些屯田民对护军将军又敬又畏。”

  “只要将军打着护军将军的旗号,召屯田民护驾,这五万屯田民必然会随将军前往。就曹操那几千兵力,如何能敌?”

  “将军若是胆怯了,今后的前程可就没了。”

  经贾诩一解释,张绣这才明白了贾诩的盘算,心中的担忧也消失了:“这五万屯田民中,只要有一万人肯跟绣前往救驾,绣又岂会惧怕曹操?”

  “走吧!得赶在许县的士气崩溃之前,否则即便退了曹操也会让陛下的威仪受挫。”贾诩将手中的树枝扔掉,翻身上马。

  虽说年近五旬,但贾诩的精力和体魄都远胜于常人,能在西凉这个动乱地活下来的可不会是个孱弱的。

  对于骑兵而言,抵达二十余里外的屯田民聚集地,并不太久。

  如贾诩预料的一样,这些屯田民对郑牧是又敬又畏,当张绣打着郑牧的旗号召屯田民勤王护驾时,一个个的屯田民纷纷响应。

  若无郑牧,屯田民还在汝南过着有上顿没下顿的生活。

  然而有了郑牧,屯田民的日子也逐渐变好,有吃有穿有住又免除兵役,对未来也有了期盼。

  这样的好日子,若是因为曹操的到来而毁灭,没有任何的屯田民愿意。

  贾诩未来前,就有屯田民自发想去救驾,但又畏惧曹操的兵势不敢擅动;如今贾诩来了,还带了五百骑兵,屯田民的胆子自然就变大了。

  这便是聚众壮胆!

  贾诩深谙人心,兵多有兵多的用法,兵少有兵少的用法,用的套路如当初乱武长安一般。

  先说服李傕,然后以李傕的兵马为核心,沿途聚拢西凉兵,等到了长安的时候直接号称十万众。

  现在亦是如此!

  以张绣为核心,然后聚拢这五万余屯田民,除了不能跑动的,不论男女老幼,都被说动!

  没有武器,就拿棍棒、农具,有什么拿什么!

  本就是汝南黄巾出身的屯田民,对呐喊助威可太熟悉了!

  当贾诩带着近五万的屯田民如蚁群一般抵达许县城外时,不论是攻城的曹兵还是守城的刘协等众,尽皆惊呆了。

  那一声声“奉诏讨贼”,如雷贯云霄!

  “这是哪来的兵马?”曹操不由失声惊呼,那双细眼也在这一瞬间下意识的圆睁,满眼的不可置信!

  程昱反应最快,但语气也是难以置信:“是许县城外的屯田民,这些屯田民怎么会有勇气来?是谁在组织?”

  兖州也有屯田民!

  然而程昱可以肯定的说,即便是曹操亲自下令,兖州的屯田民也断然不可能有这样的气势!

  这一声声“奉诏讨贼”,更多的是愤怒,仿佛曹操的到来,抢了屯田民的粮草似的!

  “鸣金列阵!”

  曹操眼神凝重,虽说一开始被吓住了,但曹操很快就反应过来,屯田民始终是屯田民,不是兵,一轮冲杀就能将其击退。

  若只是寻常人组织的屯田民,曹操的应对措施的确是没问题的,但可惜,曹操并不知道对面的是昔日乱武长安的贾诩!

  还未等曹操鸣金列阵,屯田民中就分出了十股兵马,十杆战旗。

  “建忠将军张绣,奉诏讨贼!”

  “宣义将军贾诩,奉诏讨贼!”

  “后将军杨定,奉诏讨贼!”

  “安集将军董承,奉诏讨贼!”

  “中郎将段煨,奉诏讨贼!”

  “兴义将军杨奉,奉诏讨贼!”

  “.....”

  不管是死了的,还是跑了的,亦或者在城中的,贾诩寻了十个有名号的立旗。每股兵马以五十骑兵在前,屯田民中的青壮在后。

  “这不是普通的屯田民,是谁在指挥?”曹操的脸色再变,心中多了慌乱。

  能召集数万屯田民来救驾,最多让曹操意外但不会让曹操惊慌,但若这些屯田民中出现了骑兵,还能将屯田民的青壮分成十股跟随,就不是普通人能办得到的了。

  曹操可以肯定的是,在攻城之前,这些屯田民并未有太大的异变,最多是有人自发聚集在观望。

  而曹操攻城还不到两个时辰!

