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失约的第八年 第一百二十七章 悄悄是离别的笙箫

小说:她失约的第八年 作者:一行白鹭 更新时间:2025-05-09 08:18:06 源网站:2k小说网
  章文龙听了安凤的话,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露出夸赞般的欣慰,他沉着脸,有些忧心忡忡地说:

  “小凤,你喜欢帮人,不是坏事,但帮人得看情况,像陈小刚这种有后台的,以后尽量别招惹。”

  “老师,你放心,陈小刚没看见我。”

  “他不知道是你,警察也不知道?”

  “应该不知道吧?我又没录口供。”

  “唉……”章文龙叹了一口气,“安小凤,你给我记好了,任何时候都不能大意,不然会出事。”

  “不会的,就算有什么事,有老师护着我,陈小刚也不敢欺负我。”

  “……”

  章文龙看着她,没有和平常那样,宠溺又无奈地说一句“好”。

  安凤的心,莫名一沉。

  这三年,老师对她很好,好过了她的父母。

  老师经常对她念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说就算她的父母不管她,他也会一直一直地管着她。

  日子久了,她渐渐就放下了戒心,有时候甚至会理所当然地说出一些,本来不应该说出口的话。

  就像今天这样。

  “老师,我乱说的。”

  “没关系,我们先吃饭。”

  “好。”

  安凤跟着章文龙,坐到餐桌边。

  他刚一坐下,就对她说:“吃完了饭,我们谈谈你后面的规划。”

  规划?

  她拿到十级证书的那一天,特意问过老师,后面的学习要不要调整,老师说,不着急,先缓缓。

  怎么才过了两天,老师就改了说辞?

  章文龙夹起一只大虾,放进她的碗里。

  “多吃点。”

  “谢谢老师。”

  今天桌上的菜格外丰富。

  当然,昨天的菜也很好,但昨天的好是家常的好,四菜一汤,不像今天,堆了一桌,就像过年。

  “老师,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吗?”

  “庆祝你拿了十级证书。”

  她拿到证书的那天,老师已经为她庆祝过了。

  “怎么不吃?”

  “吃。”

  安凤埋头,吃了起来。

  吃了半碗饭,她就吃不下了。

  她放下碗筷。

  “老师,你慢慢吃,我去个厕所。”

  “好。”

  出厕所的时候,她看到汪管家大步流星地走进来。

  “先生,回京北的机票订好了,明天下午飞。”

  “你去收拾行李吧。”

  “好的。”汪管家点了点头,没有马上走开,“先生,您要回京北的事,要不要和安小姐说一声?”

  “当然要说,但我不知道怎么说。”

  “先生有些舍不得?”

  他何止是有些?

  被景言半逼半哄着搬来临安时,他心里是十二万分的不情愿。

  可来了他才发现,这里很好。

  虽然临安很小,没有名胜古迹,但这里很静,他觉得自己像是躺在一叶扁舟上,天天晒着太阳。

  短短三年,他创作了十几首曲子,每一首都得到了业内的一致好评。

  如果可以,他不介意在临安多住几年,可惜,他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章文龙,世界在召唤他。

  “先生,安小姐一向懂事,她能理解的。”

  她当然理解。

  她知道世界上没有不散场的宴席,没有不会走散的亲朋,但,她还是会在拥有的时候贪恋永远。

  她的老师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大师,他能为了她这个徒弟,窝在临安三年,已经非常地不可思议。

  她应该微笑着告别。

  “老师,”安凤笑着走到餐桌边,“您放心回京北吧,我会呆在临安,认真读书,继续学习古筝。”

  “小凤,你都听见了?”

  “恩。”

  “抱歉啊。”章文龙露出一点悲伤,“我也不想走得这么仓促,但家里有点事,我必须回去处理。

  白天,我联系好了青少年中心的一个老师,她的古筝弹得很好,以后她会代替老师,继续教你。”

  “谢谢老师。”

  “小凤,我是你老师,你永远不用对我客气。”章文龙摸了摸安凤的头,“我们谈谈后面的事吧。”

  “好。”

  那一天,直到快八点了,她才走出别墅。

  章老师站在门口,依依不舍地和她告别。

  “小凤,不管老师以后在哪里,都是你的老师,你遇到事,可以给老师打电话,老师会帮你的。”

  “好。”

  “回去吧,路上小心。”

  “老师,再见。”

  “不是再见,是回头见,我会在京北等你来。”章文龙松开她的手,“汪管家,替我送小凤回家。”

  “好的,先生。”

  黑色的奔驰车停在溪水大桥上时,时间刚刚过了八点。

  汪管家看着那条黑漆漆的乡野石子路,有些担心地问:“安小姐,真得不用我把你送到门口吗?”

  “不用了。”

  她拜章文龙为师,学了三年古筝的事,至今没有告诉家里人。

  她也不想告诉他们。

  “汪伯伯,祝你和老师回去的路上一切顺利。”

  “会的。”

  “再见,汪伯伯。”

  “再见,安小姐。”

  安凤抱着古筝,下了车。

  她站在溪水大桥上,看着黑色的大奔在马路上掉了个头,以人力不可及的速度,驶进茫茫夜色。

  明天,她的老师就要离开临安,有生之年,她还能再见到他们吗?

  一定能得!

  她抱紧古筝,顺着大桥下的小道,走上回家的石子路。

  2000年的临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县里的马路拓宽了,路面浇了厚重的柏油,路边安上了灯。

  她家门前那条小河对面的村子,几乎都沾上改革的红利,搬进了临安县统一建设的崭新别墅区。

  她家后面,隔着一条石子路的八组、九组也都搬迁了,只剩下他们七组,孤零零地留在河岸边。

  村子里的人看着越搬越少的人家,都在翘首以盼着搬走的那一天,他们觉得这一天就在明后天。

  然而,唯有她知道,他们还要等很久、很久。

  拐过一段黑路,她看到一点灯光,这光是从溪水小卖部里透出来的,通往她家唯一的一点灯光。

  “二叔好。”

  “小安凤,你怎么才回家?”

  “有点事。”

  “吃过了吗?要是没吃的话,到叔家里吃一口。”

  “不用了,家里有饭。”

  “今天你妈加夜班,家里肯定没饭,还是到叔家里吃一口吧。”

  “多谢二叔。

  饭,我就不吃了,我在叔这里买些零食吧,上一次买的梅子,还挺好吃的。”

  “梅子是好吃,可惜卖完了,等叔从外地回来,马上去进货,货一到店里,叔第一个告诉你啊。”

  “二叔要出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