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321章 诱

小说:北府江山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时间:2025-07-28 17:30:44 源网站:2k小说网
  封逞走后,高珣才道:“慕容德必然有诈!”

  “你还是想简单了,若我没猜错,慕容德说不定与桓玄达成了什么协议!”

  江左势力,一向对北方没什么兴趣。

  桓楚承继晋室,换汤不换药。

  这年头黄河两岸到处都是胡人,魏国、南燕、姚秦实力都不差,桓玄更没有北伐的决心。

  所以一心一意驱除胡虏克复神州的刘道规,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

  他们不愿北伐,也见不得别人北伐成功。

  高珣叹了一声,“桓玄与胡人勾结,也不怕天怒人怨……”

  刘道规道:“他如今正焦头烂额,病急乱投医,还管得着这些?”

  “桓楚还不如晋室,既然慕容德居心叵测,我们就继续对峙,耗的他山穷水尽,四分五裂!”

  “不,我们必须要南下,诸葛长民和刘迈起兵失败,兄长还在宛城,鞭长莫及,京口广陵形势危急。”

  “那慕容德怎么办?我们一动,他必然出手!”

  “那就先击败他,打的他不敢南望!传令刘广之、毛德祖、沈庆之、萧承之、檀道济,各率精锐赶赴济北,准备大战!”

  形势非常明朗,刘道规要南下救援京口,就必须解决慕容德。

  兖青二州地缘靠近,慕容德更是将手伸进了徐州以东,两边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慕容德不会放过这个千载良机。

  换成刘道规也不会轻易罢手。

  大营之内,士卒开始收拾行装。

  对面的历城也传回消息,慕容德率三万精锐向东退去。

  刘道规当即遣散各郡府兵,让他们回去镇守乡土,只率七千精锐登上南下的漕船。

  大军不散,慕容德这条老狗不会露头。

  一天、两天、三天,船队已从济水转入桓公渎。

  河道两岸隐隐可见燕军的斥候。

  第四天,船队从桓公渎进入泗水。

  虽然知道慕容德一定会出手,但什么时候出手,却无法确定。

  南面形势越发不妙,刘裕的四千北府精锐,被冯该和苻宏挡在项城。

  京口被皇甫敷围困,刘怀肃动员京口父老一起守城,方才堪堪挡住楚军的猛攻。

  广陵的刘毅孟昶,被西府水军封锁长江,只能固守不出。

  “莫非咱们猜错了?慕容德是真心实意罢兵?”高珣变得不自信起来。

  眼下,萧承之和沈庆之五千人马抵达濮阳。

  毛德祖的一千五百骑兵与檀道济的两千部曲进入东阿,刘广之也遴选两千青壮,凑出三千人马,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茌县。

  济北已经成了一个大坑,只等慕容德往里面跳。

  孟干之道:“慕容德的确回到了广固,四处捕杀我们的细作,安抚人心,如今青州的消息已经送不出来。”

  “慕容德是老将,不见兔子不撒鹰,咱们不动手,他是不会出手的,传令,大军速速南下,先解决寿春!”

  老而不死是为贼,慕容家自相残杀,慕容德能活到六十八,笑到最后,肯定不是什么蠢材。

  南面大战迫在眉睫,他反而不着急出手。

  时间紧迫,刘道规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他不出来,也就只能先拿下寿春。

  泗水自泰山山脉而出,在中原大地划出一道弧线,南下入淮。

  船队直接从彭城进入淮水之中,大军踏上淮南之地。

  刘道规率甲士抵进寿春护城河,一千多人朝着城上大喊:“北府刘道规在此,何不速速开城!”

  城头一片寂静,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童厚之怎么回事?”刘道规心中忽然涌起一股不降的感觉。

  孟干之擦了擦脸上的汗水,“三日之前还派人传过信。”

  就在这时,城头忽然抛出一颗人头,一人哈哈大笑:“我乃桓石生,莫非前将军在等此人?”

  人头落在地上,滚了几圈。

  面孔正好朝着刘道规。

  孟干之惊道:“童厚之!”

  刘道规眉头一皱,没想到南下的第一步就遇到挫折。

  北府那些所谓的后起之秀,其实没几个能上的了台面的。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些后起之秀,如刘毅、孟昶、刘迈等众,没怎么经历过血战,必然比不了上一代的北府老将。

  诸葛长民刘藩在历阳起兵,反而被刁逵控制了。

  刘迈还没动手,就连同辛扈兴一起被桓玄杀了……

  这场兵变选择的时机也不对。

  童厚之也是首鼠两端之人,当初桓玄提兵北伐,剑指彭城,刘道规南下,经过彭城,劝他里应外合,他却动起了小心思……

  寿春本就是一座坚城,如今童厚之被杀,只凭手上的这几千人马想要攻破城池,希望实在渺茫……

  桓石生在城头志得意满,“刘道规你还有胆南下,也不看看身后,我劝你早些回去,不然彭城可就不是你的了!”

  高珣又惊又怒,“你说什么?”

  “哈哈哈……”桓石生身影隐没在雉堞之后。

  就在这时,斥候从东面飞奔而来,“报……燕军两万精骑出穆陵关,会合慕容镇,突袭彭城!”

