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晏川携着裴云舒回了宫,太后也正巧回宫,太后刚回宫,便知晓自己有一个得而复失的孙儿。
谢晏川初回宫,便被叫过去,狠狠训斥了一通。
“哀家以为你想明白了。”
谢晏川拧起眉,太后少有这般疾言厉色,她看着谢晏川,“你若是没想明白,就别让贵妃有孕。”
“母后,此事是个意外。”
“意外?皇上,这是皇宫,你该知道,皇宫里没有那么多意外,所谓的意外,都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推手。”
谢晏川没说话,太后的声音缓和了一下,她看着谢晏川,“贵妃那边,你如何安抚的?”
“儿臣瞒下了此事,太医说月份小,再加上,贵妃的身子本就不是很好,瞒下这件事,并不难。”
太后看着谢晏川,“不难?皇帝,你不过是知晓,那孩子信任你,和信任她的爹娘一般,所以,你便靠着这点信任肆无忌惮。”
太后自然是生气的,她渴盼着孙儿多少年了,原本已经放弃了,没想到,竟冒出个贵妃来,让她这个冷清的儿子动心,甚至愿意给她孩子。
偏偏她知晓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了。
“事情的原委,哀家已经知晓了,皇帝,有些话,哀家从前不说,是觉得你心中清楚,但现在,哀家觉得,你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母后不必明说,朕知道。”
“知道?你若知道,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皇帝,这话,总要有人来说,倒不如让哀家来做这个恶人。”
“你将太子当儿子看待,可太子,却未必将你当做父亲敬爱,你我都清楚,先帝去时,并没有立下立太子的遗旨。”
太后一贯温和慈祥的面容,第一次带上了些许肃穆狠厉,她在这宫中虽早已经习惯了明哲保身,可当初她拗不过这个儿子,现在,她儿子既已经动摇了,自己孙儿的位置,总是要争一把的。
谢晏川闭了闭眼,看着太后“儿臣明白,但太子一事兹事体大,儿臣需要再看看。”
“哀家说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心里要清楚,皇帝,总是得有个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贵妃着想,对宫中的女人来说,孩子,可比你这个皇帝有用。”
“朕知道。”
谢晏川离去的时候,太后将人叫住,“从前,你不喜你父皇那般行事,可你当了皇帝,却不知不觉成了你父皇那般。”
“你若真的喜欢贵妃,就别让那孩子冷了心才是。”
谢晏川见过的,后妃是如何在宫中蹉跎一辈子的。
他能舍得裴云舒也那般吗?
裴云舒回宫第二日去给太后请安,太后握着她的手,一副她受了委屈的模样。
“太后娘娘,陛下对臣妾真的很好。”
“这是应该的。”
太后微微一笑,“皇帝平日里毕竟有诸多考量,难免会委屈了你,你也莫怪他。”
“臣妾不会怪陛下的,陛下已然十分纵容臣妾了。”
太后点头,让人早就从库房中拿来的东西送来。
“听皇上说你身子不好,将这些拿去补补身子,放在哀家这,哀家也吃不完。”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嗯,贵妃啊,你这个年岁,正是好生养的时候,如今,皇帝也专宠于你。”
以太后的身份来说,皇帝专宠,她该训斥劝诫的,可谢晏川过去那许多年,只要他不松口,后宫中便一个孩子都不曾有。
太后十分清楚,往后的事情,她不知道,但这宫中第一个孩子,必然是从裴云舒肚子中出来的。
裴云舒听了这话,面对太后,露出些许内疚来,“许是妾身身子不好,进宫之后,始终不曾有孕。”
太后脸上的表情更温和了些,“哪里的话,这后宫之中这么多人,难道没一个身子骨好的?入宫时间久一些的,少说也有十年之数了,可也不见有个一儿半女。”
太后说着,话锋一转“不过,哀家看着你不错,你和皇帝乃是天作之合,皇帝对你,也尤为上心。”
太后说完,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水,看着裴云舒颇有些坐立难安,倒也没再说下去,只是言说自己不是催促,让裴云舒放宽心。
“孩子也是要看缘分的,皇帝登基十年,才纳了你入宫,这不就是缘分吗?”
