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声惨叫传来

小说: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作者:微风不燥 更新时间:2025-05-24 05:34:58 源网站:2k小说网
  “你们!你们也太欺负人了。”

  “欺负人?你可别给我胡乱扣名头!汪清,赶紧把她弄走,我不想再看见她了。”

  周娇娇一声令下,汪清立马上手,连拉带拽把杨甜甜和的行李全都扔了出去。

  “这就是骗娇娇的下场!”

  汪清心里舒坦了,终于没人跟她抢活了!

  “你们太欺负人了!我要去告诉大队长,你们老知青抱团欺负新来的知青!”

  “告诉大队长?那你就去告啊!我们抱团欺负新知青?外边的几位新知青,我们欺负你们了吗?”

  其他几个新知青自然不想趟这趟浑水,就当没听见汪清的话,该干什么干什么。

  杨甜甜这一朝祸水东引没发挥任何作用,她又气又怒。

  好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屋里住着的林招娣走了过来,她热情的捡起杨甜甜的行李和铺盖。

  “哎呀!这都小事一桩,怎么就闹成这个样子,他们那个屋子住不了,就到我们这屋来,我们这屋还有地方呢。”

  说实在的,杨甜甜是真没看上大屋。

  那边人多,半夜想翻个身都难。

  可现在,她不住大屋又能住在哪呢?

  这也就是彭玉没在,周娇娇和汪清才敢这么做,要是彭玉或是郝向东都在的话,他们也不敢做的太过。

  至于彭玉和郝向东此时在哪?当然是在杨柳那里了!

  今日才知道了杨柳的经历,作为在知青院为数不多的朋友,他们当然要来看看了。

  他们是在杨柳那里吃完了晚饭才回去的,回去以后听赵小北说起了女知青那边闹出的事,郝向东叹了一口气。

  “再这么闹下去,我得少活好几年。”

  赵小北“扑哧”一声笑了,“郝哥,你想啊,咱们知青院,也就你还能镇得住所有人,换成旁人谁能管得了谁呀?”

  原本是想把这活推出去的郝向东,现在一想,也确实是,这个活真不好推出去呀。

  杨甜甜到达岭山大队的第一天,面子里子都被杨柳狠狠掀了起来。

  以至于女知青里边,除了林招娣以外,没人主动搭理她。

  按照知青院的规矩,来了新知青的当天晚上,大家是在一起吃饭互相认识的。

  可今天闹了这么大一出,所有人都没了兴致,就连固有的互相介绍环节都省略了。

  往后的几天,日子还算平静。

  杨柳依旧是老作息,半天时间十个工分,下午要么在家里照顾兔子要么进山转悠。

  浅山外围已经被她转悠了个遍,现在即使她一个人进山,也决转悠不丢。

  杨柳觉得,自己已经初步掌握了在山里独立行走辨认各种野菜蘑菇的能力,她似乎该考虑考虑往深山里去了。

  杨柳进深山,是想着碰碰运气打头野猪。

  当然,她也不能做得太过,这个年代就连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是国家的。

  自己吃独食可以,但一定得捂紧了。

  若是不能,那就得所有人一起“吃独食”。

  两相比较一下,杨柳觉得还是她一个人吃独食来的过瘾。

  话说回来,她养的兔子怎么还不生崽子?

  杨柳正在研究最开始带回来的那三只母兔子呢,却不曾想想啥来啥。

  当天下午,那三只母兔子就像约好了似的,脚前脚后陆续生产。

  体型最大的那只灰兔子一窝生了三只,三只小兔子毛色统一,全都和他们的母亲一样,是灰色的。

  而第二只母兔子则只生了一只瘦瘦小小的兔子,看起来极不好养活的样子。

  第三只兔子,同样生了三只兔子。

  明明母兔子毛色发白,可三只小兔子生出来之后,毛色却各有不同,一只灰色的,一只浅白的。

  还有一只则是白色身上带着斑驳的灰**块的。好家伙,妥妥一个杂交啊。

  原先家里就已经有十几只兔子了,现在又添了七只小兔子,这么算下来,杨柳现在已经有了二十多只兔子。

  而且,还有两只兔子肚子里还在揣着崽子呢,估计大半个月左右,也能生小兔子了。

  这么看来,养兔子还真是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

  等那两只兔子生完崽子之后,杨柳决定先处理掉几只兔子。

  家里的公兔子似乎有点多,留下两只做种兔,其他的杨柳打算都出手。

  有机会她还要到山上去转悠转悠,多堵几个兔子洞。

  当然,家里的兔子多了,装兔子的笼子也得多做一些。

  看来,还得找刘瘸子帮忙啊。

  杨柳坐在院里,正寻思着计划的养兔大计时,一声惨叫,响彻整个岭山大队。

  杨柳住的地方虽然在村子最边上,但还是依稀听见了这声音。

  怎么回事?

  声音似乎是从村子北边发出来的,那个方向离知青点很近,离村西刘瘸子家也很近,那到底是哪呢?

  正在杨柳好奇的时候,她家的院门被人拍响。

  胡婶子手里拿着一把炒豆子出现在杨柳家门口,看见杨柳,胡婶子立马从兜里又抓出一把炒豆子塞到杨柳手里。

  “昨天炒的,嘎嘣溜脆,你们小年轻的牙口肯定爱吃。”

  “胡婶儿,你这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啊!”

  往常想从胡婶子嘴里抠出东西来,那是做梦,今日这是咋了?

  听了小杨知青的成长经历,胡婶子破天荒的对小杨知青生出了一丝同情。

  这孩子,别看年岁不大,罪可没少遭。

  不过,她才不会说出来呢,真是怪不好意思的。

  “小杨知青胡咧咧啥呢?你胡婶子我是那样的人吗?这不我兜里正好揣着一把炒豆子,哪有吃独食的道理,咱们不是好姐妹嘛,谁跟谁呀?当然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啊!往常你也没少给我瓜子花生啥的,我咋就不能给你炒豆子了呢,你说是不?”

  “那倒是!”杨柳点点头,“找我啥事?”

  “当然是去看热闹了!你刚才没听到那声惨叫啊?”

  杨柳点点头,“我听见了,咋了咋了?快说说。”

  此时的胡婶子,觉得自己真是找到了知音,他们有一样的爱好啊,要不咋说她稀罕小杨知青呢?原来他们是一路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