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忠紧咬着牙,手中紧握着刀,依旧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幕。
这个唐禹是陛下派来的啊,怎么会给百姓讲那种故事,怎么会杀钦差啊!
一个毫无背景的人,一个斯斯文文的人,竟然如此癫狂。
“你不能走!”
史忠一把扣住了唐禹的脉门,沉声道:“你跑了,我们也要跟着你倒霉,现在我们就去见君侯!”
唐禹拍了拍他的手背,道:“我本就是要去的,一起去便是,你倒是别拉手啊。”
史忠松开了他,冷冷道:“唐禹,你这是在找死,你会付出代价的。”
唐禹并不理会,只是笑着,缓步朝前走去。
而此刻,戴平和戴渊正在郡府官署,听到属下禀报唐禹所讲的故事,一时间也是吓了一跳。
戴渊当即道:“他怎敢煽动百姓反叛!快派人立刻将其抓来!”
侍卫领命离开,派人捉拿,而戴平则是皱眉道:“这个唐禹,是真的相反吧,他爹那事儿…”
戴渊道:“绝不可信!他太古怪了!除非建康的情报人员真的…”
话音刚落,门外就响起了声音。
“君侯、将军,派往建康的探子回来了,说是有重要情报。”
戴平闻言,连忙道:“让他进来!”
探子进来,跪拜在地,道:“启禀君侯,启禀将军,属下已经查探到建康的情况。”
“唐禹之父唐德山的确已经死了,是中秋节当天服食砒霜中毒而死,但消息一直没有公开。”
“我们详细审问了仆人,才得到消息,为了预防有假,专门跑到了北篱门往北六里之处,找到了那一棵树,那里有掘土翻新的痕迹,没有坟堆和墓碑。”
“为了防止被骗,我们挖开了那里,亲眼看到了唐德山腐烂的尸体。”
戴平闻言,脸色当即一边,急道:“糊涂!掘人亲爹坟墓!何其无耻!何其无道!”
探子跪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顶嘴。
戴渊深深吸了口气,道:“你下去吧。”
探子走后,他眼睛才逐渐亮了起来,压着声音道:“父亲为了避免儿子赴险,为了挽救儿子,选择服毒**,实在是…令人唏嘘又震动。”
“可恨那无道昏君,竟然不顾人伦孝道,秘密下旨派遣唐禹北上,以至于唐禹为人子而不能尽孝,甚至要将慈父秘密掩埋,不得立碑,不得刻灵牌,不得操办葬礼…”
“但凡是个人!怎能不痛!怎能不恨啊!”
戴平重重点头道:“是啊,我要是唐禹,我也对朝廷恨之入骨!”
戴渊脸色有些古怪,连忙道:“我应该不会像唐德山那么惨,你别代入了。”
戴平干咳了两声,随即说道:“父亲,那唐禹之行为,可以理解了,他就是想反,甚至…想逼我们反。”
戴渊笑了起来,缓缓道:“这就是有志之士所见略同,此人来历清楚,背景干净,又对大晋恨之入骨,而且有出色的治理能力,正好可以为我们所用。”
说到这里,他又皱起了眉头,道:“只是…不能让他有退路啊,否则万一他造反之心不够坚决,我们还是不敢轻信。”
话音刚落,外边就传出了大喊之声:“君侯!君侯!史忠有要事禀告!”
戴渊脸色顿时一肃,沉声道:“何事?”
史忠大声道:“郡丞唐禹,目无王法,竟公然煽动村民,讲叛逆史实!”
他扣着唐禹脉门,走了进来,激动道:“而且,而且此贼猖狂至极,还…还在回来的路上…杀了四个朝廷钦差!”
说完话,他身后的侍卫抱着四颗头颅走来。
看到这一幕,戴渊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他看向满脸愤怒的唐禹,简直就像看到宝贝一样,心中不胜欣喜。
好郡丞!好胆气!英雄出少年啊!哈哈哈哈!
难道我戴渊真的有天命?在这种时候,司马睿竟然派出了这种人送到我怀里!
“大胆唐禹!你简直…简直是罪该万死!”
戴渊吼道:“你可知刺杀朝廷钦差,乃灭族之罪!”
唐禹咧嘴笑道:“灭族?我全家就我一个人了!我还在乎什么灭族吗!”
“放肆!”
戴渊道:“你还敢顶嘴!史忠!你立刻包围唐禹官署,不能放任何人出去,现在我要严加审问他!”
“是!”
史忠深深看了唐禹一眼,露出了一个唏嘘的表情,叹声离开。
门,紧紧关上了。
戴渊和戴平对视了一眼,都发现对方眼中的笑意。
他们坐了下来,心中只有轻松和惊喜。
戴渊道:“唐禹,你年纪轻轻便担任如此重任,为何要走上反叛的道路啊!”
唐禹攥着拳头,咬牙道:“君侯可读《孟子》?”
