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小福宝,从娘胎开始旺全家 第109章 岭南来信

小说:人参小福宝,从娘胎开始旺全家 作者:时好 更新时间:2025-06-17 02:11:55 源网站:2k小说网
  ();

  参参本来都睡着了,突然被放下,立刻醒了过来,伸出胳膊还要爷爷抱。

  秦恺峰干脆给参参穿好衣服,戴上帽子,抱着她一起去了。

  参参这下开心了,也不觉得困了。

  这边的冬天太长了,总待在家里着实太无趣了。

  老金头见状道:“参参跟你可真亲啊!”

  秦恺峰一听这话,瞬间就乐开了花。

  周氏正上前给参参穿鞋,闻言忍不住揭穿道:“这孩子就喜欢出去玩,谁肯带她出去,她就跟谁亲。”

  “谁说的,我就算不带她出去,参参也一样跟我亲呢!”秦恺峰立刻反驳,把怀里的参参抱得更紧了。

  给参参穿戴暖和之后,秦恺峰就抱着她,跟着老金头去了陈家的院子。

  不过此时不该叫陈家,而是该叫做冯家了。

  冯祥之前在松江村待了那么多天,虽说老金头派人去他家送过信儿了,但家里人还是担心不已。

  因为黑风寨要洗劫松江村的事儿,在村子里根本算不得秘密了。

  冯家不但要担心冯祥在松江村会不会受伤,还要担心黑风寨的人一旦知道冯祥去给黑风寨送信儿,会不会迁怒自家。

  一家人好不容易把冯祥盼回来了,就听他开口便道:“爹,娘,咱们搬去松江村住吧!”

  还不等家里人反应过来,冯祥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松江村的人是如何把黑风寨去的山匪全部歼灭的事儿。

  刚开始冯家人还以为冯祥疯了。

  直到冯祥再三保证,再想起村里那几户人家,回黑风寨的人到现在还没回来,冯家人才渐渐相信了冯祥的话,开始认真考虑起搬家这件事儿。

  冯祥对家里人说松江村的日子过的有多好多好。

  这个冯家人还是相信的,如果松江村日子过得不好,也不会被黑风寨盯上。

  不过最打动冯家父母的,还是因为老金头在松江村。

  老金头对冯家的帮助真的很大,当初要不是有他,冯家不可能有今天。

  所以当冯祥说是师父邀请他家搬过去,甚至连房子都给准备好了的时候,冯家老两口就顿时被说动了。

  再加上冯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在这边生活,平时也少不得被黑风寨的人欺负。

  与其一直这样,倒不如搬过去试试看。

  只是看着自己住了这么多年的家,屋里屋外到处都是过日子留下的痕迹,老两口心里着实有点舍不得。

  冯祥见状立刻道:“爹,娘,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

  “搬家之后说不定日子就越过越好了呢!

  “你们也不用舍不得这破房子和院子,我跟你们保证,搬过去之后,房子和院子都比咱家现在好多了。”

  于是冯家人花了几天时间,先将家里养的猪和鸡鸭鹅都卖掉,或者是换成粮食,再把能用得上的东西全都收拾起来,最后收拾出一院子要带走的东西来。

  冯祥眼瞅着爹娘把家里的炉钩子、烧炕笤帚、顶门的门闩、舀水的破瓢全都带上了。

  “还是我师父有先见之明,让我拉了个平板车回来,不然照你们这么收拾,咱家一辆平板车哪儿够啊!”

  随后全家人把东西都装上车,便拉着车直奔松江村而来了。

  一家人到了村口,也是被正在岗哨中值守的村民给拦住了。

  确认是冯祥之后,才放他们进村。

  冯祥拉着车,带着家里人先直奔陈家的院子。

  冯家父母还没进去,光是在外面看了看,就已经很是喜欢了。

  冯祥之前说的没错,虽然都是土坯房,但这房子和院子可比自家原来的好多了。

  “你们等会儿,我去找师父拿钥匙。”冯祥放下平板车,招呼半路遇到的崔伟才,“崔老弟,你跟我来,我带你去见见我师父。

  “他是村里的参把头,附近十里八村的事儿都知道。”

