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需要认同的。
尤其是在这个疯癫的时代,心中有理想的人,是极端渴望认同的。
史忠这一批战士,他们失去了自己的领袖,虽然维持着曾经的面貌,但灵魂已经残缺了大片。
唐禹打动他们的正是那一句“如同你们当初一样,做对的事”。
史忠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听起来有点让人亢奋,让人忍不住想要跟他去一趟。
哪怕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看戏,也要看看他准备唱什么戏。
于是唐禹就带着一众护卫和三百精锐,朝着城外走去。
谯郡下辖七个县,唐禹首选的是三桑县,因为那正是来时所见被劫掠的县。
三百多人的队伍,走到哪里的动静都不会小,百姓们更是避之不及,生怕惹出事来。
唐禹骑在马上,给旁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
侍卫点了点头,便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唐郡丞来了!谯郡就太平了!”
其他侍卫也跟着喊了起来:“唐郡丞来了!青天就有了!”
这种宣传式的话语,让三百精锐战士直接乐了,史忠更是大笑道:“唐郡丞,你这种吹捧的方式倒是独特啊,没见过你这么厚脸皮的。”
唐禹笑了笑,并不回答,只是让侍卫们继续叫着。
也有胆大的百姓探出脑袋来,看向唐禹这边的队伍,见人多势众,又心生畏惧,赶忙关上了门。
被抢劫过的村子,流了血,但农田里也堆满了人。
不是不怕死,而是丢粮比死更难接受,拼了命也要抢着收粮。
看到官兵来,一个个百姓吓得东躲西1藏,魂不附体。
唐禹跳了下来,大声道:“乡亲们!大胆收粮!本郡丞率精兵坐镇此地,匪盗若是敢来,必叫他们有去无回!”
实际上戴渊的兵不可能再来了,他们都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劫掠,不会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
而百姓们听到唐禹的话,却也不敢信,继续藏着,跑着。
这年头,官不护民,民不信官。
唐禹也很有耐心,直接停了下来,让侍卫继续喊着:
“唐郡丞来了!谯郡太平了!”
“唐郡丞来了!青天就有了!”
最初没什么动静,但慢慢的,躲藏的百姓们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一个个从稻田里探出头来。
见时机合适了,唐禹又喊道:“乡亲们!我是新来的唐郡丞!来帮你们剿匪的!”
“你们忘了昨天吗!我昨天经过这里,帮你们挡住了土匪啊!”
他的话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也没人真正记得昨天是不是他阻止了土匪。
百姓只认一点,就是好像这个唐郡丞只是再喊,却没有抢粮。
于是慢慢的,有胆子大的,试着从稻田里钻出来,小心翼翼又开始忙着收粮。
唐禹没有管,只是静静看着。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陆陆续续就有人慢慢出来了,更多的人开始忙自己的了。
这些百姓这才敢相信,这些官兵似乎真的是来剿匪的。
一直到两个时辰后,已经到了中午了,所有人才终于全部出来,按照本来的节奏去干活。
史忠百无赖聊,咧嘴道:“唐郡丞,这就是你所说的剿匪?哈哈,我看你就是出来炫耀威风的。”
唐禹沉声道:“大丈夫做事,有始有终,你既然跟着我出来了,至少今天你得待够吧?别那么没耐心。”
史忠嘿嘿一笑,道:“老子闲得很,最不缺的就是时间,陪你一天就当逗狗了。”
唐禹道:“那就当逗狗吧。”
史忠笑容顿时凝固,他没想到自己辱骂的话语,对方竟然毫不生气,还欣然接受。
唐禹又道:“我做一条狗,无关紧要,但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是太平的一天,是不被劫掠的一天。”
顺着他的目光,史忠看到了趴在田间干活的百姓,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稻穗沾满了身体。
史忠咧了咧嘴,却是不知道该嘲讽什么了,只是干笑了两声。
过了片刻,唐禹看向身旁,低声道:“霁瑶,你去问问他们,乡老在不在,让乡老过来一下。”
作为女子,她靠近百姓,百姓不至于太紧张。
冷翎瑶微微点头,朝田间走去。
史忠皱眉道:“你这又是耍什么花招?”
唐禹道:“你看这些百姓像什么?”
