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平源府

  东阳书院的先生都有真本事,平日里教得也十分用心。

  只是一位先生教二三十学生,和一位先生教一个学生,这里面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

  看着方怀礼羡慕的眼神,杨云苦笑着摇摇头,

  “你别提了,跟卢先生同处一室,我连喘气都不敢大声,压力大得不得了。”

  方怀礼见到杨云这副样子,有些气恼地说:

  “我看杨兄你是得便宜还卖乖,故意来气我们的。”

  书院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想要这样的特殊待遇,杨云竟还嫌压力太大。

  睡在另外一张床的卢汲翻个身,看着方怀礼笑呵呵地说:

  “要不你跟杨兄换换,你单独跟卢先生相处一天试试?”

  方怀礼想想卢毅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样子,忍不住缩缩脖子,果断摇头拒绝。

  学舍中的其他三人哈哈大笑,闲聊着谁去。

  第二天,卢毅给杨云出五道题,才夹着书本去上课。

  杨云昨天刚读过时文,忍不住手痒,仿着时文的风格,答这五道题。

  卢毅吃过饭后,用休息时间把杨云写的五篇文章改一遍,把他叫过来仔细点评,

  “你这几篇文章,应该是模仿《时文全集》中林石的文风吧?”

  “他的文章大气磅礴,读起来有种江海奔涌的感觉。但你这文章太注重大气,写到最后只剩下一堆大而无当的空话,只能让人觉得你眼高手低。”

  杨云小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他在写的时候也发现这个问题,只是他根本收不住,只能硬着头皮写完。

  卢毅把他改过的文章还给杨云,认真地指点他说:

  “越是这种大气文章,越要从小处着手,这样才能让你的文章不说空话。”

  杨云低头看看手中的文章,卢毅改得都是写小处,但读起来确实比他写得好上许多。

  从这天起,杨云天天来卢毅这里写时文,卢毅也把文章数从每天五篇,提到每天十篇。

  十篇文章弄得杨云苦不堪言,每天得熬夜才能勉强写完。

  但杨云很快发现,他的时文技巧上一个大台阶,连字也写得漂亮不少。

  有这个发现,杨云学得更加努力,每天除看文章就是写文章,都快走火入魔。

  这天卢毅又给杨云出十道题目,只是杨云拿过来看一眼,忍不住哇的一声吐出来。

  卢毅吓一跳,连忙跑过来,一边拍着杨云的背一边焦急地问道:

  “杨云,你这是怎么了?我让人去请朗中!”

  杨云是全书院最好的面子,要是因为他的原因毁了,卢毅心里得后悔一辈子。

  没想到杨云吐一会儿,脸色苍白地冲着卢毅摆摆手说:

  “先生不用担心,我是这两天题目做得太多,看到它有点恶心。”

  卢毅拿过他的茶水让杨云漱漱口,颇为担忧地问:

  “既然如此,不如我给你放假一天,让你回去好好休息休息。”

  为能够提升文章技巧,杨云已经二十多天没休息,天天在这里写,看。

  杨云用茶水漱漱口,感觉胃里舒服点后,坚定地摇头说:

  “不用,我还可以坚持。”

  看着杨云煞白的脸色,卢毅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叫下人把吐出来的东西收拾掉。

  转眼到去平阳府报名府试的日子,这天卢毅只给杨云出三道题目,让他慢慢写。

  杨云仔细琢磨后,已有思路,提笔打好草稿,又写正文,修改润色后,才誊到题纸上。

  一切都跟正式院考的流程一样。

  卢毅仔细看杨云的文章,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这几十天你进步神速,我看你这次院试,应该是十拿九稳啊。”

  杨云也知道这几十天,他写文章的技巧有质变,全托面前的卢毅,他深深鞠躬说:

  “多谢先生这些日子的教导,学生此去府城,必不负先生栽培。”

  卢毅笑着将杨云扶起来,满眼慈爱地看着他说:

  “回去之后好好休息,我在书院等着你的好消息。”

  辞别卢毅,杨云回家休息一天,让母亲打点行装,两人坐马车直奔平源府。

  平源府离东平县一百多里路,三天之后,杨云坐在马车上,看着远处高高的城墙,略带兴奋地对马车里面的姜梅说:

  “娘,我们到平源府了!”

  姜梅探出头来,看着远处的城池,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不多时,马车来到平源府城外,城门军查看杨云几人的路引,确认无误后放人进城。

  车夫牵着马缓缓走进平源府,街道两边满是做生意的小商小贩,吆喝声更不绝于耳,

  “新到的好茶,滋味醇厚,值得一品!”

  “刚出炉的烧饼,两文钱一个!”

  姜梅坐在马车上,看着四周热闹的景象,兴致勃勃地说:

  “这比咱们东平县热闹多了。”

  杨云随声附和两句,京城的景象比这里更繁华,他自然没有什么感触。

  车夫拉着杨云两人来到客栈,想问还有没有空房,小二一脸抱歉地说;

  “真是对不住几位,我们店的客房都满了,您去别家问问吧。”

  听到客房满了,杨云也不以为意,换一家又问,没想到还是客满。

  一连问好几家,家家如此,杨云觉得有些奇怪,忍不住拉着小二问道:

  “你们平日的生意这么好?”

  没想到小二听到杨云的话,面色古怪地打量着他说:

  “客官,您不知道再过几日是府试?平源府十三个县的所有童生,都得来城里考试,你说我们的生意能不好吗?”

  杨云恍然大悟,平源府十三个县,每县都有数百人要参加府试。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客栈自然爆满,他的科举经验还是少了,应该提前定好房间。

  看着杨云一脸懊恼的样子,小二立刻猜到他的身份,

  “公子,你也是来赶考的?离府衙近的客栈肯定都满了,您去远点的问问,说不定还有。”

  姜梅连忙谢过小二,催促着车夫去远点的客栈,直到天色将黑,才终于找到地方住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