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 第211章 出众

小说: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 作者:三疯 更新时间:2025-07-17 21:18:51 源网站:2k小说网
  寨墙前连珠似的枪声一排接一排,定装纸筒弹药的优势,让两队鸟铳兵装填发射速度极快。

  几轮射击下来,寨墙前已被浓密的白烟覆盖,武长风下令停火,静待硝烟散后察看战果。

  那两排鸟铳兵正好让手中冒烟的鸟铳冷却,几轮射击下来,各人手上的鸟铳都已发烫,必须进行冷却。否则在铳内的高温之下,倒入的火药有立时燃烧的危险。

  硝烟终于散去,武长风等人看到十余步到六十步的范围内,地上倒着几十个翻滚惨叫的匪贼,一些人当场被打死,一些人则还未死,只是血肉模糊地在地上大声惨叫着。

  硝烟散去,武长风等人也看到几十个正站在自己兄弟尸体前发呆的匪徒们,他们个个嘴巴张得极大,似乎没想到劲勇堡的火器如此厉害,还未冲近寨墙,眨眼便有几十个兄弟受伤送命。

  眼前寨墙并不高,壕沟陷阱也不是很深。然后就在鸟铳射程的几十步内,便似个死亡地带一般,填进了他们众多兄弟的性命。

  看着眼前可怕的场景,匪徒们脸色从发呆到惊恐,猛然他们声嘶力竭地大叫起来,转身就往回跑去,他们丢盔弃甲,手上所有兵器都是抛个精光,只求自己跑得快些。

  看着他们喊叫着逃去,一些新兵也是吃惊非常,他们以前跟着虎三震混,哪见过如此威力,射速如此快强的鸟铳?

  他们只是喃喃道:“好个犀利的火器……”

  劲勇堡鸟铳第一次在成规模战斗中显示了其出众的威力!

  ……

  看着堡前的战果,堡墙上的郑秀娘、杜明月等人也是吃惊不小,郑秀娘只是拍手欢笑,杜明月则是喃喃道:“这还是官兵吗?”

  如果官兵都如此神勇,自己怎么会被鞑子掳走啊。

  杜明月不禁心中感慨几分,劲勇堡如此实力之下,人人安全自然不用多说。

  自己以前的悲剧也不用上演了。

  那群匪徒逃回去后,匪贼大部中也是一阵骚动,有几个首领样子的人似乎是在高声喝骂,不过任他们怎么说,就是没有人再愿意领军前来,这些匪贼多是乌合之众,欺软怕硬,见劲勇堡如此难啃,大大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喝骂了半天后,便不得不收兵退走了。

  消息传出,此后几天内,没有一股匪徒敢打劲勇堡的主意,不过此时保安州匪患愈演愈烈,依各方传来的消息,此次进入保安州的流贼多达三千人,其骨干核心是一股三百余人的骑兵,余者是一些老弱或是一帮裹胁的流民。

  十二日,流贼大部侵扰保安州城,操守官王光誉大怒。

  还有消息传来,知州府内的少夫人在前往卫城时,路遇匪贼,要不是部下忠心护主,死战逃离,怕是后果不堪设想。

  剿灭保安州境内的流寇已是势在必行,特别是在知府的严令下,王光誉决定传令各堡,集兵剿灭这帮匪贼。

  ……

  在浑河的贼匪大营附近,一场官兵与流寇之间的大战正一触即发。

  从几日前开始,保安州各地的军堡开始征剿境内的匪贼,经过多日反复的缠斗后,那些匪贼联合起来,一场最后的决战势在必行。

  从以前见了官兵就逃,到现在的敢正面对决,也可以看出流寇的战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贼匪的大营设在易庄的附近,那里依山傍水,是个理想的扎营之地。

  此时在离营寨的几里外,保安州的官兵们已是拥众前来,并摆下了一个阵势,便是大明传统的三叠阵。

  前方为正兵,又有左、右两翼,还有中军与预备队。如此相互策应,可攻可守,援兵还可相机策应。

  中军位置上,一根醒目的大旗正高高飘扬在那里,操守官王光誉身披盔甲,踌躇满志地抚须道:“今日我大军云集,定要将那些贼匪一网打尽!”

  听王光誉这样说,他身旁的亲将许长山,何贵,还有五堡的防守官杨志昌,张家堡的管队官史敏都是巴结道:“有大人出马,这贼匪肯定是灰飞烟灭!”

  此次为剿灭流贼,操守官王光誉传令集兵,保安州辖下舜乡堡、五堡,张家堡几个大堡中,陆续抽调出官兵前来作战。

  舜乡堡额兵三百余,抽兵一百五十人,下属董家庄与辉耀堡额兵五十,各抽兵二十人。

  五堡额兵四百余,抽兵二百人,下属二堡,七堡,栾庄堡,各抽兵三十人。

  张家堡额兵一百,抽兵五十人。

  加上从州城内抽调的五百军士,总计一千余人的大军。

  在例次官兵对流寇之间的战斗中,往往都是以数百人击溃数千人,数千人击溃数万人。此次官兵一千人,流寇不过区区三千余人,以一千对三千,哪有不赢的道理?

  怪不得各人信心十足。

  何贵,杨志昌等人身为副千户,因此有资格陪在王光誉的身边,听了他们的话,王光誉不住的点头微笑。

  只有宣府镇代任防守官林道符没有出声巴结,只是凝目细看着阵中的情形。

  见他这个样子,王光誉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

  他举目望去,只见己方军阵将士肃立,军中一片的红色。

  大明军服向分红黄两色,就是盔甲上,也多装饰朱漆两种颜色。

  由于军服尚红,因此大明的军户又称赤籍。当然了,边军的盔甲比起京营的盔甲还是稍显朴实,没有他们色彩那么绚丽,盔顶上也很少有装饰美扮的插翎羽毛等物。

  在此次王光誉的军阵布置中,他将舜乡堡的军士大部摆在左翼,五堡的军士大部摆在右翼,州城与张家堡的军士大部摆在中军后翼。每翼又同样分前、左、右、中,后几哨。

  剿灭匪贼的压力极大,因此王光誉这次也没有保存实力的心思,他将自己的家丁分出七十人,只是摆在正方的前哨之地。

  此外,每堡同样选出一些精锐的家丁在前哨参战,武长风领着他五队战兵七十二人,也是同样位于前哨之地。

  在一片红黄颜色中,武长风五队战兵一色的灰色铁甲,分外吸引人。

  大明军服铁甲也分等级,一般最底层的军士穿着纯布料军服,色红,称为鸳鸯战袄。

  然后是穿着布甲的军士,便是军衣上镶嵌一些铁片铜钉之类的,再是棉甲,用来防火器,再是皮甲,再是铁甲。

  在武长风军士旁边王光誉的家丁中,他们便是一色披着便帽连网似的水磨铁帽,或是高钵式六瓣明铁盔,都有铁叶护项,身上或穿着圆领对襟的恺甲,又或穿着红布铁甲,甲叶内露出的布料都是红色。

  他们的盔甲在整个保安州境内来说,当然是最好。

  不过他们这些守备军比起边镇中的战兵营又差远了,在各营中那些游击将军,参将,总兵,巡抚统领的战兵中,他们的战兵盔甲更好,牌子一个比一个响。

  武长风战兵们身上披的铁甲,算是没有任何牌子的盔甲,上面连漆都没有,不过这些铁甲虽然粗糙样丑,但是胜在大气,厚实,防身作战决对实用。

  质量上也不输于任何战兵营的盔甲,甚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