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春以来,京中的宴会便越来越多,各家都想出各种名头办各种春宴。
前段时间,宋锦书已经以身体不适为由拒了不少。
如今长公主府下帖,她倒是不好再拒。
宋锦书接过帖子,也有些意外,不过也能猜到长公主邀请她是为了何时。
听婉凝的意思,长公主也是太后那一派的,恐怕是为了宋锦音的铺子而来。
宋锦书微微拧眉,看了眼秋兰道:“派人去帮我打听打听,婉凝是不是也要赴宴,不过不要惊动她。”
秋兰闻言有些疑惑,却还是没多问,连忙应了一声,“好。”
宋锦书想了想,又将她今日写的东西拿出来,递给秋兰道:
“我这几日不便去明珍堂,你把这些东西交给冯掌柜,让她拿给明珍堂的大夫们看,让他们按照我说的去做,不用多解释,看了我给的东西,他们自然都会懂。”
秋兰连忙接过来,也没有多问,仍然是应了一声,便拿着东西出去了。
做完这些,宋锦书伸手揉了揉眉心,莫名感觉觉得有些疲惫。
她看着手中的请帖,陷入了沉思。
李嬷嬷走过来,帮她披上披风,见状忍不住问了一句:“又是哪家下的请帖?是不是不好拒绝?”
“长公主府的。”宋锦书也没瞒她,微微蹙了蹙眉,“这时候下请帖来,怕是没什么好事。”
她就是担心,会坏了她的计划,如今宋锦音的铺子关门,她也开始慢慢着手准备,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只是若是此事她们刻意插手,皇家的人,她恐怕毫无还手之力。
李嬷嬷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担忧了起来,声音低了下来,“那看来是得早做准备,若是她们故意与夫人为难……”她想到什么,皱了皱眉,“夫人可能请宫里那位帮忙?”
宋锦书闻言却顿了顿,神色有些不好看,随即忍不住冷笑了声。
“一丘之貉,请他能有什么用,只会死得更快,嬷嬷您别忘了,这位新帝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
李嬷嬷心里微惊,立即抿起了嘴唇,恨不得上手捂住宋锦书的嘴,却又不敢,目光复杂地看了眼不远处的赵嬷嬷。
而赵嬷嬷听到二人的话,更是有些着急,张了张唇想说什么,可想起来什么,又只能忍住。
心里叹了口气,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御书房内,殷策却措不及防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吓得杨和泰抖了又抖,拿起一旁的披风犹豫半晌不知道该不该呈上去。
这天儿也不冷啊?
他一脸纠结地看着龙椅上的人问道:“陛下是不是夜里批折子着了凉?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看看?还是喝口暖茶?”
他一连问了几句,龙椅上的人就像没听到他的话一般,头也没抬的看着手中的折子。
杨和泰:“……”
这差可真难当。
直到看完手中的折子,殷策才抬起头,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一边,淡淡道了声:“不必。”
他想起来什么,微微拧眉看了眼杨和泰,“她这几日都在做什么?”
杨和泰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问的是谁,莫名觉得心累。
他还以为这几日过去,他一个字都没问过,是终于对那个定远侯夫人失去兴趣了呢。
毕竟每回召进宫,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跟个冰块儿似的,没什么好脸,但凡有点儿脾气的都忍不下去,更何况还是九五之尊的皇上?
没想到……
杨和泰拧了拧眉,轻声道:“奴才听说,夫人这几日都忙着明珍堂的事,好似有什么事情闹得不小,陆家和宋家连续去了几波人到明珍堂查什么,那宋大将军的二女儿在城中开的胭脂铺,更是因为夫人的医馆受了不小的影响,如今连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殷策闻言抬了抬眸,转动着手中的扳指。
这些事他自然听说了,陆墨渊那个平妻在京中开的医馆,将朝中闹得乌烟瘴气。
此事下面的人还压着,不敢往他面前报。
那他便当不知道,让林郁在其中浑水摸鱼,正好借此机会盯几条鱼。
只是想起来什么,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宋陆两家去闹什么事?她可有受伤?”