  这意味着,组织屯田民的人,用了不到两个时辰,将五万屯田民给聚集起来拉到了许县城外,还进行了编队!

  更恐怖的是,对方还能抓住曹操未来得及鸣金列阵的薄弱时机出兵,这样的组织能力和对战场时机把握,称呼一声天下奇才也不为过!

  兵虽然不多不精,但调遣能力却能弥补劣势!

  许县城外,战事一触即发。

  贾诩没有给曹操反应时间,十路兵马开始穿插,剩下的人则是呐喊助威。

  直接将五万屯田民的气势拉足了!

  兵不精?

  人多就行!

  兵不猛?

  有胆就行!

  若当年的张角得知贾诩有这样的本事,必然要将贾诩奉为太平道的天师。

  “撤!”

  曹操咬着牙,狠狠的盯着势如破竹一般的屯田民。

  征战多年,曹操从未想过,身经百战的精锐会被一群屯田民给追着打!

  贾诩也见曹操溃逃,遂来到许县城外,向城上的刘协行礼:“宣义将军贾诩,奉护军将军之令,前来救驾!”

  贾诩这个人精,知道若是独自贪功容易被怀疑身份和用意,故而继续打着郑牧的旗号。

  不论今后刘协和众公卿是否要论贾诩助李傕的罪,郑牧必然会力保贾诩,而贾诩在长安的时候,对刘协也多有护持,念及旧情也不会对贾诩惩罚太过。

  果然。

  刘协一听贾诩是奉郑牧的命令,连忙开了城门,让贾诩上城楼觐见。

  “宣义将军,护军将军如今在何处?”陈纪见到贾诩,连忙询问,刘协和众公卿亦是有询问的眼神。

  贾诩向刘协再次行了一礼,语气沉稳:“护军将军去兖州了。”

  兖州?

  刘协和众公卿纷纷愣住。

  “护军将军不是在荥阳吗?何时去的兖州?”陈纪疑惑再问。

  贾诩自然不能说郑牧是在拿许县的天子和众公卿当诱饵,遂道:“护军将军在荥阳屯田开渠,目的是为了迷惑曹操,寻求战机。”

  “至于具体何时去的兖州,诩并不知晓。护军将军曾有嘱咐,兖州若破,走投无路的曹操必然会来许县殊死一搏。故而让诩与建忠将军张绣暗藏城外,若见曹操奇袭许县,就聚屯田民护驾。”

  “陛下勿需担忧,曹操已经是丧家之犬,莫要被他给诓骗了。”

  刘协松了一口气,随即愤愤地道:“怪不得曹操要让朕降诏,承认曹操不是叛逆之臣,而是大汉的征北将军、兖州牧!”

  贾诩微微吃了一惊,暗叹这曹操麾下能人不少,遂道:“幸好陛下未轻信曹操的诡计,否则即便护军将军攻破了兖州,陛下的威仪也会受挫。”

  在贾诩舌灿莲花般的安抚下,刘协信心大增,心中再无惊惧之心,若不是贾诩引屯田民及时到来,刘协都有些坚持不住了。

  这惊惧之心一消失,刘协就感到一阵困乏,在光禄勋沮俊的护送下返回寝宫休憩。

  刘协一走,众公卿就围住了贾诩。

  一直不说话的杨彪直接开口询问:“贾文和,你真的是奉了护军将军的命令?”

  贾诩面不改色:“自然是!众人无需担忧,诩既奉了护军将军的命令,自然会退曹贼之兵。但屯田民毕竟只是民不是兵,还请诸位有兵的,能将兵马暂借给诩,同分救驾大功。”

  贾诩不但精,也会做人。

  这句同分救驾之功,顿时让众公卿的眼神变得热切。

  董承当即出列:“董某尚有五百精兵,愿助宣义将军一臂之力。”

  作为曾经的西凉将,董承是知道贾诩本事的!

  董承心中火热:若随贾诩击退曹操,陛下一定会同意纳董某女儿为美人的!

