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声吼

小说: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作者:俊俏少年 更新时间:2025-07-19 05:12:51 源网站:2k小说网
  建康城楼之上,司马绍带领着两万守军艰苦抗击,浴血奋战。

  太学宫之内,唐禹站在高台上,俯瞰上千儒生。

  而儒生们则是围绕在他的身边,仰着头,垫着脚,伸着手,恨不得触摸到他的身躯,触及到他的思想。

  有人用刀剑抗敌。

  而思想却是最锋利的刀剑。

  唐禹看着他们,缓缓道:“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我们民族的选拔制度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察举制逐渐形成。”

  “诸君都是读史之人,当知察举之核心,在于孝、廉、经学三者,凡入仕者无不通经学儒理,已成共识。”

  “而如今呢,世家大族把持文脉,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第出身竟然比本身的才学、道德更有用。”

  “因此,投胎成了做官的最重要条件,圣人经义则不读也罢。”

  “面对这样的局面,我们总是抱怨,总是愤懑,总是感叹不公,却从无一人去真正考虑怎么解决。”

  他娓娓道来,让众人心中憋着一口气,仔细倾听。

  在场千人,竟然安静得落针可闻。

  唐禹叹息道:“《尚书》言:非知之艰,惟行之艰。这是知易行难之理,然我观如今尔等,竟连知之亦难做到。”

  “儒生何以轻**?儒学何以没落?非战乱也,非书籍失传也,皆因选官制度也!”

  “制度就决定了,我们这些出身贫寒的人,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就算你才高八斗、学识渊博,堪比亚圣又如何?谁人知晓?谁给你发挥的舞台?”

  “我们这些人,参加清谈都没资格单独说话,都没人听我们说话。”

  “要改变儒学儒生之处境,唯有改变制度。”

  他看着在场众人,呢喃道:“我们不该再用如今的制度,那是为世家贵族打造的制度。”

  “我们该开进士科,该开科举。”

  “任何人,只要寒窗苦读,博览群书,只要刻苦奋进,深谙圣道,即可参加圣人经义及策论考试,凭借学识取得成绩,凭借成绩取得职位,构成这朝廷之官员。”

  “唯有如此,儒生才有出头之日。”

  “唯有如此,平民百姓才有读书翻身之日。”

  “唯有如此,官僚才不至于平庸,贪腐才不至于糜烂,朝廷才不至于全是蛀虫,江山社稷才会焕然一新。”

  “唯有如此,才有人尊重才华,尊重知识,尊重每一个明德、明理、明义、明政之人。”

  “唯有如此,百姓才知道好与坏,官员才有基本的道德,天地才不至于如此黑暗。”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无数人听着这些话,宛如醍醐灌顶,震得他们浑身发颤。

  他们没有怒吼,没有呐喊,只是眼神炙热,拼命朝前挤,想要靠唐禹更近。

  唐禹看着他们,缓缓笑了起来。

  他喜欢演讲,他总被成功的演讲所感动。

  什么东西最让人折服?什么东西最有魅力?不是金钱,不是美人。

  真正有魅力的,是站在高台上,用话语让平凡的灵魂最终觉醒的人。

  最伟大的演讲家,一定是最伟大的**家。

  在他的心中,最伟大的演讲家,不是那位留着小胡子的落榜美术生。

  而是那个叫弗拉基米尔的人,一个普通的人。

  当唐禹站在这个位置,当他看着眼前无数炙热的目光和兴奋的脸庞,他就会回想起伟大导师的模样,心中燃烧起熊熊的烈火,足以将世界焚毁的烈火。

  ……

  “奇怪,司马羕哪里来这种本事,竟然能把守军指挥得井井有条,资源调度、查缺补漏、密不透风,让我们举步维艰。”

  “五万大军攻城,如果对方这样打,我们真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王敦脸色很不好看,咳嗽了几声,大声道:“暂停进攻,让士兵重新整顿。”

  话音刚落,外边就有亲兵快步跑来,大声道:“报!将军!郗鉴率领两万余流民军,已从北篱门进入建康城了。”

  “什么?你说什么?”

