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一十八章 你的事,便是本王的事

  “总之,我不许你再用那般方式喂她!”萧怀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一旁瑟瑟发抖的婢女,“若非要如此……便让她来!”

  那婢女正要应下,却对上萧凌川冷如冰霜的目光,那眼神里带着实质般的警告与杀意,吓得她双腿一软,脸色煞白。

  “宁王殿下……奴婢、奴婢不会!”

  “口对口喂药,有何不会的!”萧怀瑾生怕萧凌川再有动作,沉声道,“既然你不会,那便立刻去找一个会的来!”

  “是,殿下!”婢女如蒙大赦,转身就想逃离这修罗场。

  就在此时,凌风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打断了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王爷,这酒壶里的酒,似乎还剩很多。”

  说着,他将桌上那只酒壶递到了萧凌川面前。

  萧凌川接过去掂了掂,壶身沉甸甸的,确实还剩大半。

  他目光扫向那正要出门的婢女:“你们方才,只送了这一壶酒进来?”

  “回王爷,奴婢确实只给姜姑娘和姜贵妾送了一壶酒。”婢女战战兢兢地答道。

  萧凌川蹙眉。

  就算姜姝宁酒量再差,也绝不至于喝这么点酒,就醉到如此不省人事的地步。

  不对劲。

  他的目光飞快地扫过整个房间,最终定格在那盆烧得正旺的炭火上。

  一股若有似无的、甜腻的异香正从中散发出来。

  他脸色骤变,厉声吩咐:“灭了炭火,把所有门窗都打开!”

  很快,房门窗户被悉数推开。

  刺骨的寒风瞬间灌了进来,驱散了一室的暖意与诡谲的香气。

  怀中的姜姝宁似乎被这寒意刺激,修长的睫毛轻轻颤了颤,缓缓睁开了眼。

  意识从一片混沌的浓雾中挣扎而出,她只觉得头痛欲裂,而身体,正靠在一个坚实滚烫的胸膛里。

  是萧凌川。

  她下意识推开他,挣扎着站稳,神色间尽是茫然与困惑。

  “姜姑娘,你没事吧?”萧怀瑾连忙上前一步,关切地问。

  “我没事……”她扶着额头,环顾四周,声音还有些沙哑,“只是……不知怎的,竟会醉得这般厉害……你们怎么都在这里?”

  “你不是醉了,”萧凌川冷沉的声音响起,打破了她的疑惑,“是这炭火里被人动了手脚。你仔细想想,方才,有谁碰过这盆炭火?”

  炭火?

  姜姝宁想起方才姜莲背对着自己拨弄炭盆,还有自己交她时,她那如惊弓之鸟般的反应。

  “是姜莲!”她脱口而出。

  萧凌川立刻对凌风下令:“马上去找姜贵妾,务必把她带到本王面前!”

  “是,王爷!”凌风领命,身形一闪便消失在门外。

  “姜姑娘,你妹妹为何要害你?”萧怀瑾难以置信地问。

  “我也不知道……”姜姝宁眉头紧锁,心中一片冰凉。

  难道是,萧修湛或者姜瑶真授意的?

  她忽然想起什么,紧张地问,“我方才……可有做出什么出格之事?”

  萧怀瑾闻言,一张俊脸瞬间涨红,满腔怒火地瞪向萧凌川:“做出出格之事的,另有其人!”

  萧凌川却对此不以为然,他好整以暇地坐回桌边,慢条斯理地把玩着手中的酒杯:“五弟此言差矣。本王一心只想让姜姑娘早些醒来,何谈出格?何况姜姑娘自己都不在意本王以唇渡药,你又在这里激动什么?”

  “以唇渡药?”

  这四个字像惊雷一样在姜姝宁耳边炸开,她的脸“轰”的一下,烧得通红,又羞又怒。

  他竟然当着萧怀瑾的面……

  她只觉得无地自容,攥紧了拳头,对萧凌川道:“还请王爷尽快寻到臣女的三妹!臣女要当面问个清楚!”