  有董承带头,王子服、吴硕等将也纷纷暂借兵马给贾诩,而文武公卿中有想要分功但又没兵**,或是让护卫加入,或是让子嗣加入。

  贾诩在许县城内得了两千步骑,遂直接在城内整兵。

  曹操虽然暂时退去,但贾诩很明白,曹操是不会因此而被吓退的。

  白日里只是仓促应战才被迫撤兵,待曹操整顿了兵马必然还会卷土重来。

  而事实也如贾诩预料,曹操在退兵十里后就开始埋锅造饭整顿兵马。

  被一群屯田民击退,这是曹操的耻辱!

  个人荣辱事小,坏程昱计策事大,曹操必须要尽快的掌握主动权,才能逼迫刘协降诏。

  到了傍晚。

  曹操探得屯田民已经自许县城下离开,不由冷笑:“这等计策只能用于一时,又如何阻拦曹某大军?”

  屯田民会离开,这并不难猜测。

  毕竟屯田民因为义愤而来,终归是要返回聚集地吃饭的,许县城中的粮食可管不了近五万的屯田民吃喝。

  即便有足够的粮食,也没有足够的柴火锅灶碗筷。

  “明公,那组织屯田民的人,必然也知道这计策的局限,昱料其定会在许县整军,不可小觑。”程昱语气凝重,显然对贾诩颇为忌惮。

  曹操心中不屑:“许县的兵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就算这用计的人善于调遣,又如何能抵挡曹操的精锐骁卒?”

  “今日攻城疲惫,让将士们先早早休憩,四更天再去打许县,趁着那些屯田民尚在睡梦中,一鼓作气攻下许县!”

  如果可以。

  曹操是想早些去打许县的,但麾下将士疲惫,而城头士气又正旺盛,只有趁着后半夜许县城头防备松懈的时候再去打,机会更大。

  程昱有些担心:“倘若那人今夜来劫营,又当如何?明公还得加强戒备。”

  曹操摇头:“就许县城内那点兵马,如何敢出城劫营?若是劫营失败,曹某即刻就能拿下许县,仲德无需疑虑。”

  程昱再劝:“明公,此人能引屯田民来救驾,必然也是善于用奇的;我等冒险来此,不可有丝毫懈怠,虽说许县的兵马不敢来劫营,可我等也输不起!”

  曹操仔细想了想,觉得程昱说的也有道理,万一这人是个胆大的,再劫自己一次,到时候士气低落想再拿下许县就难了!

  曹操令史涣亲自巡视营寨,其余人马全都原地休憩。

  就在曹操的兵马刚刚睡下,张绣就率五百骑兵到来,口中还大喊:“建忠将军张绣来劫营了!”

  史涣大惊失色,一面遣兵抵挡,一面向曹操禀报。

  “劫营?”

  “这个时辰?”

  曹操被惊醒,又仔细看了一眼天空高挂的残月,心中不由恼怒:“竟被此人料到了曹某的意图!”

  曹操也是善兵的人,张绣这个时候来劫营,还只带五百骑兵,明显就是故意来骚扰的。

  张绣来的快,去得也快。

  骑兵就是如此的嚣张,欺负的就是曹操没有骑兵。

  当初曹操在打陶谦的时候也是如此,派曹仁从郯城一路打到北部的诸县,也是欺负陶谦没骑兵。

  如今风水轮流转,曹操也是深感无奈。

  “若让将士再睡下,那张绣必然还要再来袭扰,不如趁机埋伏,吞掉这支骑兵。”曹操跟程昱商议后,推算出了张绣第二次袭扰的时间。

  果然。

  半个时辰后,张绣的骑兵又来了。

  这次张绣没能如愿劫营,不仅骑兵折损过半,若不是张绣跑得快,都得交代在此地。

  曹操当即喝令众将前往许县城池,要趁着张绣这次劫营失败一鼓作气的拿下城池。

  待破了许县城池,不论是让刘协降诏还是让刘协这个皇帝失去威仪,都能实现。

  程昱亦是这般想法。

  不论是曹操还是程昱,都没想到张绣的第二次劫营是有意为之。

  “先生果真神算,曹操果然追来了!”