“说不准何时,这孩子就到了,哀家这有些药,是上好的坐胎药,你也拿去一并喝了。”
“太后娘娘,臣妾愚笨,便是有孕,也不知能不能护好孩子。”
太后看了裴云舒一眼,皇帝是个聪明人,疑心病也重,不过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难得糊涂了些,这倒也是好事。
她就说,哪有当**,不知自己有孕的?
若是其他府上,母家强势,怕是能闹翻天去,可偏偏进的是皇宫,太后暗叹一声,便是皇帝再是宠爱,这入了宫,总是要变的。
太后抬起手,屏退身边人,“昭贵妃,你是个聪明的,有些话,哀家便和你直说了吧。”
“太后娘娘请说。”
裴云舒坐在太后身侧,神色恭谨柔顺。
“这宫中,别人的孩子,总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让人放心,尤其是,现在的太子,你同太子的事情,哀家也有所听闻。”
裴云舒一慌,急忙起身要告罪,太后将人拽住。
“哀家无意怪罪,哀家看得出来,你同皇帝如今是两情相悦,哀家只是想让你知道,如今这太子,于你,最有威胁。”
太后看着裴云舒倏然变了的神色。
“幸而陛下如今正值壮年,若有了自己的子嗣,对你是百利而无一害。”
裴云舒深吸一口气,神色郑重了一些。
“臣妾明白。”
“至于这孩子,哀家可以作保,只要他来了你肚子里,便一定能护住他,莫说这皇宫了,便是全天下,那满朝文武,也夺不走你的孩子。”
太后平日虽常年礼佛,不理政事,但她毕竟是太后。
一个只知明哲保身,性子怯懦的太后,可养不出一个可以坐上皇位的皇子。
“哀家知道,你是个聪明的,这后宫,没个孩子,总是冷清了些。”
太子,可没让她享过天伦之乐。
谢晏川初回宫,便被叫过去,狠狠训斥了一通。
“哀家以为你想明白了。”
谢晏川拧起眉,太后少有这般疾言厉色,她看着谢晏川,“你若是没想明白,就别让贵妃有孕。”
“母后,此事是个意外。”
“意外?皇上,这是皇宫,你该知道,皇宫里没有那么多意外,所谓的意外,都是有人在背后做了推手。”
谢晏川没说话,太后的声音缓和了一下,她看着谢晏川,“贵妃那边,你如何安抚的?”
“儿臣瞒下了此事,太医说月份小,再加上,贵妃的身子本就不是很好,瞒下这件事,并不难。”
太后看着谢晏川,“不难?皇帝,你不过是知晓,那孩子信任你,和信任她的爹娘一般,所以,你便靠着这点信任肆无忌惮。”
太后自然是生气的,她渴盼着孙儿多少年了,原本已经放弃了,没想到,竟冒出个贵妃来,让她这个冷清的儿子动心,甚至愿意给她孩子。
偏偏她知晓的时候,孩子已经没有了。
“事情的原委,哀家已经知晓了,皇帝,有些话,哀家从前不说,是觉得你心中清楚,但现在,哀家觉得,你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母后不必明说,朕知道。”
“知道?你若知道,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了,皇帝,这话,总要有人来说,倒不如让哀家来做这个恶人。”
“你将太子当儿子看待,可太子,却未必将你当做父亲敬爱,你我都清楚,先帝去时,并没有立下立太子的遗旨。”
太后一贯温和慈祥的面容,第一次带上了些许肃穆狠厉,她在这宫中虽早已经习惯了明哲保身,可当初她拗不过这个儿子,现在,她儿子既已经动摇了,自己孙儿的位置,总是要争一把的。
谢晏川闭了闭眼,看着太后“儿臣明白,但太子一事兹事体大,儿臣需要再看看。”
“哀家说了,最重要的还是你自己心里要清楚,皇帝,总是得有个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贵妃着想,对宫中的女人来说,孩子,可比你这个皇帝有用。”
“朕知道。”
谢晏川离去的时候,太后将人叫住,“从前,你不喜你父皇那般行事,可你当了皇帝,却不知不觉成了你父皇那般。”
“你若真的喜欢贵妃,就别让那孩子冷了心才是。”
谢晏川见过的,后妃是如何在宫中蹉跎一辈子的。
他能舍得裴云舒也那般吗?
