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后。
战马无力的倒在地上,饲养员甚至都来不及心疼,当场就提着几大桶水浇在了这匹战**身上。
蒸腾的水汽过了一会儿开始从马匹的身上浮现,二营长蹲在一旁,简单拍了拍**脖子,转而就抢了辆自行车,冲向了不远处的飞艇营地。
“施密特上校在吗!”
还没到系留塔前,二营长就看到了施密特上校手下的一个通讯员:“弗利格上校要求Z331立刻启航!”
“上校就在舰桥!”
通讯员赶忙抱住了手中的那一叠文件,撒开步子就带着二营长冲向系留塔。
而他们的行动也是被舰桥里的大副给看了个一清二楚。
“他们怎么回来了?”
大副皱眉看着本来是要去送信的通讯员,还有本该在前线的二营长,转而看向施密特:“上校,二营的营长回来了。”
“是要向前线发动攻击吧?”
施密特想都不用想便直接开口道:“弗利格上校这人总喜欢在特殊的时候用这种方式把手头的人给往后方送。”
“那为什么是二营的营长?”
大副疑惑的问道,因为他不知道这两者当中有什么关联。
对此,施密特则是一边用手势向大副下达解除系泊状态的指示,一边通过液压装置把自己的座椅升起到舰桥的中央,眼睛好似雷达一样审视着最前方和左右舷的环境,口中道:“如果是布林克曼勋爵家的姑娘回来的话,那就说明前线溃散,我们必须立刻组织防御。”
“?”大副还是很疑惑。
见状,施密特也只能摇摇头,无语的说道:“二营的营长能回来,说明仅靠前线的部队就足以将整个战场控制住,你想,重要的中高层指挥官一个人骑马回来,但是却不见部队的最高级指挥官,也不见护卫。”
“哦,也就是说前线暂时用不到他对吧?”
大副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但如果是勋爵家的姑**话,就说明前线很可能会溃散,弗利格上校为了保障她的安全,所以才会派她返回。”
“至于二营的营长,他肯定是要回去的,所以会派他……”
“你小子瞎说啥!”
施密特赶忙叫住自家大副:“布林克曼中尉纯粹因为是他的副官,见面等于见上校,所以才会是她,你小子瞎说可以别在船上瞎说,让勋爵听到了还了的?”
施密特这一串话直接让大副闭了嘴,Z331也在此刻完成了缆绳的回收,开始将起落架和舷梯下方,将已经赶到舰下的通讯员和二营长收容下放舱内。
刚一进船舱,二营长就将部队里每个指挥官都会从雷恩那儿拿到的代表证物的钢笔拍在了舰桥内的操作台上,口里喊到:“前线的骑兵部队需要空中支援,这是弗利格上校的命令。”
“骑兵部队?”
施密特上校坐在悬空的舰长席上,望远镜将他的视线投向十几公里外的远方。
随着飞艇的高度逐渐增加,他先是看到了背后满是马匹和骑兵尸体,且已经在皇国军阵地里组织起防御阵型的友军部队,然后才看到更远方,那些正在同皇国军不断交战的骑兵部队。
那些骑兵的行动俨然没有了骑兵应该有的灵巧和迅速,远远看去,颇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觉。
这让施密特立刻下意识看了眼手表,却发现分针已经复位。
这代表整场战斗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不论是士兵,还是那些战马,其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
没有半点的犹豫,施密特随即下令道:“全舰,第四战斗速度,航向026,现在起,Z331向皇国第一军阵地所在方向进发,为支援友军部队撤退出击!”
话音方落,大副就已经完成了复述。
飞艇两侧的几具螺旋桨随即发出震耳的呼啸,在发动机的轰鸣中将Z331向前推动。
远处,皇国第一集团军下属第一军前线作战参谋部内。
作为一支全部由步兵师所组成的部队,第一军的前线作战参谋部内应该全都是旗下各个步兵师以及一部分来自不同步兵团的参谋和联络员。
可出人意料的是,目前第一军的指挥部内除去那些本就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参谋人员和联络员外,还有五六位穿着骑兵**,披着黑色斗篷的骑兵军官。
他们是来自骑兵旅的指挥官。
作为皇国最早进入帝国领土,且对东普鲁士地形极其熟悉的哥萨克骑兵,这些军官和他们的士兵在因为补给问题而不得不从前线返回,并在第一军的驻地驻扎下来以重整部队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返回过位于八十多公里外的大后方。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骑兵要来回跋涉一百六十公里,光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就有足足一周。
考虑到前线的情况变化极快,因此他们压根不敢将如此多宝贵的时间浪费掉。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第一军的将军们做出将前线的部队削减下来的决定。
而这一决定,此刻却正好是救了第一军一命。
参谋部内,那些第一军的将军和参谋们焦虑的看着面前的沙盘,时不时还会有人爬上一旁的哨塔,用望远镜确认数公里外发生的战斗。
虽然那些哥萨克骑兵因为兵力不足而陷入了苦战,但因为有大量来自第一军的步兵配合,因此他们还是能够以一种较为轻松的姿态来应对突然从侧翼出现的皇国骑兵的攻击。
即使主力防线所在的位置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能向后送来消息,但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帝国在已经向侧翼投入如此规模骑兵的现在,是绝对不可能有余力来让大量的步兵迅速突破前线到后方的这数公里长的路途,向第一军的大后方发动攻击的。
也就是在这时,一名身材并不高大,但在脸上却有两条深深刀疤的骑兵军官在见过了自己的副官之后,赫然从椅子上起了身,用一口沉闷的嗓音说道道:“皇国的骑兵,还剩下不到一半了。”
“这么快么?”
