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两个多钟头,教室终于恢复了正常样貌。

  虽然破旧,但至少不再阴暗。

  叶文华带着冯卫东环视一番,发现还缺课桌椅,于是计划找木匠赶制一批。

  “学生也有十几个,再多来几个也能塞下,课桌不够就挤着先用。”

  冯卫东在一旁边擦汗边点头,顺手拿起粉笔在那黑板上写了几个行书字。

  “先写两个试试看,这干不干净。”

  几个围观的村民看着他那写字姿势。

  还真挺像那么回事,顿时暗暗松口气。

  有调皮小孩凑近黑板,看见这审美不错的字体。

  试着念了一声却发音不准。

  冯卫东笑着纠正,说要音准口开方圆,不要含糊过去。

  王建国见状再度啧啧称奇,觉得这年轻人还真能耐,看起来不像半桶水。

  “不错不错,先帮孩子们把拼音抓牢,别弄得大眼瞪小眼。”

  叶文华看势头良好,心里也开心。

  拍拍冯卫东让他在村里先找个地方住一晚。

  “回头把厂里的空房收拾下,给你安排个宿舍,省得跑来跑去。”

  冯卫东连声答谢,说自己不可挑三拣四,只要有张床就行。

  那之后,叶文华立刻去找木匠,下单十几套桌椅,还给了点定金让他赶工。

  木匠满口爽快答应,可面对如此量仍需要时间,被催也只能尽力。

  “成,你最多给我两天,我把最急需的先交付。”

  叶文华拎着布袋饼干回到教室,感觉自己下一步要赶紧弄几本教材。

  “光让孩子学算盘和识字还不够,起码要有教材才系统。”

  他顺手把几份旧课本扔给冯卫东,里面也就算术和认字的基础知识。

  冯卫东认真翻阅了几页,说内容确实简单,但对小学生够用了。

  “等明年,我自己也想参加高考,到时还请你多指点。”

  叶文华愣了下,不由得笑着回答,你别谦虚,感觉你比我学问扎实。

  两人闲聊两句,王建国猛地探头进来。

  吼着说又有车子等着装货,厂里少个人手。

  叶文华警惕起来,匆匆与冯卫东别过,让他先做好开课准备,然后飞奔返回厂区。

  接下来几日,村里工厂建设和教室修缮同步进行,场面依旧忙乱。

  大伙习惯了这种快节奏,起床就干活,饭后继续忙碌,连下午小憩都省掉。

  等到了约定好的时间,木匠送来简单课桌椅,孩子们欢呼雀跃抢先占位。

  冯卫东头一回站在讲台,拿着木棍当教鞭,先写了几个生字给孩子看。

  场下稀里哗啦一阵拍掌,有些甚至不太懂读音,也要跟着瞎喊。

  王秀兰拎着水壶路过,瞧见这场景感慨不已,喊叶文华过来看看。

  叶文华隔着窗户瞟了眼,看见那些孩子坐得端端正正,冯卫东在上边耐心讲解。

  这一幕让他心中很是畅快,觉得自己一番努力没有白费。

  “厂子赚不赚大钱,先不管,看到这些小家伙读书就足够欣慰。”

  正自沉浸其中,王建国跑来扯他胳膊。

  说工地那边砖出了点问题,需要赶紧解决。

  叶文华失笑摇头,拍了拍裤腿上的灰,撒腿就往工地冲。

  来到现场,果然看到一堆工友围在墙边。

  嚷着说砖强度不够,容易掉渣。

  工头也急得满头大汗,据说这批砖是外地小窑场烧的,不敢保证质量。

  叶文华翻看几块样本,用手随意掰了掰,果然很松散。

  “这可不能用在承重墙,必须换成更结实的砖。”

  王建国心痛钱,黑着脸询问如何补救,是不是能在表面抹厚水泥。

  叶文华瞪他一眼,语带斥责说这工程马虎不得,回头要出大乱子。

  “现在拆了也比后患无穷好,你去联系靠谱的窑场,补足材料赶紧运来。”

  师傅们再次撸起袖子出动,拆除那几面问题砖墙,重设模板和脚手架。

  废弃砖块东一堆西一堆,看得王建国直咬牙。

  嘴里反复念叨“这又一笔损失。”

  叶文华仍很坚决,不容含糊,生怕未来教学楼和厂房出了安全隐患。

  夜里加班赶进度,总算把拆卸补救工作做到一半,现场雷声滚滚又下起大雨。

  人人撑伞或披袋子,四处忙着遮盖建材,王秀兰等人也带着手电帮忙。

  泥泞地面难行,脚下滑来滑去,很多人险些摔倒,可仍没一个想要停工。

  “别慌,把木板盖在砖上,再拿塑料布捂住。”

  呼喊此起彼伏,风雨中满是人影晃动,灯光晃得人眼花。

  天亮时地面到处是水洼,但大家干劲不减,继续热火朝天抢工。

  王向阳踏着浑水过来报告,说镇里又来了一批木料,但需要先付清款项。

  叶文华拢了拢额前湿发,只能抓紧让财务算账,尽快准备钱给人家。

  “希望这次别再出篓子,咱时间不多了。”

  雨后工地更加泥泞,但速度却丝毫不慢,一砖一瓦都在飞快组装。

  这几天里,村里不少闲散妇女也过来帮忙。

  看见这么大工程,忍不住想分杯羹。

  有人主动卖盒饭,也有人收集废料搞二次利用。

  甚至还有小摊贩来摆摊卖衣服。

  “瞧瞧,这里人多热闹,肯定好卖。”

  叶文华见状倒也没阻止,只要不影响施工,就随他们折腾。

  眼见主体渐渐封顶,王建国兴奋不已,嚷着再有三四天就能内外装修。

  “我估摸这工厂好后,村里还真能迎来一大波发展,孩子学业也能兼顾。”

  叶文华却留心着细节,叮嘱别大意收尾,要让房顶牢固再牢固。

  “货物有时要堆高,别小看厂子的承重量,安全最重要。”

  又过了两三天,大工厂轮廓已然成型,地面通道也踩得结实。

  叶文华吩咐工友把缝纫机陆续搬进去。

  准备先行测试一下操作空间。

  与此同时小教室那边,冯卫东已正式开讲。

  小孩们念得朗朗,村里人听了倍感踏实。

  “总算把孩子带上正轨,再不是荒废时间了。”

  下午王建国发来消息,说大厅这边还缺几张大工作台,得请木匠扩增。

  叶文华不惊不忙,只径直开皮卡跑一趟镇上,顺便看看有无新机床可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