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卷王的政策,我朝每日都要进行一场大朝会,地点在离太极宫不远处的太和宫。

  姜姜和父皇是最晚一个来的。

  她到的时候,文武大臣已全部到齐。

  穿着官服的官员们队列整齐,缓步入殿。

  文官官服绣禽,武将官服镶金,皆神色端凝,不苟言笑。

  众人依序而站,队列如林,鸦雀无声。

  她站在专门留的小门外,不知为何父皇不马上进去。

  直到她听见一声鲜明的钟鼓声。

  身侧的安公公忽然用那尖锐的嗓音高呼。

  “圣上驾到~”

  钟鼓齐鸣,声震云霄。

  姜政踏步,身穿黑金龙袍,在侍从的簇拥之下稳步踏入大殿,端坐在龙椅之上,珠帘微微晃动,遮住天子的面部神情,只觉一股无形的威压弥漫开来。

  姜姜从没见过父皇这么正经的样子了。

  她见到安公公给自己使眼色了,顺着看向台下,于是机灵的一拱手,迈着小短腿奔向了台下左边第一的位置。

  之前这里站着的是李丞相。

  她抬头仰望着李丞相,李丞相低头看着她。

  两人目光对视一秒,李丞相微微躬身,主动往后退了一步。

  丞相后面的人退了一步。

  第三排的人接着退。

  往后退的途中,有些人才后知后觉,原来这个朝堂上,多了一位太子。

  安公公的声音依然尖利。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姜姜站直,稍微尖了些耳朵。

  她其实对上朝的内容也超级好奇的。

  话音刚落,朝堂上安静了好几秒。

  平常争着吵着要表现的那些大臣们,如今却像是被人捏住了嗓子一般。

  百官之首的位置上忽然多了一个水平面低了所有人一头的小团子。

  小团子软乎乎的,看着憨态可掬,小脸粉嘟嘟,眼神里满透着清澈,让这群上了十几年朝的大臣们都不习惯了。

  就连早就拟好奏折,准备在朝堂上好好骂一骂人的御史,都有些犹豫起来。

  小太子上朝第一天,或许会害怕。

  要不然他明天再骂?

  大约过了十几秒的功夫,韩大人先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太子册封典礼已在准备之中,我等拟了三个日子,请陛下定夺。”

  太监把写了三个日子的纸条承上去,姜政看了一眼,挥挥手。

  “渝儿,你定。”

  姜姜反应了两秒,才发现父皇是在叫自己。

  对哦,她大名叫姜渝。

  也不推脱,矜持的露出了个标准8颗牙齿微笑,上前查看起来。

  殊不知,他和父皇两人的互动表现在众臣眼中,让那群没见过世面的大人们瞪大的眼。

  陛下何曾如此亲密地唤过某个皇子的名字?

  陛下竟然还把这么大的事情直接交给了太子来选?

  从这些小细节里流露出来的表现,果真如传闻中所说那般,陛下与太子殿下感情甚好,父女情深。

  一些人露出了欢喜的表情。

  特别是站在队伍最角落的宁琳。

  他们德王府早就已经绑上了太子殿下的船。

  只有太子殿下好,他们一家人才会好。

  陛下与太子殿下的感情越好,她就越高兴!

  在姜姜考虑的时间里,大臣们终于能名正言顺的将目光看向了太子殿下。

  他们早就注意到姜姜了。

  粉雕玉琢的小团子,被陛下手牵着手带到了大殿之上,若只是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谁都无法否认小团子的可爱。

  若他们家中有一个这样长相的孙辈,他们恐怕也会如陛下一般喜欢的不得了。

  只是太子殿下刚来,有一些有心亲近的大臣们仍然心有顾虑。

  现在上去拍马屁,会不会显得太谄媚啊?

  姜姜看着面前的三个日期,纠结的不行,小眉毛都皱在了一起。

  韩大人小心搭讪。

  “太子殿下觉得哪个日期比较好?若是都不喜欢,臣可以让他们再选好的送过来。”

  姜姜想着也怪麻烦的,随手拿起了中间的那一张。

  “就这个。”

  韩大人乐得笑开了花。

  “这个日子好,山中藏龙凤,意欲乘风起,就没有比这更好的日子了……”

  “说错了,应该是这一张。”

  韩大人连个磕绊都不打。

  “这个日子比刚才那个更好,山中藏龙凤,意欲乘风起,正适合太子殿下这样的……”

  听着那一串串夸人的话语,姜姜这个社牛都被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只是单纯的觉得18这天是上课日,不会占用了她的休息时间。

  还得多读书啊。

  读书人夸人的话语都能不重样。

  其他人恨的牙痒痒。

  好你个韩小人。

  做事的时候唉声叹气的,这下子倒是第一个舔过去,显着你了是不?

  于是又有一个姜姜事先背过,但是并不认识的大人上前。

  “太子乃国之根本,教育为重,不可疏忽,臣请奏,选太子之师,不拘是读书,书法绘画等也不可忽视。”

  好你个颜小人,仗着家里有个书法大师,给自己家的人谋福利是不?

  立马有人看不过去,撸着袖子上前。

  “臣附议,致远先生学识广博,品性高洁,正适合给太子为师。”

  “致远先生是你家的亲戚,当谁看不出你李老四的小心思不成?臣推荐明博先生……”

  “明博先生是你的老师,你这老家伙小心思也不欠……”

  场面控制不住的混乱了起来。

  一时之间,口水与唾沫齐飞,爷爷共爸爸一色。

  姜姜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有点不理解为何方才还风度翩翩气质高洁的大臣们,现在竟成了菜市场的鸭子。

  她听见身旁的李丞相温和道。

  “因利而聚,因利而散,太子殿下可是不适应?”

  “没有。”姜姜小大人般摇摇头,“就是觉得各位…还挺活泼的。”

  李丞相揣着手,笑了。

  趁着众人正在吵架没工夫理他们,悄悄与太子拉近了距离。

  “如今殿下是热灶,自然谁都想烧上一口,他们平常就这样,也就是一开始装的好,殿下被唬住了吧?”

  李丞相悄悄的指了指上头,和姜姜咬耳朵。

  “咱们平常不这样,上朝也不排队的,奈何上面传了话……殿下,你懂的哈。”

  姜姜揉了揉耳朵,只觉得耳朵痒痒的。

  她见过李丞相几次,以前怎么没发现,李丞相是一个有趣的老头呢?

  果然是丞相,和这些满口唾沫的大人一点都不一样。

  稳重啊!

  李丞相咳了一声。

  “臣认识一个人,很适合做殿下的老师……”

  姜姜:“……”

  姜姜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像母妃说的唐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