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属下遵命!不过,如何伪装成北襄军士兵?"
"昨日战场上缴获了不少北襄军的铠甲和旗帜,可以利用起来。"寒刈回答,"此外,我听说北襄军中不少士兵是临时征集的农民,并非正规军,他们对彼此并不熟悉,这是我们的机会。"
赵明点头:"明白了,属下立即去准备。"
寒刈转向墨凡:"墨凡,你负责正面防守,重点看守城门和东南角。记住,城中的钢刀和钢箭优先给最精锐的部队使用,集中力量守住要害。"
墨凡抱拳领命:"属下必当竭尽全力,守住方安城!"
"庄良,"寒刈继续道,"你带领机动部队,随时支援薄弱环节。此外,准备好火油弹和烟幕弹,在敌军集结冲锋时投放,扰乱他们的阵型。"
庄良点头:"末将明白。不过,火油弹存量不多了,需要节约使用。"
寒刈沉思片刻:"让工匠们加紧制作更多火油弹,材料不足,可以临时用其他易燃物代替。关键是要有效扰乱敌军阵型。"
众将领领命而去,各自准备。寒刈独自站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地形和兵力配置。他知道,今日一战,将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照耀着方安城的城墙和城下的北襄军阵。与昨日不同,今天北襄军没有立即发动全面进攻,而是在城外列阵,不时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方安城的防御。
寒刈看出拓跋禅越的意图——消耗方安城守军的体力和意志,待其疲惫不堪时再发动总攻。于是,他命令守军严格按照三班轮换制度休息,保持充足体力。同时,弓弩手只射离城墙过近的敌军,不与远处的弓箭手消耗。
这种相持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太阳西斜,北襄军终于开始了他们的攻势。但与昨日不同,这次他们没有集中兵力,而是分散成数十个小队,从多个方向同时向城墙发起冲锋。
"这是围点打援之计!"墨凡一眼看穿对方意图,"他们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集中力量攻打某一点。"
寒刈点头:"不要上当。坚守阵地,特别注意东南角和城门,那是最可能被集中攻击的地方。"
果然,当方安城守军分散注意力应对各处小股部队时,一支由上万精锐组成的北襄主力突然从左翼出现,直扑东南角。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精心训练的精锐部队。
"东南角告急!"传令兵高喊着。
寒刈早有准备:"传令庄良,立即带领机动部队支援东南角。墨凡,命令弓弩手集中火力,压制敌军前排!"
城墙上,数百架强弩对准东南角下的北襄军精锐,齐射而出。虽然相比昨日,钢箭数量已经减少,但仍然给敌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北襄军的前排倒下一片,但后续部队迅速填补空缺,继续向前推进。
庄良带领五百名机动部队赶到东南角,正好看到北襄军的云梯已经架到城墙上,大批士兵正在攀爬。
"投放火油弹!"庄良一声令下。
早已准备好的火油弹从城墙上投下,正中那些密集的云梯。烈焰升腾,惨叫声此起彼伏。不少北襄士兵被点燃的油脂溅到,身上着火,从云梯上坠落。
但北襄军人数众多,损失一批,立即有新的士兵顶上。城墙上的方安城守军不得不与攀上来的敌军展开肉搏。
墨凡手持钢刀,站在城墙最前方,每一刀挥出,都有一名敌军士兵应声倒下。但敌人源源不断涌上城墙,战况愈发激烈。
"注意右侧!"墨凡大喊一声,同时一刀斩断了一名敌军将领的头颅。
他身旁的士兵立即调整防线,阻挡了右侧涌上来的敌军。但守军毕竟人数有限,面对如此密集的攻势,已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此时,寒刈亲自带领一队精锐赶到,手持钢刀,杀入敌阵:"兄弟们,方安城是我们的家!绝不能让敌人踏入一步!"
