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愿赌服输
众多学子听到杨云的话,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脸上的厌恶之色更重。
最后斯文同学冲着杨云摇摇头,沉声说:
“杨云,不是我们胆小不跟你赌,而是书院严禁赌博,我们得守书院的规矩。”
赌博从古至今都不是好东西,东阳书院身为东平县读书标杆,更不可能允许学生搞这些。
看着学生们如临大敌的样子,杨云轻描淡写地摇摇手,笑着解释说:
“其实我是想要个彩头,不是真要跟你们赌博,不如你们先听听我的提议如何?”
众多学子面面相觑,最终决定先听听再说,若真跟赌博有关,再拒绝也来得及。
“我只有一个条件,若是你们在稍后的比试中输给我……”
见到学生们无人反对,杨云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一下,看着他们笑吟吟地继续说:
“日后你们见到我,必须口称师兄,主动行礼,如何?”
学生们听到彩头没和金银挂钩,松一口气,但转念想到要叫杨云师兄,火又冒起来。
从东阳书院城里到现下,内舍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师兄,大家都是平辈论交。
杨云一个关系户,竟想爬到所有人头上,简直狂妄至极!
见到众人都在犹豫,杨云的眼睛微微一转,又给他们加一把火,
“当然,你们要是害怕我这个关系户,退出也来得及,我保证以后不嘲笑你们!”
“行,我答应你!”
斯文同学最先忍不住,第一个站出来,应下跟杨云的比试。
有带头的人,应者云集,不多时把整个内舍的人都牵扯进来。
杨云见到所有人都答应,心中暗笑,果然是些毛头小子,他一激全都上当了。
确定所有人都参加后,杨云沉思片刻,心中确定该怎么比试后,张口问道: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斯文同学听杨云说半句不说了,立刻接口道: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那些反应慢的同学在后面微微点头,这是《大学》第十一章的内容,他们全都背过。
回答杨云的帖经题,斯文同学马上反问道: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杨云对四书早已经是倒背如流,想也不想地说: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等答完这道题,杨云又问一句,这次换一个同学答,之后杨云也不假思索地答他的问题。
刚开始能答上来的人很多,但随着越问越偏,很多同学一时想不起来,杨云见到这种不能立刻回答的,马上竖起五根手指,一一屈下。
五根手指屈完,还没有答完的人,会自觉地退到一边,算是认输。
很快整间学堂只剩下三个人,能跟得上杨云的问答。
见到还有三人,杨云的眼睛微微闪动,题目的难度又上一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其中有三纲领,请问这三纲领分别是什么?”
已经退出的同学听到这道题,不约而同地吃一惊,刚才考的是四书原文,只要记性好,谁都能答得出来。
但现下杨云的题,已经是四书精义的内容,若是没有足够理解,根本回答不上来!
一个圆脸粗眉,看起来有些老气的学生沉声说:
“三纲领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们做学问的根本在于内修德行,教化万民,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杨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道题答得这么好,东阳书院果然藏龙卧虎!
圆脸同学脸上带着一抹兴奋问道:“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是什么?请仔细说明!”
这个同学向来喜欢跟别人斗学问,今天总算被他给抓住机会。
这道题周仲当初考过杨云,他记得十分清楚,毫不犹豫地说:
“恻隐,羞恶,是非,辞让,此四心为人之本善,只要能护此四心,可成为圣贤!”
紧接着杨云又问好几道题,最后只剩斯文同学一个人还在苦苦坚持。
内舍所有人再看向杨云的时候,眼神中已经没有轻视鄙夷,他们都看出来,杨云是初学五经,才不懂,但四书造诣,在所有学生中当为翘楚!
斯文同学也看出这一点,但他不想内舍的脸被一个刚来的新生打,咬着牙硬撑下来。
杨云看着额头见汗的斯文同学,十分淡然地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八条目中有格物致知之说,认为一草一木皆有至理,可小小草木如何承载至理?”
这下斯文同学蒙了,杨云这一问已经超出四书原著及释义,达到他从未接触的境界!
杨云等一会儿,斯文同学还是愣愣不说话,他慢慢抬起右手,把大拇指扣向掌心。
斯文同学知道杨云这是在倒数,心里不由得着急,但越急越想不出来。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时间到。
见杨云笑眯眯地看着他,斯文同学脱口说道:
“你能答出这个问题吗?”
话刚出口,斯文同学脸色微红。
他没答出杨云的问题,证明杨云考住他,他不该发问。
现下问出来,有点耍赖的意思。
杨云没跟斯文同学计较,只是淡淡地说:
“至理不以大小轻重而论,草木虽弱,亦能承载。”
这下斯文同学彻底服了,冲着杨云深深一躬,张口想叫师兄,却怎么都发不出声音。
剩下的人也一样,他们都算是东平县的天之骄子,平日里从来没有服过别人,现下突然要叫一个认识不到一天的师兄,怎么也拉不下面子。
看着众人为难的样子,杨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毫不在意地笑着对他们说:
“师兄之言,只是句玩笑,大家不必当真。但天马上要黑了,再不去吃饭,恐怕来不及了!”
