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轰轰轰……”
小炮弹再小,也是炮弹,在大不列颠士兵的身边发生爆炸。
大不列颠士兵们到处乱窜。
主将也害怕了。
空投炮弹,太可怕了。
还没跟唐军近战呢,兵马就损失一半有余,这仗是没法打了。
无奈之下,主将只得选择退兵,谨守最近的城池,同时派人飞马赶往都城林顿,向罗斯克汇报情况,等待命令。
罗斯克得知消息,又惊又怒,他也莫名地感到了害怕。
唐军的陆战,竟然也这么厉害?
再加上,大不列颠的募兵刚刚开始,兵马数量不足,想要打赢这一仗,只怕难于上青天。
无奈之下,罗斯克只能一边加快募兵的速度,一边将大不列颠的兵马分为四部,分别去抵挡唐军的进攻。
可惜的是,强行募兵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快要沦为殖民地了。
保家卫国,是任何一个大不列颠人应该尽到的义务。
但是,因为是热兵器时代,军队需要进行射击演练,提高士兵们的枪法准确度。
另外,还需要进行小炮、钢炮等炮弹的学习演练。
所以,募兵之后,还得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演练,这些士兵才能被真正派上用场。
可唐军不给大不列颠时间了。
开始徐徐深入大不列颠疆土。
北部。
第一座城池叫做塞城。
塞城中,有五千大不列颠军队。
不算多,也不算少。
再加上城池之利,至少能够扛得住两万唐军的进攻。
可是,让大不列颠军队震惊的是,唐军推过来了大炮。
两排大炮,一排十个,轮流向塞城咆哮着。
一发发炮弹,沉重地打在了塞城的城门上,城头上,乃至城中央。
一具具尸体,冲天而起,又落在地上。
塞城的大不列颠士兵和百姓们,遭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摧残,死伤无数。
城门,早就被炸开了,但唐军并不发动攻进,而是继续发射炮弹。
炮弹虽然很昂贵,但是,大唐最不差的就是钱。
更不要说,一旦攻占了大不列颠,李恪还可以得到巨大的财富。
这就是以战养战,最后还赚。
半个时辰后,大炮停下。
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一个大不列颠士兵了,不知道是死绝了,还是藏起来一部分。
接着,唐军的总攻开始。
很快,拿下塞城,血流成河。
但凡是男人,不分老幼,全部杀光。
这是李恪来自后世的痛。
除了扶桑之外,西方毛子也全部该死。
所以,这一世,李恪有机会主宰羊毛子的命运,自然是不会手下留情,只能是和扶桑一样,搞灭族政策。
剩下的女人,李恪也没有全留。
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也全部杀死。
因为年龄越大的,对唐军的仇恨越大,对生命的渴望也越小,倒不如不给她们报仇的机会。
而年轻的女子就不一样了,她们的人生路还早,报仇的冲动也就越小。
塞城平定后,唐军稍作休整,便继续向下一城进攻。
跟塞城一样,在大不列颠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着。
因为唐军封锁了消息,使得大不列颠暂时还不知道唐军的灭族政策。
城头上,李恪用望远镜向南看着,唐军的南下队伍。
因为杀人太多,塞城之中虽然被清水完全冲去了血迹,尸体也被掩埋过了,但血腥味依然还是很浓。
李恪的身后,大家一脸敬畏地望着李恪。
她们都不明白,李恪为什么将扶桑的灭族政策用到了大不列颠,甚至会用到整个西洲。
但是,没有一个人开口问的,他们相信李恪一定有他的理由。
当东南西北各处,连续沦丧了十几座城池的时候,罗斯克终于收到消息了。
这个消息太震怖,太血腥,把罗斯克吓的差点晕倒。
灭族之策?