第一军的军长面色焦虑,但语气却是一副欣喜的模样。
他是和日林斯基一起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兵,虽然没有能够打赢敌人,但还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可那些终究是步兵上的经验,对于帝国的骑兵,还有上次那只突然就将二十七军打的屁滚尿流的帝国军,他还是非常的忌惮。
因此,当几天前二十七军被打出PTSD之后,他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临时和自己的部队一起驻扎的哥萨克骑兵们。
对方提供的战术,是将战线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布置少量的兵力,用来当做预警区,中路配置大量骑兵,在前路被攻击后立刻冲锋为前方提供支援。
而后方则是炮兵和司令部,配合大量的步兵,通过灵活部署的方式来满足防御需求。
对于缺乏枪支弹药的第一军来说,这个方案深得这位军长的欢心。
而现在,由哥萨克骑兵所介绍的战术,也确实是成功的执行了下来。
这位来自哥萨克骑兵的高级军官随即道:“战斗已经持续了约90分钟,就算是最好的战马和士兵,也应该精疲力竭无法战斗了吧?”
实际上,哥萨克骑兵大多并不擅长正面冲锋,作为游牧的骑兵,他们更擅长在战场上游走,以天性从侧翼发动攻击,这样的长距离行动会迅速的消耗战**体力,也会让骑手难以长时间的战斗。
但也正是因此,战斗的时间拖的越长,那些帝国的骑兵就会越发的陷入被动。
他们光是向前移动就耗费了不少的体力精力,更别提作战之后还要返回。
一旁的某位上校当即道:“没错,但我们的骑兵也快要到极限了。”
说着,他看向第一军的军长:“将军阁下,现在应该轮到您的部队出击了。”
“我们的步兵师已经做好准备了。”
第一军军长没有犹豫,他即刻站起:“第二十二步兵师,准备向帝国的骑兵部队发起攻击。”
“今天必须要让那群帝国的猪猡匍匐在我们皇国脚下。”
没有多余的废话,来自第二十二步兵师的几位联络员当即敬礼离开参谋部,策马向着自己部队所在的位置疾驰。
军长的命令在三分钟后就被他们送到了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这三个步兵团的团部,旗下的第二十二炮兵旅也是纷纷调转了炮口,还一并将之前没有使用过的,用于给炮兵部队提供炮击引导的侦查气球给放飞到了空中。
阴沉的天空下,穿着卡其色和灰色**的大头兵们开始在自己长官的口令下离开阵地,在完成列队后大踏步的向着三公里外那已经变成一片尸山血海的战场迈进。
这些士兵将**竖着举起在身前,黑色的刺刀在这种天气下看不到半点的反光。
近两万人的部队就这么踏过东普鲁士早冬的土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团会移动的农田。
没错,是农田。
“皇国军开始进军了啊。”
Z331号的舰桥里,独享了最佳视野位的施密特上校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二营长:“弗利格上校有说过我们的作战任务么?”
