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向来神气的不得了的太子殿下,此时却委屈巴巴的坐在地上,满脸泪痕,抽抽嗒嗒,活像是被人欺负的狠了。

  一看到他,那眼里仿佛是突然有了光。

  “丞相大人,您可算是来了!呜呜呜孤怕是时日无多了。”

  李丞相哪里见过这种场面?

  君王受辱,是臣子无能。

  君王都说出这种话了,他哪还有站着的可能?

  神情凝重,拱手作揖。

  “殿下何出此言?究竟发生了何事?”

  姜姜抹了把眼泪,哽咽着说。

  “孤知道,孤单了这个太子背后有许多人不太服气,这些日子,总是有人在背后搞小动作,处处针对孤,前几日孤的母妃身边被安**了探子,今日二皇兄身边又有人巧言令色,试图离间二皇兄与孤的关系,还有人在父皇面前说哭的坏话,意图挑拨我们的父女关系,让父皇对孤失望,孤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丞相,您是朝中柱石,威望极高,您一定要帮姑揪出这些小人,还孤一个公道啊,要不然……孤就只能辞去这个太子之位了。”

  与此同时,角落里一个起居郎奋笔疾书,满眼都写着兴奋二字。

  堂堂太子被朝臣逼的自辞储君之位。

  这绝对是能流传后世的大新闻!

  李丞相扫到起居郎,心里瞬间敲起警钟。

  回答的不好,就要在史书上留名了!

  太子殿下以前也不叫起居郎来呀。

  “竟有此事?”

  李丞相眉头紧锁,面露怒色。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暗算太子殿下?殿下放心,老臣定会彻查此事,给殿下一个交代。”

  姜姜哭哒哒的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谐,又迅速被泪水掩盖。

  “丞相定要快一些,这些人太过阴险,孤实在害怕,不知道未来还会遭遇什么,您是父皇特地交代的辅佐之臣,也只有您能让孤安心了,您可一定要保护好孤,帮孤把这些坏人一网打尽。”

  伤心起来,说话还是这么滴水不漏。

  李丞相咬牙。

  “最多三日,必然给太子殿下一个交代!”

  姜姜:“孤当然是信丞相的呜呜呜呜。”

  借着抹泪的功夫,她对着大兄眨了眨眼,小脸上带着些狡黠。

  姜泊绝望极了,只能抬头望天。

  苍天呀,老师啊,对不住!

  学生再也做不了君子了。

  你们的教导,学生终究是没听进去!

  ……

  “妹妹觉得丞相知道幕后之人是谁?”

  打发走满脸愁容的李丞相和一脸赚到了的起居郎,姜姜坐在龙椅上洗脸。

  这姜汁的效果还挺厉害,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眼泪还是止不住。

  她鼻子红红的,眼睛也红红的,嗓子哭的还有点哑,在大兄心疼的目光中,狠狠擤了把鼻涕,拍拍小胸膛。

  “放心吧,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身后名声,他也会将此事解决好的。”

  李丞相那人就是个老狐狸。

  这朝堂上的事情没什么能够瞒得住他的眼睛。

  但很多事情他只是看在眼里,却并不会出手去管。

  但凡是他主动去管的事儿,要么就是其中有巨大的利益,要么就是能够稳固他的权利。

  讲的好听一点是明哲保身,讲的难听一点就是官场老油条。

  父皇大约也知道李丞相的性子,但人无完人。

  总的来说,李丞相的能力是在的,该办事儿的时候也不会出岔子。

  属于会投机他人造反,但绝不会自己领头造反的那一类人。

  今日姜姜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两人的切身利益已经绑定在了一起。

  李丞相绝对会尽心竭力的做好这件事。

  姜姜嘿嘿一笑:“这还是我从母妃身上学到的。”

  换成其他皇子公主,是放不下身段哭着要李丞相做主的,总觉得自己都是太子了,还向臣子开口,有点丢分。

  但受了母妃的影响,姜姜就从来不觉得太子是个多么厉害的名头。

  毕竟在母妃心里,皇帝也就那样。

  她不觉得太子尊贵,自然也不会自持尊贵。

  弯一弯腰就能解决那么大的麻烦,让自己轻松这么多,**才不做呢。

  而且认真说起来,她也没失去什么东西。

  反而是李丞相要劳心劳累。

  既然如此,示弱一会儿也不算什么。

  姜姜拍拍小**,站起来。

  “孤现在很伤心,今日的折子也不想看了,大兄一半,给李丞相送去一半吧。”

  嘿嘿,回去找母妃说话去~

  看着美滋滋的自家妹妹,姜泊一时半会儿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只觉得心情怪复杂的。

  过了很久很久他才明白,这种心情叫钦佩。

  ……

  李丞相一脸凝重的回了府。

  他先是把所有心腹都叫了过来,让人站成一排,一人一个脑瓜崩。

  把人打的一脸懵逼之后,才问。

  “最近谁动了宫里的钉子对太子殿下出手了?哪个蠢货!”

  众人自然是不认的。

  你一言我一语的推脱,谁都不肯担下这个骂名。

  李丞相却冷哼一声。

  “当我不知道你们的小盘算呢,今日我就把话放在这儿,动谁!也不能在这个关头动太子殿下!除非是不想要名声了!”

  “那些在宫里头有钉子的,让你们的人缩着脖子好好过日子,若是以后让太子抓住了谁的人,太子找上门来,老夫第一个杀了你们祭旗!”

  说着越想心里越不顺,又是一排脑瓜崩敲过去。

  如今宫里头的宫人大多分为两类。

  一些是最近几年才刚刚招进宫里的,大多表面上都身家清白,谁都看不出背后有哪个主子。

  还有一部分是在宫中待了许多年的,身后的势力更是盘根错节,一层又一层的理都理不清。

  家中有女儿在宫中做妃嫔的人家,有点实力的都会想办法送两个自己人进去,算是照顾女儿。

  有些人家这一代没有人在宫中做妃嫔,上一代却有姑娘留在了宫中,姑娘或许死了,但留下来的人脉都在。

  仔细算来,但凡是有点年头的人家,都在宫中有一两个钉子,不过随着年月变化,那些人还会不会听你的,又是另外一个道理。

  这些东西盘根错节,谁都有可能插上一手。

  所以太子一说到这件事儿,李丞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手下的这些人。

  “给你们三天时间,在宫里头有钉子的,把钉子撤出来,或者断了这层联系。”

  有人不乐意了。

  “丞相,这事儿有这么严重吗?”

  “咱们几个真没做这事儿,或许是朱太尉那头的人做的?”

  “我女儿还在宫里呢,我不能真不管她呀……”

  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将事情做到这种程度。

  想要在宫中留个钉子,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儿。

  一个长久的钉子就更难了。

  这下都拔了,再想培养一个担得起事的宫女太监,起码得10来年。

  虽说是同处于李丞相旗下,但人们都是各有盘算的。

  被拒绝了,李丞相气冲颅顶,正想训斥,却看到了某些人不耐烦的眼睛。

  他的心瞬间就冷了下来。

  在这一刻,他忽然就想到了师兄说的那句。

  利聚而来,利尽而散。

  他们追随自己。

  若自己的选择不再符合这些人的利益。

  如今支持着他的人,会不会有一天也会将他拖进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