  “还好本将反应快,否则这诈败就成真败了。”

  张绣在前方,看向紧追不舍的曹兵,嘴角泛起冷笑。

  待到了中途,张绣忽然转向,又杀向了曹操的营寨。

  “张绣又来劫营了!”

  曹操催兵疾行,粮草大部分都留在了营寨中,并未留下多少士兵看守。

  张绣的骑兵一冲,营寨的士卒压根挡不住张绣这两百余骑。

  “点火,让曹操见识文和先生的手段!”

  而此时的曹操,还未意识到营寨已经被张绣攻破,正一路疾行的赶往许县城。

  但曹操还未抵达许县城池,就遇上了贾诩的伏兵。

  “曹孟德,董某在此等候多时了!”董承拦路大笑,王子服吴硕等将也随之杀出。

  曹操脸色铁青:“此处竟有伏兵?那张绣不是袭扰,是诈败!”

  接二连三的算计,曹操心头的火气也越来越盛,此刻的曹操,不由想到了在徐州时处处被郑牧料算。

  “难道,郑牧已经回了许县?”曹操心中泛起一个猜测:“能在短时间内组织屯田民,又能料算到曹某的谋划,除了郑牧还能有谁?”

  这个猜测刚刚浮现,曹操就看到了“护军将军郑牧”的战旗。

  “真,真的是郑牧?”

  “郑牧一直都在许县?”

  “遭了!曹某中计了,郑牧故意在荥阳屯田开渠,就是为了引曹某来许县。”

  “郑牧既然出现在此地,郑牧的骑兵必然会饶曹某后方。”

  曹操的脑海中接连浮现猜测。

  仿佛是为了印证猜测一般,曹操后方的营寨起火了!

  “明公,我们的营寨被人偷袭了!”程昱看向营寨的方向,不由大惊。

  曹操的脸色变得更加难看:“立即撤回兖州!”

  程昱急忙拦住:“明公,这个时候回兖州,就功亏一篑了!应该是张绣,张绣又绕回去了。击溃这里的伏兵,还有机会再夺许县!”

  曹操心中焦急:“仲德,你没看到那是郑牧的战旗吗?我等中计了,郑牧根本不在荥阳,他一直都在许县,就等着我等来自投罗网!”

  “曹某早该想到的,能在短时间内调遣屯田民编队为军,又料到曹某要夜袭许县,故而提前袭扰诈败设伏,除了郑牧还能有何人?”

  “郑牧若不在许县,那天子又怎么有胆子披甲擂鼓?”

  “若不撤退,我等都得死在此地!”

  程昱顺着曹操手指的方向,也看到了郑牧的战旗,这心中更是惊疑不定:“怎会如此?郑牧故意在许县等着我等?”

  此刻的曹操和程昱,怎么也想不到贾诩会将疑兵之计玩的这么深。

  以至于种种迹象都在表明,郑牧就藏在许县!

  若郑牧是个如卢植一般玩正统兵法的,曹操还不会这般想,但偏偏郑牧就是个玩诡诈奇兵成名的,尤其是曹操,对郑牧的诡诈深有体会。

  以至于当贾诩借郑牧的名头玩疑兵之计时,曹操下意识的就认为在许县指挥作战的是郑牧!

  曹操当机立断下令撤兵,就连曹洪等人询问都不答,只是催促众将往雍丘而行。

  雍丘有大量的粮草在,足以让曹操得到足够的补给。

  虽说吕布在陈留,雍丘城也极有可能被吕布抢占,但曹操用兵玩的就是个奇字,这个时候返回雍丘,吕布又岂会想到?

  至于路上的补给,曹操这一路南下都是边打边抢,压根不愁补给。

  “曹操竟然撤了?”

  董承、王子服、吴硕等人愣在原地,有些不明白曹操为何会撤的如此快!

  “多疑的人,虽说足够谨慎,但同样也容易被算计。”贾诩面不改色的看向撤退的曹操,吩咐众将:“继续追击,莫要让曹操跑了。”

  董承面有难色:“宣义将军,我等兵马不及曹操精锐,埋伏还可以,倘若继续追击可能会被曹操反杀。”

  众公卿的私兵也不太想追。

  贾诩冷冷的盯着董承:“董承,杨奉跑了,杨定死了,种辑也死了,就你还在天子身边。老夫本以为你是识时务的,没想到也是这般愚蠢。”

  “曹操之所以会退兵,是误以为护军将军在许县,指挥你们的是护军将军!”

