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第647章

小说:四合院:我的老婆是徐慧珍 作者:黄宾 更新时间:2025-07-24 20:31:30 源网站:2k小说网
  ();

  他与大领导夫妇一同围坐在铺着精致桌布的餐桌旁,柔和的灯光如薄纱般洒下,为他们的身影钩勒出一圈温暖的光晕。三人享受着这温馨的时光,每一口饭菜都伴随着轻松愉悦的交谈,那些生活中的琐碎趣事、工作里的点滴感悟,都化作言语,在餐桌上流转,满是家的味道。

  在用餐过程中,何雨柱又将自己在南方的经历挑选了一些适宜讲述的部分,娓娓道来。

  他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在南方街头的所见所闻,那些新奇的风土人情,比如街边阿婆手工编织的精美竹篮,每个花纹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热闹的集市景象,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琳琅满目的特色小吃,让人应接不暇。

  他的讲述如此生动,大领导夫妇仿若身临其境,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对他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对他这些年的经历多了几分感慨。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知不觉间,夜幕已然深沉,指针悄然指向了晚上九点。墙上的挂钟,仿若一位不知疲倦的时光守护者,发出清脆的“滴答”声响,一下又一下,好似在轻声诉说着,又一段宝贵的光阴即将悄然溜走。

  何雨柱抬眸望向挂钟,意识到时间已然不早,脑海中迅速浮现出明日堆积如山的事务,件件都亟待他去处理。他不敢再有丝毫耽搁,赶忙礼貌地站起身来,脸上洋溢着谦逊且温和的微笑,向着大领导夫妇拱手,言辞诚恳地道别。

  大领导夫妇与何雨柱这段时间的相处,愈发觉得他谈吐不凡、行事妥帖,心中满是欣赏与认可。此刻见他要走,心里着实有些不舍,可他们也明白,何雨柱身为大忙人,平日里诸事缠身,自是身不由己。

  于是,大领导夫妇微笑着欣然应允,眼中满是关切,还不忘细心叮嘱他:“小何啊,这大晚上开车可得多留个心眼,注意安全。往后有空,一定要常来家里坐坐。”

  何雨柱谢过领导夫妇的关怀,转身走出房门,来到街边停着的汽车旁。他熟练地打开车门,坐进驾驶座,发动引擎。汽车缓缓启动,在如水的夜色中平稳前行。街边的路灯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依次点亮,昏黄的灯光洒下,将车身的影子越拉越长,一路延伸至远方,恰似一幅宁静又悠长的夜行画卷。

  在何雨柱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里,文丽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占据着最为重要且柔软的位置,成为他心底最深的牵挂。

  文丽身为徐慧真的表亲,在青春韶华之际,尚未披上婚姻的嫁衣,便怀揣着满腔炽热的爱意,义无反顾地选择与何雨柱携手同行。

  那些岁月,恰似荆棘丛生的荒野,艰难困苦如影随形,生活的重担无情地压在两人肩头。然而,文丽却似那傲雪绽放的寒梅,无论风雨如何肆虐,始终坚定地守在何雨柱身旁,不离不弃,用她的温柔、坚韧与陪伴,为身处寒冬的何雨柱送去源源不断的温暖。

  这份超越世俗、纯粹至极的深情厚意,仿若春日里最和煦的暖阳,毫无保留地倾洒光芒,不仅照亮了何雨柱前行的道路,更让他在心底深深珍视,成为他在这纷繁复杂、充满挑战的世事中奋力拼搏的强大动力,支撑着他一路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时光悄然流转,何雨柱凭借着在生活中积攒下的丰富人脉,以及自身聪慧过人的头脑,暗自思忖、精心谋划,略施巧妙小计。他巧妙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凭借着自己的真诚与智慧,成功地为文丽调换了工作。

  新的工作环境犹如世外桃源,宽敞明亮的办公空间,宜人舒适的温度,同事们友善亲切的笑脸,一切都令人心生愉悦。工作强度也大幅降低,不再有往日的忙碌与疲惫,繁琐的任务量锐减。

