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第二百四十章 再去机械厂

小说: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作者:微风不燥 更新时间:2025-06-20 08:56:01 源网站:2k小说网
  ();

  不得不说,有些事就是不禁念叨。

  就在王长军老娘念叨完没几天,邮递员就送来了王长军的信。

  “长军信里说啥了?”

  王长军老娘并不识字,往常都是请大队长给念信的。

  自从儿子和陶紫结婚以后,念信的工作就落在了陶紫身上。

  “娘,长军在心里说——他要去执行个任务,大概得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回来,若是任务完成的好,等这次回来他就能提副团呢!”

  “副团?那是大官吧?那可太好了,我们王家祖坟冒青烟了,我儿子要当大官了!

  不行,今天晚上天黑以后,我得偷偷给长军他爹烧点纸,让他也知道知道这喜讯。”

  “好!娘,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

  端午过后的第七天,大队长又给岭山大队的社员们放了一天假。

  原因无它,是岭山大队又要到一批新知青了。

  因为有了拖拉机的缘故,老马头的牛车最近倒是轻松不少。

  “小杨知青,你们坐稳了哈,我要启动了。”

  因为有了顾禾的陪同,大队长就没让程立东跟着一起去部队。

  这不,要来新知青了,留下来的程立东就有了用场。

  知道大队长父子俩要去公社接新来的知青,杨柳早早就打了招呼,要坐队里的拖拉机去公社。

  大队长不是第一次坐拖拉机,可这是他第一次坐儿子开着的拖拉机。

  况且这辆拖拉机,还是他们岭山大队的,这感觉,别提多好了。

  虽然山路颠簸,路况不好的时候,都能把他整个人颠的脱离拖拉机,但大队长心里还是甜滋滋的。

  这拖拉机啊,确实比老马头赶的牛车快多了。

  往常到公社坐牛车的话,怎么也得大半个小时。

  可坐拖拉机,几乎节省了一半的时间。

  唯一的副作用,怕就是下车的时候,**好悬被颠成八瓣了。

  杨柳也后悔着呢!

  虽然她知道坐拖拉机肯定颠簸,但没想到会颠簸成这样。

  要是早知道,她就开着自己的小电车来了。

  可是,有钱难买早知道啊!

  最关键的是,现在岭山大队还没通电,小电车的电不足以支撑她跑县城一个来回。

  没办法,谁让这些日子,她往公社跑就不是一次两次了,小电车的电耗的不是一般的快。

  为了能用电自由,杨柳打算尽快让岭山大队通上电。

  “小杨知青,我爹说了——知青们的火车下午才到,要不我送你去县城?”

  杨柳头摇的像个波浪鼓,“不用不用,我还是坐小客车去吧。”

  虽然公社到县城的路,肯定比岭山大队到公社的路要好走,但她的**,短时间内实在受不得二次伤害了。

  她宁可花点钱去公社的客车站坐小客车,也不要坐拖拉机了。

  “小杨知青——”

  大队长脸色同样惨白,情况没比杨柳好哪去。

  恐怕拖拉机上的三个人,只有作为拖拉机手的程立东状态最好了。

  “下午要是回来的早,你就到公社知青办门口找我们。”

  “多谢程叔,我要是回来的早就去找你们。”

  杨柳这次去县城,是去机械厂找周厂长的。

  上一次从县城回来的时候,杨柳就和周厂长约好了,半月左右的时间去一趟机械厂。

  这不,正赶上今天大队放假,杨柳便打算去一趟机械厂。

  也不知道小电车做的怎么样了,制造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问题,自己的图纸机械厂的人能不能看得明白?

  最重要的是,杨柳手里又新画了一张图纸,是她根据现代机械图纸改造的一张新型农用机。

  这台新型农用机集种植收割于一体,有了它,能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为国家节省资源。

  杨柳所料不差,当周厂长看见杨柳拿出的机械图纸时,简直爱不释手。

  “小杨知青,小杨杨知青!”

  周厂长激动的已经说不出来话,嘴里也只是不停重复着杨柳的名字。

  直到他拿着那张图纸细细研究了一遍,才渐渐冷静下来。

  “小杨知青,你这是又给我了一个大惊喜呀!若真能制造出这样一台机器,对于整个隆平县的农业生产都有大帮助。不,不止隆平,甚至是整个黑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都将迈进一大步。我这就去向县领导报备,若上面审批同意,那我们隆平机械厂会生产出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研发的农业种植收割机。”

  周厂长风风火火的跑走了,徒留杨柳一个人坐在厂长办公室里。

  不是,周厂长是太激动了吧?居然把自己给忘了?

  事实也正如此,等周厂长想起杨柳的时候,他人已经到了隆平县县委书记办公室里。

  “哎呀——”周厂长一拍自己的脑袋,“曹书记,我把杨同志忘在我办公室了。”

  隆平县县委书记名叫曹正,若是杨柳此刻在此,定会认出这人就是曾经和她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个人,当时他们的汽车还是杨柳修好的呢。

  曹书记哭笑不得,“你呀!你呀!”

  “曹书记,我这实在是太激动了,就想着第一时间来让你也看看这图纸,罪过罪过。”

  “还不快打个电话回厂里,安排个人好好招待那位杨同志。”

  “对对对!曹书记,我借用一下您的电话。”

  等周厂长打通电话时,杨柳已经自己在机械厂院里溜达半天了。

  不知不觉间,她走到了第一生产车间门口。

  此时正是上午十点多钟,还是上班时间,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奋斗着忙碌着,没人注意到杨柳是什么时候进的第一生产车间。

  自从隆平机械厂决定生产杨柳设计的新型小电车,隆平机械厂的工人们就开始热火朝天的投入到工作中了。

  别看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可奋斗热情只增不减。

  隆平机械厂一共六个生产车间,现在是生产淡季,在小电车获批生产时,周厂长就对全厂生产作出了侧重点调整。

  由原来的六大生产车间齐头并进共同生产拖拉机以及小型农业机械原则,调整为只由第五生产车间和第六生产车间生产原来的机械设备。

  而一二三三个生产车间,则全力以赴负责按部分进行制造小电车,最后由第四生产车间进行组装。

  第一生产车间负责生产的是小电车的电机部分,别小看这部分生产,这可是小电车运行的最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