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帮官员没有一个心思用在正道的,当初那批粮食路过咱周县的时候,我可是带人一袋一袋拆了检查的,全都是好米。”
“真没想到这群狗杂碎,竟敢背地里敢这等不地道的事儿!”
杜县令一提到这事儿,便恨的咬牙切齿。
要他说,当初北境那边的传言传到宫中之时,皇上便应该将兵部尚书跟户部尚书给砍了。
若非他两首肯,底下的人咋可能做出这等偷梁换柱之事!
等杜县令发泄够了,沈大伯这才开口:“杜兄,光发火也不是个法子,咱们啊还是得想想这事儿该如何办。”
“如今,咱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事与京城那两位有关系。”
“便只得另辟蹊径,多少也要给那两人的点教训!”
先前听了杜县令的话,本就有些义愤填膺,如今,便光想着该如何将此事闹到朝廷,再给兵部跟户部添上一把火。
让那两人付出代价!
杜县令听了沈大伯的话,果真没有那般生气了。
他叹息一声,手抵着下巴,思考沈大伯所说之事。
“沈兄,有何高见?”
沈大伯没想到杜县令会突然询问自个,见珞宝同他点头,这便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今时今日,与往日不同。”
“如今是敌在暗,我在明,王爷跟老三生死未卜,想必别有用心之人,定会再寻时机,试探此事。”
“不如咱们将这事儿拿到明面上,真当文武百官皆是**不成!”
“既然他们敢耍花招,那咱们就将此事闹大,让万民监督他们。”
“届时,他们在想在半路上行偷梁换柱之事,怕是难了。”
沈大伯将自个的法子说出,还不忘给杜县令分析。
杜县令听了他这番话,顿时觉着自个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沈兄说的对啊!”
“我这便回去写奏折,再联合京城之中的御史们,参那两杂碎一本!”
杜县令乐呵呵的同沈大伯说道。
临走前,他拍了拍沈老四的肩膀:“好在咱们运出去的第一批土豆,顺利到了北境军营,士兵们尚能靠这些作物填饱肚子。”
“沈四兄弟,功不可没啊!”
沈老四闻言,忙摆手道:“杜县令可不兴这么说啊!”
“我所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前线状况如何,咱们尚且不知,但若是我家种的土豆,能让前线的士兵们填饱肚子,那花出去的银子,付出的劳动,便值得。”
“再说了,当初咱们往山上种土豆,可是珞宝的注意啊!”
杜县令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他捏了捏珞宝的胖脸道:“要不说珞宝是小福星呢!”
不等吃饭,杜县令便急吼吼的离去了,一路骑马往县城去了。
他要连夜写奏折,再派人快马加鞭送入皇宫,如此,这奏折明日便能出现在皇上的御案上。
次日,户部跟兵部尚书一下早朝,家都没来得及回,便被皇上身边的大总管传话到了御书房之中。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到了不解。
皇上这个时候召见他们.....
莫非是猜到那批粮食的事儿是他们做的了?
很快,两人脑海之中又否定了这一想法。
他们布置此事布置的十分隐秘,换米的人都穿着山上土匪的衣裳。
即便北境军营的消息快马加鞭传到皇上耳朵之中,又能如何?
天王老子来了,这事儿都是土匪干的!
两人进入御书房,默契的掸了掸衣袖,给皇上行了个大礼。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皇上询老臣前来,所谓何事?”
兵部尚书邢文山率先开口询问道。
谁料,自打两人进来,皇上头都没抬一下,始终在翻阅手中的奏折。
两人足足的御书房之中跪了半个时辰,仲行内心庆幸他今日上早朝之前,绑了膝垫,不然跪到现在早就受不了了。
倒是邢文山,见皇上迟迟不开口,有些跪不住了。
他可是三朝元老,即便是太后娘娘来了,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一个新上任没几年的皇上,根基都不稳,竟敢如此对他!
“不知皇上召老臣前来,所谓何事?”他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
皇上闻言,总算是从奏折之中抬头了。
只见,皇上的手随意一挥,那奏折好似会辨识方向一般,不偏不倚的砸中了邢文山的额头。
顿时,鲜血直流。
“邢文山,仲行,看看你们两干的好事!”
皇上阴沉的声音从上首传来,一时间,御书房之中的太监宫女全部低头跪在地上,无一人敢抬头与皇上对视。
若有人抬头,便能瞧见皇上的眼眸之中,蕴**熊熊怒火。
邢文山捧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翻完,忙跪在地上。
“皇上恕罪啊,这事儿定是下面的人出了疏漏!”
“还请皇上给老臣时间,三日后,老臣定查明此事!”
皇上闻言,心中忍不住的冷哼。
这两老玩意儿还想着拖延时间呢?
他偏不能如了这两玩意儿的愿!
这两蠢货竟敢让人把虫米掺进送到前线军营之中的粮草里,约莫是平日在京城之中,日子过的太舒坦了!
“呵!”
“刑爱卿想的倒是挺好。”
“说来,北境军营的粮草,还多亏了常年生活在农村的沈家人。”
“若不是她们将种植在山坡上的土豆运送到北境军营,说不定....就因你们这批虫米,让边境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了!”
“邢文山,仲行,你二人该当何罪?”
行文山听了皇上的话,眼眸之中闪过片刻震惊。
沈家竟然种出了土豆?
不可能!
土豆在大晋的土壤之中根本无法存活,只能长在外域。
沈家真是走了**运了!
有朝一日,他定要亲自到玉泉村看看,那些个土豆到底从何而来!
“传朕旨意,沈家带领玉泉村村民挖土豆,十分辛苦,朝廷理应派人到玉泉村出一份力.....”