众生这才发现,距离放课已经过小半个时辰,闹哄哄地从学堂跑出去。
斯文同学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走到杨云面前小声地说:
“师兄……”
众多学子听到杨云的话,不约而同地皱起眉头,脸上的厌恶之色更重。
最后斯文同学冲着杨云摇摇头,沉声说:
“杨云,不是我们胆小不跟你赌,而是书院严禁赌博,我们得守书院的规矩。”
赌博从古至今都不是好东西,东阳书院身为东平县读书标杆,更不可能允许学生搞这些。
看着学生们如临大敌的样子,杨云轻描淡写地摇摇手,笑着解释说:
“其实我是想要个彩头,不是真要跟你们赌博,不如你们先听听我的提议如何?”
众多学子面面相觑,最终决定先听听再说,若真跟赌博有关,再拒绝也来得及。
“我只有一个条件,若是你们在稍后的比试中输给我……”
见到学生们无人反对,杨云用手指在空中虚划一下,看着他们笑吟吟地继续说:
“日后你们见到我,必须口称师兄,主动行礼,如何?”
学生们听到彩头没和金银挂钩,松一口气,但转念想到要叫杨云师兄,火又冒起来。
从东阳书院城里到现下,内舍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师兄,大家都是平辈论交。
杨云一个关系户,竟想爬到所有人头上,简直狂妄至极!
见到众人都在犹豫,杨云的眼睛微微一转,又给他们加一把火,
“当然,你们要是害怕我这个关系户,退出也来得及,我保证以后不嘲笑你们!”
“行,我答应你!”
斯文同学最先忍不住,第一个站出来,应下跟杨云的比试。
有带头的人,应者云集,不多时把整个内舍的人都牵扯进来。
杨云见到所有人都答应,心中暗笑,果然是些毛头小子,他一激全都上当了。
确定所有人都参加后,杨云沉思片刻,心中确定该怎么比试后,张口问道: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斯文同学听杨云说半句不说了,立刻接口道: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那些反应慢的同学在后面微微点头,这是《大学》第十一章的内容,他们全都背过。
回答杨云的帖经题,斯文同学马上反问道: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
杨云对四书早已经是倒背如流,想也不想地说:
“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等答完这道题,杨云又问一句,这次换一个同学答,之后杨云也不假思索地答他的问题。
刚开始能答上来的人很多,但随着越问越偏,很多同学一时想不起来,杨云见到这种不能立刻回答的,马上竖起五根手指,一一屈下。
五根手指屈完,还没有答完的人,会自觉地退到一边,算是认输。
很快整间学堂只剩下三个人,能跟得上杨云的问答。
见到还有三人,杨云的眼睛微微闪动,题目的难度又上一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其中有三纲领,请问这三纲领分别是什么?”
已经退出的同学听到这道题,不约而同地吃一惊,刚才考的是四书原文,只要记性好,谁都能答得出来。
但现下杨云的题,已经是四书精义的内容,若是没有足够理解,根本回答不上来!
一个圆脸粗眉,看起来有些老气的学生沉声说:
“三纲领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我们做学问的根本在于内修德行,教化万民,最终实现天下大同。”
杨云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有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道题答得这么好,东阳书院果然藏龙卧虎!
圆脸同学脸上带着一抹兴奋问道:“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是什么?请仔细说明!”
这个同学向来喜欢跟别人斗学问,今天总算被他给抓住机会。
这道题周仲当初考过杨云,他记得十分清楚,毫不犹豫地说:
“恻隐,羞恶,是非,辞让,此四心为人之本善,只要能护此四心,可成为圣贤!”
紧接着杨云又问好几道题,最后只剩斯文同学一个人还在苦苦坚持。
内舍所有人再看向杨云的时候,眼神中已经没有轻视鄙夷,他们都看出来,杨云是初学五经,才不懂,但四书造诣,在所有学生中当为翘楚!
斯文同学也看出这一点,但他不想内舍的脸被一个刚来的新生打,咬着牙硬撑下来。
杨云看着额头见汗的斯文同学,十分淡然地问出最后一个问题,
“八条目中有格物致知之说,认为一草一木皆有至理,可小小草木如何承载至理?”
这下斯文同学蒙了,杨云这一问已经超出四书原著及释义,达到他从未接触的境界!
杨云等一会儿,斯文同学还是愣愣不说话,他慢慢抬起右手,把大拇指扣向掌心。
斯文同学知道杨云这是在倒数,心里不由得着急,但越急越想不出来。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时间到。
见杨云笑眯眯地看着他,斯文同学脱口说道:
“你能答出这个问题吗?”
话刚出口,斯文同学脸色微红。
他没答出杨云的问题,证明杨云考住他,他不该发问。
现下问出来,有点耍赖的意思。
杨云没跟斯文同学计较,只是淡淡地说:
“至理不以大小轻重而论,草木虽弱,亦能承载。”
这下斯文同学彻底服了,冲着杨云深深一躬,张口想叫师兄,却怎么都发不出声音。
剩下的人也一样,他们都算是东平县的天之骄子,平日里从来没有服过别人,现下突然要叫一个认识不到一天的师兄,怎么也拉不下面子。
看着众人为难的样子,杨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毫不在意地笑着对他们说:
“师兄之言,只是句玩笑,大家不必当真。但天马上要黑了,再不去吃饭,恐怕来不及了!”
众生这才发现,距离放课已经过小半个时辰,闹哄哄地从学堂跑出去。
斯文同学等到所有人都离开后,走到杨云面前小声地说:
“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