“没有,只是奴才们的人打探到的消息,和赵嬷嬷递回来的消息,似乎跟夫人的小师弟有关。”杨和泰说着顿了顿,看着眼前的人的脸色,迟疑半晌才战战兢兢地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听他们的意思是说,夫人当年和她那小师弟似是有些渊源,定远侯和宋少将军他们怀疑明珍堂那东家和夫人有关联,定远侯还气得不轻,与夫人大吵了一架……”
他说完,便连忙将头低了下去,生怕迎面而来的是什么腥风血雨。
却错过了殷策眸底掠过的精光,薄唇勾了勾。
“是吗?”低沉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半晌才道:“让林郁派几个人去她旁边跟着,若有任何闪失,我唯你们是问。”
“……”
杨和泰嘴角抽了抽,莫名觉得他家陛下越来越有些不值钱了。
那定远侯夫人都对他那样了,他还眼巴巴地凑上去。
一个有夫之妇而已,至于吗!
尽管心里吐槽,面上却还是连忙应下,“是,奴才必定跟林暗卫交代清楚。”
“嗯。”殷策应了一声,微敛着眸不知道在想什么,莫名觉得心里有些心痒难耐。有些事,便是不能想,一旦想起来,便有些难以控制。
他皱了皱眉,抬头看了眼杨和泰问道:“不是要检查那个女人抄的佛经吗?怎么不见她进宫来?昭美人抄的佛经她也不看了?”
杨和泰:“?”
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连忙低头掩下狂抽的嘴角,十分无语道:“……陛下,许是宫规有别,无人召见,定远侯夫人也无法自行进宫来。”
“这么麻烦?”殷策沉了声音道,这才反应过来,“也是,你明日召她进宫来,就说昭美人的佛经抄好了,等着她来检查,再给她一块宫牌,她想什么时候进宫,便什么时候进来,谁也不许拦着。”
“……是。”
杨和泰愣了半天,才应了下来,实在是忍不住想吐槽道:就算您给了宫牌,人家也未必愿意进来吧?谁没事想进宫来伴君伴虎?
杨和泰深吸了口气,才忍住心里的槽点,连忙出去将殷策吩咐下来的事一一去办了。
并且第二日一大早,便派软轿去定远侯府接人。
只是去了半天,带回来的消息却是,定远侯夫人不肯进宫。
说什么也不肯。
前段时间,宋锦书已经以身体不适为由拒了不少。
如今长公主府下帖,她倒是不好再拒。
宋锦书接过帖子,也有些意外,不过也能猜到长公主邀请她是为了何时。
听婉凝的意思,长公主也是太后那一派的,恐怕是为了宋锦音的铺子而来。
宋锦书微微拧眉,看了眼秋兰道:“派人去帮我打听打听,婉凝是不是也要赴宴,不过不要惊动她。”
秋兰闻言有些疑惑,却还是没多问,连忙应了一声,“好。”
宋锦书想了想,又将她今日写的东西拿出来,递给秋兰道:
“我这几日不便去明珍堂,你把这些东西交给冯掌柜,让她拿给明珍堂的大夫们看,让他们按照我说的去做,不用多解释,看了我给的东西,他们自然都会懂。”
秋兰连忙接过来,也没有多问,仍然是应了一声,便拿着东西出去了。
做完这些,宋锦书伸手揉了揉眉心,莫名感觉觉得有些疲惫。
她看着手中的请帖,陷入了沉思。
李嬷嬷走过来,帮她披上披风,见状忍不住问了一句:“又是哪家下的请帖?是不是不好拒绝?”
“长公主府的。”宋锦书也没瞒她,微微蹙了蹙眉,“这时候下请帖来,怕是没什么好事。”
她就是担心,会坏了她的计划,如今宋锦音的铺子关门,她也开始慢慢着手准备,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只是若是此事她们刻意插手,皇家的人,她恐怕毫无还手之力。
李嬷嬷听到这话也不由得担忧了起来,声音低了下来,“那看来是得早做准备,若是她们故意与夫人为难……”她想到什么,皱了皱眉,“夫人可能请宫里那位帮忙?”
宋锦书闻言却顿了顿,神色有些不好看,随即忍不住冷笑了声。
“一丘之貉,请他能有什么用,只会死得更快,嬷嬷您别忘了,这位新帝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
李嬷嬷心里微惊,立即抿起了嘴唇,恨不得上手捂住宋锦书的嘴,却又不敢,目光复杂地看了眼不远处的赵嬷嬷。
而赵嬷嬷听到二人的话,更是有些着急,张了张唇想说什么,可想起来什么,又只能忍住。
心里叹了口气,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御书房内,殷策却措不及防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吓得杨和泰抖了又抖,拿起一旁的披风犹豫半晌不知道该不该呈上去。
这天儿也不冷啊?