  “倘若你等不追,曹操很快就能发现端倪,因为护军将军若真的在许县,就不可能不追!”

  “护军将军若是奇袭兖州顺利,此刻也在返回许县的途中了,不趁机将曹操这支兵马吞掉,难道你们还想曹操再杀回许县?”

  董承等众这才回过味来。

  若让曹操觉察到不对劲杀回许县,就他们这些人,如何能抵挡?

  董承敏锐的听到了贾诩话中的另一个关键:“宣义将军,杨定什么时候死的?陛下不是放他离开了吗?”

  贾诩的目光扫向董承,语气多了几分森寒:“杨定死在宛城,老夫让张绣杀的,你也想试探老夫的宝剑是否锋利吗?”

  董承打了个冷颤,连忙低头服软:“董某不敢,这就去追曹操。”

  这老家伙,太狠了吧!

  董承对贾诩多了几分畏惧。

  如贾诩猜测的一般,曹操在撤退的时候也在思考郑牧是否真的在许县。

  然而,当探得董承王子服等人紧追不舍,曹操心中坚定了郑牧在许县的判断。

  若郑牧不在许县,就董承这些人岂会有胆子猛追不舍?

  董承等人一路追了曹操两天,但始终追不上曹操,倒不是董承等人怯战不前,而是这些兵马压根就比不上曹操兵马精锐,不论是战斗还是行军都是如此。

  探得董承等人一路气喘都要紧追不舍,曹操心中坚定判断的同时也更加的谨慎了。

  董承等人不足虑,曹操怕的是郑牧的骑兵会忽然杀到!

  “明公,昱总感觉不对劲。”两日的撤退时间,程昱也一直在思考。

  “哪里不对?”曹操凝声反问。

  程昱分析道:“既然郑牧藏在许县,那他的骑兵也应该距离许县不远。若真的是郑牧在许县,又岂会容许我等逃走?”

  “如今都过去了两日了,也未见到郑牧的骑兵!”

  “更可疑的是,郑牧若真的在许县,在得知陈国遇袭的时候,就应该通知陈留的吕布南下,但我等也未见到吕布的兵马。”

  “这难道不可疑吗?”

  曹操蹙眉:“仲德的意思,许县的人不是郑牧,而是有人在打着郑牧的旗号行计?可许县的不是郑牧,又为何有胆子来追?郑牧和吕布的兵马又在何处?”

  程昱的表情变得难看:“倘若,郑牧和吕布,去了范县。而许县行计的人是故意在迷惑我等的判断,用以拖延时间等待郑牧返回。”

  “这——”曹操脸色大变,有些认同程昱的猜测,但又不敢去相信程昱的猜测。

  若郑牧和吕布真的去了范县,范县必然抵挡不住!

  “不可能。”曹操语气多了阴沉:“郑牧这是在拿天子当诱饵,他就不怕料算失败,天子被曹某擒获吗?”

  程昱脑海中不由想起了戏志才对局势的判断。

  郑牧用兵,最善诡道。倘若在明公最疲敝的时候发动奇袭,明公可能一战就败。

  但很快,程昱又摇了摇头:“或许,是昱多虑了。郑牧的兵马依旧在荥阳,董承等人是在拖延时间。”

  就在曹操和程昱猜不透的时候,前方的兵马忽然变得骚乱。

  本就心情烦躁的曹操,见状大怒,速召曹洪:“子廉,速去查探,前军为何喧闹?”

  但还未等曹洪返回,前军夏侯廉就仓惶返回,语气多了惊恐:“大兄,前方有兵马拦截,是,是,是郑牧!”

  曹操大惊失色:“真的是郑牧?”

  一时之间,曹操和程昱的心情变得沉重,最坏的猜测出现了!

