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同舍伙伴

  方才所有人都在,斯文同学实在是拉不下脸,现下只剩他和杨云,可以小声叫一句。

  毕竟是他带头答应打赌的,输了,自然要履行之前的约定。

  听到斯文同学竟真的叫他师兄,杨云不由得诧异地看他一眼,他都说那打赌是个玩笑,没想到斯文同学依旧叫师兄。

  看着脸色涨红的斯文同学,杨云咧着嘴笑笑,冲着他客气地说:

  “同学,你叫我杨云就行,师兄一说只是玩笑,用不着当真。”

  如果杨云真让同学们天天叫他师兄,那等于是每天都在提醒他们,你们都输给过他!

  这些学生心中都有傲气,他们肯定会想办法把这个面子找回来,到时候杨云和同学的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差。

  先立下彩头,再免掉,等于凭空送同学们一个人情,以后相处肯定会越来越融洽。

  斯文同学脸上的红色稍微褪去,却固执地摇摇头说:

  “在下卢汲,见过杨兄。方才的话在你看来是玩笑,但我既然答应,那不能不做。”

  杨云没想到卢汲有点认死理,但他也没计较这些细节,热络地招呼卢汲,

  “咱们两个快去饭堂吧,去晚了真什么都没有了。”

  卢汲轻轻点头,两个之前还剑拔弩张的人,已经变成朋友,开心地聊着去饭堂。

  东阳书院每个月收三钱银子的食宿费,吃得是真不错,即便杨云他们来晚了,依旧有烧肉,丸子,再配上一大碗白米饭,一碗蛋汤,杨云吃得饱饱的。

  众人在饭堂吃过饭,却都没有回宿舍,而是回到学堂秉烛夜读,温习白天的功课。

  看到这种情况,杨云暗暗点头,怪不得东阳书院能出那么多进士,光是这种学习氛围,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

  正好杨云白天听卢毅讲的《易经》,还有好多不懂的地方,他也回到学堂准备恶补一下。

  只是到学堂他才尴尬地发现,别人的蜡烛都是自带,他第一天来,根本没准备。

  在杨云准备厚脸皮问别人借一根的时候,坐在左边的卢汲注意到他的窘境,拿出一根颜色微微发黄的新烛递给他。

  杨云也不客气,拿过蜡烛点上,学起来,遇到不懂的地方去问卢汲。

  相比之前明显的鄙夷,卢汲现下有问必答,甚至还会问问杨云有没有听懂。

  一根蜡烛燃尽,同学们才起身,顶着天上的星光,回到宿舍洗漱休息。

  “杨兄,你跟我住在一起?”

  回到学舍,杨云正准备洗漱的生活,却见到卢汲也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喜色。

  经过一晚上的了解,卢汲觉得杨云这人聪慧机敏,知道进退,是个可以交往的朋友。

  现下见到他跟他住在同一间学舍,心中自然欣喜莫名。

  杨云也没想到卢汲跟他这么有缘分,两人闲聊几句,各自打水洗漱。

  没多长时间,另外两位学舍同伴也洗漱回来,借着豆大烛火,杨云隐约看到,其中一人圆脸粗眉,另外一人相貌平平,但说话声音响亮,有若洪钟。

  卢汲知道杨云还不认识这两人,主动介绍说:

  “杨云,这个眉毛比较粗重的是方怀礼方兄,那位说话跟敲钟一样的是席衍席兄。”

  他又冲着方怀礼和席衍开玩笑说:

  “这位我不用介绍了吧?咱们内舍所有人的师兄,杨云杨兄。”

  杨云冲着两人拱拱手,笑着摇头说:

  “师兄之说只是玩笑。两位,在下杨云,今日书院新来的学生,日后还请两位多多指点。”

  看到杨云不拿之前赢的事压人,方怀礼和席衍也冲着杨云拱拱手,连道不敢。

  吹灭烛火,众人躺在床上,因为放课之后文斗的事,一时间都有些睡不着。

  最终还是卢汲忍不住,翻个身看着杨云的方向问:

  “杨兄,你的四书根底如此扎实,怎么对五经一点不懂?字还写得……那么一般。”

  杨云在四书上的造诣,可以说是内舍之首,无人能与他相比,这是实实在在赢回来的!

  但这样的人,不应该连五经的入门问题都不懂。

  最重要的是,杨云的字写得实在不好,若说四书造诣他在内舍中排第一,他的那笔字在内舍中是倒数第一次,甚至外舍中都得垫底。

  杨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带着几分为难说:

  “我的蒙师觉得拜经师之后,再学比较好,才一直没有教我。”

  至于字的事,杨云含糊过去了,他的字实在是拿不出手。

  卢汲恍然大悟地点头,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经师确实很重要,胡乱学习走上歧路,再想扳回来难了。”

  东阳书院的学生从进入书院开始,有最好的老师,自然用不着担心这些细枝末节。

  杨云有点回到大学寝室,跟室友夜聊的感觉,索性也开口问道:

  “我就算不懂五经,同学们对我的敌意也不应该那么大吧?”

  一两个人对杨云有意见很正常,但所有人都对杨云有意见,那有点不对了。

  声如洪钟的席衍也参与进来,带着一丝笑意说:

  “那是因为你是靠关系硬塞进来的,大家以为你不学无术,自然对你没有好脸色。”

  方怀礼十分赞同地说:

  “没错,我们都是靠才学一场一场硬考进内舍的,连卢汲也不例外。”

  “突然多一个不知根底的陌生同学,大家自然不高兴。”

  杨云弄清楚原委,兴致勃勃地问道:

  “一场一场考进内舍?怎么考的?”

  卢汲见杨云什么都不懂,耐心地给他解释说:

  “内舍学生都是由外舍遴选而来,凡是能在每月的月考中,连续三次夺得前三名的人,才有资格进内舍。”

  “至于内舍学生,若是连续三次都是倒一,则要被打回外舍。”

  这下杨云明白,别人辛辛苦苦考试,他刚来书院进内舍,他们心里自然不平衡。

  他笑着摇摇头,又看着卢汲的方向问道:

  “卢兄,听方兄的意思,你好像出身县中的名门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