罗斯克也是一代枭雄了,但他从没想过这种殖民政策。
把占领国的男人全部杀死,女人只留下年轻的。
这跟大不列颠的殖民理念大不相同。
但罗斯克也知道这种灭族之策才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几乎不会有什么反噬。
而殖民就不一样了。
一旦殖民地的奴隶能够拿到武器,就有可能造反成功,将大不列颠的士兵驱逐出去,恢复自己的主权完整。
其实,大不列颠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灭族之策。
只不过,灭族之策需要大量的人口迁徙,而大不列颠是小国,西洲各国都是小国,实在无法支撑庞大的移民计划,这才选用了殖民之策。
如今,被大不列颠不得不放弃的灭族之策,竟然在大不列颠发生了,恐怕大不列颠的男人没有不害怕的。
不过,这也让罗斯克看到了一丝曙光。
于是,罗斯克立即下令,将唐军的灭族之策通告全国,以激发全国上下抵抗唐军的决心。
罗斯克相信,一旦大不列颠的百姓知道,战败就是死亡,一定会全民皆兵。
别说是三十万大军了,就算是三百万大军都有可能。
果然,当唐军再克十几座城池的时候,这个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大不列颠。
百姓们纷纷踊跃参军,保家卫国,也是要保护自己的性命。
因为参军的人太多,军装不够,枪炮不够,但军队的数量着实是很可观的。
消息传到李恪的耳中,他只是不屑地笑了笑,在绝对的实力跟前,任何的反抗都是毫无作用的。
所以,李恪丝毫不担心。
大不列颠的男人从军越多,军队越集中,反而越是有利于唐军的炮火洗礼,省得唐军进入城池之后,再跟那些大不列颠百姓搞什么捉迷藏的巷战了。
事实证明,罗斯克的全民战争,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只是提前加重了伤亡。
全民战争,那是需要广袤的大后方的,是必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
而大不列颠的军队却恰好相反,他们据守城池,就给了唐军集中击破,瓮中捉鳖的机会。
至于那些农村,唐军暂时没有理会。
等所有的城池全部拿下,将大不列颠的政权推翻之后,唐军再慢慢扫荡不迟。
“轰轰轰……”
小炮弹再小,也是炮弹,在大不列颠士兵的身边发生爆炸。
大不列颠士兵们到处乱窜。
主将也害怕了。
空投炮弹,太可怕了。
还没跟唐军近战呢,兵马就损失一半有余,这仗是没法打了。
无奈之下,主将只得选择退兵,谨守最近的城池,同时派人飞马赶往都城林顿,向罗斯克汇报情况,等待命令。
罗斯克得知消息,又惊又怒,他也莫名地感到了害怕。
唐军的陆战,竟然也这么厉害?
再加上,大不列颠的募兵刚刚开始,兵马数量不足,想要打赢这一仗,只怕难于上青天。
无奈之下,罗斯克只能一边加快募兵的速度,一边将大不列颠的兵马分为四部,分别去抵挡唐军的进攻。
可惜的是,强行募兵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快要沦为殖民地了。
保家卫国,是任何一个大不列颠人应该尽到的义务。
但是,因为是热兵器时代,军队需要进行射击演练,提高士兵们的枪法准确度。
另外,还需要进行小炮、钢炮等炮弹的学习演练。
所以,募兵之后,还得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演练,这些士兵才能被真正派上用场。
可唐军不给大不列颠时间了。
开始徐徐深入大不列颠疆土。
北部。
第一座城池叫做塞城。
塞城中,有五千大不列颠军队。
不算多,也不算少。
再加上城池之利,至少能够扛得住两万唐军的进攻。
可是,让大不列颠军队震惊的是,唐军推过来了大炮。
两排大炮,一排十个,轮流向塞城咆哮着。
一发发炮弹,沉重地打在了塞城的城门上,城头上,乃至城中央。
一具具尸体,冲天而起,又落在地上。