  阵前。

  郑牧持弓策马,烈日和烈风让郑牧的脸上多了黑色和粗糙:“看起来,牧的运气不错。贾文和果然没辜负牧的期望,有此战功在,司隶校尉非贾文和莫属了。”

  刘协虽然东归了,但长安也得有人坐镇。

  坐镇长安的人,必然是智勇双全的,既能理政,又能统兵,还得有足够的人望。

  曹操用的是颍川的钟繇,但郑牧并不想用钟繇。

  钟繇虽然能力不俗,但却未必是跟郑牧和刘备一条心,本就出身于颍川世家大族的钟繇若是在长安镇守个十几年,势力将会变得极其庞大。

  关中这地方,必须是郑牧或刘备能信任的人才能出任。

  然而现在,除非郑牧亲自镇守关中,刘备麾下无人能在关中独当一面。

  哪怕是鲁肃也不行。

  而现在,贾诩抓住了这次救驾的功劳,再以贾诩在西凉的名望,是镇守长安治理关中的绝佳人选!

  不论是华阴的段煨,还是依旧盘踞在长安的李傕,亦或者右扶风的马腾韩遂等西凉势力,以贾诩的能为,足以应付!

  而贾诩的出身、性格和经历也决定了贾诩不适合呆在许县与众公卿争权夺利,让贾诩在许县争权,贾诩宁可辞官,反而坐镇长安能让贾诩更有安全感。

  曹操来到前军,看着将旗下的郑牧,强忍内心的慌乱,朗声高喊:“子武贤弟,你这是从何而来啊?”

  看似在跟郑牧叙旧,实际上是在稳定军心以及套对手情报,曹操的套路郑牧很熟悉,毕竟郑牧也常用这伎俩。

  郑牧亦是朗声回应:“孟德兄,牧刚自范县而来,已将荀彧以及你麾下文武的家眷都生擒了,孟德兄放心,牧并未杀他们。只要你弃械投降,还是能与妻儿相见的!”

  曹操脸色一变,身后的文武也变得躁动。

  曹洪更是厉声喝道:“郑牧,范县距离荥阳千里之遥,就这点时间你也能攻破范县还出现在此地?你以为我等都是不懂行军的人吗?”

  郑牧随手指了指曹操身边的夏侯渊:“孟德兄麾下的夏侯渊都能六日行千里,牧难道还不如夏侯渊了?牧不愿在这等小事上争执,孟德兄久在袁绍麾下,想必对袁绍麾下的大将都认识,给你看个好东西。”

  许褚将挂在马鞍上的颜良人头,扔向了曹操。

  虽说时隔日久,但曹操还是能辨认出颜良的面貌,心中惊疑:“这是,颜良?”

  “孟德兄好眼力!”郑牧大笑:“说起来,孟德兄的军师戏志才,还真是个军谋奇才。不仅看破了牧的意图,还说动了袁绍。袁绍为了杀牧,更是派颜良统率骑兵三千藏在范县城中。”

  “只可惜啊,颜良有勇无谋!连袁绍都不曾小觑牧,颜良却敢小觑牧,也不知道袁绍得知他的上将军颜良和三千骑兵都阵亡了,会不会气得吐血。”

  “遗憾的是,戏志才因病而亡了,否则牧还真想招降戏志才。”

  “哦对了,在来见孟德兄之前,牧还顺便攻下了濮阳,只可惜让夏侯惇给跑了,甚为遗憾啊。”

  郑牧炫耀似的在曹操面前讲述这一战的功绩。

  曹操及麾下文武越听越是心惊。

  范县被破,荀彧等人被擒,戏志才死,濮阳城破,夏侯惇逃,颜良及三千骑兵阵亡.....

  这些自郑牧口中道出来的战绩,让曹操等人难以置信!

  “郑牧此子,最善欺诈,众人不可信其胡言!颜良是河北上将军,又有三千骑兵,岂会真的阵亡?”曹操冷哼一声,挥槊大喝:“拿个假人头,就以为能骗得了曹某吗?诸将齐上,生擒郑牧!”

  曹洪亦是大喝:“郑牧不过数百骑兵,有何可惧!”

  郑牧见曹操不准备再叙旧,眼神也多了几分肃杀:“曹军左翼最是薄弱,先破左翼,再断其军,不用理会曹操!”

