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第923章

小说:魂穿大宋:崇祯开局怒斩六贼 作者:东方笑笑生 更新时间:2025-11-13 03:42:01 源网站:2k小说网
  第923章

  崇祯十一年,盛夏。

  北伐战争,已进行了三个多月。

  与所有人预想中那摧枯拉朽、血流成河的场面不同,整个北方战场,陷入了一种诡异的、令人不安的平静。

  宋金两国的数十万大军,仿佛都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玩起了捉迷藏。

  大定府,宋军中军帅帐。

  岳飞正站在巨大的堪舆图前,手中捏着几份刚刚由踏白军斥候拼死送回的密报。

  他的脸上,不见大战在即的紧张,反而带着一丝成竹在胸的从容。

  “元帅,都布置下去了。”大将张宪走入帐中,抱拳禀报道,“踏白军的兄弟们,已经将您要的‘东西’,全都散出去了。”

  岳飞点了点头,目光依旧停留在地图上。

  自从踏白军百户长李四,以重伤为代价,带回了黄龙岗驿站的关键情报后,岳飞便彻底放弃了立刻挥师北上的念头。

  他敏锐地意识到,金国这头看似凶猛的巨兽,其内部的肌体,或许早已腐烂。

  一场单纯的军事胜利,远不如一场从内部瓦解敌人的战争,来得更彻底,也更稳妥。

  他制定了一个代号为“撒网”的庞大计划。

  这张“网”,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明网”,由张宪、牛皋等将领率领的数万前锋部队,化整为零,如同一群嗜血的狼群,在金国广袤的北方大地上,疯狂地撕咬着一切暴露出来的目标。

  驿站、粮队、哨卡、信使......他们不求攻城略地,只求“断其手足,乱其耳目”,将整个金国北方,变成一片信息的焦土。

  而另一部分,则是“暗网”,这张网,更加隐蔽,也更加致命。

  岳飞从宣抚司中,精心挑选了数百名通晓女真语、契丹语的吏员、伶人、商贩,将他们与踏白军的精锐斥候混编,组建成数十支“伪装商队”。

  这些商队,赶着装满大宋丝绸、瓷器、茶叶的马车,深入到金国腹地那些尚未被战火波及的村镇堡寨之中。

  他们白天,是笑脸迎人、斤斤计较的商人;

  到了晚上,他们则变成了最冷酷的间谍和最动人的宣传者。

  一个名叫“侯三”的伶人,便是这“暗网”中的一员。

  侯三原本是汴梁城里一个说评书的,因为嗓子好,记性佳,被宣抚司相中。

  此刻,他正坐在金国一个名叫“黑石镇”的镇子口,一家生意最好的酒肆里。

  他面前摆着一碗浊酒,一块醒木,周围,则围满了前来听书的镇民,其中有汉人,有契丹人,甚至还有几个休假的普通女真士兵。

  “话说那南朝天兵,为首的大元帅,姓岳名飞,表字鹏举!此人身高八尺,臂长过膝,有万夫不当之勇......”

  侯三说得唾沫横飞,将南京城里早已传遍的《岳侯演义》,添油加醋地讲了出来。

  他知道,直接说宋军的好,必然会引来金兵的怀疑。

  于是,他巧妙地将故事的核心,进行了一番“本土化”的改编。

  “......却说那岳元帅,并非为夺城池而来,只因听闻北地百姓,多受**酷吏欺压,上京城里的皇帝虽好,但下面的官儿,却把经给念歪了!就说那什么‘黄胡子’太守,强占民女;‘黑心肠’县令,私吞赈灾粮......岳元帅听闻,勃然大怒,这才发下天兵,说要‘清君侧,诛**’,还我北地一个朗朗乾坤!”

  侯三将那些被宋军斥候摸清了底细、早已民怨沸腾的金国地方官吏的恶行,安到了故事里,又将岳飞,塑造成了一个替天行道、专门惩治**的“侠客元帅”。

  这个故事,立刻就引起了在场之人的共鸣。

  “说得好!那‘黄胡子’早就该杀了!”一个汉人老农,激动地拍着桌子。

  “可不是嘛!我家的地,就是被‘黑心肠’给占了!”

  连那几个女真士兵,也听得连连点头。

  他们同样深受那些上层贵族官吏的盘剥与欺压,对这些“**”的痛恨,甚至超过了对南朝的敌人。

  侯三看着台下群情激奋的听众,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自己今天撒下的这颗种子,明天,就会在这些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当宋军的王师真的到来时,他们看到的,将不再是坚壁清野的敌人,而是箪食壶浆、翘首以盼的“解放者”。

  这,就是岳元帅的阳谋,用最温柔的方式,施行着最致命的战争。

  要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民心上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