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都是给你的

小说:下乡后,娇软知青赢麻了 作者:微风不燥 更新时间:2025-07-27 04:18:40 源网站:2k小说网
  ();

  “这个——”

  大队长和会计早就商量好了,按照村里的户数,每家二斤肉,分完了以后还能剩下几十斤。

  大队长是特意这样分的,剩下的几十斤肉,大队长还有别的用处。

  肉可是好东西,平时在屠宰场或供销社购买,贵得很。

  有时候就是有钱没票都买不着,所以剩下的那些肉,大队长是想为队里创个收的。

  “剩下的肉——有谁想买的,可以用钱来买,价钱就按照供销社里的肉价来算,不用肉票。”大队长的话一说完,大家便交头接耳起来。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

  对于人口多的人家来说,十几二十口子人住在一起,二斤肉塞个牙缝都不够。

  如今不要肉票,只拿点钱就能换上些肉,那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大队长,这是真的?”

  花婆子人老成精,早就猜出了大队长的用心,之所以问,等的就是大队长这句话。

  “当然,我说话什么时候做过假?”

  花婆子喜滋滋的,她倒不是惦记剩下的肉,她是想买这头野猪的那副猪肝。

  闺女正在坐月子,家里除了鸡蛋和几斤小米就没别的滋补品了。

  猪肝可是好东西,做成猪肝粥极为补血。

  还有大骨头,也买上两根,回去熬上点汤,也算能给闺女补补身子。

  “大队长,我也想再买上二斤肉。”

  说话的是刘瘸子,他们家人口就多,还有好几个半大小子。

  俗话说的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要是只靠分得的二斤肉,怕是家里其他人也就只能尝个肉味。

  再买上二斤,多添点白菜,包一顿饺子,也算奢侈一回。

  岭山大队的这一场分肉,闹闹哄哄的,直到夜里才散。

  最后留下的几十斤肉和内脏大骨头什么的,陆陆续续被人买走,到最后只剩下一块二斤多的肉和两根大骨棒。

  大队长没在卖,而是瞟了一眼像个影子似的站在杨柳身边的沈焕白。

  收回眼神时,大队长手起刀落,一块二斤多的肉被一分为二。

  他拎起其中一块,又拿了一根大骨头,示意沈幻白过去。

  沈焕白受宠若惊,他没想到还有他的份。

  “拿着!你也是岭山大队人,该有的还是得有。”

  虽然这块肉和别人领的肉相比少了一些,但是沈焕白心里却很暖。

  “大队长——”

  “啥也别说了,以后别老瞎跑,踏踏实实在队里干活,你都二十好几了,也该想想以后了。争取多挣点工分,拾掇拾掇院子和房子,再娶个——”

  想到沈焕白的身份,娶媳妇儿的事怕是不好实现,大队长的话也就没再往下说,二十安慰似的拍了拍沈焕白的肩膀。

  “会过去的——”

  “小杨知青——”大队长又拿把剩下的那块肉和大骨头交给杨柳。

  杨柳一愣,“程叔,你这是要给我?”

  “想什么呢?”

  大队长都要被杨柳的话逗笑了。

  此时,大队部门口除了会计,程家兄弟两个,也就只有杨柳和沈焕白,大队长也就不怕说话被人听了去抓啥把柄。

  “这块肉和大骨头,你偷偷送到牛棚那里,别说是我给的。”

  “诶,好嘞。”

  杨柳就知道,大队长是个心善的。

  不过,不说大队长给的那怎么行?

  怕是这肉不说个来历,牛棚的人可不敢收。

  大队长哪里能想到,杨柳拎着那块一斤多的肉和大骨头去牛棚的时候,直接就把他“卖”了。

  她对李老说,“大队长说了不让我告诉你是他给的,李老,你们就踏踏实实的吃吧。”

  做好事不留名?

  那可不行!

  那不是杨柳的作风!

  做了好事是一定要让别人知道的,要不然感谢错了人或者被别人钻了空子,那多不值当。

  从牛棚回去的时候,杨柳才看见,沈焕白一直站在她家门外,脚边放着的是分来的肉和大骨头。

  “你怎么不进去?”

  杨柳去牛棚送肉的时候,就把自己家的钥匙给了沈焕白,让他帮忙把自己的分得的肉和猪头送进院里的。

  沈焕白高大的身影,在夜色里显得很是坚毅。

  “等你。”

  “快进来吧。”

  等把东西送进杨柳家的仓房,沈焕白就急匆匆离开了。

  临走时,他嘱咐杨柳,“先别锁门,我有东西给你。”

  再回来时,沈焕白手里拎着两个大大的军绿色旅行袋。

  “这是什么?给我的?”

  沈焕白拉开其中一个旅行袋的拉链,里面装着不少半导体收音机。

  “你还真弄回来不少?!”

  看那情形,足有五六十台。

  这也就是旅行袋的容量够,若是换成小的袋子,怕是只凭一个袋子可装不回来。

  每台收音机都还算新,最破旧的也有六成新呢。

  “都是按照你的要求挑着收的。”

  “多少钱一台?”

  “五到十块不等,都是报废了的,这里一共是五十七台,省城的回收站,我都找了一遍,差不多的都买了回来。”

  杨柳双眼放光,这些报废的收音机在她眼里,可都是宝贝,是一张又一张的大团结。

  “今天不要弄了,太晚了,明天还得上工。”

  “我知道,你放心吧,今天肯定不弄。”

  沈焕白又去拉下一个旅行袋的拉链,这个袋子里,同样鼓鼓囊囊装了不少东西。

  “这又是什么?”

  杨柳以为里边也是沈焕白帮她弄来的报废收音机,探头一看,却发现里边根本不是,而是各种吃的。

  桃罐头,橘子罐头,肉罐头,鱼罐头,还有一些干货,干的海带,裙带菜,小咸鱼,扇贝肉,虾皮等。

  可能东西不多,但胜在样数齐全。

  “海货?你从哪里弄来的?”

  看着小姑娘那兴奋的模样,沈焕白觉得十分满足。

  看来他猜的没错,小姑娘是喜欢这些稀罕物的。

  隆平县地处内陆,离这里最近的海也有千八百里地。

  这些海货,若是放在隆平县,可不便宜。

  而且由于运输的问题,就是供销社里有卖的,种类也不全。

  偶尔到一点货,也会被那些提前知道消息的人捷足先登。

  “省城就有卖的,而且价格比咱们这的要低很多。”

  杨柳拿起那些海货,挨个袋子地翻看。

  这些海货,想必是为了使得保存时间够长,几乎都是干货。

  她拿着那袋已经被切成丝的干海带说道,“这可是好东西,含有大量的碘,你听说过大脖子病吗?”

  沈焕白点了点头,他不知道大脖子病和这些海货有什么关系。

  “得大脖子病就是人的身体里缺碘,常吃含碘的食物就不会得大脖子病。”

  沈焕白还是头一次听说这样的因由呢,不过前些年,十里八村确实得大脖子病的不少。

  “以后你就知道了,适量吃些海货对身体好,平时做饭多放点儿海带紫菜什么的,对你有好处。”

  杨柳摸了摸自己的脖子,要是顶着个粗脖根,那多丑啊。

  沈焕白身形一滞,小姑娘这是在关心他?怕他得病以后变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