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 第405章 动

小说:北府江山 作者:苍穹之鱼 更新时间:2025-07-28 17:36:05 源网站:2k小说网
  滑台。

  “报……魏军十余万步骑屯于河内、魏郡、清河!”

  大战没有打起来,两边的斥候却先忙碌起来,穿梭于黄河两岸,带回各种消息。

  “拓跋嗣在何处?”刘道规站在城墙上,望着北面浩浩荡荡的黄河,眼下正值盛夏,黄河水充沛,极利水军奔袭。

  魏军名义上一部分河道,实则制水权完全落入晋军掌握之中。

  斥候高声道:“拓跋嗣仍在中山!”

  躺在辇上的刘裕失望道:“拓跋嗣不来,咱们这一刀便伤不到魏国要害。”

  刘怀敬道:“拓跋嗣胆小如鼠,近二十万兵马在河北,不敢迎战我们一万余众。”

  “既然如此,那就先出兵伐秦。”刘道规反而觉得这正是拓跋嗣难缠之处。

  换做拓跋珪,早就率倾国之军前来决一死战。

  魏国经历一场内乱,拓跋珪死于亲儿子之手,却没有分裂,也算是老天爷眷顾。

  刘裕道:“拓跋嗣不来,可先灭掉长孙嵩的三万精骑,而后西攻秦国。”

  谢晦眼拱手道:“宋公所言甚是,魏军十几万步骑陈于河北,仍在观望,不可等闲视之,秦国虽弱,却有山河之险,短期内难以攻克。”

  拓跋嗣几万大军坐镇中山,十几万人马铺在黄河北岸,只要晋秦陷入僵持,魏军必然南下。

  “那便如兄长所言,先与长孙嵩一战,我手上八千精骑,实力不在三万魏骑之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刘道规的这八千精骑,正是为魏国准备的。

  鲜卑自以为骑兵无敌于天下,如果能在正面战场上,堂堂正正的击败魏国骑兵,对他们士气打击无以复加。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

  岂料刘裕在刘涓子的搀扶下站了起来,“不用,我三千步卒足矣!”

  “三千步卒?”刘裕一愣。

  其他北府将领也是满脸愕然,这话若不是从刘裕嘴中说出,别人会以为他是疯子。

  不过将领们脸上的愕然,很快就变成了狂热。

  别人不行,刘裕一定能行。

  自起兵以来,他从无一败。

  “放心,我有以步克骑之法,拓跋嗣不来,只好用在长孙嵩手上,两军争锋,重在首战,诸位且看我破敌!”

  刘裕满脸红光。

  以他的性格,提兵北上以一敌二,肯定是有必胜把握。

  话说到这个份上,刘道规也不好再劝。

  心中寻思着,若他进攻不顺,自己率骑兵和水军支援也是一样。

  就在这时,斥候飞奔而来,“报……沈田子沈林子二部,不等诸军集结,攻打武关!”

  刘道规眉头一皱,现在还是七月,未到出兵之时,各路大军还在集结之中。

  沈田子和沈林子就自作主动,攻打武关了……

  这已是违抗军令。

  沈家这对兄弟一直都不怎么听话,经常自作主张。

  东面与魏国的博弈还未见分晓,沈氏兄弟这么一动,其他战线也要跟着动起来。

  不然坐视兄弟二人覆灭,轻则影响西面诸军的士气,重则北伐功亏一篑。

  刘裕眼中也掠过一道怒气,但很快就平息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且看他打的如何。”

  刘道规道:“开战之前,三令五申,一定要等到诸军云集,他二人自作主张,已是违抗军令!”

