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子两侧的地方很平整,底下基本都是山石,唯有寨前的那块地有土能种地,远处的山坳还有也有不少地可以种。

  刘晨旭直接把寨门和围墙全都给拆了,准备将寨子向两边扩大。

  目前,一垛垛红砖还有石灰、沙子包括木头等等建筑材料都已经摆在了那边,就等着工匠上手,直接将这边全都建起房屋等建筑呢。

  如果向着两边一直拓展开去,想将寨子扩充十倍都没问题,里面的空间将变得更大,到时候,装上个几千上万人都跟玩儿一样。

  要是建楼房的话,装的人会更多。

  寨子里,现在各种厂房都已经建了起来,织造坊、匠作坊、库房、食堂、居住区,依山而建,井井有条,许多女人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一百多个少年居然在香寨的几个教官的带领下,在院子里跑步、训练、刺杀、匍匐、队列等等,有模有样,每个孩子脸上都有了飒爽的英气!

  那些孩子里,还有不少居然是女孩儿,却同样刻苦地训练着。

  下方煤矿的出口处,居然通向了另外一个峡谷,并且绕着峡谷被杂草灌木掩住的小路转一圈儿,居然就能转回到黑风寨,耗时不过半个时辰而已,这也极大的方便了煤炭的运输。

  干脆,刘晨旭直接就在那边也建起了砖窑、石灰厂还有冶炼工坊,省时省力。

  一群抓回来的败类乡勇在那里戴着锁链干着活儿,旁边有人持刀枪警惕地看着他们,没人敢妄动,只是机械性地重复着手里的工作。

  对于他们,李辰眼神一掠而过,这是那些人应得的下场,死不足惜,能让他们活着,已经算是对他们的恩赐!

  不过,现在别的工坊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工,唯独冶炼工坊这边冷冷清清,因为没有铁料和矿石,可惜了建起来的六座炼钢炉现在还都是崭新的。

  二十三个铁匠倒是在旁边用小坩锅融铁料,“叮叮当当”地打着铁,利用玉龙河新村送来的铁料赶工着各种农具器械什么的,包括武器。

  整个新香寨,一切都有那样的井然有序、有章有法,六百多人的寨子,居然完全按照李辰的想法,先玉龙河新村一步,实行了准军事化管理和生产生活,李辰的理念在这里执行得极为完美,并且还有创新。

  李辰愈发欣慰起来。

  刘晨旭,真的给了他十足的惊喜,小小年纪,就有着这般的经略大才!

  不过,这位大才现在正在旁边的训练场里卖力气地训练呢,令行禁止,辰哥的命令他必须得听!

  正在这时,远处突然间就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听上去像是马蹄踏地的轰鸣声。

  李辰循声望去,却并没有看到什么。

  程广赶紧在前面引路,同时笑道,“辰哥,我们把真正的训练场全都挪到下面去了,上面则是做为二线预备队那些孩子的准训练场。”

  走到了右侧的崖边,向下望过去,就看见,下面是好大的一片平川地,长近千丈,最宽处也有六百丈。

  这里以前是一条河道,后来河干了,里面虽然平整,却全都是碎石,种不了地,也被刘晨旭索性直接改造成了演武场。

  此刻,下方正有两队骑兵,大概一百五十骑,正在进行着骑兵对决与冲锋训练。

  这样宽阔的场地,足以能容纳下两队至少近千人的骑兵部队进行对战,用来训练骑兵,简直再好不过了。

  新香寨的骑兵战术很是中规中矩,骑兵冲刺的过程中,先是弩箭齐射,仗着弩弓的射程远,来一波远程攻击。

  等三波箭雨过后,然后,就是相互冲杀。

  看了一会儿,李辰却摇了摇头,“骑兵战术太过死板,不够灵活。”

  程广几个人立马竖起了耳朵,凝神听去。

  辰哥的每一次指点,对他们来说,都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他们恨不得将耳朵趴在李辰嘴旁边,听他说个清楚。

  “我问你们,骑兵最强大的地方在于什么?”

  李辰转头问道。

  “速度。”

  “冲击力。”

  “强大的震撼力。”

  几个新香寨首领分别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都对,但都不对,因为你们只说对了一个侧面。”李辰摇头,“冲锋、冲击、震撼,当然是必须的。

  但,骑兵,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机动性。尤其是轻骑兵,可以随时转向,随时高速撤退或者绕敌。

  那么,在我们武器占优的情况下,就更应该利用机动性,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我们的弩弓,射程有百步之遥。

  而北莽人的步战强弓,也仅仅只能勉强达到。若是遇到骑兵对决,他们的马弓最多只有六十步。

  那,为什么我们非要接敌而战呢?