他这话问的二营长原地一愣。
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兵绞尽脑汁想了半分钟,然后才用一副犹豫的声音说道:“上校只说了,将战斗交给贵舰这样的话……”
“将战斗交给施密特上校,他是这样说的吧?”大副在一旁接过话来,语气也变得带了点感慨的味道:“弗利格上校不是那种喜欢说具体命令的人啊。”
二营长一副不明白的模样,然后他就听到了大副的解释。
“这是弗利格上校要把功劳推到我们头上的意思啊。”
施密特上校用那套着崭新白手套的手摩挲起下巴来,面带微笑:“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们可就不能放过皇国第一军的部队了。”
“攻击的目标是?”大副笑着询问道。
一旁突然传出炮长的声音:“先用皇国的炮兵来试试手吧,最好能把他们的弹药给引爆了。”
“不会太过残忍了么?毕竟皇国的火炮都是些小口径。”
大副看向传声筒的方向:“我觉得先用步兵团开刀比较好,毕竟队列很漂亮。”
但他还没说完,就被施密特上校给打断了声音。
“这样下去是讨论不出结果来的!都别说了,先用距离最近的部队试试手吧。”
如此说着,施密特上校都已经在脑子里想象出了炮长在下层甲板里那激动的模样。
Z331自从上次的凡尔登战役之后,就立刻回到船厂里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改造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将目前已经有的火力从一门40毫米转管榴弹炮升级成三门,分别覆盖舰船的正面,以及左右舷位置。
同时,在浪潮级的中层甲板,也就是曾经的货仓或者乘员舱内,也升级了火力。
总计六挺重机枪被均匀的排列在中层甲板的两舷,用于提供对帝国战斗机或者飞艇的威胁火力。
可以说,相比一个月前的浪潮级,现在的浪潮级简直就是一个空中刺猬。
而这些全部的火力,目前都交给了原本的榴弹炮炮长一人指挥。
因此,施密特上校都不用费脑子,就能猜到炮长现在会是什么表情。
与此同时,前线的舵手则是喊道:“报告!前方雨云高度较低,影响视线,是否降高?”
“当前高度是?”施密特上校问道。
“2100!”
“降低到1400吧。”
大副随即道:“让机枪也能加入战斗,没问题吧,上校。”
“就这么做吧。”
施密特上校随即点头道:“Z331,从现在起降低高度至海拔1400米,执行掩护友军骑兵部队撤退之行动。”
“通讯员,红色六号信号弹准备,通知友军部队准备后撤!其次准备绿色二号信号弹,通知后方部队随时准备接应友军。”
大副随即复述命令。
可在这时,Z331已经冲进了雨云之中。
几秒后。
伴随着发动机的呼啸,被巨大舰砸碎的乌云奔涌向四周。
皇国军的士兵们本能的抬头望天。
却只见到了一头喷涌出烈焰的绿色巨兽。
(本章完)
战马无力的倒在地上,饲养员甚至都来不及心疼,当场就提着几大桶水浇在了这匹战**身上。
蒸腾的水汽过了一会儿开始从马匹的身上浮现,二营长蹲在一旁,简单拍了拍**脖子,转而就抢了辆自行车,冲向了不远处的飞艇营地。
“施密特上校在吗!”
还没到系留塔前,二营长就看到了施密特上校手下的一个通讯员:“弗利格上校要求Z331立刻启航!”
“上校就在舰桥!”
通讯员赶忙抱住了手中的那一叠文件,撒开步子就带着二营长冲向系留塔。
而他们的行动也是被舰桥里的大副给看了个一清二楚。
“他们怎么回来了?”
大副皱眉看着本来是要去送信的通讯员,还有本该在前线的二营长,转而看向施密特:“上校,二营的营长回来了。”
“是要向前线发动攻击吧?”
施密特想都不用想便直接开口道:“弗利格上校这人总喜欢在特殊的时候用这种方式把手头的人给往后方送。”
“那为什么是二营的营长?”
大副疑惑的问道,因为他不知道这两者当中有什么关联。
对此,施密特则是一边用手势向大副下达解除系泊状态的指示,一边通过液压装置把自己的座椅升起到舰桥的中央,眼睛好似雷达一样审视着最前方和左右舷的环境,口中道:“如果是布林克曼勋爵家的姑娘回来的话,那就说明前线溃散,我们必须立刻组织防御。”
“?”大副还是很疑惑。
见状,施密特也只能摇摇头,无语的说道:“二营的营长能回来,说明仅靠前线的部队就足以将整个战场控制住,你想,重要的中高层指挥官一个人骑马回来,但是却不见部队的最高级指挥官,也不见护卫。”
“哦,也就是说前线暂时用不到他对吧?”
大副这才后知后觉的明白:“但如果是勋爵家的姑**话,就说明前线很可能会溃散,弗利格上校为了保障她的安全,所以才会派她返回。”
“至于二营的营长,他肯定是要回去的,所以会派他……”
“你小子瞎说啥!”
施密特赶忙叫住自家大副:“布林克曼中尉纯粹因为是他的副官,见面等于见上校,所以才会是她,你小子瞎说可以别在船上瞎说,让勋爵听到了还了的?”
