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第326章 番国

小说: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 作者:泸州老叫 更新时间:2025-05-24 19:51:12 源网站:2k小说网
  但很明显,吐蕃国内的形势肯定相对不妙。

  否则松赞干布那样的人不可能会再派人找李恪协商。

  “吐蕃有什么报酬,可以先开口。”

  李恪淡然笑道。

  天竺的情况虽然还不了解。

  但是关于吐蕃的情况已经知道很多。

  比如大相,就是一个野心家,现在正在筹划儿子迎娶松赞干布妹妹一事。

  两人之间看似是君臣,实质上是大相的权力越来越大。

  未来有一天会超过松赞干布。

  “天可汗陛下,我这一路走来,发现道佛之争挺热闹的。”

  “佛教都分成东土佛和西方佛两派了。”

  “不过陛下您得知道,这种也就京城有,其他地方还是西方佛说了算。”

  “他们控制着信徒,对大唐的影响可不太好。”

  大相先是大致分析了下大唐的现状。

  前面的谈判员没戏,他得另辟蹊径。

  “大相说得对。”

  “但道教足够压制西方佛了。”

  李恪淡淡一笑,对佛道之争并不怎么上心。

  只要可控,他就让他们竞争。

  毕竟,这是思想上的较量,不是刀剑相向。

  “天可汗陛下,您这看法不对。”

  “您看到的只是表面,背后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我们吐蕃就是这样,一开始以为西方佛和平无害,现在才发现他们黑暗得很。”

  大相摇头叹息,对佛教没什么好感。

  他们的存在让国家难以控制百姓,吐蕃想要真正统一,就得摆脱他们的影响。

  “吐蕃是吐蕃,大唐是大唐。”

  李恪不动声色,大唐的体量哪是吐蕃能比的?

  后世讲究信仰自由,国家不会限制个人信仰。

  “陛下,您到底要什么条件,才愿意跟吐蕃合作?”

  大相明白了李恪的意图,不再提报酬,直接问他的底线。

  “大唐强大,根本不需要和其他国家合作。”

  “大唐更希望吐蕃能成为藩国。”

  其实新罗、百济都是大唐的藩国。

  但那是隋朝时期,之后都没有承认过这一点。

  不过虽然承认是大唐的藩国,却仅仅是履行了上贡这一点,其他的义务都没有履行。

  大唐没有派出代表驻扎在他们的领土上,对藩国只是一个称呼而已。

  “请问天可汗陛下,吐蕃若是答应做大唐的藩国,需要履行什么义务,又需要执行什么责任?”

  大相沉吟片刻,沉声道。

  关于大唐藩国,大相也是知道的。

  中原大地各国更替,都喜欢收拢周围国家做他们的藩国。

  虽然名义上藩国,但是却傻得很,藩国贡献的时候回赠的更多。

  名曰天朝上国,却是打肿脸充胖子,要藩国又有何用?

  “这个朕也不清楚太多,朝廷有明文规定。”

  “大概是朝廷有义务保护藩国,有权力驻兵藩国,藩国有义务上贡等等吧。”

  李恪淡然道。

  具体的明年文规定李恪的确是不太清楚。

  因为很复杂,说得很详细,几十上百条令人看得眼花缭乱。

  “请允许我将此消息传回赞普,请他判断。”

  大相没有自己做决定。

  他虽然觉得做大唐藩国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做做样子的。

  但是这种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大相还是不敢轻易答应。

  “可以。”

  李恪淡然点头。

  若是吐蕃能够成为大唐的藩国。

  那么李恪以后对吐蕃就更不需要动兵了。

  因为有驻扎权,还有对藩国国王的任免权。

  虽然只是虚的,但真的存在,只要自己利用得好。

  “谢天可汗陛下。”

  大相行礼。

  随即恭敬离开。

  见他离开,李恪召集房玄龄等人前来商议。

  “陛下是想纳吐蕃为藩国?”

  房玄龄等人有些意外。

  大臣之中,不少大臣对藩国挺反感的。

  因为只是面子工程,并不为大唐带来实质的利益。

  “不错。”

  “朕要重新定义藩国的意义。”

  “以往面子工程朕深恶之,朕要实质的利益。”

  李恪点点头,沉声道。

  “陛下,藩国一事兹大,朝廷文武恐怕各有想法。”

  房玄龄眉头微皱,沉声道。

  尽管他也希望藩国一事能够为大唐带来实质的好处。

  但朝廷之中,不少好面子的大臣只想着名声的太多,恐怕难让他们同意。

  “有想法是好事。”

  “但朕的命令遵行就行。”

  李恪淡然道。

  人心难测,是人都会有自己想法的。

  为官者,还可能追求的不一样,难以让所有人都想到一处。

  但李恪觉得这件事是对的,那么满朝文武就算是有意见,也得瘪下去。

  “陛下睿智!”

  房玄龄几人当即大喜。

  但也有面露难色的,想要劝劝李恪。

  他们觉得收为藩国,谈利益就不好了。

  不过看李恪的样子,他们也明白自己劝不了的。

  如今的皇帝李恪,在不少大臣眼中,都是说一不二的。

  只要认定是对的,还劝的话,那么就是藐视君王,是大不敬。

  这是李恪长期以来英明神武形成的,无数次正确的决定赋予了李恪无限的高度。

  于是朝廷之中,就形成了只要李恪认定的事,朝中大臣都下意识不再反对。

  得到朝廷大臣的同意之后,大唐高层开始对藩王条约进行研究,并指出了不少可以利用的地方。

  而几王后,大相也带来好消息,吐蕃愿意成为大唐的藩国。

  一国成为另外一国的藩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大唐和吐蕃两国共同向外宣告,周围的国家都知道这件事。

  吐蕃。

  大法师得知消息之后,当即不再淡定。

  他难得走出宫殿,向吐蕃王宫的方向走去,见松赞干布。

  “赞普,为什么成为大唐藩国?”

  大法师的声音难以平静。

  “这是朝廷的事,你越界了。”

  松赞干布看大法师的样子,平静的神色下无比开心。

  终于看到这个秃驴不淡定了,真是难得啊。

  “这不是朝廷的事,这是吐蕃百姓的事。”

  “作为吐蕃的一份子,贫僧并没有越界,贫僧也反对成为大唐的藩国。”

  大法师沉声道。

  他很难理解,松赞干布是怎么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说服大臣们成为大唐藩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