裴云舒回宫第二日去给太后请安,太后握着她的手,一副她受了委屈的模样。
“太后娘娘,陛下对臣妾真的很好。”
“这是应该的。”
太后微微一笑,“皇帝平日里毕竟有诸多考量,难免会委屈了你,你也莫怪他。”
“臣妾不会怪陛下的,陛下已然十分纵容臣妾了。”
太后点头,让人早就从库房中拿来的东西送来。
“听皇上说你身子不好,将这些拿去补补身子,放在哀家这,哀家也吃不完。”
“臣妾多谢太后娘娘赏赐。”
“嗯,贵妃啊,你这个年岁,正是好生养的时候,如今,皇帝也专宠于你。”
以太后的身份来说,皇帝专宠,她该训斥劝诫的,可谢晏川过去那许多年,只要他不松口,后宫中便一个孩子都不曾有。
太后十分清楚,往后的事情,她不知道,但这宫中第一个孩子,必然是从裴云舒肚子中出来的。
裴云舒听了这话,面对太后,露出些许内疚来,“许是妾身身子不好,进宫之后,始终不曾有孕。”
太后脸上的表情更温和了些,“哪里的话,这后宫之中这么多人,难道没一个身子骨好的?入宫时间久一些的,少说也有十年之数了,可也不见有个一儿半女。”
太后说着,话锋一转“不过,哀家看着你不错,你和皇帝乃是天作之合,皇帝对你,也尤为上心。”
太后说完,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水,看着裴云舒颇有些坐立难安,倒也没再说下去,只是言说自己不是催促,让裴云舒放宽心。
“孩子也是要看缘分的,皇帝登基十年,才纳了你入宫,这不就是缘分吗?”
“说不准何时,这孩子就到了,哀家这有些药,是上好的坐胎药,你也拿去一并喝了。”
“太后娘娘,臣妾愚笨,便是有孕,也不知能不能护好孩子。”
太后看了裴云舒一眼,皇帝是个聪明人,疑心病也重,不过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难得糊涂了些,这倒也是好事。
她就说,哪有当**,不知自己有孕的?
若是其他府上,母家强势,怕是能闹翻天去,可偏偏进的是皇宫,太后暗叹一声,便是皇帝再是宠爱,这入了宫,总是要变的。
太后抬起手,屏退身边人,“昭贵妃,你是个聪明的,有些话,哀家便和你直说了吧。”
“太后娘娘请说。”
裴云舒坐在太后身侧,神色恭谨柔顺。
“这宫中,别人的孩子,总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让人放心,尤其是,现在的太子,你同太子的事情,哀家也有所听闻。”
裴云舒一慌,急忙起身要告罪,太后将人拽住。
“哀家无意怪罪,哀家看得出来,你同皇帝如今是两情相悦,哀家只是想让你知道,如今这太子,于你,最有威胁。”
太后看着裴云舒倏然变了的神色。
“幸而陛下如今正值壮年,若有了自己的子嗣,对你是百利而无一害。”
裴云舒深吸一口气,神色郑重了一些。
“臣妾明白。”
“至于这孩子,哀家可以作保,只要他来了你肚子里,便一定能护住他,莫说这皇宫了,便是全天下,那满朝文武,也夺不走你的孩子。”
太后平日虽常年礼佛,不理政事,但她毕竟是太后。
一个只知明哲保身,性子怯懦的太后,可养不出一个可以坐上皇位的皇子。
“哀家知道,你是个聪明的,这后宫,没个孩子,总是冷清了些。”
太子,可没让她享过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