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哟,这是又来新知青了?”

  拖拉机在岭山大队的村东头停下,几个坐在村东头树下纳凉的婶子大娘看见从拖拉机上下来的陌生面孔,瞬间就猜出了他们的身份。

  前些日子大队长就说过了,会有一批新知青会来呢。

  只是大家没想到,这次来的知青不少啊,都赶上第一批知青下乡时的人了。

  “是啊是啊,快看,怎么有个女知青看起来年龄有点大?不像十七八的大姑娘,倒像是二十四五呢?乍一看,和你家大儿媳妇儿差不多了!”

  “你这么一说,我也感觉这女知青年龄有点大!”

  被人议论的,正是之前和大队长说话的那年龄大的女知青。

  婶子大娘们的话女知青当然听见了,她狠狠瞪了一眼那两个议论她的大娘,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别过了脸。

  年龄大就不能下乡当知青吗?

  一群乡下女人,还真没见识,头发长见识短。

  “诶?你看那个男知青。”

  “哪个?”

  “最后下来的那个男知青,比麦花他男人秦川刚来时还要俊呢。”

  “你还别说,确实挺俊的。”

  最后下来的男知青,正是之前和大队长说想坐拖拉机车头的那个男知青。

  他明显听见了别人对他的议论,等到从拖拉机上下来之后,还十分得瑟的整了整自己的头发,拍了拍身上沾着的灰尘。

  他下巴扬得老高,姿态做的很足,还别说,在几个男知青里,确实算是鹤立鸡群。

  来之前他就想到了,乡下的大姑娘小媳妇儿肯定会被他英俊的外貌所吸引,现在一看,确实如此。

  没办法呀,他长得好,就是招人惦记。

  “爹,我先去把拖拉机停好,然后再回家。”

  大队长挥了挥手里的烟袋锅子,示意儿子这样的小事不用跟自己汇报。

  他转头看向站在面前的八个年轻男女,唉,又来了这老多,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岭山大队的知青院在村子北头,我带你们过去。”

  知青们倒是会说话,一个带头说了谢谢,另外的也都跟着客气了两句。

  只是大队长刚一转身,就一个趔趄,好悬摔在地上。

  还是杨柳眼疾手快,立马扶住了他。

  “程叔?!你这是怎么了?”

  大队长只觉自己天旋地转,眼前阵阵发黑,就连心口窝都生疼,大有一副下一刻就要喘不上来气的感觉。

  “我,我也不知道啊!”

  汗水瞬间就顺着大队长的额头流下来,

  杨柳看着大队长的状态有些不对,立马就把大队长扶到了树荫下。

  原本坐在那里纳凉的婶子大娘们还想拥过来看看大队长是咋了,却被杨柳勒令不准靠近。

  “让空气流通一会儿,等程叔好一点儿大家再关心也不迟。”

  看大队长的样子,杨柳猜测,他应该是中暑了。

  也是,就连她都被晒得头昏脑胀呢,更别说五十多岁的大队长了。

  “嫂子,得麻烦你回家帮我舀一瓢凉水,再拿块毛巾来。”

  一旁坐着的小媳妇儿,正是后边院子这家的,听见杨柳的话,立马转身就跑。

  不一会儿,她回来时,带来了杨柳要用的东西。

  虽然这嫂子拿来的毛巾微微有些发黄,但此时也不是嫌弃的时候。

  杨柳先是给大队长喂了些凉水,又将毛巾浸润,帮大队长擦了脸和胳膊手。

  “程叔,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好多了,至少喘气不是那么费力了。”

  “我估计你是中暑了,得好好降降温,要不你先休息着,我带新知青去知青院。”

  大队长并没推辞,他还是很惜命的,他还没活够,还想看着小儿子老闺女结婚生子呢。

  “好,那就麻烦你跑一趟了。”

  杨柳谢过了那帮忙舀水拿毛巾的小媳妇儿,又让另一个大娘帮着去喊程立东回来。

  毕竟大队长一直在这也不合适,缓一会儿还是回家躺着休息为好。

  马上就要入伏了,往后的天气只会比现在更热。

  杨柳决定了,今天晚上回去就在万界交易平台上找个现代的朋友交换一些藿香正气水。

  那玩意儿虽然难喝,但效果杠杠的呀,交换一些有备无患。

  “同志,不用送大队长去看医生吗?”

  新来的知青里,那个年龄较大的女知青有些怀疑的看着杨柳。

  “不用,大队长只是中暑了,休息一下,温度降下去,自然就会好了。”

  “你是大夫?”女知青有些怀疑的看着杨柳。

  杨柳目光闪了闪,“不,我不是。”

  “不是大夫你怎么胡乱给别人看诊?若是耽误了大队长的病情,你能负得了责任吗?”

  那年龄大的女知青显然有些质疑杨柳的行为。

  经她这么一说,其他知青们也纷纷出声附和。

  “对呀,这位同志,你又不是大夫,你怎么敢随便给人下结论?万一耽误了大队长的病情,这不就相当于害人性命嘛!”

  “就是就是,大队长用不用我们帮你去叫人?您还是去医院看看为好,毕竟这位同志不是医生。”

  “再说了,她这么年轻,会看病吗?”

  一瞬间,知青们纷纷开始讨伐杨柳。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新知青们也是想在大队长面前卖个好。

  “我听你们这话是在嫌弃小杨知青?”

  一个婶子实在听不下去这些新知青的话,朝他们狠狠翻了个白眼儿!

  “什么都不知道,你们就别瞎逼了?!小杨知青厉害着呢,中暑有啥不会看的!当初我们村里好几个昏过去的,都是小杨知青救醒的呢!不就看一个中暑嘛,有啥难的。告诉你们,就连我们村的赤脚医生都夸小杨知青有学医天赋呢。”

  “对对对,这个我也能作证,吴老贵还想收小杨知青当徒弟呢,如果不是小杨知青跑得快,吴老贵都要亲自到家去逮她了。”

  婶子大娘们哈哈大笑起来,不约而同想到了曾经的那一幕。

  八个新知青们却面面相觑。

  什么?

  这个年轻姑娘也是个知青?

  怎么看着不像呢!

  知青下乡以后,不都是晒的又黑又瘦,灰头土脸。

  难道这女知青,早早就嫁人不用下地干活了?

  此刻,在这些新知青心里,杨柳已经成为了一个为了逃避劳动而选择嫁给村里泥腿子的反面人物。

  真给知青丢人,知青下乡就是为了建设新农村的,怎么能躲避劳动呢?这种行为令他们不齿。

  那个长得还不错的男知青也满眼可惜。

  他原以为杨柳是村里谁家的闺女呢,没想到已经嫁过人了,可惜可惜。

  杨柳已经从新知青惋惜唾弃的目光中,将他们的腹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我虽然不是大夫,但我能为刚才的话和行为负责,你们能吗?”

  这——

  新知青们没人再冒头。

  杨柳朝刚刚为她说话的那个婶子笑了笑,然后才朝新知青摆摆手。

  “走吧,我带你们去知青院,别耽误时间,一会儿我还有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