  “什么?”

  周围将佐无不骇然。

  慕容德的心思根本不在济北,而是绕了一圈,从穆陵关南下,轻骑疾进,突袭彭城,来了一记黑虎掏心。

  这人的心思果然不小。

  一个济北郡根本满不足不了他们的胃口。

  骑兵是战略兵种,优势便在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虽然彭城有兵马留守,也有刘、檀、赵、徐等武宗,但粮道肯定被截断了。

  骑兵的优势便在于此。

  寿春与彭城之间隔着一个沛郡,将近五百里,手上的粮草撑不到这么远的距离。

  果然不出所料,没等众人喘过气来,又是几骑斥候飞奔而来,“报,燕军截断我军粮道!”

  啪、啪、啪……

  刘道规拍起手来,“桓玄与慕容德才是里应外合,配合默契!”

  “都督,我军粮道被截断,该为之奈何!”众人望了过来。

  “慕容德若是缩在青州,我们无可奈何,但他既然出来了,正好一并灭之!当年谢都督七千精锐就敢进攻几十万氐秦大军,难道诸位无此胆量?”

  刘道规满脸镇定。

  形势其实也没多严峻。

  慕容德只要出现了,北面的刘广之、毛德祖、沈庆之、萧承之、檀道济诸将就不会袖手旁观,只不过是将陷阱转移到彭城而已。

  慕容德两三万人马也不可能攻破彭城!

  众人果然冷静下来。

  这么多年,刘道规率领他们南征北战,虽然总会出现各种意外,但最终都赢得了胜利。

  威信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

  “有都督在,慕容德就算十万人马杀来,我等也是不惧!”

  “不就是粮道被截断么?淮南到处都是人,随便借些来,还怕没吃的?”

  “对,咱们什么不能吃?”

  众人越说越离谱。

  但这年头风气就是如此,刘道规早就见怪不怪了,望着城头上嚣张的楚军,心中忽然生出一计,“传令,扔掉甲仗、牲畜、器械,身上的钱帛一并扔掉,向东面下邳退走!”

  士卒们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做了。

  也不管什么阵型,仓促向东退走。

  孟干之率斥候盯着寿春的一举一动。

  边境上的各支人马一向贪得无厌,经常截杀流民,掠其财货,夺**女。

  刘道规在军中混了这么多年,最清楚他们的习性。

  猫儿就没有不偷腥的,即便建威中军,有例钱,有田产,有军功赏赐,依旧有人手脚不干净……

  甲仗、钱帛丢了一路,金灿灿的,夺人眼目。

  中军士卒这些年日子都过得不错,每次出征,都会备些钱财,身上穿的也都是上乘料子,还有随军驴骡驮马,全都价值不菲。

  当年刘牢之兵临邺城之下,正是中了慕容垂这一招,方才前功尽弃。

  刘道规不相信桓石生的治军才能超过刘牢之,能约束住士卒。

  西府军的军纪比北府更烂,也比北府军更穷!

  而且击败自己这么大的诱惑,桓石生肯定忍不住。

  果然,一个时辰后,身后传来战**嘶鸣声和喊杀声。

  “追来了!”士卒们满脸欣喜。

  “成败在此一举,诸军可效死力!”刘道规拔刀在手,全身血液沸腾。

  “杀!”

  士卒们满脸杀气,也不管什么阵列,直接翻身,朝着马蹄传来的方向杀去。

  吁——

  战马惊恐鸣叫声响彻四野。

  桓石生果然经不住诱惑,漫山遍野都是楚军,足有两万之众,还有一支五百人规模的骑兵,很多人身上还挂着钱串、布帛,以及粮袋,行动缓慢,没抢到东西的更是满脸贪婪之色。

  “杀!”

  北府军还是跟以前一样,只要是厮杀,便无比亢奋,人人奋不顾身。

  两军相接,刀光矟影滔天而起,血光飞溅,染红了地上的野草。

  刘道规一手扛盾,一手提着新亭侯,杀入敌丛之中,这个时候也不管什么阵列和指挥了,纯粹是乱战。

  而乱战最考验士卒的勇武。

  西府军虽多,但在陆地上完全不是对手,披甲率不足两成。

  刘道规的这七千精锐,披甲率将近一半。

  每个人都是百战勇士。

  血、惨叫、哀鸣、尸体……

  刘道规眼前变成了一片血红,肩膀上中了一箭,却仿佛感受不到疼痛般,一路追着敌军向西杀去。

  “快关城门!”城头上传来桓石生惊恐的声音。

  但为时已晚,孟干之带着五十多名虎贲杀入瓮城之中,城头的桓石生也被高珣一箭射翻,其他守军连头都不敢漏。

  “寿春,破了!”

  士卒们的欢呼声响彻城头。

  刘道规提着刀一步步走入城中,留下一道道血脚印,走到桓石生面前。

  桓石生胸前插着一支弩箭,但因盔甲,并未伤及性命,“全是误会……都督果然神勇,绕我一……”

  话没说完,一道寒芒就没入他的脖颈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