“孟子告齐宣王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直接站了起来,指着天骂道:“我为人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让舒县焕发生机。”
“而那昏君是如何对我的?让我为人子不能尽孝!害得我父亲…啊…”
他掩面而泣,哽咽道:“可怜我父亲养我**,却被迫服毒**,埋于荒野之中,连一块石碑都不得立。”
“此仇不共戴天!我唐禹就是反了!又当如何!”
“君侯若是要杀,便杀我请赏吧!”
“死于君侯这等名将英雄之手,总比死于那无道昏君之手要好!”
这番话说得沉痛又慷慨,愤怒又真诚,让戴渊心中为之一振。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戴渊更是满意。
他压制住心情,故作叹息道:“唉…我戴若思,也是惜才之人啊,尔为官心中有民,做人心中有孝,我岂忍心杀之?”
“奈何国有国法,王有王道,我夹在中间,也难以保你。”
戴平则是急道:“唐兄,父亲爱才,你倒是说说话,为自己辩驳几句啊!”
“你我相识虽然不久,但也是共患难过的,我不忍你就此殒命啊!”
唐禹攥紧了拳头,恭声道:“君侯,戴兄,我唐禹刚满十八,尚未婚配,更未给唐家留下一子半嗣,实在有违孝道,我…自是不想死的!”
戴渊在心中喊着:快求饶啊,快求我,我就可以借坡下驴,拿住你的把柄,彻底掌控你啊!
而唐禹则是道:“生死不由我抉择!但我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戴渊道:“你说。”
唐禹凝声道:“八王之乱以来,天下纷争不断,外族蛮夷入侵,汉家儿女遭劫,百姓苦不堪言,四海生灵涂炭。”
“值此时节,群雄并起,豪杰林立,举旗为号,聚兵为阀,占地而割据,建朝而立国,故有如今之格局。”
“然数十年天下英雄,又有几人能与君侯媲美并肩?”
戴渊心中一颤,却是低吼道:“不可胡言!”
唐禹继续道:“君侯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博学多智,一手书法天下皆知,又仪态非凡,有侠义心肠,世人谁不称道?”
“数十年为官,或文或武,却无一不通,深受敬重。”
“如今晋国无道,司马睿老迈昏聩,百姓困苦不堪,君侯统兵一方,身镇一域,当以天下为己任,借千载难逢之机,顺势称王矣!”
“唐禹不才,愿为君侯效死,开辟大业,建朝立国,一洗天下之污浊,重塑乾坤之纲纪!”
说到最后,他拜服而下,道:“请主公!为天下尽一份力吧!”
这个唐禹是陛下派来的啊,怎么会给百姓讲那种故事,怎么会杀钦差啊!
一个毫无背景的人,一个斯斯文文的人,竟然如此癫狂。
“你不能走!”
史忠一把扣住了唐禹的脉门,沉声道:“你跑了,我们也要跟着你倒霉,现在我们就去见君侯!”
唐禹拍了拍他的手背,道:“我本就是要去的,一起去便是,你倒是别拉手啊。”
史忠松开了他,冷冷道:“唐禹,你这是在找死,你会付出代价的。”
唐禹并不理会,只是笑着,缓步朝前走去。
而此刻,戴平和戴渊正在郡府官署,听到属下禀报唐禹所讲的故事,一时间也是吓了一跳。
戴渊当即道:“他怎敢煽动百姓反叛!快派人立刻将其抓来!”
侍卫领命离开,派人捉拿,而戴平则是皱眉道:“这个唐禹,是真的相反吧,他爹那事儿…”
戴渊道:“绝不可信!他太古怪了!除非建康的情报人员真的…”
话音刚落,门外就响起了声音。
“君侯、将军,派往建康的探子回来了,说是有重要情报。”
戴平闻言,连忙道:“让他进来!”
探子进来,跪拜在地,道:“启禀君侯,启禀将军,属下已经查探到建康的情况。”
“唐禹之父唐德山的确已经死了,是中秋节当天服食砒霜中毒而死,但消息一直没有公开。”
“我们详细审问了仆人,才得到消息,为了预防有假,专门跑到了北篱门往北六里之处,找到了那一棵树,那里有掘土翻新的痕迹,没有坟堆和墓碑。”
“为了防止被骗,我们挖开了那里,亲眼看到了唐德山腐烂的尸体。”
戴平闻言,脸色当即一边,急道:“糊涂!掘人亲爹坟墓!何其无耻!何其无道!”
探子跪在地上,一句话也不敢顶嘴。
戴渊深深吸了口气,道:“你下去吧。”
探子走后,他眼睛才逐渐亮了起来,压着声音道:“父亲为了避免儿子赴险,为了挽救儿子,选择服毒**,实在是…令人唏嘘又震动。”
“可恨那无道昏君,竟然不顾人伦孝道,秘密下旨派遣唐禹北上,以至于唐禹为人子而不能尽孝,甚至要将慈父秘密掩埋,不得立碑,不得刻灵牌,不得操办葬礼…”
“但凡是个人!怎能不痛!怎能不恨啊!”