他一脸纠结地看着龙椅上的人问道:“陛下是不是夜里批折子着了凉?要不要请太医过来看看?还是喝口暖茶?”
他一连问了几句,龙椅上的人就像没听到他的话一般,头也没抬的看着手中的折子。
杨和泰:“……”
这差可真难当。
直到看完手中的折子,殷策才抬起头,将手中的折子扔到一边,淡淡道了声:“不必。”
他想起来什么,微微拧眉看了眼杨和泰,“她这几日都在做什么?”
杨和泰愣了一下,才想起来他问的是谁,莫名觉得心累。
他还以为这几日过去,他一个字都没问过,是终于对那个定远侯夫人失去兴趣了呢。
毕竟每回召进宫,都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跟个冰块儿似的,没什么好脸,但凡有点儿脾气的都忍不下去,更何况还是九五之尊的皇上?
没想到……
杨和泰拧了拧眉,轻声道:“奴才听说,夫人这几日都忙着明珍堂的事,好似有什么事情闹得不小,陆家和宋家连续去了几波人到明珍堂查什么,那宋大将军的二女儿在城中开的胭脂铺,更是因为夫人的医馆受了不小的影响,如今连生意都做不下去了。”
殷策闻言抬了抬眸,转动着手中的扳指。
这些事他自然听说了,陆墨渊那个平妻在京中开的医馆,将朝中闹得乌烟瘴气。
此事下面的人还压着,不敢往他面前报。
那他便当不知道,让林郁在其中浑水摸鱼,正好借此机会盯几条鱼。
只是想起来什么,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宋陆两家去闹什么事?她可有受伤?”
“没有,只是奴才们的人打探到的消息,和赵嬷嬷递回来的消息,似乎跟夫人的小师弟有关。”杨和泰说着顿了顿,看着眼前的人的脸色,迟疑半晌才战战兢兢地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听他们的意思是说,夫人当年和她那小师弟似是有些渊源,定远侯和宋少将军他们怀疑明珍堂那东家和夫人有关联,定远侯还气得不轻,与夫人大吵了一架……”
他说完,便连忙将头低了下去,生怕迎面而来的是什么腥风血雨。
却错过了殷策眸底掠过的精光,薄唇勾了勾。
“是吗?”低沉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只半晌才道:“让林郁派几个人去她旁边跟着,若有任何闪失,我唯你们是问。”
“……”
杨和泰嘴角抽了抽,莫名觉得他家陛下越来越有些不值钱了。
那定远侯夫人都对他那样了,他还眼巴巴地凑上去。
一个有夫之妇而已,至于吗!
尽管心里吐槽,面上却还是连忙应下,“是,奴才必定跟林暗卫交代清楚。”
“嗯。”殷策应了一声,微敛着眸不知道在想什么,莫名觉得心里有些心痒难耐。有些事,便是不能想,一旦想起来,便有些难以控制。
他皱了皱眉,抬头看了眼杨和泰问道:“不是要检查那个女人抄的佛经吗?怎么不见她进宫来?昭美人抄的佛经她也不看了?”
杨和泰:“?”
他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连忙低头掩下狂抽的嘴角,十分无语道:“……陛下,许是宫规有别,无人召见,定远侯夫人也无法自行进宫来。”
“这么麻烦?”殷策沉了声音道,这才反应过来,“也是,你明日召她进宫来,就说昭美人的佛经抄好了,等着她来检查,再给她一块宫牌,她想什么时候进宫,便什么时候进来,谁也不许拦着。”
“……是。”
杨和泰愣了半天,才应了下来,实在是忍不住想吐槽道:就算您给了宫牌,人家也未必愿意进来吧?谁没事想进宫来伴君伴虎?
杨和泰深吸了口气,才忍住心里的槽点,连忙出去将殷策吩咐下来的事一一去办了。
并且第二日一大早,便派软轿去定远侯府接人。
只是去了半天,带回来的消息却是,定远侯夫人不肯进宫。
说什么也不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