他身先士卒,刀法凌厉,所向披靡。方安城守军见王爷亲自上阵,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北襄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面对装备精良的方安城守军,尤其是那些持有钢刀的精锐,伤亡惨重。拓跋禅越看到东南角的攻势受阻,立即调整策略,命令北门方向的部队加速进攻,分散方安城守军的注意力。
"北门告急!"又一名传令兵跑来报告,"敌军已经架起攻城车,正在撞击城门!"
寒刈面色凝重,他知道,这是敌军故意分散他们的兵力。但若是不理会,北门真的有被攻破的危险。
"墨凡,你继续守住东南角。庄良,带一半机动部队去支援北门。我在这里坐镇指挥。"寒刈沉着下令。
庄良领命而去,带着两百五十名机动部队赶往北门。当他们抵达时,北门已经岌岌可危。攻城车不断撞击着城门,沉闷的撞击声传遍整个城墙。守军尽力阻挡,但敌人数量太多,压力巨大。
"投掷火油弹,烧毁攻城车!"庄良命令道。
守军纷纷将火油弹投向攻城车,但北襄军显然吸取了昨日的教训,攻城车上覆盖着潮湿的兽皮,不易点燃。几轮投掷后,火油弹消耗大半,攻城车却毫发无损。
"该死!"庄良咬牙,"准备**!"
**是他们的杀手锏,但库存有限,每一份都要慎重使用。庄良亲自点燃一份**,精准地投向攻城车下方。
"轰!"
一声巨响,攻城车被炸得粉碎,操作的士兵也被炸飞。但北襄军立即推上第二辆攻城车,继续撞击城门。
"不行,这样下去**很快就会用完。"庄良思索片刻,灵机一动,"把所有弓弩手集中在城墙上,射杀攻城车后方的推动士兵!"
守军立即执行,数百支箭矢对准了推动攻城车的士兵。虽然不全是钢箭,但数量巨大,足以造成恐慌。北襄军的攻城车失去了推动力,攻势暂时被遏制。
就在方安城守军全力应对东南角和北门的攻势时,西门突然传来警报:"敌军偷袭西门!"
"昨日战场上缴获了不少北襄军的铠甲和旗帜,可以利用起来。"寒刈回答,"此外,我听说北襄军中不少士兵是临时征集的农民,并非正规军,他们对彼此并不熟悉,这是我们的机会。"
赵明点头:"明白了,属下立即去准备。"
寒刈转向墨凡:"墨凡,你负责正面防守,重点看守城门和东南角。记住,城中的钢刀和钢箭优先给最精锐的部队使用,集中力量守住要害。"
墨凡抱拳领命:"属下必当竭尽全力,守住方安城!"
"庄良,"寒刈继续道,"你带领机动部队,随时支援薄弱环节。此外,准备好火油弹和烟幕弹,在敌军集结冲锋时投放,扰乱他们的阵型。"
庄良点头:"末将明白。不过,火油弹存量不多了,需要节约使用。"
寒刈沉思片刻:"让工匠们加紧制作更多火油弹,材料不足,可以临时用其他易燃物代替。关键是要有效扰乱敌军阵型。"
众将领领命而去,各自准备。寒刈独自站在地图前,仔细研究着地形和兵力配置。他知道,今日一战,将是生死存亡的关键。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照耀着方安城的城墙和城下的北襄军阵。与昨日不同,今天北襄军没有立即发动全面进攻,而是在城外列阵,不时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方安城的防御。
寒刈看出拓跋禅越的意图——消耗方安城守军的体力和意志,待其疲惫不堪时再发动总攻。于是,他命令守军严格按照三班轮换制度休息,保持充足体力。同时,弓弩手只射离城墙过近的敌军,不与远处的弓箭手消耗。
这种相持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下午。太阳西斜,北襄军终于开始了他们的攻势。但与昨日不同,这次他们没有集中兵力,而是分散成数十个小队,从多个方向同时向城墙发起冲锋。
"这是围点打援之计!"墨凡一眼看穿对方意图,"他们想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然后集中力量攻打某一点。"
寒刈点头:"不要上当。坚守阵地,特别注意东南角和城门,那是最可能被集中攻击的地方。"
果然,当方安城守军分散注意力应对各处小股部队时,一支由上万精锐组成的北襄主力突然从左翼出现,直扑东南角。他们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精心训练的精锐部队。
"东南角告急!"传令兵高喊着。
寒刈早有准备:"传令庄良,立即带领机动部队支援东南角。墨凡,命令弓弩手集中火力,压制敌军前排!"