史忠摇头。
唐禹缓缓道:“像牛羊,像猪狗,像挨了无数打的畜生,见到官兵就害怕,就想逃命。”
“我们必须要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他们才敢慢慢靠近,才敢趴下来吃点东西。”
“甚至吃东西的时候,都心中忐忑,时不时抬头看我们一眼,生怕我们再动手打他们。”
“史队主,都说咱们军人,保卫山河,护国安民,但我们真正安民了吗?”
“如果真正安民了,他们为什么怕?”
史忠重重哼了一声,道:“我们跟着都督,从来没有害过百姓,只怪那些蛀虫…不干人事!”
唐禹笑了笑,没有再回应。
片刻之后,冷翎瑶带着乡老过来了。
老头大概五十左右,直接跪在了地上,磕头道:“小老儿参见府君!”
唐禹道:“叫我唐郡丞即可,站起来回话。”
老头战战兢兢站了起来,弯着腰不敢抬头,低声道:“唐郡丞有…有什么吩咐…俺们一定照办…”
他显然是畏惧的。
唐禹缓缓道:“昨日遭劫,粮食损失情况如何?乡亲们伤亡情况如何?”
老头思考了一下,才颤声道:“那、那些匪徒没敢运粮走,全靠唐郡丞即使阻止…”
“伤亡…有二十多人负伤,死了九个…”
唐禹深深吸了口气,道:“一个村的劳动力有限,一次洗劫,伤亡就有二十多人,秋收还赶得及吗?”
老头苦笑道:“赶、赶得及的,这几天月亮好,晚上也能干…”
唐禹道:“你给乡亲们透个气,我唐禹率领侍卫帮你们干活,争取尽早把粮食收了,否则万一变了天气,这些稻谷就容易烂在田里。”
老头吓了一跳,连忙跪了下来,急道:“万万使不得,给俺们天大的胆子,俺们也不敢让唐郡丞派人帮忙干活啊…”
“唐郡丞…您…您要多少粮?”
他当然会认为,唐禹是为了粮而来。
唐禹郑重道:“不要粮,反正我手底下这些人也没事做,帮你们干一下活也没关系,粮食是百姓生存之根基,作为郡丞,我责无旁贷,理应帮忙。”
“不必多言!你立刻去安排!我这些侍卫力气还是有的,帮忙甩打稻穗肯定没问题。”
老头已经快傻了,却又不敢拒绝,于是回去给大伙儿通气,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但唐禹的侍卫已经去了,他们脱下了外衣和靴子,放下了刀,挽起裤脚就直接到了田里,开始帮忙甩打稻穗。
但其他人已经吓得不敢干活了。
唐禹直接大喊道:“别愣着!他们帮忙甩打稻穗,你们就负责收割,尽早把粮食收了才是实在的。”
“乡老,你赶紧组织起来,别耽误了收粮。”
众人如梦初醒,慢慢试着和侍卫们配合,人多力量大,慢慢的众人也适应了,干活也快了起来。
侍卫们一直帮忙,一片农田干完又到下一片,百姓们也慢慢的不怕了。
有妇女提着桶,拿着陶碗来,舀起凉水给侍卫们端去。
侍卫们也是渴极了,猛喝了两碗,又开始干活。
这凉水下肚,就像是成了一家人,所有人干活越来越有热情了。
到了黄昏时分,乡老便跑了过来,喊道:“唐郡丞啊,让他们歇歇吧,这饭也没吃,就喝了几碗水,都累坏了。”
“今天肯定是收不完的,多谢老爷们了啊。”
唐禹道:“那就收工,把大家伙儿都聚在一起,我跟他们说几句话。”
干了一天活,百姓们是真不怕了,虽然依旧忐忑,但还是全部聚在了一起,看向唐禹。
唐禹走了过去,看向在场众人,笑道:“乡亲们辛苦了一天,肯定不是想听我训话的,我也懒得训话。”
“既然都累了,我就简简单单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听着玩玩,然后就回家。”
他看着众人,道:“今天我要给你们讲的故事是,愚公移山。”
夕阳之下,稻香四溢,唐禹给人们讲着故事,气氛竟然是如此的和谐。
史忠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只是盯着唐禹,盯着这个年轻人,目光不停变幻着。
尤其是在这个疯癫的时代,心中有理想的人,是极端渴望认同的。
史忠这一批战士,他们失去了自己的领袖,虽然维持着曾经的面貌,但灵魂已经残缺了大片。
唐禹打动他们的正是那一句“如同你们当初一样,做对的事”。
史忠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听起来有点让人亢奋,让人忍不住想要跟他去一趟。
哪怕什么也不做,就只是看戏,也要看看他准备唱什么戏。
于是唐禹就带着一众护卫和三百精锐,朝着城外走去。
谯郡下辖七个县,唐禹首选的是三桑县,因为那正是来时所见被劫掠的县。
三百多人的队伍,走到哪里的动静都不会小,百姓们更是避之不及,生怕惹出事来。
唐禹骑在马上,给旁边的侍卫使了个眼色。
侍卫点了点头,便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唐郡丞来了!谯郡就太平了!”