戴平重重点头道:“是啊,我要是唐禹,我也对朝廷恨之入骨!”
戴渊脸色有些古怪,连忙道:“我应该不会像唐德山那么惨,你别代入了。”
戴平干咳了两声,随即说道:“父亲,那唐禹之行为,可以理解了,他就是想反,甚至…想逼我们反。”
戴渊笑了起来,缓缓道:“这就是有志之士所见略同,此人来历清楚,背景干净,又对大晋恨之入骨,而且有出色的治理能力,正好可以为我们所用。”
说到这里,他又皱起了眉头,道:“只是…不能让他有退路啊,否则万一他造反之心不够坚决,我们还是不敢轻信。”
话音刚落,外边就传出了大喊之声:“君侯!君侯!史忠有要事禀告!”
戴渊脸色顿时一肃,沉声道:“何事?”
史忠大声道:“郡丞唐禹,目无王法,竟公然煽动村民,讲叛逆史实!”
他扣着唐禹脉门,走了进来,激动道:“而且,而且此贼猖狂至极,还…还在回来的路上…杀了四个朝廷钦差!”
说完话,他身后的侍卫抱着四颗头颅走来。
看到这一幕,戴渊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他看向满脸愤怒的唐禹,简直就像看到宝贝一样,心中不胜欣喜。
好郡丞!好胆气!英雄出少年啊!哈哈哈哈!
难道我戴渊真的有天命?在这种时候,司马睿竟然派出了这种人送到我怀里!
“大胆唐禹!你简直…简直是罪该万死!”
戴渊吼道:“你可知刺杀朝廷钦差,乃灭族之罪!”
唐禹咧嘴笑道:“灭族?我全家就我一个人了!我还在乎什么灭族吗!”
“放肆!”
戴渊道:“你还敢顶嘴!史忠!你立刻包围唐禹官署,不能放任何人出去,现在我要严加审问他!”
“是!”
史忠深深看了唐禹一眼,露出了一个唏嘘的表情,叹声离开。
门,紧紧关上了。
戴渊和戴平对视了一眼,都发现对方眼中的笑意。
他们坐了下来,心中只有轻松和惊喜。
戴渊道:“唐禹,你年纪轻轻便担任如此重任,为何要走上反叛的道路啊!”
唐禹攥着拳头,咬牙道:“君侯可读《孟子》?”
“孟子告齐宣王言: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直接站了起来,指着天骂道:“我为人臣,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让舒县焕发生机。”
“而那昏君是如何对我的?让我为人子不能尽孝!害得我父亲…啊…”
他掩面而泣,哽咽道:“可怜我父亲养我**,却被迫服毒**,埋于荒野之中,连一块石碑都不得立。”
“此仇不共戴天!我唐禹就是反了!又当如何!”
“君侯若是要杀,便杀我请赏吧!”
“死于君侯这等名将英雄之手,总比死于那无道昏君之手要好!”
这番话说得沉痛又慷慨,愤怒又真诚,让戴渊心中为之一振。
尤其是最后那一句,戴渊更是满意。
他压制住心情,故作叹息道:“唉…我戴若思,也是惜才之人啊,尔为官心中有民,做人心中有孝,我岂忍心杀之?”
“奈何国有国法,王有王道,我夹在中间,也难以保你。”
戴平则是急道:“唐兄,父亲爱才,你倒是说说话,为自己辩驳几句啊!”
“你我相识虽然不久,但也是共患难过的,我不忍你就此殒命啊!”
唐禹攥紧了拳头,恭声道:“君侯,戴兄,我唐禹刚满十八,尚未婚配,更未给唐家留下一子半嗣,实在有违孝道,我…自是不想死的!”
戴渊在心中喊着:快求饶啊,快求我,我就可以借坡下驴,拿住你的把柄,彻底掌控你啊!
而唐禹则是道:“生死不由我抉择!但我有一言!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戴渊道:“你说。”
唐禹凝声道:“八王之乱以来,天下纷争不断,外族蛮夷入侵,汉家儿女遭劫,百姓苦不堪言,四海生灵涂炭。”
“值此时节,群雄并起,豪杰林立,举旗为号,聚兵为阀,占地而割据,建朝而立国,故有如今之格局。”
“然数十年天下英雄,又有几人能与君侯媲美并肩?”
戴渊心中一颤,却是低吼道:“不可胡言!”
唐禹继续道:“君侯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博学多智,一手书法天下皆知,又仪态非凡,有侠义心肠,世人谁不称道?”
“数十年为官,或文或武,却无一不通,深受敬重。”
“如今晋国无道,司马睿老迈昏聩,百姓困苦不堪,君侯统兵一方,身镇一域,当以天下为己任,借千载难逢之机,顺势称王矣!”
“唐禹不才,愿为君侯效死,开辟大业,建朝立国,一洗天下之污浊,重塑乾坤之纲纪!”
说到最后,他拜服而下,道:“请主公!为天下尽一份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