  王敦直接站了起来,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惊呼道:“不可能!谢秋瞳和钱凤不可能连一个郗鉴都挡不住!”

  又一个亲兵冲了进来,急忙喊道:“启禀将军,钱凤将军所部一万之众,突然出现在石头城以北十里处,正以最快的速度朝石头城而去。”

  “谢秋瞳之北府军,正南下直扑王含将军北部侧翼,已经在发动进攻了。”

  听闻此话,王敦一时间都站不稳身体,只觉头痛欲裂。

  他忍不住发出一声吼:“无耻!卑鄙!可恶!钱凤你跟了我二十年,你对得起我这么多年的栽培吗!”

  直到此刻,他才确定自己被骗了,钱凤背叛了,而谢秋瞳是诈降。

  后知后觉,他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很多事实,比如司马羕根本不具备统领护军府的能力,司马绍只要联合世家大臣就能轻易夺权。

  可当初谈判的时候,我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不对!

  沈充!沈充向来是和钱凤穿一条裤子的!

  钱凤叛变了,那沈充肯定也叛变了,东南边太湖畔的流民军挡不住了,而且甚至会与沈充一起包抄我。

  想到这里,王敦顿时有了退意。

  还剩至少四万大军,退守武昌郡,绝对没问题。

  司马绍根本没能力打进来,我也不失为一方军阀。

  再打下去,各方都是敌人,下场唯有全军覆没。

  而正是王敦即将下令撤退之时,外边有亲兵抱着一个大木匣走了进来。

  “将军,这是钱凤将军送来的东西,说是情报。”

  “钱凤?”

  王敦冷冷道:“打开!”

  木匣子顿时打开,里边赫然是两颗带血的人头。

  王敦身体猛然一颤,一时间张大了嘴想要呼喊,却又已经失声。

  他按着心口缓了好久,突然一口鲜血喷了出来,痛呼道:“应儿!我的应儿啊!”

  这两颗人头,竟然是王应和王舒的。

  王敦本没有子嗣,过继王应之后,对其宠爱有加,宛如心头肉一般。

  此刻看到人头,一时间心都碎成了残片。

  他不禁怒吼道:“钱凤!你不得好死!我要把你千刀万剐!”

  作为王敦二十年的老部下,钱凤自然有大量的心腹,无论是武昌郡还是姑孰,都有可以执行刺杀任务的死士。

  王敦心中明白,故而又悔又痛。

  身体发病,他口鼻溢血,自觉命不久矣。

  心中怒火滔天之下,他发出一声吼:“取我战甲来!我要把他们全都杀了!全都杀了啊!”

  ……

  “我不能留下了。”

  唐禹看着上千的儒生,声音充满遗憾、充满唏嘘。

  “建康变天了,司马绍即将继位,他根基浅薄,与我素有恩怨,自然容不下我这种功高盖主之人。”

  “事实上,从前天开始,我已经遭遇至少五次刺杀了。”

  儒生们看着他,眼含热泪。

  唐禹道:“我读书以来,一心报国,虽然出身贫穷,却从不唯利是图。”

  “圣人言: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无论是舒县还是谯郡,我唐禹所作所为,苍天厚**鉴,不外乎仁也。”

  “然而这片土地已经容不下我这种一心为民的人了。”

  “我要走了。”

  他看着在场众人,深深作揖而下,大声道:“建康,交给诸君了!大晋,交给诸君了!百姓,交给诸君了!”

  “请诸君,莫要在浑浑噩噩、唯唯诺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全靠诸位了。”

  “唐禹,拜托了。”

  他大吼着,走下了台去。

  无数的人,让出了一条路,纷纷伸出手触摸他的身体。

  唐禹大步朝前,没有任何停顿。

  他快步走出了太学宫,径直上了马车。

  他脱下了青衣。

  他穿上了战甲。

  他的声音如此冰冷:“出发!杀向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