  如此一来,文丽终于从往日繁重的工作枷锁中解脱出来,拥有了些许宝贵的闲暇时光。于是,她便能常常抽出时间,满心欢喜地奔赴与何雨柱的约会。二人相聚的时刻,或漫步于宁静的街头巷尾,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趣事;或并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静静地享受着彼此的陪伴。

  随着相聚次数的增多,他们之间的感情愈发深厚,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成为了两人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

  暮色像一层薄纱,悄然笼罩了整个房间,昏黄的灯光在这黯淡中摇曳不定。当何雨柱用力推开吱呀作响的房门,踏入房间的那一刻,屋内弥漫的沉闷气息扑面而来。

  文丽正独自坐在床边,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落寞。听到声响,她先是冷哼一声,那声音里满是怨怼,随即像个倔强的孩子般,迅速将脸转向一旁,身子也跟着微微侧过去,仿佛何雨柱是空气一般,根本不值得她再多看一眼。

  她今日等了许久,从午后的阳光明媚,一直等到夕阳西下,满心期待他能早些回来,可那扇门却始终紧闭,每一次的落空都让心中的委屈与不满悄然积攒,渐渐汇聚成了此刻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漠。

  然而,何雨柱的脸皮向来颇厚,这些年在社会的浪潮中摸爬滚打,风里来雨里去,早就练就了一身应对各种状况的本事。面对文丽这般冷若冰霜的态度,他并未感到太过尴尬。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大踏步上前,动作极为娴熟地一把搂住文丽,手臂顺势紧紧环住她的肩膀,仿佛要将她的委屈都一并驱散。他的声音温柔得如同春日里拂过湖面的微风,带着丝丝缕缕的暖意,轻声说道:“究竟是谁惹得我的宝贝如此生气呢?快告诉我,我定要去狠狠地揍他一顿!”说罢,他还故意皱起眉头,眼睛瞪大,那故作凶狠的模样,配上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几分孩子气的俏皮,试图打破这压抑的气氛。

  文丽闻言,胸脯剧烈地起伏着,气鼓鼓地嘟囔道:“你去呀!那个让我生气的人,名字就叫做何雨柱。他呀,平日里看着人模人样,实则是个不折不扣的负心汉呢,所作所为简直就是现代版的陈世美!我对他一片真心,换来的却是这般对待。”说着,眼眶里迅速泛起一层薄薄的泪花,那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摇摇欲坠,显然是真的伤心到了极点。

  何雨柱见状,心里“咯噔”一下,赶忙装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先是眉头紧紧拧成个“川”字,抬手在自己的脸颊上轻轻拍打了两下,嘴里还念念有词:“哎呀呀,都是我不好,是我猪油蒙了心,让你受这么大委屈了。这样行了吧,我的姑奶奶,你还在生气吗?”那夸张的动作,配合着极为诚恳的语气,任谁看了,都觉得带着几分哄小孩的意味。

  就在这时,文丽原本还沉浸在悲伤中的情绪陡然一转,突然猛地转过身来,像是下了极大的决心,双臂用力地紧紧抱住了何雨柱,两只手在何雨柱的后背上都揪得泛白了,仿佛生怕他会突然消失一般。

  与此同时,两行清泪悄然顺着她的脸颊蜿蜒滑落而下,恰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地滴在何雨柱坚实的肩头,转瞬便洇湿了一小片衣服,晕染出一片深色的痕迹。她满心悲戚,将头深深埋在何雨柱温暖的怀里,身子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着,似是要将长久以来积压在心中的委屈与如潮水般汹涌的思念,都通过这颤抖尽情宣泄出来。

