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有话要说

  杨云仔细打量说话的青年,他大概二十一二岁,面上带着淡淡的风霜之色,脸上的笑容有些许油滑,却能看出藏在眼神深处的朝气。

  这人他以前没见过,看杨正春和杨正泰他们两人的反应,这人应该也不是杨玉昭和杨玉竹的孩子。

  想到这里,杨云端起茶杯冲着那个青年致意,疑惑地看着他问:“堂弟?”

  青年看着杨云微微一笑,十分贴心地将桌上的人都给他介绍一遍,

  “我是你的大堂哥,杨正深,这三个是二叔的孩子,正春,正浓,还有弟弟正盛。”

  “正泰和正兴是四叔的儿子,咱们都是杨家的最小一辈。”

  杨云若有所思地点头,以水代酒抿一口,看着杨正深问:

  “堂……堂哥,听你的意思,你也听过京城的很多传闻?”

  见到杨云喝一口水,杨正深也端起来水抿一口,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说:

  “我在县城的品合堂做学徒,偶尔听师父提起过京城几句。”

  品合堂?

  杨云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茫然,他去县城的次数也不少,却从来没听过品合堂的名字。

  见杨云连品合堂也没听过,杨正春的脸上不由得闪过一丝得意,

  “品合堂是县城里最大的当铺,正深哥是在品合堂,给大朝奉做学徒的。”

  听道是个当铺,杨云有些哭笑不得,自从回到青山村,他手边的钱没缺过,救下赵文盛后,更是不缺钱花,自然不知道现成的当铺叫什么。

  但他也知道,当铺里分头柜二柜三柜,其中以看头柜的大朝奉最有本事。

  如果杨正深能跟着大朝奉学出来的话,在东平县城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

  杨云恍然大悟地点头,冲着杨正深拱拱手说:

  “原来是日后的当铺大朝奉,失敬。”

  自开席后,杨正深对杨云的态度还不错,杨云说几句客套话是应该的。

  虽然杨正深非常努力地装老成,但听到杨云的话,还是忍不住笑出来,口中连说:

  “不敢不敢,我的本事还差得远,得好好再学几年才行。”

  对杨家的孙辈有简单的了解,杨云又在杨正泰的询问下,开始说京城的事。

  人 流如织的街道,形形色 色的摊贩,吃不完的珍馐美味,数不尽的玩乐之事,听得桌上的人心驰神往,甚至连饭都忘记吃。

  趁着众人叽喳议论的时候,杨云偷眼看一下里面那桌,见母亲的神色没有什么异样,才放下心来,继续吃饭。

  杨玉昭和杨玉竹对自家都有很深的敌意,杨云生怕他们会在饭桌上刁难母亲。

  但仔细想想,杨老爷子还在桌上,他们两个应该不敢放肆到这种程度。

  半个时辰后,饭菜吃得差不多,杨老爷子冲着杨玉竹说:

  “玉竹,你带着媳妇们和孩子们出去放鞭炮烟花吧,大过年要有个响声才热闹。”

  杨玉竹起身出房门,让下人把之前买的鞭炮烟花都拿出来,年龄比较小的几个孩子不用招呼,冲过去,唯有杨云和杨正深站在后面,背着手旁观。

  里面那一桌的媳妇们,起身准备去看烟花,杨云注意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妇人,跟母亲并肩走在一起,不时还说这些什么。

  杨云心中暗动,冯氏李氏他都见过,这妇人却陌生得很,想来他是杨正深的母亲。

  眼看人都去外面,杨玉昭也准备去凑个热闹,

  这时候,一直坐着不动的杨老爷子忽然开口,“玉昭,你去把杨云叫过来,我有话对你们两人说。”

  杨玉昭诧异地看父亲一眼,点一下头,慢步走到杨云身边,例行公事般地说:

  “杨云,老爷子找你。”

  正在看烟花的杨云,听到老爷子找他,知道今晚的重头戏来了,理理心神跟杨玉昭一起来到杨老爷子身前。

  “你们两个坐。”

  杨老爷子让两人坐下后,忽然轻轻叹气,眼中露出追忆之色,

  “你们两个都是青山村的人,小云来得晚,可能不知道。玉昭你应该知道,青山村是什么时候正式成村的吧?”

  杨云眉头微皱,不知道杨老爷子突然扯这些东西干什么,但他没有着急,只是静静听着。

  杨玉昭从小生活在青山村,对村里的事了如指掌,口若悬河地说

  “一百二十年前,商州大旱,赤地千里,咱们杨家的第一代老祖为活命,逃到东平县,和同乡的几个兄弟在这里开荒种地,娶妻生子。”

  “三十年后,在这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东平知县知道后,亲自来访,确定这里有百姓聚居后,正式上书朝廷,将这里起名为青山村,编入县城黄册之中。”

  听完杨玉昭的讲述,杨云点点头,原来小小的青山村,竟还有这么一段历史。

  杨老爷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之色,感慨地说:

  “当年爷爷还在的时候,曾跟我讲过他们刚到这里的时候,日子过得有多难。”

  “好不容易搭起来的茅草屋,一场大风刮走了,开荒出来的田,刚种上庄稼,有人来争;好不容易安稳下来,想说媳妇又是个大难题。”

  “但这么多困难,始终没有打倒爷爷他们,小云,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刚才是杨玉昭讲述,现下轮到杨云回答问题。

  被问到的杨云一脸茫然,他想不到杨老爷子准备说什么,只能小心翼翼地回道:

  “因为祖爷爷他们坚韧不拔,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百折不挠,才有最后的兴旺。”

  这个答案属于标标准准,完全挑不出毛病的答案,却不是杨老爷子想要的。

  他转头看向另一边的杨玉昭,又问同样的问题,“你觉得爷爷他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原本杨玉昭想得跟杨云说得一样,但见到父亲脸上平淡无波,他思索片刻换一个答案,

  “因为祖爷爷他有本事,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最终都能靠自身的智慧,一一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