其他侍卫也跟着喊了起来:“唐郡丞来了!青天就有了!”
这种宣传式的话语,让三百精锐战士直接乐了,史忠更是大笑道:“唐郡丞,你这种吹捧的方式倒是独特啊,没见过你这么厚脸皮的。”
唐禹笑了笑,并不回答,只是让侍卫们继续叫着。
也有胆大的百姓探出脑袋来,看向唐禹这边的队伍,见人多势众,又心生畏惧,赶忙关上了门。
被抢劫过的村子,流了血,但农田里也堆满了人。
不是不怕死,而是丢粮比死更难接受,拼了命也要抢着收粮。
看到官兵来,一个个百姓吓得东躲西1藏,魂不附体。
唐禹跳了下来,大声道:“乡亲们!大胆收粮!本郡丞率精兵坐镇此地,匪盗若是敢来,必叫他们有去无回!”
实际上戴渊的兵不可能再来了,他们都是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劫掠,不会逮着一只羊往死里薅。
而百姓们听到唐禹的话,却也不敢信,继续藏着,跑着。
这年头,官不护民,民不信官。
唐禹也很有耐心,直接停了下来,让侍卫继续喊着:
“唐郡丞来了!谯郡太平了!”
“唐郡丞来了!青天就有了!”
最初没什么动静,但慢慢的,躲藏的百姓们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一个个从稻田里探出头来。
见时机合适了,唐禹又喊道:“乡亲们!我是新来的唐郡丞!来帮你们剿匪的!”
“你们忘了昨天吗!我昨天经过这里,帮你们挡住了土匪啊!”
他的话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也没人真正记得昨天是不是他阻止了土匪。
百姓只认一点,就是好像这个唐郡丞只是再喊,却没有抢粮。
于是慢慢的,有胆子大的,试着从稻田里钻出来,小心翼翼又开始忙着收粮。
唐禹没有管,只是静静看着。
有一个就有第二个,陆陆续续就有人慢慢出来了,更多的人开始忙自己的了。
这些百姓这才敢相信,这些官兵似乎真的是来剿匪的。
一直到两个时辰后,已经到了中午了,所有人才终于全部出来,按照本来的节奏去干活。
史忠百无赖聊,咧嘴道:“唐郡丞,这就是你所说的剿匪?哈哈,我看你就是出来炫耀威风的。”
唐禹沉声道:“大丈夫做事,有始有终,你既然跟着我出来了,至少今天你得待够吧?别那么没耐心。”
史忠嘿嘿一笑,道:“老子闲得很,最不缺的就是时间,陪你一天就当逗狗了。”
唐禹道:“那就当逗狗吧。”
史忠笑容顿时凝固,他没想到自己辱骂的话语,对方竟然毫不生气,还欣然接受。
唐禹又道:“我做一条狗,无关紧要,但对于他们来说,今天是太平的一天,是不被劫掠的一天。”
顺着他的目光,史忠看到了趴在田间干活的百姓,汗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裳,稻穗沾满了身体。
史忠咧了咧嘴,却是不知道该嘲讽什么了,只是干笑了两声。
过了片刻,唐禹看向身旁,低声道:“霁瑶,你去问问他们,乡老在不在,让乡老过来一下。”
作为女子,她靠近百姓,百姓不至于太紧张。
冷翎瑶微微点头,朝田间走去。
史忠皱眉道:“你这又是耍什么花招?”
唐禹道:“你看这些百姓像什么?”