  崔伟才闻言练练道谢,跟着冯祥去了金家。

  冯祥刚进院子,得到消息的老金头已经从屋里迎了出来。

  “祥子,总算来了,这日子挺好,正好在村里过小年儿。

  “你爹娘和家里人也都到了?我叫上老大老二去帮你们搬东西。”

  冯祥立刻道:“师父,这个不急,我先给你介绍个人。

  “这是崔伟才,我在路上遇到的。”

  冯祥此时背对着崔伟才,一边说话一边冲老金头挤眉弄眼。

  老金头便知道这里头大概有什么猫腻,看向冯祥身后的崔伟才。

  崔伟才看起来三十出头的岁数,肤色十分黝黑,简直比村里天天下地干活的庄稼汉还黑。

  老金头一边打量,一边听冯祥继续道:“师父,我们搬家过来的路上遇到这位崔老弟。

  “他一直在打听流放到这里的人都住在什么村子。

  “说是受人之托来给一位姓秦的将军送信的。

  “我寻思师父你对这附近的事儿都很了解,所以就把人带过来了。”

  冯祥一边说一边使劲儿冲老金头眨眼睛。

  老金头哪里还会不明白他的意思,点点头道:“行,钥匙给你,你先去开门搬东西。

  “崔伟才是吧?你也别着急,先去冯家歇歇脚。

  “你要找的人,我去给你打听打听。”

  于是冯祥带着崔伟才回了家,老金头就直奔秦家来了。

  去冯家的路上,老金头将这件事告诉给秦恺峰。

  “冯祥那小子还算机灵,因为不知道崔伟才究竟是什么人,所以也没说自己认识你。

  “咱们先过去看看再说。

  “就算真是来者不善,他就一个人,在咱们村里也翻不出什么浪来。”

  冯祥回来,赶紧用钥匙打开院门和房门。

  万万没想到,刚一开屋门,就觉得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屋里居然生着炉子,暖和得很。

  冯祥的鼻根立刻就酸了。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回家这么多天,也不确定什么时候过来,师父居然还天天过来给屋里烧火,生怕他带着家人过来的时候屋里太冷。

  冯家人进屋之后,对这里简直不能更满意了。

  这房子不但外面看着比自家原本的好,屋里就收拾的更利索了。

  虽然屋里空无一物,但无论是灶台还是两个屋里的炕都干干净净、板板正正的。

  冯父此时也不急着搬东西了,背着手就去前后院转了一大圈。

  后院儿有茅厕、猪圈、鸡窝、仓房和柴棚。

  前院儿都是积雪看不出有没有开地,但是有四间厢房,院子中间还有一棵大树。

  这根本不像是没人住的房子,根本不用收拾就能直接入住,一切都让他十分满意。

  冯母和冯祥的媳妇方氏则是在屋里到处看个不停。

  这里的三间正房比冯家以前的宽敞不少,东西屋各有一铺大炕。

  东屋旁边外接出去一个灶间。

  西屋后边接出去的偏厦也有一口灶,看起来像是洗澡的地方。

  方氏看了一圈儿,满脸喜色对冯母道:“娘,这房子也太好了。”

  冯母更是双眼含泪道:“祥子这孩子真是命好,他师父就是他命中的贵人啊!”

  大人都已经这么激动了,冯祥的一双儿女此时更是兴奋不已。

  一路过来的辛苦都被他们抛之脑后了,撒欢儿似的屋里屋外地乱跑。

  “哦,有新房子住了!”大儿子冯北嘴里一边喊着一边从屋里往外跑,正好一头撞在刚过来的秦恺峰身上。

  冯北只觉得自己像是一头撞在墙上似的,“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听到孩子哭,屋里的大人立刻都出来查看情况。

  老金头笑着揉揉冯北的脑袋道:“你这小子,自己撞到人自己咋还哭上了,真是跟你爹小时候一个样儿。”

  方氏不好意思地把孩子领进屋去了,不让他们继续乱跑了。

  冯父冯母赶紧过来跟老金头打招呼,又都忍不住偷偷打量着他身旁的秦恺峰。

  他们一直听儿子说这位秦将军有多离开,此时一见果然看起来就气度不凡。

  好在他怀里抱着一个粉琢玉砌的小丫头,很好地弱化了他身上的硬朗,显得整个人柔和好亲近了许多。

  “师父,七……来来,大家进屋坐。”

  冯祥差点儿张嘴就把秦将军三个字给喊了出来,好在及时止住了。

  不过秦恺峰却并没有隐藏身份的意思,进屋便对崔伟才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我就是你要找的秦恺峰,听说你是来给我送信的?你是从京城而来的么?”