  “姜姑娘放心,”萧凌川的目光却依旧锁着她,带着不可名状的亲昵,“你的事,便是本王的事。本王自会为你讨回公道。”

  这话说得暧昧至极,仿佛她已是他的所有物。

  姜姝宁又羞又恼,干脆别过脸去,不与他对视。

  就在这时,凌风去而复返,神色是从未有过的仓惶。

  萧凌川见他只身而回,周身的气压骤然一沉,声音冷得像冰:“姜贵妾人呢?”

  “启禀王爷!”凌风喘着粗气,急声道,“姜贵妾已经回了瑞王府!属下刚接到消息,景王府方才突然走水了!”

  “什么?”萧凌川猛地站起身,眼中迸射出骇人的寒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属下也不知……王爷,火势不明,我们得赶紧回府!”凌风催促道。

  萧怀瑾适时开口:“四哥,府中走水可大可小,您还是先回府处理要紧。姜姑娘这里,有我照顾,您尽可放心。”

  萧凌川的视线在萧怀瑾那张“真诚”的脸上停顿了一瞬,又扫过一旁的姜姝宁,眼神愈发不虞。

  “那就有劳五弟了。”萧凌川从齿缝里挤出两个字,转身便走。

  临走前,他深深地看了姜姝宁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看得姜姝宁满脸不适。

  他一走,房中那股迫人的气势瞬间消散。

  姜姝宁紧绷的神经稍稍一松,立刻朝萧怀瑾福身行礼:“宁王殿下,时候不早了,臣女在府上叨扰多时,也该告辞了。”

  今日在宁王府所遇之事件件蹊跷,她心中不安,想早点离开。

  “姜姑娘,”萧怀瑾叫住了她,“本王有几句话,想与你私下谈谈。”

  说着,他给了身旁的婢女一个眼神。

  婢女立刻会意,躬身退下,并将房门从外面轻轻带上。

  见他如此郑重,姜姝宁心头一紧:“不知宁王殿下什么话要对臣女说?”

  萧怀瑾看着她,目光深沉。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那日,你去东宫……本王其实也在。”

  姜姝宁陡然一惊:“殿下……”

  “姜姑娘莫要惊慌。”萧怀瑾前一步,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他的掌心温暖而干燥,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

  “本王知道,姜姑娘与本王立场相同。我们都站在太子这边。”

  姜姝宁一愣。

  原来,今生萧怀瑾站队的是太子萧政贤。

  看来,萧凌川想坐上皇位,并非易事。

  他虽重生,步步为营,却终究无法掌控所有人的命运与选择。

  短暂的失神后,姜姝宁不着痕迹地抽回自己的手。

  她敛衽一礼,语气真诚:“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若有宁王殿下的辅佐,定能顺利登基,成为一代贤君。此乃大邺之福。”

  她明白,太子登基,未必能帮她报兄长的血海深仇,但对天下百姓而言,绝对是最好的结局。

  至于她的仇……

  姜姝宁垂下眼帘,掩去眸中一闪而过的、冰冷的杀意。

  看来,只能另辟蹊径,靠自己来报了。

  她的回应让萧怀瑾松了口气。

  他没猜错,姜姝宁并非站队萧凌川,更不可能心悦于他。

  “太子继位,本是天命所归。”萧怀瑾压低了声音,原本温润的嗓音此刻带上了一丝金石般的沉冷,“怕只怕,有人要逆天而行,在这登基路上节外生枝。毕竟,大典一日未行,君臣名分便一日未定。”

  姜姝宁心头一凛。

  “殿下是担心……景王会从中作梗,破坏登基大典?”

  萧怀瑾迎着她的目光,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四哥的野心,从来都不是‘作梗’那么简单。他要的是整个江山。只要太子一日未坐上那把龙椅,便一日有性命之虞。而我们,绝不能让四哥的图谋得逞。”

  姜姝宁知道萧怀瑾这番话并非危言耸听。

  每每想起比前世早了一年驾崩的先帝,一股彻骨的寒意都会顺着脊骨猛地窜起,让她遍体生寒。

  她毫不怀疑,萧凌川会在登基大典之前对太子萧政贤动手。

  毕竟,对他而言,那不过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