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王建国也出来,跟两人热情地寒暄。

  “老李,老周,路上辛苦了吧,快进来喝口水。”

  “等会我们把袜子和一些新玩意儿一块让你们瞧瞧。”

  那叫老李的商人,长着一双精明的小眼睛,满脸笑容。

  一双手在衣襟上抹了抹,然后就往屋内走。

  “有什么新玩意儿?上回咱们合作的时候。”

  “咱大伙就说想找点独门货,你们这就搞出来了?”

  王建国嘿嘿一乐,上前推开被人堵住的门。

  带着他们往里头挤,回答几句,言语里透着自豪。

  “可不就是,看看这些手套帽子。”

  “不过才做了一批,不敢多做,我家文华说先让你们带点出去试卖。”

  “如果可是好销,那就多来拿。”

  一听是手套和帽子,那名叫老周的商人立刻竖起耳朵,嘴里念念有词,仿佛一听见能赚钱,就亢奋起来。

  “兄弟,这玩意儿啥价,卖不卖得动,现在虽然说天气渐渐要凉。”

  “但也没凉到非买不可的程度吧。”

  王建国往后喊了句,让里头忙活的叶文华赶紧出来。

  自己则先接过一只“叶子牌”手套给他们看。

  “老周你看,这手感不赖,咱们给你们的批发价是五毛一双。”

  “如果一路卖到县城或者市区,兴许能卖到八毛一双,也可能是一块,这纯看你们的本事。”

  老李一听这定价,立马挑眉,和老周对视了几眼,两人轻咳了声,却没立马拍板答应,鬼精一样互相打眼色。

  “王兄弟,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生意。”

  “五毛一双,这成本是不是偏高了点,就算能卖到八毛,去掉车费损耗,咱们能剩多少?”

  王建国撇撇嘴,直接甩出一句狠话,不带半点犹豫。

  “爱要不要,咱们自己留着卖,反正现在合作也不是你们一家。”

  “如果你们看不上,就给下家留机会。”

  老周和老李被堵了一下,顿时尴尬地笑。

  忙说别别别,这还得再商量商量,不要这么绝对。

  正说着,叶文华挤进来了,手里拿着几只帽子,连声招呼这两位商人别客气,有啥就敞开聊。

  老李看叶文华来了,也不藏着掖着。

  把心里担忧说了出来,觉得如今市面上钱不多,怕这些东西销不快。

  叶文华敲了敲桌面,扫过各个角落。

  看见还有几个伙计在好奇地盯着那堆帽子,就示意他们过去先看看货式。

  “老李,你自己摸摸帽子,手感还不错吧。”

  “毛料虽然不是高级货,但也算经用,颜色做得鲜亮。”

  “专门吸引那些想图便宜又想保暖的人。”

  老李摸了摸帽子的里层,发现厚度不算太差,嘴上嘀咕。

  “这戴到深秋正好,确实不错,但价格可得再聊聊。”

  叶文华也不惯着他,全当是一场谈判。

  把底线摆出来,让对方知道自己不差这点生意,大不了自己找别人。

  “老李,看你也是个老江湖,咱们给你们五毛批发。”

  “等过上几个月到了深寒季节,帽子手套需求肯定疯涨。”

  “那个时候你们再回来要货,谁知道咱们是不是还这个价?”

  老周一听这话,心里猛地一紧。

  他俩是跑商贩的老手,知道这种季节性的东西。

  在气温降下来后,常常会卖得极其疯狂,到时候供不应求,还得更高价。

  两人交换了下眼神,嘴里还在故作矜持。

  想再压压价,可叶文华已经不耐烦了。

  随手端起一只做好的“叶子牌”手套给他们瞧。

  “要说便宜,咱做不了,但要说耐用好看。”

  “这玩意儿贵三五毛也是有人抢着买,当你们遇上那种怕冷的顾客。”

  “一块钱一双都说不定卖得出去,相比之下,你们掏五毛进货不算亏吧。”

  老周又掂了掂那帽子,心里盘算利弊。

  最后点头称是,老李也只好附和,不敢再忽悠,说行行行。

  咱就先拿个两百双手套加上五十个帽子试卖。

  如果好卖,会在三天后再来。另外再把袜子那边的货照常装走。

  叶文华哼了一声,一回头就让王建国开单子。

  把数量写清楚,现在的生意就这么定,不再磨叽。

  “老李,老周,就这么定了吧,你们先试卖。”

  “如果卖得快,切记别等着用完货再来。”

  “我们这边生产效率也得跟上,你们好卖,咱们这边才能不停供。”

  老李扯开嗓子,把跟来的伙计招呼过来。

  让他们赶紧往车上装货,手脚麻利别耽误,说完还回头冲叶文华一笑。

  “文华兄弟,你可真够爽快,下回咱们就认准你这‘叶子牌’。”

  “如果这边市场火,我们一定再多带点人来拿货。”

  王建国在旁插话,催促他们别光说,先把钱给结了。

  于是那两位商人赶紧数出了货款,然后带着一车货呼啦啦走了。

  随着商人离开,屋子里瞬间松了口气。

  妇女们依然没停下,继续做手套和帽子。

  想看看后面这批东西能不能靠着镇里或其他来收货的商人继续扩大。

  叶文华瞧见这场景,心里一阵兴奋。

  他在心里飞快盘算。

  如果这东西能够在市场上卖起来,收益极可能比单干袜子还好。

  “春云婶,让大家继续赶工。”

  “不怕卖不掉,就怕需求来了,咱们没货可卖。”

  春云婶没多嘴,立即招呼大家盯紧机器。

  小心别出错,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别停下浪费时间。

  一转眼到了夜里,大伙吃了口饭,又陆陆续续回来加班。

  因为这几天工厂的产量大增,赚到钱的人也多。

  年轻人干劲冲天,一晚上赶出了几十双新款手套,和十来个暖棉帽。

  墙角堆成了一座又一座小山。

  旧机器那边也没闲着,虽然慢。

  但做出的袜子依然紧销,特别是一些老辈儿手工细。

  能做出花纹精致的袜子,价格稍微贵点,可也不错。

  王向阳摸了摸那堆帽子,嘴里啧啧称奇,开玩笑似的喊着。

  “文华,这生意要是一直这么火,咱们村的人都能能过上好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