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县令夫妻两听见珞宝的心声,十分不解。

  两人对视一眼,从各自眼神之中看出了懵懂。

  这丫头平时有事向来在心里诉说,压根瞒不过众人。

  这是咋了?

  担心他们夫妻两无法接受?

  莫不是……

  杜夫人脑袋一转,便想到了在京城待产的女儿,悄悄地在桌子底下攥紧了丈夫的手。

  阿云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她晓得每次珞宝说的心声,皆是即将发生的事儿,每次都十分准。

  一时间,她里头对珞宝要说的话,期待又害怕,但面上还维持着大家夫人的形象,面不改色的给沈老太夹菜。

  “算算日子,阿云也该生了吧?”

  “你们俩咋打算的?可要去京城瞧瞧?”沈老太方才自是听见了珞宝的心声,却不敢挑破。

  能让珞宝这般支支吾吾的,想必定不是啥好事。

  杜夫人闻言,叹息一声道:“阿云嫁的毕竟是户部尚书那一脉的分支,府上也十分富裕。”

  “等阿云生了,姑爷从京城送信回来,我便启程到京城陪阿云几日。”

  杜县令闻言,他晓得自家夫人担心闺女。

  “夫人莫要担心,如今,户部尚书在朝廷之中地位不低。”

  “想必分支也跟着受益,不可能一个下人请不起。”

  “夫人若实在不放心,到时候等阿云生了,咱从周县寻一个信得过的奶婆婆过去就是。”

  “不行!”

  珞宝听了两人的对话,连忙大声阻止道。

  众人听见珞宝的否决,纷纷扭过头看向珞宝。

  沈老太率先开口:“乖宝,为啥不行啊?”

  “莫非…”

  她并未往下多说。

  珞宝脑海之中思虑一番,还是决定将她感应到的事儿,避重就轻的告知杜舅跟舅妈。

  阿云姐姐对她是十分好的!

  她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两条生命陨落……

  “京城,阿云姐姐有危险哇!”

  珞宝断断续续半天总算吐出一句完整话。

  她嫌说话太慢,声音还发不明白,干脆就用了张心有灵犀符。

  让在场的众人全都能听见她心里的话。

  【方才算出来,阿云姐姐的丈夫不系啥好人呀。】

  【舅舅现在派人护送舅妈前往京城,说不定还能赶上阿云姐姐生产,救下阿云姐姐一命】

  在场众人听见珞宝的心声,面面相彪。

  杜先县令起身愣在了原地。

  原先他觉得自家姑爷待人十分真诚,这才同意了户部尚书府的提亲。

  若是当初,姑爷是珞宝所说的那般,他定不会将女儿嫁给他。

  这可如何是好……

  沈老三这时候开口:“嫂子,今一早靖王刚刚入京城,想必不久后京城会乱成一锅粥。”

  “阿云又是即将临盆,要是真出点啥事,那可不行啊!”

  “不如,便让府中的女侍卫跟嫂子往京城走一趟。”

  杜县令听了沈老三的建议,思虑一番,点头同意。

  【舅妈既然打算去京城,那便早些去,越快越好!】

  珞宝催促着。

  她实在不忍心告知舅舅舅妈她已然瞧出了阿云姐姐生完孩子之后的人生。

  刚将阿云娶进门之时,想必定是用心疼爱的。

  可……

  那渣男竟趁着阿云姐姐怀孕的时候,去那地方找女人。

  更可气的是,阿云姐姐本该足月生产,生产前一日被人算计。

  独自一人往一个方向去了,亲眼瞧见自家丈夫跟青楼女子幽会。

  一时间,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流产了……

  朝廷之中的太医来来回回进了好几波,最终哪个也没保住。

  如今,此事她已然知晓,自是要助阿云姐姐顺顺利利的迈过这一关。

  只是她不好直接将此事的经过告杜家,杜县令在京城多中,多少也是有些人脉的。

  后面的事儿,便让他们自己去查。

  沈老太听了珞宝的心声,算是明白了。

  “过两日听竹会运果树回来,到时候嫂子跟着听竹进京,也能安全些。”沈老三思考一番,同杜县令商量到。

  杜县令本就忧心京城之中的闺女,这孩子向来报喜不报忧。

  “哎。”

  “那等两日让府中的侍卫跟这马车,将阿云带回来养胎吧,我杜长安的女儿,绝不让宵小之辈欺辱!”

  他压抑着内心的怒火,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

  众人全都被杜县令这一举动,吓了一跳。

  “哎呀,干啥呀你!”

  “就不能盼闺女点好!”

  杜夫人娇嗔的瞪了他一眼,心里头盘算着去京城要带点啥。

  一顿饭下来,众人内心之中全是对阿云的担忧。

  ………………

  两日后,听竹总算带着一队人马出现在玉泉村村口。

  这些人马全是靖王府的侍卫,他们奉王爷之命,将周县几公里开外的树苗运送到玉泉村沈家。

  至于那些树苗是如何在不被沈家众人发现的情况下,从沈家后院运送到几公里开外的,他们不得而知。

  怕是只有听风自个晓得。

  “大娘,这些果树都是我家王爷回京城后,派人四处搜罗的。”

  “全是外域的果树,若是能种植出来,定能有销路。”

  听竹笑到沈家门口便开始喊沈老太,在沈老太的满脸惊讶之中,招呼同行的人卸车。

  不等沈老太说话,沈老二便从屋里走了出来。

  “老三早上走的时候特意交代过,想必今**们应该能过来。”

  “这两封信,有一封是老三给你的,有一封是给靖王的。”

  他严肃的将两封信交给听竹。

  听竹十分不解,他家王爷刚走没几日,沈家还是杜家就遇上事儿了?

  不应该啊……

  他打开信件一目十行,这才晓得是杜家的女儿在京城危险。

  “沈二哥,这事儿便包在我身上了。”

  他晓得轻重缓急,带领弟兄们在沈家吃完午饭,便往周县杜家去了。

  杜家好似早就收到了消息,马车已在府外侯着。

  杜县令拜托听竹路上定要照顾好他的妻子,在听竹的再三保证下,杜夫人身旁带着一个武婢,跟两个嬷嬷往京城方向去了。

  路上,听竹将珞宝塞给他的包裹,给了杜夫人。

  杜夫人打开包裹,看见包裹里的符纸愣了一下,上面是沈大伯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