  如果不是全面占优的情况下,可以近敌,但绝不触敌,始终将我们的部队保持在我们可以有效攻击而他们却无法攻击到我们的距离之内。

  这样,完全可以像放风筝一样,牵敌而战。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就是让他们够不着但我们又打得到。

  如此往复,就算小规模部队,也能创造大规模奇迹。

  当对方战损比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信心崩溃。

  那个时候,他们已无斗志,就可以冲锋凿穿,给敌人最后一击,彻底击溃他们!”

  李辰说道。

  他的这个战术思想是结合了后世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放风筝战术与教员的战术思想汇总出来的,放在这个时代,再结合他们的弩弓,如果真能做到,不敢说天下无敌,起码也是纵横四海!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辰哥,这战术,简直前无古人,我等如醍醐灌顶啊!以后,就这么练!”

  程广反复思忖着,越想越是博大精深。

  他眼中精光大放,崇拜地看向李辰,激动得脸上都起了一层的鸡皮疙瘩。

  “就照这样练下去吧。

  以后,若再置换到马匹,也悉数送到这里来,那些孩子,也都可以骑马练习。

  马术,就要从小培养,人马合一,方能如臂使指!

  对了,马蹄铁,都用上了吧?”

  李辰问道。

  “全都用上了,这马蹄铁简直太好用了,如果不是这马蹄铁,我们现在甚至都不敢在碎石校场上这样密集地训练,怕把马蹄都磨坏或是嵌入蹄甲导致马匹人员受伤!”

  一提起马蹄铁来,程广和刘撼东都激动地叫道。

  这简直就是一项最伟大的发明啊,可以间接地提升骑兵的战斗力。

  “我这些日子,编了一本旗语,你们拿回去,务必要让大家学精学透,抽一队精明的人,专门做传令兵。”

  “明白。”

  几个人齐齐点头。

  “继续练吧,将我们的战士都要训练成上马是最强骑兵、下马是最强步卒的强大战士。

  乱世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保卫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的百姓!”

  李辰道。

  “是,辰哥。”

  一群人齐声应道。

  身后的那些少年兵,则听得意动神摇,看着李辰的眼神,如见天人。

  “另外,这些马,不要吝啬饲料,必须精喂。

  钱不够,回木儿村取。

  唯有精养,才有战斗力。”

  李辰继续道。

  一群人牢牢记在心中。

  “对了,以后还要拉歌,整理内务。一会儿,我再教你们几首歌,要我们的人,全都学会,每次吃饭前、训练后,都要唱,这样可以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振奋力量!”

  李辰说道。

  “啊?啥,啥叫拉歌和内务啊?”

  一群人傻眼了,听都没听过啊。

  李辰却是说做就做。

  随后,他分别写下了几首歌,《我是一个兵》《我们都是神箭手》《一二三四歌》《说句心里话》《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团结就是力量》《咱当兵的人》《训练归来》……

  反正,只要能想起来的,全都写出来,当然,歌词不能完全照搬,还是要略改一下的。

  写到最后兴起,干脆,他直接又将内务条例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全部内容也全都直接搬了上来,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反正刘晨旭的能力极强,假以时日,必定能彻底消化掉他所写的这些东西,并且行之有效地运用在日常训练与管理之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

  最后,他干脆把冲锋号的调子也哼出来了,正好有新收容的流民懂得音律,直接用工尺谱标注出来,人人会哼唱能记住就可以了。

  他琢磨着,回去争取造出几把铜军号出来。

  工艺虽然略有些复杂,但还是可以实现的。

  接下来的两天里,李辰一直在黑风寨,忙得不可开交。

  一方面他要对作训大纲进行再次修改提升,要打造一支绝对精锐的骑兵。

  另外一方面,还要进行思想教育。

  这期间,他也进行了发动群众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忆苦思甜大会,回忆过去的苦,感念现在的甜。

  这场大会,通心达肺、哭声震天,所有人抱头痛哭,更加痛恨这乱世的烽烟,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加感恩辰哥和香寨。

  人心,空前凝聚起来。

  就两天的时间,所有的新加入香寨的流民,全都成为了李辰的铁杆拥趸,如果谁敢私下里对李辰有半点不敬之词,恐怕晚上上厕所的时候都会被人砸石头!

  瞬间人心归一。

  这思想工作做得让刘晨旭一群人佩服得想死,辰哥,咋就这么厉害?!

  视察完新香寨,李辰这才再次赶回了木儿村。

  因为,施肥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他要赶紧组织村民去施肥,提升产量,这才是保证后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这一次,他把赵大石还有侯小白留下来了,要他们也加入部队,同训精兵,尤其是加强每一个人箭法、枪术、刀法的训练。

  至于玉龙河新村那边的武力保护,他自有安排,并且训练也同样要搞起来。

  临行前,他亲手用白灰在寨子并排建起来的砖房墙壁上写下了两行大字。

  第一行:团结就是力量!

  第二行:加强纪律性,战斗无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