  何雨柱瞧着她这般模样,只觉心口一阵揪痛,心疼不已,忙伸出手,轻柔地**着她的后背,动作舒缓而温柔,仿佛这样便能将她的伤痛都一一抚平。随后,他微微俯下身,凑近她的耳畔,轻声安慰道:“要不这样吧,等我离开的时候,你跟我一起走吧!咱们寻个新地方,重新开始。”李明话语中满是期待,眼神里闪烁着憧憬的光芒,那炽热的渴望仿佛要将空气点燃,他满心盼望着能与她时刻相伴,携手走过未来的岁岁年年。

  然而,文丽听闻此言,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一头乌黑的长发随之轻轻摆动。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舍与眷恋,如同春日微风轻拂湖面,泛起层层涟漪,缓缓说道:“我才不要呢,我舍不得我的爸爸妈妈。你看,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稍微干点重活就气喘吁吁。我要是走了,谁在身边照顾他们呀。清晨谁给他们准备营养的早餐,生病时又有谁能贴心地在旁照料。”她自幼与父母朝夕相伴,成长的每一个瞬间都有父母温暖的身影,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早已深深扎根在心底,实在割舍不下。

  何雨柱无奈地叹息一声,那声叹息里似乎藏着对文丽纠结情绪的理解,又有着一丝焦急。他伸出手掌,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对待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缓缓地落在文丽的秀发上。发丝乌黑柔顺,如绸缎般从他指缝间悄然滑过。他微微俯身,凑近文丽的耳畔,声音低沉却满含柔情,一字一句地说道:“傻丫头,你放心好了。到时候你若是想家了,随时都可以回来探望他们呀。我认识不少司机朋友,都是开车的老手,我可以派车送你,路程再远,几个小时也就到了,快得很。”他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默默描绘着和文丽未来的生活,满心期望能与她长相厮守,共度岁岁年年,因此才这般急切地试图打消她的顾虑。

  毕竟,这一走便是漫长的半年多时光,何雨柱孤身在外,心中对他们的思念恰似春日野草,愈发浓烈。在那些漂泊于异乡的日子里,每当夜深人静,四下无声,唯有窗外的风偶尔轻叩窗棂,他便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与文丽相处的点点滴滴。记忆里,她微微蹙起的眉头,眼中流转的笑意,无一不清晰如昨;她说话时温柔的语调,为他整理衣领时体贴的动作,更是像烙印一般刻在他心底。

  如今身处异地,何雨柱愈发渴望亲人在侧,哪怕只是让他们轮流过去住上一两个月,在那一方小小的出租屋里,听一听熟悉的乡音,感受一下家的温暖,对他来说,也算是一种莫大的慰藉了,多少能稍稍缓解心中那如潮水般翻涌的思念之苦。

  文丽的目光柔和下来,尽管只是轻轻摇了摇头,动作间却已不见半分对何雨柱的嗔怒。先前积压在心底的委屈,如同春日暖阳下的残雪,悄然消散。此刻,她满心满眼,唯有眼前这个将爱意毫无保留倾注给自己的男人。

  爱意恰似决堤的潮水,迅猛地重新涌上心头。她脚下步伐轻快,近乎雀跃地迎上前去,身姿轻盈得如同一只归巢的燕子。脚尖轻轻踮起,微微仰起脸庞,向着何雨柱靠近,而后献上了一个饱含深情的香吻。双唇相触的瞬间,时间仿若凝固,周遭的一切都化为虚无,唯有无尽的爱意与眷恋,在这无声的交融中肆意流淌、传递。

  何雨柱挺直脊背,久久伫立在原地,双眼一眨不眨,牢牢地将目光锁在车辆厂那略显陈旧的招牌之上。这招牌久经岁月的风吹雨打,斑驳的漆面恰似一位饱经沧桑老人脸上的皱纹,每一处剥落都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于何雨柱而言,这招牌绝非一块普通的牌子,它宛如一部厚重的回忆录,承载着他无数的回忆。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回想起自己初入车辆厂时的青涩模样,怀揣着满腔热血,一心扑在工作上。

  在车间里,他挥洒了无数的汗水,每一滴都倾注着对工作的热忱与执着。他曾绞尽脑汁,提出诸多改良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建议。(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