塞城的大不列颠士兵和百姓们,遭受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巨大摧残,死伤无数。
城门,早就被炸开了,但唐军并不发动攻进,而是继续发射炮弹。
炮弹虽然很昂贵,但是,大唐最不差的就是钱。
更不要说,一旦攻占了大不列颠,李恪还可以得到巨大的财富。
这就是以战养战,最后还赚。
半个时辰后,大炮停下。
城头上,已经看不到一个大不列颠士兵了,不知道是死绝了,还是藏起来一部分。
接着,唐军的总攻开始。
很快,拿下塞城,血流成河。
但凡是男人,不分老幼,全部杀光。
这是李恪来自后世的痛。
除了扶桑之外,西方毛子也全部该死。
所以,这一世,李恪有机会主宰羊毛子的命运,自然是不会手下留情,只能是和扶桑一样,搞灭族政策。
剩下的女人,李恪也没有全留。
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也全部杀死。
因为年龄越大的,对唐军的仇恨越大,对生命的渴望也越小,倒不如不给她们报仇的机会。
而年轻的女子就不一样了,她们的人生路还早,报仇的冲动也就越小。
塞城平定后,唐军稍作休整,便继续向下一城进攻。
跟塞城一样,在大不列颠的西部、南部和东部,同样的事情也在发生着。
因为唐军封锁了消息,使得大不列颠暂时还不知道唐军的灭族政策。
城头上,李恪用望远镜向南看着,唐军的南下队伍。
因为杀人太多,塞城之中虽然被清水完全冲去了血迹,尸体也被掩埋过了,但血腥味依然还是很浓。
李恪的身后,大家一脸敬畏地望着李恪。
她们都不明白,李恪为什么将扶桑的灭族政策用到了大不列颠,甚至会用到整个西洲。
但是,没有一个人开口问的,他们相信李恪一定有他的理由。
当东南西北各处,连续沦丧了十几座城池的时候,罗斯克终于收到消息了。
这个消息太震怖,太血腥,把罗斯克吓的差点晕倒。
灭族之策?
罗斯克也是一代枭雄了,但他从没想过这种殖民政策。
把占领国的男人全部杀死,女人只留下年轻的。
这跟大不列颠的殖民理念大不相同。
但罗斯克也知道这种灭族之策才是最安全,最保险的,几乎不会有什么反噬。
而殖民就不一样了。
一旦殖民地的奴隶能够拿到武器,就有可能造反成功,将大不列颠的士兵驱逐出去,恢复自己的主权完整。
其实,大不列颠之前也不是没有想过灭族之策。
只不过,灭族之策需要大量的人口迁徙,而大不列颠是小国,西洲各国都是小国,实在无法支撑庞大的移民计划,这才选用了殖民之策。
如今,被大不列颠不得不放弃的灭族之策,竟然在大不列颠发生了,恐怕大不列颠的男人没有不害怕的。
不过,这也让罗斯克看到了一丝曙光。
于是,罗斯克立即下令,将唐军的灭族之策通告全国,以激发全国上下抵抗唐军的决心。
罗斯克相信,一旦大不列颠的百姓知道,战败就是死亡,一定会全民皆兵。
别说是三十万大军了,就算是三百万大军都有可能。
果然,当唐军再克十几座城池的时候,这个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大不列颠。
百姓们纷纷踊跃参军,保家卫国,也是要保护自己的性命。
因为参军的人太多,军装不够,枪炮不够,但军队的数量着实是很可观的。
消息传到李恪的耳中,他只是不屑地笑了笑,在绝对的实力跟前,任何的反抗都是毫无作用的。
所以,李恪丝毫不担心。
大不列颠的男人从军越多,军队越集中,反而越是有利于唐军的炮火洗礼,省得唐军进入城池之后,再跟那些大不列颠百姓搞什么捉迷藏的巷战了。
事实证明,罗斯克的全民战争,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只是提前加重了伤亡。
全民战争,那是需要广袤的大后方的,是必须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法。
而大不列颠的军队却恰好相反,他们据守城池,就给了唐军集中击破,瓮中捉鳖的机会。
至于那些农村,唐军暂时没有理会。
等所有的城池全部拿下,将大不列颠的政权推翻之后,唐军再慢慢扫荡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