施密特这一串话直接让大副闭了嘴,Z331也在此刻完成了缆绳的回收,开始将起落架和舷梯下方,将已经赶到舰下的通讯员和二营长收容下放舱内。
刚一进船舱,二营长就将部队里每个指挥官都会从雷恩那儿拿到的代表证物的钢笔拍在了舰桥内的操作台上,口里喊到:“前线的骑兵部队需要空中支援,这是弗利格上校的命令。”
“骑兵部队?”
施密特上校坐在悬空的舰长席上,望远镜将他的视线投向十几公里外的远方。
随着飞艇的高度逐渐增加,他先是看到了背后满是马匹和骑兵尸体,且已经在皇国军阵地里组织起防御阵型的友军部队,然后才看到更远方,那些正在同皇国军不断交战的骑兵部队。
那些骑兵的行动俨然没有了骑兵应该有的灵巧和迅速,远远看去,颇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觉。
这让施密特立刻下意识看了眼手表,却发现分针已经复位。
这代表整场战斗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
不论是士兵,还是那些战马,其体力都已经到了极限。
没有半点的犹豫,施密特随即下令道:“全舰,第四战斗速度,航向026,现在起,Z331向皇国第一军阵地所在方向进发,为支援友军部队撤退出击!”
话音方落,大副就已经完成了复述。
飞艇两侧的几具螺旋桨随即发出震耳的呼啸,在发动机的轰鸣中将Z331向前推动。
远处,皇国第一集团军下属第一军前线作战参谋部内。
作为一支全部由步兵师所组成的部队,第一军的前线作战参谋部内应该全都是旗下各个步兵师以及一部分来自不同步兵团的参谋和联络员。
可出人意料的是,目前第一军的指挥部内除去那些本就应该出现在这里的参谋人员和联络员外,还有五六位穿着骑兵**,披着黑色斗篷的骑兵军官。
他们是来自骑兵旅的指挥官。
作为皇国最早进入帝国领土,且对东普鲁士地形极其熟悉的哥萨克骑兵,这些军官和他们的士兵在因为补给问题而不得不从前线返回,并在第一军的驻地驻扎下来以重整部队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返回过位于八十多公里外的大后方。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骑兵要来回跋涉一百六十公里,光在路上消耗的时间就有足足一周。
考虑到前线的情况变化极快,因此他们压根不敢将如此多宝贵的时间浪费掉。
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让第一军的将军们做出将前线的部队削减下来的决定。
而这一决定,此刻却正好是救了第一军一命。
参谋部内,那些第一军的将军和参谋们焦虑的看着面前的沙盘,时不时还会有人爬上一旁的哨塔,用望远镜确认数公里外发生的战斗。
虽然那些哥萨克骑兵因为兵力不足而陷入了苦战,但因为有大量来自第一军的步兵配合,因此他们还是能够以一种较为轻松的姿态来应对突然从侧翼出现的皇国骑兵的攻击。
即使主力防线所在的位置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能向后送来消息,但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帝国在已经向侧翼投入如此规模骑兵的现在,是绝对不可能有余力来让大量的步兵迅速突破前线到后方的这数公里长的路途,向第一军的大后方发动攻击的。
也就是在这时,一名身材并不高大,但在脸上却有两条深深刀疤的骑兵军官在见过了自己的副官之后,赫然从椅子上起了身,用一口沉闷的嗓音说道道:“皇国的骑兵,还剩下不到一半了。”
“这么快么?”
第一军的军长面色焦虑,但语气却是一副欣喜的模样。
他是和日林斯基一起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兵,虽然没有能够打赢敌人,但还是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可那些终究是步兵上的经验,对于帝国的骑兵,还有上次那只突然就将二十七军打的屁滚尿流的帝国军,他还是非常的忌惮。
因此,当几天前二十七军被打出PTSD之后,他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临时和自己的部队一起驻扎的哥萨克骑兵们。
对方提供的战术,是将战线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布置少量的兵力,用来当做预警区,中路配置大量骑兵,在前路被攻击后立刻冲锋为前方提供支援。
而后方则是炮兵和司令部,配合大量的步兵,通过灵活部署的方式来满足防御需求。
对于缺乏枪支弹药的第一军来说,这个方案深得这位军长的欢心。
而现在,由哥萨克骑兵所介绍的战术,也确实是成功的执行了下来。
这位来自哥萨克骑兵的高级军官随即道:“战斗已经持续了约90分钟,就算是最好的战马和士兵,也应该精疲力竭无法战斗了吧?”