史忠摇头。
唐禹缓缓道:“像牛羊,像猪狗,像挨了无数打的畜生,见到官兵就害怕,就想逃命。”
“我们必须要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他们才敢慢慢靠近,才敢趴下来吃点东西。”
“甚至吃东西的时候,都心中忐忑,时不时抬头看我们一眼,生怕我们再动手打他们。”
“史队主,都说咱们军人,保卫山河,护国安民,但我们真正安民了吗?”
“如果真正安民了,他们为什么怕?”
史忠重重哼了一声,道:“我们跟着都督,从来没有害过百姓,只怪那些蛀虫…不干人事!”
唐禹笑了笑,没有再回应。
片刻之后,冷翎瑶带着乡老过来了。
老头大概五十左右,直接跪在了地上,磕头道:“小老儿参见府君!”
唐禹道:“叫我唐郡丞即可,站起来回话。”
老头战战兢兢站了起来,弯着腰不敢抬头,低声道:“唐郡丞有…有什么吩咐…俺们一定照办…”
他显然是畏惧的。
唐禹缓缓道:“昨日遭劫,粮食损失情况如何?乡亲们伤亡情况如何?”
老头思考了一下,才颤声道:“那、那些匪徒没敢运粮走,全靠唐郡丞即使阻止…”
“伤亡…有二十多人负伤,死了九个…”
唐禹深深吸了口气,道:“一个村的劳动力有限,一次洗劫,伤亡就有二十多人,秋收还赶得及吗?”
老头苦笑道:“赶、赶得及的,这几天月亮好,晚上也能干…”
唐禹道:“你给乡亲们透个气,我唐禹率领侍卫帮你们干活,争取尽早把粮食收了,否则万一变了天气,这些稻谷就容易烂在田里。”
老头吓了一跳,连忙跪了下来,急道:“万万使不得,给俺们天大的胆子,俺们也不敢让唐郡丞派人帮忙干活啊…”
“唐郡丞…您…您要多少粮?”
他当然会认为,唐禹是为了粮而来。
唐禹郑重道:“不要粮,反正我手底下这些人也没事做,帮你们干一下活也没关系,粮食是百姓生存之根基,作为郡丞,我责无旁贷,理应帮忙。”
“不必多言!你立刻去安排!我这些侍卫力气还是有的,帮忙甩打稻穗肯定没问题。”
老头已经快傻了,却又不敢拒绝,于是回去给大伙儿通气,所有人都被吓到了。
但唐禹的侍卫已经去了,他们脱下了外衣和靴子,放下了刀,挽起裤脚就直接到了田里,开始帮忙甩打稻穗。
但其他人已经吓得不敢干活了。
唐禹直接大喊道:“别愣着!他们帮忙甩打稻穗,你们就负责收割,尽早把粮食收了才是实在的。”
“乡老,你赶紧组织起来,别耽误了收粮。”
众人如梦初醒,慢慢试着和侍卫们配合,人多力量大,慢慢的众人也适应了,干活也快了起来。
侍卫们一直帮忙,一片农田干完又到下一片,百姓们也慢慢的不怕了。
有妇女提着桶,拿着陶碗来,舀起凉水给侍卫们端去。
侍卫们也是渴极了,猛喝了两碗,又开始干活。
这凉水下肚,就像是成了一家人,所有人干活越来越有热情了。
到了黄昏时分,乡老便跑了过来,喊道:“唐郡丞啊,让他们歇歇吧,这饭也没吃,就喝了几碗水,都累坏了。”
“今天肯定是收不完的,多谢老爷们了啊。”
唐禹道:“那就收工,把大家伙儿都聚在一起,我跟他们说几句话。”
干了一天活,百姓们是真不怕了,虽然依旧忐忑,但还是全部聚在了一起,看向唐禹。
唐禹走了过去,看向在场众人,笑道:“乡亲们辛苦了一天,肯定不是想听我训话的,我也懒得训话。”
“既然都累了,我就简简单单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听着玩玩,然后就回家。”
他看着众人,道:“今天我要给你们讲的故事是,愚公移山。”
夕阳之下,稻香四溢,唐禹给人们讲着故事,气氛竟然是如此的和谐。
史忠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是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只是盯着唐禹,盯着这个年轻人,目光不停变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