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第300章 济世堂

小说:【清穿】之太子拿了黛玉剧本 作者:迷茫期中 更新时间:2025-07-29 19:41:57 源网站:2k小说网
  清晨,薄雾未散,乾清宫内殿里浮动着淡淡的药香。

  胤礽半靠在软枕上,手腕搭在脉枕上,神色平静。

  康熙负手立在一旁,眉头微蹙,目光紧紧盯着正在诊脉的太医。

  殿内安静得落针可闻,连窗外鸟雀的啁啾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老太医额角沁出细汗,指尖微微调整着位置,生怕诊错半分。

  半晌,他终于收回手,恭敬地伏身行礼:“回皇上,殿下脉象虽仍显虚浮,但较之前些日子已平稳许多,气血渐复,肝郁之症亦有缓解。”

  康熙眸光微动:“当真?”

  “微臣不敢妄言。”

  太医低声道,“殿下身子确实在好转,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底子终究亏虚了些,仍需静养,切莫劳神,更不可受寒受惊。”

  康熙闻言,眉头稍稍舒展,转头看向胤礽,却见自家儿子正偷偷冲太医使眼色,显然是想让他把话说得再轻些。

  “保成。”康熙眯了眯眼。

  胤礽立刻收回目光,一脸无辜:“儿臣在。”

  “你当朕没看见?”

  “儿臣冤枉。”胤礽眨了眨眼,唇角却忍不住翘起,“儿臣只是眼睛有些酸,活动活动。”

  康熙有些无奈,只对太医道:“既如此,药方可有调整?”

  “回皇上,微臣拟了新方,以温补为主,佐以安神之效,殿下若能按时服用,再辅以食补,假以时日,必能大安。”

  康熙点点头,目光终于柔和下来:“下去吧,药煎好了立刻送来。”

  “嗻。”太医躬身退下。

  胤礽忍不住轻笑一声,抬眸看向康熙:“阿玛,太医都这么说了,您总该放心了吧?”

  康熙瞪他一眼,可眼底却无半分怒意,反倒透着一丝无奈:“朕还不是担心你?”

  说着,伸手替他拢了拢滑落的锦被,语气不自觉地放柔,“昨夜又踢被子,朕半夜过来瞧你,就见你半边身子露在外头,若是再着凉,看朕不——”

  话到嘴边,却卡住了。

  ——不什么?不饶他?不轻纵?

  可对着胤礽那双**笑意的眼睛,康熙连一句重话都说不出来。

  胤礽眨了眨眼,故意拖长了语调:“皇阿玛要罚儿臣?”

  康熙哼了一声,伸手点了点他的额头,力道却轻得像是拂过一片花瓣:“朕哪敢罚你?回头你一委屈,朕还得哄。”

  殿内侍立的宫人们纷纷低头,掩去嘴角的笑意。

  太医见状,识趣地退到一旁,低声道:“微臣去为殿下重新拟一副温补的方子。”

  康熙颔首,待太医退下后,才转头看向胤礽,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你啊…”

  胤礽眉眼弯弯,伸手拽了拽康熙的袖子:“那还不是因为皇阿玛疼儿臣?”

  康熙被他这一拽,心尖都软了半截,叹道:“朕不疼你疼谁?”

  说着,又伸手探了探他的额头,确认温度如常,才稍稍安心,“今日的药,朕盯着你喝,一滴都不许剩。”

  胤礽皱了皱鼻子,小声嘀咕:“苦得很……”

  康熙挑眉:“嫌苦?那朕让人多放二两黄连?”

  胤礽立刻摇头,一脸乖巧:“儿臣一定一滴不剩。”

  康熙终于忍不住笑出声,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这才像话。”

  窗外,晨光渐盛,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父子二人身上,暖融融的,恍若岁月静好。

  康熙望着胤礽的侧脸,心底一片柔软。

  ——他的保成,一定会长命百岁。

  ——而他,绝不会让任何人,毁了这份安宁。

  晨光中,父子二人的影子投在朱红的地毯上,一坐一卧,静谧而温暖。

  窗外,一树海棠开得正艳,花瓣随风飘落,轻轻掠过窗棂。

  *

  待用过早膳后,胤礽靠在软榻上,目光静静地望向窗外。

  微风拂过,几片粉白的花瓣打着旋儿落进窗内,轻轻停在他的衣袖上。

  他伸手拾起一片,指尖摩挲着柔软的花瓣,神色若有所思。

  康熙坐在一旁批阅奏折,余光瞥见他的神情,眉头微蹙,搁下朱笔,温声道:“保成,在想什么?”

  胤礽回过神来,唇角浮起一丝浅笑:“皇阿玛,儿臣方才在想,若是能在京城建一座济世堂,广收民间良方,为贫苦百姓施药治病,不知能救多少人。”

  康熙微微一怔,随即眼底泛起柔和的光:“怎么突然有这样的念头?”

  胤礽低眸,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自儿臣幼时,体弱多病,常卧榻难起。

  每感风寒侵骨、疾痛缠身之际,虽然能得太医精心医治,汤药不辍,然病中苦楚,实难尽述。

  儿臣尚且如此,何况天下黎庶?

  寻常百姓,或困于贫寒,或苦于无医,一旦染疾,往往辗转呻吟,求治无门,甚者阖门待毙,闻之令人痛心。 ”

  他抬眼望向窗外飘落的海棠,声音愈发柔和:“儿臣每思及此,夙夜难安。

  若于京畿要地,择善处兴建济世堂,广储良药,延聘名医,使贫病者皆得救治,则苍生幸甚,社稷幸甚!

  此堂可设义诊之制,凡无力求医者,皆可入内疗疾;

  另设药局,平价售药,以惠万民。

  若得阿玛恩准,儿臣愿亲督此事,务使仁泽广布,不负圣心。 ”

  康熙凝视着他,心中既欣慰又柔软。

  他伸手拍了拍胤礽的肩,笑道:“朕的保成,心系苍生,是好事。”

  顿了顿,又道,“此事朕记下了,待你痊愈,再细细商议如何施行。”

  胤礽眼中一亮,抬头看向康熙:“皇阿玛准了?”

  康熙含笑点头:“利国利民之事,朕岂会不准?只是——”

  他故意板起脸,“你如今的首要之务,是养好身子。若再让朕瞧见你劳神,这济世堂的事,可就暂且搁置了。”

  胤礽立刻端正神色,乖乖应道:“儿臣遵旨,定当安心调养。”

  康熙见他这般模样,忍不住轻笑出声,伸手揉了揉他的发顶:“这才像话。”

  窗外,海棠依旧纷飞,阳光透过花枝洒落,在殿内投下细碎的光影。

  父子二人静坐闲谈,殿内暖意融融,恍若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