实际上,哥萨克骑兵大多并不擅长正面冲锋,作为游牧的骑兵,他们更擅长在战场上游走,以天性从侧翼发动攻击,这样的长距离行动会迅速的消耗战**体力,也会让骑手难以长时间的战斗。
但也正是因此,战斗的时间拖的越长,那些帝国的骑兵就会越发的陷入被动。
他们光是向前移动就耗费了不少的体力精力,更别提作战之后还要返回。
一旁的某位上校当即道:“没错,但我们的骑兵也快要到极限了。”
说着,他看向第一军的军长:“将军阁下,现在应该轮到您的部队出击了。”
“我们的步兵师已经做好准备了。”
第一军军长没有犹豫,他即刻站起:“第二十二步兵师,准备向帝国的骑兵部队发起攻击。”
“今天必须要让那群帝国的猪猡匍匐在我们皇国脚下。”
没有多余的废话,来自第二十二步兵师的几位联络员当即敬礼离开参谋部,策马向着自己部队所在的位置疾驰。
军长的命令在三分钟后就被他们送到了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这三个步兵团的团部,旗下的第二十二炮兵旅也是纷纷调转了炮口,还一并将之前没有使用过的,用于给炮兵部队提供炮击引导的侦查气球给放飞到了空中。
阴沉的天空下,穿着卡其色和灰色**的大头兵们开始在自己长官的口令下离开阵地,在完成列队后大踏步的向着三公里外那已经变成一片尸山血海的战场迈进。
这些士兵将**竖着举起在身前,黑色的刺刀在这种天气下看不到半点的反光。
近两万人的部队就这么踏过东普鲁士早冬的土地,远远看去,就像是一团团会移动的农田。
没错,是农田。
“皇国军开始进军了啊。”
Z331号的舰桥里,独享了最佳视野位的施密特上校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二营长:“弗利格上校有说过我们的作战任务么?”
他这话问的二营长原地一愣。
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兵绞尽脑汁想了半分钟,然后才用一副犹豫的声音说道:“上校只说了,将战斗交给贵舰这样的话……”
“将战斗交给施密特上校,他是这样说的吧?”大副在一旁接过话来,语气也变得带了点感慨的味道:“弗利格上校不是那种喜欢说具体命令的人啊。”
二营长一副不明白的模样,然后他就听到了大副的解释。
“这是弗利格上校要把功劳推到我们头上的意思啊。”
施密特上校用那套着崭新白手套的手摩挲起下巴来,面带微笑:“既然如此的话,那我们可就不能放过皇国第一军的部队了。”
“攻击的目标是?”大副笑着询问道。
一旁突然传出炮长的声音:“先用皇国的炮兵来试试手吧,最好能把他们的弹药给引爆了。”
“不会太过残忍了么?毕竟皇国的火炮都是些小口径。”
大副看向传声筒的方向:“我觉得先用步兵团开刀比较好,毕竟队列很漂亮。”
但他还没说完,就被施密特上校给打断了声音。
“这样下去是讨论不出结果来的!都别说了,先用距离最近的部队试试手吧。”
如此说着,施密特上校都已经在脑子里想象出了炮长在下层甲板里那激动的模样。
Z331自从上次的凡尔登战役之后,就立刻回到船厂里进行了现代化改造。
改造的内容不多,主要是将目前已经有的火力从一门40毫米转管榴弹炮升级成三门,分别覆盖舰船的正面,以及左右舷位置。
同时,在浪潮级的中层甲板,也就是曾经的货仓或者乘员舱内,也升级了火力。
总计六挺重机枪被均匀的排列在中层甲板的两舷,用于提供对帝国战斗机或者飞艇的威胁火力。
可以说,相比一个月前的浪潮级,现在的浪潮级简直就是一个空中刺猬。
而这些全部的火力,目前都交给了原本的榴弹炮炮长一人指挥。
因此,施密特上校都不用费脑子,就能猜到炮长现在会是什么表情。
与此同时,前线的舵手则是喊道:“报告!前方雨云高度较低,影响视线,是否降高?”
“当前高度是?”施密特上校问道。
“2100!”
“降低到1400吧。”
大副随即道:“让机枪也能加入战斗,没问题吧,上校。”
“就这么做吧。”
施密特上校随即点头道:“Z331,从现在起降低高度至海拔1400米,执行掩护友军骑兵部队撤退之行动。”
“通讯员,红色六号信号弹准备,通知友军部队准备后撤!其次准备绿色二号信号弹,通知后方部队随时准备接应友军。”
大副随即复述命令。
可在这时,Z331已经冲进了雨云之中。
几秒后。
伴随着发动机的呼啸,被巨大舰砸碎的乌云奔涌向四周。
皇国军的士兵们本能的抬头望天。
却只见到了一头喷涌出烈焰的绿色巨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