  郑牧毕竟兵少,若是先针对曹操最强的中军,反而讨不得好处。

  用骑兵的穿插和迂回战术,先将曹操这支兵马给打散,才能寻到击破曹操的机会。

  丹阳骁骑对郑牧的战术风格已经非常适应了,命令一下达,数百骑兵就开始瞄向曹军左翼进行穿插迂回。

  曹兵本就连日疲惫,如今又遭到郑牧的骑兵穿插,饶是曹操和麾下猛将奋勇作战,也难以讨得好处。

  在装备不能碾压的时候,原野上步卒遇上骑兵,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

  郑牧不仅有骑兵,骑兵的装备还碾压了曹操的步兵。

  眼见几千步卒被郑牧的骑兵几阵穿插变得七零八落,曹操的眼中多了惧色。

  若曹操有辎重粮车,还能借助辎重粮车结阵,偏偏曹操这支步卒是轻装简行,走一路抢一路,这原野空旷的地方简直就是骑兵的活靶子!

  虽说有刀盾兵可以抵挡箭矢,但刀盾兵也不是万能,哪怕曹操在击败刘宠时抢了些强弩,此刻也难以发挥强弩的优势。

  因为郑牧压根就不给曹操的强弩兵反击的机会。

  颜良的骑兵被强弩兵射杀,那是因为不了解典韦的步卒中有强弩兵,吃了个暗亏,而善用强弩阴人的郑牧,又岂会不防着强弩?

  眼见步卒被冲散,曹操的细眼中满是悲愤:“曹某难道要亡于此地吗?”

  “父亲,不能再战了!”作为长子的曹昂,虽然跟着曹操在军中历练的时间不久,但也能看出眼前的战场形势。

  郑牧来到时机太让人难受了。

  曹兵又累又饿,士气又低迷;曹将又被郑牧炫耀的战绩动摇了,一个个都没多少战意。

  再这样打下去,等董承等人的兵马到来,就再也走不掉了。

  曹操咬着牙,终于下定了决心跑路。

  曹操一走,众将都默契的跟随,虽说是步卒,但曹操等战将大部分都是有战**。

  而剩下的步卒见曹操和战将都跑了,一个个也没了战心,大部分跟在曹操后面,少部分则是四散而逃。

  “追杀曹操!”

  郑牧毫不犹豫的改变了作战命令。

  普通的步卒杀再多没用,反而会浪费箭矢,追杀曹操及跑掉的战将才是最紧要的。

  “传令,长髯者是曹操!”

  众骑卒纷纷附和高呼,一时之间喝声震天,纷纷往曹操的方向而追。

  曹操低头躲过箭矢,咬了咬牙,将平日里自傲的美髯给割了。

  有眼尖的丹阳骁骑看到曹操割掉长髯,将其汇报给郑牧。

  郑牧冷笑:“再传令,红袍者是曹操!”

  一时之间,众骑士再次高呼“红袍者是曹操”。

  见射向自己的箭矢又变多了,曹操连忙将盔甲上的红袍扯掉。

  但此刻盯着曹操的眼睛很多,见曹操扯掉红袍,又响起了“短髯者是曹操”的喊声。

  “彼其娘也!”

  曹操忍不住大骂,美髯割了,红袍扔了,这短髯怎么应对?

  奔逃间,曹性一箭射中了曹操的战马后腿,战马哀嚎一声,几乎要将曹操给甩下去。

  曹操也顾不得战马受创,死命的鞭笞战****,吃痛的战马不得不继续奔逃,然而右腿中箭的战马又如何能长时间的奔跑。

  终于。

  战马支撑不住了,侧身倒下,曹操也被甩到地上。

  “我命休矣!”

  没了战马,两只脚如何能逃得过四只脚?

  绝命间,曹昂和曹洪紧急而来。

  “父亲上马!子廉叔父,速速护送父亲去青州!”曹昂利落的翻身下马,一把取下曹操的头盔,然后将自己的头盔给曹操戴上:“父亲保重!”

  曹操此刻也顾不得了,连踩了三次马镫才蹬上战马,回头看了一眼持枪而立的曹昂,曹操强忍悲愤,不管不顾的往青州方向而奔。

  曹洪虽然想将战马给曹昂,但想到曹操更应该被护卫,于是也强忍悲愤离去。

  见曹操和曹洪离开,曹昂挥槊大喝:“曹操在此,谁敢一战!”