  秦恺峰一时间也想不到会有谁会给自己送信,暂时觉得有可能的,也就是京城的周家或是章家了。

  崔伟才没想到自己这么顺利就找到正主了,忙道:“我是从韶州来的。”

  秦恺峰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韶州是哪里。

  紧接着就听崔伟才继续道:“我是受秦仕钧秦大哥所托,来给您送信的。”

  一听到秦仕钧三个字,秦恺峰瞬间愣住了。

  参参就发现,平时做什么都稳如泰山的爷爷,眼圈儿居然瞬间红了,眼睛里已经有眼泪在打转儿了。

  “他、他还好么?”秦恺峰一张嘴,声音已然哽咽。

  “秦将军放心,秦大哥和家里人都还好。

  “只不过他们隔三岔五就要去衙门报道,所以没办法离开当地。

  “所以让我来帮他给你们送个信儿。”

  “真是太感谢你了,这么大老远的过来,实在是太辛苦了。”

  秦恺峰虽然没去过岭南那边,却也知道,岭南和长白山一南一北,这中间隔着多远,过来一趟有多不容易。

  “秦将军您千万别这么客气,我本来就是要过来办事儿,捎带脚帮秦大哥送封信罢了。

  “更何况秦大哥救过我爹的命,就算让我特意跑一趟,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话不是这样说的,无论如何都要感谢你。

  “只要知道他们一家子都安好,我就放心了。”

  秦恺峰说着起身对崔伟才道:“你看我,祥子这边正忙着搬家收拾东西,咱俩就先别搁这儿碍事儿了。

  “你跟我回家,咱们弄几个菜,一边喝一边说。”

  秦恺峰带着崔伟才回了家,一推门进屋就忍不住大声道:“老大托人过来送信儿,给咱们报平安了!”

  话音未落,周氏,秦仕谦和章氏就纷纷从屋里跑了出来。

  周氏最是激动,抢着问:“你说谁?你刚才是不是说老大送信儿来了?”

  “对,他们一家子在韶州那边,都平安无事。”

  “那可真是太好了……”周氏说着话,眼泪已经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她平时虽然一点儿都不提,但老大老二也都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她怎么可能不挂心。

  但是山高路远的,提起来又能怎样,不过是徒增伤悲罢了。

  如今冷不丁听到老大一家平安的消息,让她如何能不激动。

  秦仕谦听说大哥一家都平安无事,也激动得很,不过还不至于像周氏那样。

  他注意到被秦恺峰带回来的崔伟才,赶紧招呼人进屋坐下说话。

  章氏则拿出帕子给周氏擦拭眼泪,小声安慰着她。

  崔伟才坐下之后,立刻从随身带的包袱里取出一封厚厚的信交给秦恺峰。

  “秦将军,这是秦大哥让我带给您的信,具体的情况他应该都写在信里了,你们一看便知。”

  不过秦恺峰并没有急着看信,而是对周氏道:“小崔这一路过来也累坏了,你赶紧去做几个菜,我和老**小崔吃点饭,喝几口暖暖身子。”

  秦恺峰并不是不关心大儿子的情况,但以他对儿子的了解,信里肯定都是些报喜不报忧的话。

  所以比起看信,他此时更想多从崔伟才嘴里听到一些实话。

  虽说离着那么远,就算知道了,也根本帮不上忙。

  但是他还是想知道大儿子一家实际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果然,喝了几杯酒之后,崔伟才就打开了话匣子。

  “秦将军放心,秦大哥一家刚到的时候,日子是过得有些艰难,但是他很快就融入了当地百姓之中,如今还在我们村里开了间私塾,十里八乡的百姓都愿意把孩子送到他这里来读书识字。

  “秦大哥可真是个大好人,大家只需要拿一些粮食或是菜过去,他就肯教小孩子读书……”