皇上欲言又止,看了两人好一会儿。
仲行抬头,正好撞上皇上的眼眸,四目相对。
“真没想到这群狗杂碎,竟敢背地里敢这等不地道的事儿!”
杜县令一提到这事儿,便恨的咬牙切齿。
要他说,当初北境那边的传言传到宫中之时,皇上便应该将兵部尚书跟户部尚书给砍了。
若非他两首肯,底下的人咋可能做出这等偷梁换柱之事!
等杜县令发泄够了,沈大伯这才开口:“杜兄,光发火也不是个法子,咱们啊还是得想想这事儿该如何办。”
“如今,咱们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事与京城那两位有关系。”
“便只得另辟蹊径,多少也要给那两人的点教训!”
先前听了杜县令的话,本就有些义愤填膺,如今,便光想着该如何将此事闹到朝廷,再给兵部跟户部添上一把火。
让那两人付出代价!
杜县令听了沈大伯的话,果真没有那般生气了。
他叹息一声,手抵着下巴,思考沈大伯所说之事。
“沈兄,有何高见?”
沈大伯没想到杜县令会突然询问自个,见珞宝同他点头,这便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今时今日,与往日不同。”
“如今是敌在暗,我在明,王爷跟老三生死未卜,想必别有用心之人,定会再寻时机,试探此事。”
“不如咱们将这事儿拿到明面上,真当文武百官皆是**不成!”
“既然他们敢耍花招,那咱们就将此事闹大,让万民监督他们。”
“届时,他们在想在半路上行偷梁换柱之事,怕是难了。”
沈大伯将自个的法子说出,还不忘给杜县令分析。
杜县令听了他这番话,顿时觉着自个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沈兄说的对啊!”
“我这便回去写奏折,再联合京城之中的御史们,参那两杂碎一本!”
杜县令乐呵呵的同沈大伯说道。
临走前,他拍了拍沈老四的肩膀:“好在咱们运出去的第一批土豆,顺利到了北境军营,士兵们尚能靠这些作物填饱肚子。”
“沈四兄弟,功不可没啊!”
沈老四闻言,忙摆手道:“杜县令可不兴这么说啊!”
“我所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前线状况如何,咱们尚且不知,但若是我家种的土豆,能让前线的士兵们填饱肚子,那花出去的银子,付出的劳动,便值得。”
“再说了,当初咱们往山上种土豆,可是珞宝的注意啊!”
杜县令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他捏了捏珞宝的胖脸道:“要不说珞宝是小福星呢!”
不等吃饭,杜县令便急吼吼的离去了,一路骑马往县城去了。
他要连夜写奏折,再派人快马加鞭送入皇宫,如此,这奏折明日便能出现在皇上的御案上。
次日,户部跟兵部尚书一下早朝,家都没来得及回,便被皇上身边的大总管传话到了御书房之中。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的眼神之中看到了不解。
皇上这个时候召见他们.....
莫非是猜到那批粮食的事儿是他们做的了?
很快,两人脑海之中又否定了这一想法。
他们布置此事布置的十分隐秘,换米的人都穿着山上土匪的衣裳。
即便北境军营的消息快马加鞭传到皇上耳朵之中,又能如何?
天王老子来了,这事儿都是土匪干的!
两人进入御书房,默契的掸了掸衣袖,给皇上行了个大礼。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知皇上询老臣前来,所谓何事?”
兵部尚书邢文山率先开口询问道。
谁料,自打两人进来,皇上头都没抬一下,始终在翻阅手中的奏折。
两人足足的御书房之中跪了半个时辰,仲行内心庆幸他今日上早朝之前,绑了膝垫,不然跪到现在早就受不了了。
倒是邢文山,见皇上迟迟不开口,有些跪不住了。
他可是三朝元老,即便是太后娘娘来了,也要给他三分薄面!
一个新上任没几年的皇上,根基都不稳,竟敢如此对他!
“不知皇上召老臣前来,所谓何事?”他又重复了一遍方才的话。
皇上闻言,总算是从奏折之中抬头了。
只见,皇上的手随意一挥,那奏折好似会辨识方向一般,不偏不倚的砸中了邢文山的额头。
顿时,鲜血直流。
“邢文山,仲行,看看你们两干的好事!”
皇上阴沉的声音从上首传来,一时间,御书房之中的太监宫女全部低头跪在地上,无一人敢抬头与皇上对视。
若有人抬头,便能瞧见皇上的眼眸之中,蕴**熊熊怒火。
邢文山捧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翻完,忙跪在地上。
“皇上恕罪啊,这事儿定是下面的人出了疏漏!”
“还请皇上给老臣时间,三日后,老臣定查明此事!”
皇上闻言,心中忍不住的冷哼。
这两老玩意儿还想着拖延时间呢?
他偏不能如了这两玩意儿的愿!
这两蠢货竟敢让人把虫米掺进送到前线军营之中的粮草里,约莫是平日在京城之中,日子过的太舒坦了!
“呵!”
“刑爱卿想的倒是挺好。”
“说来,北境军营的粮草,还多亏了常年生活在农村的沈家人。”
“若不是她们将种植在山坡上的土豆运送到北境军营,说不定....就因你们这批虫米,让边境的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了!”
“邢文山,仲行,你二人该当何罪?”
行文山听了皇上的话,眼眸之中闪过片刻震惊。
沈家竟然种出了土豆?
不可能!
土豆在大晋的土壤之中根本无法存活,只能长在外域。
沈家真是走了**运了!
有朝一日,他定要亲自到玉泉村看看,那些个土豆到底从何而来!
“传朕旨意,沈家带领玉泉村村民挖土豆,十分辛苦,朝廷理应派人到玉泉村出一份力.....”
皇上欲言又止,看了两人好一会儿。
仲行抬头,正好撞上皇上的眼眸,四目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