  听到曹昂的声音,最前方追击的丹阳骁骑虽然有疑惑,但还是将曹昂给围住了,等发现曹昂不是曹操,曹操已经跑远了。

  众丹阳骑卒愤怒的看向曹昂,纷纷出枪刺死了曹昂,再次往曹操逃跑的方向追击。

  “曹操倒是有个好儿子!”

  得知消息的郑牧来到死去的曹昂面前,看着眼前跟自己年龄相仿的青年,郑牧微微轻叹。

  汉以孝治天下。

  虽说曹昂是敌人,但能以死换曹操生,这样的决然和勇气是值得钦佩的。

  曹操的大将都未必有这般的决然和勇气,曹昂却做到得了。

  “收敛尸身,让其与此地死去的人,同葬吧。”

  郑牧没有选择割掉曹昂的首级,而是让其跟死去的曹兵同葬。

  曹昂忠孝,死去的曹兵亦有忠勇。

  半日后。

  丹阳骁骑陆陆续续的返回,但无人追到了曹操。

  “文臣被擒,兵马尽失,妻儿皆被丢弃,这样的曹操,不足为虑!”郑牧不再去追击曹操,兖州本就乱,想要找一个有心逃窜的曹操,跟大海捞针没什么两样。

  如今的曹操,已经不值得郑牧去针对了。

  哪怕曹操逃到了河北依附袁绍,也掀不起多少风浪,如同袁术麾下的孙策一般,即便有猛虎之勇、狡狐之智,终究只是袁绍一家臣。

  除非曹操能将袁绍取而代之,但想将袁绍取而代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名望不足,如何能让袁绍麾下的世家大族依附?

  两日后。

  郑牧与贾诩相会。

  “此战若非宣义将军出手,牧难以将曹操彻底击败。牧有意举荐宣义将军为司隶校尉,坐镇长安,不知宣义将军可有出仕之意?”郑牧直言了心中想法。

  虽说有意让贾诩当司隶校尉坐镇长安,但还是得征询贾诩的意见。

  贾诩微微吃了一惊:“诩亦曾是西凉军的一员,护军将军让诩当司隶校尉坐镇长安,就不怕诩在长安拥兵自重?”

  郑牧大笑:“若宣义将军真要拥兵自重,牧反而很期待。牧也很想知道,若跟宣义将军正面对决,是宣义将军能料敌机先,还是牧更胜一筹。”

  贾诩见郑牧言语豪迈,丝毫不担心自己会在长安拥兵自重,心中更是惊叹,遂赞道:“护军将军一出手就将曹操彻底击败,胆识谋略武勇,不逊昔日冠军侯。陛下有护军将军在,当世群雄,无人能撼动陛下威仪了。”

  郑牧受了贾诩的赞叹,道:“有牧在,自然无人能撼动陛下的威仪,若有不服者,牧当亲往征讨!宣义将军还未回应牧的邀请,这司隶校尉你是当还是不当?”

  贾诩不答反问:“诩可以拒绝吗?”

  “不能!”郑牧直接否掉了贾诩的试探性询问:“若无宣义将军出任司隶校尉,牧就得亲往长安。这关东局势复杂多变,牧若去了长安难以策应周全。故而这司隶校尉你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若你拒绝了,牧只好行些小人手段,将宣义将军的子嗣都劫去襄贲城看押了。”

  贾诩无奈一叹:“护军将军都这般说了,诩又如何拒绝?只是朝中公卿未必会同意。”

  郑牧大笑:“谁敢不同意,牧就砍了谁!砍几个公卿,再让陛下降诏罚罪,牧再认罪受罚,如此一来,就不担心有流言说牧功高盖主了。”

  贾诩顿时无语。

  这公卿是能随便砍的吗?

  但仔细想想郑牧的功劳和刘协对郑牧的信任,若郑牧真的砍了几个公卿,刘协估计也只会象征性的惩罚郑牧。

  “此战过后,护军将军必将名震天下!”

  贾诩目光灼灼,内心也安稳了不少,郑牧越强,贾诩就越不担心自身安稳。

  “得游说段煨,助诩除掉李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