  “临阵换将,兵家之大忌,木已成舟,那就索性西线提前大战,东线暂缓。”

  沈氏兄弟是他的心腹爱将,自然不会这惩罚他们。

  刘道规已经忍过他们很多次,这一次实在有些忍无可忍,一千余众不顾大局,攻打武关,让其他战线陷入被动。

  这一战的主攻方向是潼关,集合了刘道规麾下大部分的猛将,毛德祖、刘钟、沈庆之、萧承之……

  沈田子和沈林子这么弄,多少有些抢攻的心思。

  魏国国内矛盾多,北府军中的矛盾也不少。

  刘道规沉声道:“既然如此,话说在前面,如果此次北伐失利,罪在沈氏兄弟!”

  “沈氏兄弟勇武不在我之下,此战必能旗开得胜,阿规不必多虑。”刘裕任何时候都如此自信……

  这时候的武关,尸体枕积,血流遍地。

  一杆高高的“沈”字大旗插着城头,士卒们在尸体间翻找着值钱的东西。

  发现未死的秦军,立即冲着面门一刀扎下去。

  沈田子和沈林子之所提前发动,争功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出其不意。

  蒲阪和潼关压力巨大,吸引了秦军主力。

  武关之上只有两千守军,援军还在赶来的路上,沈田子认为这是一个巨大机会,于是铤而走险,凭借麾下三吴子弟翻山越岭,突袭了武关。

  自身伤亡不到一百人,两千秦军一个没逃掉,全被诛杀。

  沈氏兄弟虽然桀骜不驯,但战力却实实在在,继承了刘裕的风格,打起仗来,全都悍不畏死。

  “我们是宋公的人,凭什么让那些北伧骑在我们头上?”沈田子望着部众,声色俱厉。

  刘道规的亲信,不是镇守成都,便是江陵、洛阳、宛城这些重镇,将他们兄弟二人打发到荒凉的汉中。

  人口钱粮早就被仇池国卷走了,沈田子一滴油水都没喝到,心中不满已久。

  而这次伐秦之战,被他视为一次翻身的机会。

  “不错,肉他们北伧吃了,汤也不给我们喝上一口!”部众们跟着叫嚷起来。

  去了汉中,他们也是受害者。

  本质上,还是晋室内部“北伧南貉”矛盾的延续,沈氏部众都是三吴子弟,沈家人天生就跟朝廷不对付。

  “乃翁偏偏不按他们说的来,今武关已破,当杀入关中,打下长安,女人、钱帛、酒肉,要什么有什么!”

  沈田子举起血淋淋的长刀,指着头顶的烈日。

  “杀杀杀——”

  士卒们眼睛瞬间就红了,汉中战乱频仍,百姓早就逃散一空,还被仇池国吃干抹净,什么都没给他们留下。

  对比其他虎卫军北府军,感觉自己被流放了一般。

  所以每个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

  不过武关只是一个开始,武关并非一座关口,而应该叫武关道,盘桓在秦岭的崇山峻岭间,其后尚有丹凤城、商城、上洛城、青泥关、蓝田等等城池关隘。

  这也是秦军将主力放在蒲阪和潼关的原因。

  一旦蒲阪和潼关被突破,后面便是一马平川,武关被突破,后面仍有诸多城隘。

  但沈田子和沈林子已经管不了这么多,怨气有时候也是动力之一。

  这支人马中的很多人都曾跟着刘裕打赢过覆舟山之战,最擅长的便是长途奔袭。

  得到襄阳和许昌的补给后,人手铁甲一领,斩马刀一柄,连弩一副,比起衣服都穿不起的秦军,简直判若云泥。

  武关被拿下后,士气大振,仅休整了一日,沈田子便率九百余中杀向丹凤。

  这些城中中虽然也有秦军戍守,但因为武关挡在前面,军备松弛,士气低迷,直到沈田子杀入城中,方才知道是北府军来了。

  城中守军越发惊惧,看到北府军的旗号,竟然不战而走。

  沈田子提刀盾在前,振臂狂呼:“跟着溃军,一路杀进长安!”

  “杀!”

  士卒们根本不管秦军有多少,长安在何处,就这么一路向西杀去。

  连续攻破商县、上洛、青泥,兵锋直指长安之南重镇蓝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