城墙上,数百架强弩对准东南角下的北襄军精锐,齐射而出。虽然相比昨日,钢箭数量已经减少,但仍然给敌军造成了不小的杀伤。北襄军的前排倒下一片,但后续部队迅速填补空缺,继续向前推进。
庄良带领五百名机动部队赶到东南角,正好看到北襄军的云梯已经架到城墙上,大批士兵正在攀爬。
"投放火油弹!"庄良一声令下。
早已准备好的火油弹从城墙上投下,正中那些密集的云梯。烈焰升腾,惨叫声此起彼伏。不少北襄士兵被点燃的油脂溅到,身上着火,从云梯上坠落。
但北襄军人数众多,损失一批,立即有新的士兵顶上。城墙上的方安城守军不得不与攀上来的敌军展开肉搏。
墨凡手持钢刀,站在城墙最前方,每一刀挥出,都有一名敌军士兵应声倒下。但敌人源源不断涌上城墙,战况愈发激烈。
"注意右侧!"墨凡大喊一声,同时一刀斩断了一名敌军将领的头颅。
他身旁的士兵立即调整防线,阻挡了右侧涌上来的敌军。但守军毕竟人数有限,面对如此密集的攻势,已经开始显得力不从心。
此时,寒刈亲自带领一队精锐赶到,手持钢刀,杀入敌阵:"兄弟们,方安城是我们的家!绝不能让敌人踏入一步!"
他身先士卒,刀法凌厉,所向披靡。方安城守军见王爷亲自上阵,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北襄军虽然人数众多,但面对装备精良的方安城守军,尤其是那些持有钢刀的精锐,伤亡惨重。拓跋禅越看到东南角的攻势受阻,立即调整策略,命令北门方向的部队加速进攻,分散方安城守军的注意力。
"北门告急!"又一名传令兵跑来报告,"敌军已经架起攻城车,正在撞击城门!"
寒刈面色凝重,他知道,这是敌军故意分散他们的兵力。但若是不理会,北门真的有被攻破的危险。
"墨凡,你继续守住东南角。庄良,带一半机动部队去支援北门。我在这里坐镇指挥。"寒刈沉着下令。
庄良领命而去,带着两百五十名机动部队赶往北门。当他们抵达时,北门已经岌岌可危。攻城车不断撞击着城门,沉闷的撞击声传遍整个城墙。守军尽力阻挡,但敌人数量太多,压力巨大。
"投掷火油弹,烧毁攻城车!"庄良命令道。
守军纷纷将火油弹投向攻城车,但北襄军显然吸取了昨日的教训,攻城车上覆盖着潮湿的兽皮,不易点燃。几轮投掷后,火油弹消耗大半,攻城车却毫发无损。
"该死!"庄良咬牙,"准备**!"
**是他们的杀手锏,但库存有限,每一份都要慎重使用。庄良亲自点燃一份**,精准地投向攻城车下方。
"轰!"
一声巨响,攻城车被炸得粉碎,操作的士兵也被炸飞。但北襄军立即推上第二辆攻城车,继续撞击城门。
"不行,这样下去**很快就会用完。"庄良思索片刻,灵机一动,"把所有弓弩手集中在城墙上,射杀攻城车后方的推动士兵!"
守军立即执行,数百支箭矢对准了推动攻城车的士兵。虽然不全是钢箭,但数量巨大,足以造成恐慌。北襄军的攻城车失去了推动力,攻势暂时被遏制。
就在方安城守军全力应对东南角和北门的攻势时,西门突然传来警报:"敌军偷袭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