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离开皇宫,回头望了一眼高耸的大门。

  在管家的搀扶下,上了马车,直奔自家府邸而去。

  刚到家门,就看到一辆马车停在门前。

  这马车胡惟庸认得,是陈宁的马车。

  “老爷,陈大人已经在厅房等候多时。”

  听到仆人的禀报,胡惟庸点了点头,抬脚便向客房走去。

  “下官见过胡相。”

  陈宁见胡惟庸走进来,连忙站起身来行礼。

  屋里除了陈宁,居然还有一人,中丞涂节。

  胡惟庸点了点头,走上主座,坐下问道:“不知两位大人前来,是为何事?”

  陈宁跟涂节对视一眼,道:“胡相可知,陛下这几日带人在皇宫中安装的柱子,有何用?”

  胡惟庸闻言一怔。

  这几日,陛下连朝会都不理会,全由太子代理,每天都带着侍卫在皇宫各处埋铁柱子。

  胡惟庸也曾上前询问过,只是陛下并未告知。

  还说,过几日,大家便知道了。

  摇了摇头,胡惟庸道:“本相不知道。”

  那涂节小心翼翼的开口道:“从上次陛下宣布藩王制度,以及税制以后,便不再像以前那样,每日都会召开朝会。”

  “下官,下官觉得,陛下是不是准备……,退位让贤了?”

  退位让贤,四个字说出口以后。

  整个屋子陷入死一样寂静。

  过了好一会儿,胡惟庸才看向两人。

  只见两人脸色又高兴,又有忐忑,还夹杂着一丝不安。

  陛下是什么样的人,只要是当官的,哪个不清楚?

  那真的是天下第一暴君!

  史书上说秦始皇嬴政是暴君,但始皇帝至少没屠杀过功臣、官员。

  空印案之事还历历在目呢。

  牵连进去的官员何止两三万!

  陛下眼睛眨都没眨一下,全部给杀了个干净!

  陛下这般行事作风,别说地方官员,就是朝中重臣,每日都是战战兢兢,深怕一个不小心,人头就搬家了。

  倘若陛下真有退位让贤之意,对朝臣,乃至整个大明官员,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太子仁慈,与陛下相比,简直就是勤政爱民的仁君!

  太子登基,官员不说高枕无忧,至少不用时时刻刻担心自己小命不保。

  至洪武七年,朝中就在传闻,太子要登临高位。

  陛下肯定也听到过。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换做任何一个朝代,皇帝定会大怒,然后彻查此事,把传言之人给揪起来,处死。

  身为当事人的太子,恐怕也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估计还要废掉太子之位。

  反观陛下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并且,教导太子更加用心,也更放权。

  事事都由太子先处理,之后陛下在查漏补缺。

  陛下这般做法,简直就差让太子穿上龙袍,把他按在皇位上,让他上位了。

  所以,满朝文武都在盼望着太子登基。

  良久之后,胡惟庸放下手中的茶杯,道:“这事,本相不知。”

  其实相比其他人,胡惟庸更想让陛下退位。

  洪武元年,到现在才十一年的时间。

  宰相都换了四个了。

  自打今年三月陛下让各州府奏折文书不必再传到中书省,直接交给陛下以后。

  中书省就形同虚设。

  在外人眼里自己还是那个高不可攀的左相。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自己的权力已经快要被陛下给架空了。

  并且,中书省的官员,陆陆续续的被调离,又不补充。

  或许要不了两年,自己就成了“光杆宰相”了。

  到那时,自己不就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笑话了吗?

  所以,胡惟庸比谁的希望陛下能退位,让太子登上皇位。

  只是陛下不到五旬的年纪,身体又健壮,除非他主动提及此事,旁人谁敢谏言?

  大臣提出让陛下退位,这是什么?这是造反!

  抄家灭族的事,没人敢做。

  陈宁两人闻言,脸上露出尴尬神色。

  这几日,陛下要退位的言语不知又被谁传了出来。

  加上陛下最近一段时间的做法,两人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这才火急火燎的跑来询问。

  毕竟左相是陛下身边最近之人,他应该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

  胡惟庸说完后,盯着两人好一会儿,才劝诫道:“自古以来皇家之事都是秘辛,何况涉及到皇位的更替。”

  “两位大人,不想祸从口出的话,以后陛下之事,不闻、不问,才能明哲保身!”

  被胡惟庸一番说教,两人也不恼,只是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反正自己两人跟胡相都是同一条线上的蚂蚱,胡相也不会把此事说出去。

  ……

  “先说,一会儿看到他,你们不得表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能把自己的名字告诉他!”

  “还有,你们穿着的这身衣衫也要换了,爹说他对皇帝王爷什么的不屑一顾!”

  “最后,不管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能表露出一点点的惊讶!”

  “我现在真的后悔,后悔给你们几个说了此事。”

  “爹知晓后,肯定会揍我一顿!”

  朱标一阵絮絮叨叨,语言中还夹杂着后悔跟埋怨。

  尤其是看到几个弟弟满脸喜色跟兴奋的样子,后悔之意更甚了。

  “大哥你都说了好多遍了,我们省得!”

  “大哥走吧!”

  “是啊,大哥,我们都准备好了,保证不会给大哥捣乱的!”

  朱标看了几人一眼,带着他们就往广场走去。

  爹说过,那黄轩每日都会开门,上午午时关门,下午申时四刻左右才开门。

  现在还不到午时,想来能遇上。

  只是几人走到广场外时,被守着的侍卫给拦了下来。

  “殿下……”

  侍卫统领看了一眼朱棣几人,硬着头皮道:“陛下有过交代,除了陛下、娘娘还有殿下以外,任何人都不可以进入广场,包括,包括嫔妃、皇子、公主在内。”

  朱樉几人听到是老朱的命令,全把目光望向朱标。

  朱标眼角抽了抽。

  知道老爹这样安排是为了什么。

  不过,自己既然告诉了几个弟弟,并且都走到这里了,岂有不进去的道理?

  “周统领你放心,我爹那边,我自然会去说,你等不必阻拦!”

  那统领闻言,沉思了片刻。

  反正这是太子要求的。

  如果太子要强闯,自己也不敢阻拦。

  这事,陛下也怪罪不到自己的头上来,反正有太子顶着!

  最后,侍卫还是让开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